本
文
摘
要
云梦化梦云
作为先秦九薮之一的云梦泽,在《周礼》、《尔雅》等书中只说在荆州,在楚地,没提到它的具 *** 置。汉后有多种说法,随时在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两汉三国时代,或作在江陵之东,江汉之间,或作在华容县境。
前者如《史记·河渠书》载,春秋战国时的楚,曾“通渠汉水云梦之野”,这是说从郢都凿渠东通汉水,中间经过云梦泽地区。同书《货殖列传》论各地风俗有云:“江陵故郢都,西通巫、巴,东有云梦之饶”,指明云梦在江陵之东。
后者如班固《汉书·地理志》、应劭《风俗通义》都说云梦泽在华容南,并且还指明这就是《职方》的荆州薮。郑玄《周礼》注、高诱《战国策》、《吕氏春秋》、《淮南子》注、张揖《汉书音义》(《文选·高唐赋》注引)、韦昭《汉书音义》(《汉书·高帝纪》注引)都说泽在华容而不及方位。
▲《水·禹贡山水泽地》作:泽在华容东。华容故城在今潜江县西南①,正好在江陵之东,大江、汉水之间,所以这二说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华容在汉代是南郡的属县,所以《后汉书·法雄传》说:“迁南郡太守,郡滨带江沔,又有云梦薮泽。”这个泽直到东汉末年犹以见在的泽薮见于记载,建安十三年曹操赤壁战败后,在《三国志》裴松之注引乐资《山阳公载记》里作“引军从华容道步归,遇泥泞,道不通”,在《太平御览》卷一五一引王粲《英雄记》里作“行至云梦大泽中,遇大雾,迷失道路”,二书所记显然是同一事件,正可以说明云梦泽在华容道中。
————————
① 《清一统志》谓在监利县西北.今按:《左传》昭公七年杜预注云,章华台“今在华容城内”,《括地志》台在荆州“安兴县东八十里”,安兴故城在今江陵县东三十里;《渚宫旧事》注台在江陵东百余里;以方位道里计之,则台与县故址当在今潜江县西南。若监利县西北,则于江陵、安兴为东南而非东,去安兴当在百里以上矣。
《水经注》虽然是南北朝时代的著作,其所采辑的资料则往往兼包前代,关于云梦泽的记载,其中有一段即与两汉三国说基本相同,只是未著所本。监利县,孙吴置而旋省,晋太康中复立,故城在今县北,汉晋华容县治东南。云杜县,汉置,治今京山县治,魏晋之际移治今沔阳县西。沌阳县,晋置,故城在今汉阳县南。这里所述云梦位置比上引汉魏人所说来得详细,但在江陵之东,江汉之间,在华容县治的南方和东方是一样的。
这种通行于两汉三国时代的说法,不仅时代距先秦不远,并且与《子虚赋》里所说平原广泽在“缘以大江,限以巫山”的云梦区的南部也是符合的,所以我们认为这是正确的说法,先秦云梦泽正该在这里。当然,先秦时代与两汉三国时代可能稍有不同,但差别不会很大。
二、从西晋初年的杜预开始,云梦泽就被说成是“跨江南北”的,(《左传》昭公三年、定公四年注),在江南的就是巴丘湖亦即洞庭湖,在江北的在当时的安陆县即今云梦县境。
江南的云梦泽,杜预在其《春秋释例·土地名》昭公三年“江南之云梦中”条下说:“南郡枝江县西有云梦城,江夏安陆县东南亦有云梦城。或曰:南郡华容县东南有巴丘湖,江南之云梦也。”
杜预是认为春秋时江南江北都有云梦泽,又知道江南的枝江县江北的安陆县都有一个云梦城,但其地都并没有泽,而巴丘湖即洞庭湖位于华容县的东南方位,是一个大泽,有人认为就是江南的云梦泽,他便采用了这种说法,但又觉得没有把握,所以加上“或曰”二字。
————————
① 《舆地纪胜》复州下有马骨湖条,文字与《元和志》全同,显然是从《元和志》抄下来的,不是当时的情况。《寰宇记》中已不见马骨湖而有一条马骨坂,更可证入宋马骨湖已悉成平陆。又《舆地纪胜》汉阳国下有“太白湖,在汉阳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亦当录自前代地志。否则不应不见于《元和志》、《寰宇记》、《入蜀记》、《吴船录》。
可是,这种陆地逐步扩大,水面逐步缩小的地貌变迁趋势,却并没有在自宋以后的江汉之间继续下去。根据明清两代的记载和舆图,这一地区的湖泊不仅为数很多,其中有的面积还很大。相当于宋代的百里荒故地,在明代和清初又出现了一个周围二百余里的太白湖,春夏水涨,更与附近一些较小湖泊连成一片,是当时江汉间众水所归的巨浸(《方舆纪要》、《清一统志》引《汉阳府志》)。
▲到了十八世纪中叶的乾隆《内府舆图》里,太白湖改称赤野湖,周围还有一百二三十里。赤野湖之西,在今沔阳西境有白泥、西、邋遢等湖,周围各有数十里。在今洪湖县南境又出现了自西至东,首尾连接的上洪、官、下洪三湖,面积不大,东西约六七十里,南北十里左右。又百余年后,到了十九世纪后期的光绪《湖北全省分图》里,太白湖又基本消失了,只剩下几个周围不过十里左右的小湖,而洪湖竟又扩大成为一个和今图差不多的周围不下二百里的大湖。至今在江陵以东江汉之间这几个县里,除洪湖外,仍然还存在着许许多多小湖泊。
其中,如洪湖一县,湖泊面积竟高达占全县面积的百分之五十五,湖泊之外,陆地中还夹杂着许多旱季乾涸,雨季积水的低洼区。所以合计全区水体总面积,大致决不会比千年以前的宋代小,比之二千数百年前的云梦泽全盛时代,虽然要小得多,但也只是相差几倍而已,而不是几十倍。
二千多年来江汉间古云梦泽区的地貌变迁过程,略如上述。
把这种变迁过程和该地区的地质地貌因素结合起来,可以看出变迁的规律大致是这样的:大江和汉水的含沙量都很巨大,历史时期随着江汉上游的逐步开发,江汉所挟带下来沉积在江汉盆地上的物质也与日俱增,所以总的趋势是水体逐渐缩小,陆地逐渐扩展。
但是,江汉地区的近代构造运动是在不断下降。这一因素抵消了一部分泥沙堆积的造陆运动,所以水体缩小陆地扩展这种趋势并不是发展得很快的,也并不总是直线发展的。有时在局部地区甚至会出现相反的现象,即由陆变水,由小湖变大湖的现象。
有些地区还会出现由水变陆,又由陆变水,由小湖变大湖,又由大湖变小湖反复多次的现象,太白湖地区和洪湖地区便是两个很好的例子。这两个湖在战国两汉时都不在云梦泽范围内,在长江左岸泛滥平原内。
南北朝时出现了太白湖,到宋代消灭,明清时再度出现,近百年来又归消灭。近年来,在洪湖内发现了许多新石器时代和宋代遗址,说明在那些年代里是陆地,而在南朝时这里却是渺若沧海的马骨湖所在,在近代又是极为宽阔的洪湖所在。
长江含沙量一般说来与日俱增,但其在荆江段的泛滥排沙则有时主要在北岸,有时主要在南岸,这对于江汉之间的地貌变迁影响极大。
自宋以前,荆江段九穴十三口多数都在北岸,洪水季节水沙主要排向北岸,所以古云梦泽区的变迁倾向主要是水体的缩减,陆地的扩张,而同时期在大江南岸的洞庭湖区则由于下降速度超过填淤速度,相应地便由战国两汉时期夹在沅湘之间一个不很大的面积,扩大到《水经注》时代的周围五百里,更进一步扩大到宋代的周围八百里。
元明以后,北岸相继一一堵塞,南岸陆续开浚了太平、调弦、藕池、松滋四口,荆江水沙改为主要排向南岸,由四口输入洞庭湖。自此洞庭湖即迅速填淤。北岸江汉间则由于来沙不多,淤积速度赶不上下沉速度,以致近数百年来,水体面积又有所扩展。
由于江汉地区新构造运动有着自北向南倾斜的趋向,荆江东岸分流夏、涌二水所塑造的三角洲也向东南方伸展。南朝时,云梦泽的主体渐次东移至云杜、惠怀、监利一线以东,伸展到江畔的沌阳县境(治今汉阳县南),靠近江岸的惟一的州陵县也为水体所淹而撤销了。▲整个云梦泽被分割为大浐湖(今沔阳县西)、马骨湖(相当于今洪湖县西部的洪湖)、太白湖(今汉阳县南)和若干大小不一的陂池。其范围也仅余近二百公里,不及先秦之半了。唐、宋时,随着江汉内陆三角洲的进一步扩展,日渐浅平的云梦泽主体,已大多填淤成陆。唐宋志书已不见大浐湖的记载。
马骨湖据《元和郡县志》记载:“夏秋汛涨”,虽“淼漫若海”,然“春冬水涸,即为平田。周廻一十五里”。太白湖周围也沼泽化,陆游、范成大舟行经此,已是一片“葭苇弥望”的“巨盗所出没”的地区而有“百里荒”之称。
北宋初期,在今监利县东北六十里设置玉沙县,管理和开垦新生成的三角洲平原,历史上著名的云梦泽基本上消失,大面积的湖泊水体已为星罗棋布的湖沼所代替。明、清两代,由于荆江北岸大多堵塞,荆江泥沙改向南岸排泄,江汉平原又开始出现了众多的湖泊群。
明代茅江口(今新堤镇)因修筑新堤而堵塞,江汉平原的地表迳流,大部汇集于原已消失的太白湖,明末清初已成为周围二百余里的浅水湖泊。清乾隆年间改称赤野湖,周围还有六十多公里。清末光绪年间,已因泥沙的长期淤填被分割成若干较小的湖沼。与太白湖淤浅消失的同时,明嘉靖年间,在今洪湖县境开始有洪湖的出现,清末光绪年间却已扩大成为周围二百里的大湖。
时至今日,江汉平原上仍星罗棋布地分布着被称作“鄂渚”的二百多个浅小的湖泊群,正是古云梦泽被分割、解体而残留的遗迹。由于河流堆积作用的加强,内陆三角洲的逐渐扩大,以及围湖垦殖的普遍进行,其自然发展趋势正走向逐渐淤塞消亡中。
彭蠡沧桑变
在湖北、江西、安徽三省交界之处,长江自西向东流过。长江南岸属于江西省,自江西腹地而来的赣江水通过鄱阳湖湖口自南向北汇入长江。长江北岸则分属湖北、安徽两省,其中湖口上游大致属于湖北、湖口下游则归属安徽。
在这一带的长江北岸,有一大片东西逶迤相连的湖泊群:东西绵延近一百公里,南北宽度约二十公里,与长江南岸的鄱阳湖隔江相对。在今天,江北的这片湖群自西向东依次被称作龙感湖、龙湖、大官湖、黄湖、泊湖等。这片湖群的主 *** 于安徽宿松县境内,此外最西端的龙感湖有一小部分属于湖北黄梅县。
江北诸湖是一个较为独立的水系,湖水自西向东缓缓流动,最终通过望江县华阳河流入长江,我们称之为江北湖群。江北湖群与长江之间夹持着一条近八十公里长,五至十公里宽的地峡状冲积平原。
在这一段江北地峡状平原的长江对岸、湖口的下游,是面山枕江的江西彭泽县。彭泽县是一个汉高祖初年设立的,因坐落在彭蠡泽岸边而得名的千年古县。实际上,从我们今天所见的江北湖群的北岸一直到湖口、彭泽一带的长江南岸,在西汉以前,整体都属于一个方圆数百里、烟波浩渺的古老大湖——彭蠡泽。
今天那些延展到湖岸的田畈,曾经都是彭蠡泽边缘的沼泽;而今天江湖间的地峡状冲积平原,曾经是水天茫茫的彭蠡泽中央。一千多年以来,泥沙淤积、湖盆升降,古彭蠡大地已是沧海桑田。这片古老大地在今天呈现给我们的,一半是肥沃富饶的长江冲积平原,一半是依然广袤、且逶迤相连的江北湖群。
彭蠡旧貌
在先秦时代,彭蠡泽是与长江主河道完全融为一体的过水性湖泊,也是和云梦泽、震泽(太湖)齐名的长江中下游大湖。作为古代文献中最古老的系统性论述全国政区、水系的地理著作,《尚书·禹贡》多次提到彭蠡泽。
其中在介绍扬州时开篇就写道:“彭蠡既潴,阳鸟攸居。三江既入,震泽厎定。”在介绍汉江水系时又写道:“至于大别,南入于江;东,汇泽为彭蠡;东,为北江,入于海。”指汉江往东流,受到大别山的阻碍而往南与长江汇合,长江再往东流,便汇积成彭蠡泽。
显然,先秦时代就名震天下的彭蠡泽是指位于大别山东南麓、长江主河道上的过水性大湖。从地形图上看,北部的大别山、西南的幕阜山、东南的黄山(皖南山群)这三座大山的顶点不约而同的围拱在一块方圆近一百公里的区域。远古时代,这块三山围拱的区域在北部华北板块和南部扬子板块的碰撞交织下,一直是一块地堑型谷地的底部;甚至一度是古扬子海深入淮阳古陆的海湾。
近古时代,江水在大别山西侧的云梦泽一带汇聚了汉水,然后又在大别山和幕阜山夹持下自西向东流来;流过武穴以后,江水离开了两山夹持,再度在低洼的土地上悠闲的漫流开来。而此时自南向北的赣水刚刚从幕阜山和皖南山群的夹缝,也就是庐山湖口峡谷,奋力奔涌而出。两大水系在这块三山围拱的地堑型谷地一带汇合,终于汇流成了名震天下的彭蠡泽。
在西汉以前,彭蠡泽的湖面非常广阔。这一带湖滨江岸的大片冲积平原,则在它们尚未形成的年代,也都属于茫茫彭蠡泽。想象当年的辽阔水面,茫茫水泽,或为深湖、或为沼泽、或为岛屿。秋水长天、落霞孤鹜,所以《禹贡》纵观九州,还是认为彭蠡最宜“阳鸟悠居”。
▲湖面上起武穴,下至安庆,东西绵延两百多公里、南北纵深最宽超过五十公里。前面提到过的江北湖群,以及上游的武山湖、太白湖,下游的望江武昌湖、安庆石门湖(七里湖),都是古彭蠡泽的组成部分。而水域最宽最深的中央,就是从黄梅县东侧到望江县西侧,包括宿松县凿山以南到长江以北的整片县域。至于这片大泽的名称为什么是“彭蠡”,有一种说法是“彭者大也,蠡者,瓠瓢也。”也就是说大泽的水面像葫芦瓢一样,几处宽阔完整的水面通过几个狭窄的水道串联起来,最终汇成一个狭小的出口。今天从湖盆的地形来看,这是正解。
这片大湖的东南岸,就是古老的彭泽县。古彭泽县的范围包括今天的湖口县、彭泽县和东至县沿江部分(古东流县)。班固编纂的《汉书·地理志》如此描述彭泽县:“彭蠡泽在西,因以县名。”江水漫流过彭蠡泽,在安庆一带因地势夹持重新汇成单一河道,往东北方向浩荡奔涌,朝大海流去。
长江从古彭蠡到南京的一段,自古以来都呈西南—东北流向,而南京以下的河道,在先秦时代过于宽阔,往往被视作入海口的一部分。大概是由于这个原因,这一段长江右岸在隋唐以前的统称是江东地区(而非江南),而长江左岸则称为江淮地区。
既然彭泽县属于江东地区,《汉书·地理志》说“彭蠡泽在西”也很好理解了。从彭蠡往东,是江淮地区和江东地区;从彭蠡西行,是广袤的云梦泽及其淤积而成的江汉平原;从彭蠡南行,则是鄱阳湖形成之前的赣江谷地平原。
无论水陆,这一片三山围拱区域(我们姑且称之为彭蠡地区)都是江汉平原、赣江流域与江东地区、江淮地区之间的最重要的走廊和交通枢纽,也是北方通过江汉平原或江淮地区南下赣江流域乃至岭南的最重要通道;是自古以来的交通要冲和战略要地。
春秋战国时代,发迹于江汉平原的楚国同兴起于江东平原的吴国在江淮一带展开了长期的争夺,史称吴楚争霸。“长江万里此封喉,吴楚分疆第一州。”是后来桐城人钱澄之描述安庆的名句。
三国时代,周瑜迎战赤壁的大营就在彭蠡泽西南岸的柴桑县桑落洲。在南北朝并行的时代,彭蠡地区作为南朝国土东西的交通咽喉往往极为重要,东晋有要求驻军“无过雷池一步”的名言;安庆则是在南宋因战略位置重要而新建城池并被作为新的府城。
而战乱年代,从明末朱元璋和陈友谅的鄱阳湖——泾江口决战,到曾国藩、彭玉麟与太平军在鄱阳湖、小孤山和安庆一带反复争夺;彭蠡地区的重要战争比比皆是。
彭蠡变迁
从先秦以来的2000多年里,彭蠡地区的水陆地貌和水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彭蠡泽作为一个完整的湖泊的记载也仅存在至西汉年间。沧桑巨变的最主要缘由是长江主泓道的变化以及泥沙淤积,而庐山、湖口以南鄱阳湖的陷落形成和兴修水利也是重要的原因。
长江流过武穴之后,因地势低洼、流速变缓而呈分汊水系缓慢流开,因此大量的泥沙在这一带淤积;在先秦时代,从武穴以东到彭蠡泽西岸已经呈现出河网、沼泽交织的冲积扇平原地貌。长江到此大概分作八条主要河道,加上自南而来的赣江,共同流入彭蠡泽,于是有了“九江”这一长江流域古老而显赫的地名。
《尚书·禹贡》介绍荆州时开篇写道:“江汉朝宗于海,九江孔殷”,介绍长江水系又写道:“……过九江,至于东陵,东迆北……”。指的是长江从九江水域流过,遇到东边的大山后,转为东北流向。这些描述都明确指向了彭蠡地区的山形水系。
《晋太康地记》记载:“九江,刘歆以为湖汉九水入彭蠡泽也”。秦统一天下后,设三十六郡,其中先秦时扬州西部和荆州东侧一带,大致包括今天安徽淮河以南部分、湖北黄冈以东部分和江西北部被划为一个大郡——九江郡,郡名应当是取自长江在彭蠡泽西岸一带的“九江”水系。
同样坐落在长江主泓道的云梦泽最终被淤积成了整片的江汉平原,但是彭蠡泽却有了不一样的命运和发展方向。长江经九江水系的多条水道汇入彭蠡泽后,在从黄梅县到宿松县呈现南北两条主泓道并存的局面。
其中北线经过彭蠡泽中央,大致是从今天太白湖到龙感湖、大官湖、黄湖、泊湖最终到望江一带与现在的长江主河道重合,今天宿松的筑墩跨湖大桥下的筑墩长河水面就是古长江的重要隘口。南线则紧贴彭蠡泽南岸,基本是今天长江河道(古河道位置稍偏北)。
从湖底的地势来看,上古时代应当是北线为主、南线为次,但是今天看来,最终胜出的是南线。早期南线的水量应当以赣江来水为主,而与浑浊的长江相比,赣江是一条“清流”,因此足够冲刷出更通畅的河床。
在北线上游年复一年淤塞的情形下,就像黄河下游频繁改道的道理一样,南线自然成为江水新的首选。另一个不能忽视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偏向力,北半球的河水都是有右偏力的,在没有山形阻隔的情况下,江水往往更可能选择南线。
长江主泓道稳定在南线、也就是现有河道一线之后,湖口成为赣水与江水交汇处。清澈的赣水似乎不甘于立即融入浑浊的江水,从湖口一直到望江一带的江面上,有一道清晰的清浊分界线,北浊南清,是一大奇观;如果你有机会在这一带俯视长江,会发现江水今天依然如此。
北浊南清的江水,加上右偏力的作用,数千年来不断冲刷右岸,淤积左岸。在彭蠡泽的湖底、主泓道的北侧堆积起了一道紧贴着主泓道的自然堤,将古彭蠡泽的主体水面与长江主泓道隐约的分离开来。原有的整体湖面逐步形成一个“旦”字形布局。
从先秦时代到今天,彭蠡泽主体湖面的地貌变迁史实际上就是这道自然堤不断淤高和被围垦,冒出沙洲,成为沙洲链群、最终发展成为江湖之间的一条地峡状平原,完全隔断江湖的过程。我们把这片江湖之间的地峡状平原称作江北平原。
▲而彭蠡泽古湖面的主体部分留存到了今天,但是其名称也渐渐被雷池所代替,后来又演变成了今天的龙感湖、龙湖、大赛湖、大官湖、黄湖、泊湖等湖泊,组成一个逶迤相连的江北湖群。同时,彭蠡泽西岸的九江水域虽然因为直接接纳长江来水而首先淤积成为整片的平原,但是当长江主泓道稳定在南线之后,九江北部的水道逐步淤塞成为小河道,彭蠡泽西岸平原的成长则渐渐停滞;并且在古彭蠡泽的西北角留下了一个没来得及淤平的太白湖。
而在江北湖群下游的武昌湖、七里湖、石门湖,也都因为原属于彭蠡泽深入陆地的港汊,在长江冲积平原形成过程中保留了部分湖面,成为与长江分离的独立湖泊。其中安庆市区西侧的七里湖、石门湖,因为位于皖河入江口,泥沙淤积更甚,枯水时近似于一条宽阔的河道。
古彭蠡泽其余的湖面,则无一例外的成长为今天从武穴至安庆的江岸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