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立冬后的双河农场,一望无际的“黑土地”正在翻地准备越冬,为来年丰收积蓄力量。首农食品集团双河农场位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甘南县,总面积54万亩,比整个丰台区面积还要大,是北京最大、也是“飞”得最远的一块“飞地”。
自2015年以来,双河农场高效推进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不断提升首都“米袋子”的保障水平。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双河农场6年来已累计开展10期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总投资4.4亿元,覆盖33.98万亩基本农田,占农场总耕地面积的84.9%。
以稻治涝,双河大米飘香全国
平整4.1万亩土地,铺设492.4公里田间道路,建设406座桥涵,架设175.2公里电路,投入共256台套大型指针式喷灌和卷盘式喷灌机,更新8.7万株林网,建设2700平方米种子库……近年来,黑土地上这些点点滴滴的变化,不仅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职工收益,也让双河大米飘香全国各地。
通过“以稻治涝”,大力发展水稻种植,双河农场南部地区低洼易涝地块收益差问题解决了。农场相关负责人介绍,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实施,平整土地、改良土壤、加设节水U型槽、沟渠清淤、农田输配电等,建设了万亩优质高产水稻示范基地和水稻核心种植区,实现了水稻从田间到餐桌的全程可控、可追溯的全产业链模式。
“这几年水稻越来越好种了,农场政策好,给我们改地、修路、架电,现在大车进地作业很方便,还有农场米业公司订单回收,再也不愁卖不上价了。”农业经营十一公司职工孟庆江说道。
农场采用规范种植品种、统一农资采购、测土配方施肥、良种繁育示范、无人驾驶系统应用等,使玉米、大豆、水稻主要粮食作物的产量稳定在22万吨左右。2020年,双河水稻种植面积达23.7万亩,平均亩收益305元,已逐步形成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的新格局。
手机远程遥控,解决灌溉痛点
“过去用小型设备浇灌,花费高,每4小时挪一次设备,50亩地浇下来就得近一星期,人很疲惫,效率也低,这边浇完那边又旱了,灌溉效果不理想。”农业经营一公司职工李明说,在北部旱田,灌溉问题一直是制约产量的重要因素。
去年,双河农场启动旱作农业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投入5000万元,对北部四个旱田农业经营公司的农田进行综合性生态改造,累计投入256台套大型指针式喷灌和卷盘式喷灌机,极大的解决了北部旱田的灌溉问题。
“不仅可以远程操控,在家里拿手机遥控开关,还包含了与喷灌设备配套使用的水肥一体机,先进的智能化电脑控制,可自动调配水肥比例,比传统人工调配更科学,避免水肥浪费。”双河农场项目管理部部长于钦胜说,这种喷灌设备的优势显而易见。
灌溉问题解决了,旱田土地碎片化和经营分散化的问题,也迎刃而解。2017年,双河农场推进适度规模经营,由于设备不配套,最初开展时仅有1.1万亩。到2020年,双河农场适度规模经营已接近4万亩,占旱田种植面积的25.6%。
农业经营三公司带头人钱华东第一年加入适度规模经营,看到无人驾驶机车播种,兴奋地表示:“现在的农业科技太发达了,适度规模的土地不仅平整,还配备了喷灌机,给我们施用了有机肥,我现在瞅着这地就稀罕。”
植入科技元素,提速农业数字化
田成方、林成网、渠相通、路相连、旱能灌、涝能排……随着建设项目的逐年递增,眼下的农场,已逐步呈现出高标准农田的新格局。在今年连续3次台风和强降雨过程中,农场内部畅通的排水系统都发挥了良好作用,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不仅职工增收、农场增效,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还为农业科技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7年,双河农场建设2700平方米的种子库,增设2套种子检验设备,田间工程还建了精准农业信息化云服务管理系统;2019年,农场建立44处综合效果监测点;2020年,增加115处监测点……这些科技元素的植入,大大提高了农场农业科技示范的基础能力,也为今后加快实施数字化农业,建设智慧农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