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抗日战争时期,在现雷州市杨家镇的扶桥村,党创建了海康地区的第一个抗日联防区,简称扶桥抗日联防区。该联防区管辖有扶桥、塘仔、王排等13个村庄,下设民兵、财粮、群众等机构,并建有一支50多人的联防大队。地方史书赞誉:“海康建立的第一个红色政权。”
1945年春建立的这个红色政权,与当地一个名叫方茂盛的年轻人有关。
方茂盛,松竹镇塘仔村人,出生于1921年7月。该小伙子性情正直,自幼嫉恶如仇。少年时曾路见不平一声吼,与当时的伪区长、地主邓四箴做过面对面的斗争。1938年,他考进广东省立雷州师范学校(简称雷师)。
雷师于1935年,由省立第十中学改造而来。在雷城,这是一间学风好、影响大的师范学校。校内,师生的爱国热情高,革命的氛围浓。他们成立进步社团,开展革命活动,为抗日救亡积极地鼓与呼。
1939年6月, *** 雷州师范党支部建立,邓其敏任党支部书记,唐勤任组织委员,唐庆时任宣传委员。1939年,年仅18岁的方茂盛,在雷师加入了中国 *** 。在校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革命书籍,做了十多本关于马列主义、 *** 思想的读书笔记。
其时,日军对雷州半岛虎视眈眈久矣。1938年冬,日军飞机多次轰炸雷州城。1939年2月21日,日军飞机炸毁同仁医院(即今司令部),炸毁雷师校舍数间。1939年3月10日,日军飞机把雷师校舍夷为平地,雷师被迫迁址于遂溪古芦山村。
战祸渐逼渐近,战斗迫在眉睫。雷师人已不能平静生活,校内的 *** 员更是忧国忧民,积极抗日。
1940年,党组织安排方茂盛离开雷师,走进社会从事革命活动。方茂盛携带《论持久战》《救亡手册》《方志敏自传》《游记战术》和《新华日报》等革命书刊,深入农村,深入群众,宣传马列主义,传播革命思想,宣讲抗日救亡的道理。
至今,村里还保留了那座由方茂盛等战士所建的闸楼。它历经战争,历经沧桑,仍巍然耸立。
就这样,他把革命的种子默默播种在偏僻的农村地带。
1942年,党安排方茂盛到沈塘小学当老师,秘密从事群众工作。他利用工作机会,教育学生要抗日存亡,引导他们当革命接班人。他利用封建宗族文化,在塘仔村组织兄弟会。当时的塘仔村,因封建械斗装备了30多支枪。一年时间内,方茂盛把兄弟会的成员从四十多人发展到七十多人,并通过组建村巡夜队,成功掌握了村内的全部枪支和弹药。
就这样,走出雷师两年,方茂盛为抗日救亡奔走呼号,在扶桥一带为党和人民的革命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三年,鬼子来了。1943年2月16日,拂晓,渡边少将指挥日军48师团山田联队1600多人,汉奸武装300人,在8架飞机的掩护下,从雷城东海岸的芙蓉湾、双溪口和通明港同时登陆。驻守雷城的 *** 军队闻风丧胆,不做抵抗,四散逃窜。当日,雷城、南兴、客路等地相续沦陷,日军占领了雷州。
日军的前脚入岛, *** 抗日游击队的后脚便紧跟进来。2005年中华书局版《海康县志·大事记》载:“1944年秋,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开抵海康,开辟抗日游击区,发展独立抗日武装。”
游击队第一大队的队长是支仁山(遂溪人),唐多慧是政委。游击队第一大队南下海(康)徐(闻),是落实 *** 南路特委的部署“以雷州敌后为依托向沦陷区边缘、外围地区扩展”,配合徐闻党组织发动起义,建立徐闻山根据地。
进入海康地区,支仁山的大队得到了塘仔村方茂盛武装力量的大力支持。为解决支仁山大队在海康“人生地不熟”的问题,方茂盛从塘仔抗日联防自卫队和塘仔村兄弟会中挑选20多人加入支仁山大队,负责交通联络、情报、向导,介绍地方情况及执行军事任务。
塘仔村的交通联络情报站设立在方茂盛家,枪械修理厂设立在方俊汉家;龙门圩的情报站设立在方中和(塘仔村人)的纸匠铺;雷城情报站设立在翁泽民家里——这是海康地区的情报总站,翁泽民负责情报的上传下达。因为这层关系,翁泽民与方茂盛频繁走动,交往密切。在塘仔村方茂盛家,两位同志曾同吃同住,并肩作战长达一年。
翁泽民是雷城人,家居城里,父亲早逝,没兄弟姐妹,与母亲相依为命。因他家庭关系单纯,党组织把沦陷区地下党的联络总站设立在他家。翁泽民以商人的身份出现,往来的革命同志们也化装为商人。他欺骗母亲,说来人是作 *** 生意的,要保守秘密。
在海康时期,支仁山大队帮助方茂盛壮大了当地的武装部队,扩大了海康游击抗日的地盘和影响。如1944年年底,在南下徐闻之前,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袭击东里圩,歼灭了反动派蔡昌龙部60多人;又如,龙马村大地主陈正凛,勾结敌伪,组织汉奸和平队第17中队,割据马龙村,公开与 *** 作对,为肃清这股恶势力,支仁山与方茂盛兵合一处,伏兵于塘仔村祠堂,伏击并逮捕了到松竹镇赶圩的陈正凛等9名反动分子。1945年春,扶桥村抗日联防区能成功建立与支仁山大队的及时到来、大力清除革命障碍分不开。
1944年冬,支仁山大队动身南下徐闻。为补充南下军力,配合支仁山主力部队在徐闻的作战,在党组织安排下,方茂盛同志到东洋村带回王文劭在那里建立的游击小组。王文劭的游击小组共40多人,枪支20多,主力为河北村27人,其余的有土角、北营、南田、揖花、泮洋等村民。当时,翁泽民留在塘仔村工作。当方茂盛赤着脚,把东洋村的游击小组连夜带回塘仔村时,翁泽民心里既激动又难过。寒冬腊月,赤脚该有多冷啊!翁泽民把自己的鞋脱下,要方茂盛穿上。方推辞不就,说:“老翁,你在城里工作, *** 鞋不行,我当兵的可以赤脚跑路,鞋还是你穿吧!”在老翁的坚决要求下,方茂盛穿上了这一双“军人鞋”。应小方的要求,老翁当场赠诗,以鼓励他的斗志,诗曰:“依依话别离,双履送征程;沙场任驰骋,踏破敌人营。”
支仁山大队南下徐闻后,并没有忘记海康的抗日斗争。1945年,晚春,支仁山与方茂盛再一次进行军事合作。据《海康县志·大事记》载:“1945年4月,南路抗日人民 *** 第九独立大队在扶桥成立。独立大队由雷州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一大队部分骨干与塘仔抗日联防自卫队部分人员组成。独立大队长方茂盛,政委李晓农。”第九独立大队后,同月建立了扶桥村抗日联防区。有了这支武装力量,扶桥抗日联防区站稳脚跟,最终迎来了抗日的胜利。
遗憾的是,方茂盛英年早逝,未能目睹抗日胜利的大会师。方茂盛是病死的。戎马倥偬,积劳成疾;营养不良,终于病倒。
1945年8月,雷州半岛抗日胜利!当月,海康抗日主力部队会师于扶桥抗日联防区,准备接受日伪投降。此时的方茂盛,病情已严重恶化,不能到会,他鼓励同志说:“我不行了。我们的革命一定能胜利,目前只不过是暂时困难,一定要树立信心。”1945年8月15日,日本侵路军无条件投降,驻海康日军于9月21日全部撤离。日军撤离的同一月,方茂盛同志安然长逝,享年24岁。
(作者单位:雷州市雷祖祠文物保护管理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