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钱钟书:大雨过后,抬头看天
转载:原创 洞见
作者:洞见·一默
路随心转,境由心造。钱钟书:大雨过后,抬头看天听赵玉平老师讲过一个故事。他有个学生创业不顺,不得已把房子抵押了,每天都活得郁郁寡欢。有一天跟老师抱怨:“感觉命运对自己不公,一个巴掌一个巴掌打过来,抽得自己晕头转向。”赵老师就安慰他:“生活的巴掌打过来,你把脸迎上去,当然是打击,你把手迎上去,不就变成鼓励了吗。”同样一件事,不同的态度,不同的反应,带来的是截然不同的结果。秋季萧瑟,有人只看到满地落叶,有人却看到累累硕果。大雨倾盆,有人只看到满地泥泞,有人却看到天边彩虹。希腊人说:“生活的意义不是你经历过什么,而是你面对生活的态度。”真正的智者,都懂得:大雨过后,抬头看天。
01
抬头看天,是一种心态。一个年轻人打算到一个镇子定居。去之前,他向镇子里的铁匠打听那里是否宜居。铁匠问他:“你为什么要搬来呢?”年轻人回答:“我现在住的地方太糟糕了。那里的人心机太多了,一点也不好相处,人前一面,背后一面,反正我是一天也呆不下去了。”铁匠回答说:“那我们这里就更差了,你还是不要来这里了。”过了几天,又来了一个定居的年轻人,和上一个人来自同一个地方。铁匠也问他搬家的原因。年轻人说:“工作调动,没有办法,之前的街坊和谐友善,我其实挺舍不得的。”铁匠说:“我们这里的人淳朴善良,你搬过来很快就能适应的。”来自同一个地方的两个年轻人,给了铁匠完全不同的原因,也得到铁匠完全不同的回答。钱钟书说:“生活是艰辛的,悲观的人,被凄苦与迷惘困扰;乐观的人,从痛苦中寻找乐趣和幽默。”生活从来都是不完满的,有好的一面,必然也有坏的一面。人心如镜,照映万物。你心里有光明,看到的就是佛;你心中有黑暗,看到的就是魔。那些内心悲观,总是抱怨的人,注定无法收获幸福。上个世纪六十年代,钱钟书的女儿钱瑗独自一个人在北京,杨绛和钱钟书都在偏远的乡下。杨绛放心不下女儿,晚上经常失眠。有一次一只猫儿叼着两只血肉模糊的老鼠跑到杨绛床上。杨绛又惊又怕,床单洗了好多次,依然洗不掉上面的血渍。她把这事儿告诉钱钟书,钱钟书说:“也许这是吉兆,老鼠的内脏与身躯分成两堆,离也;属(鼠)者,处也。说明你要离开此处了。”杨绛被他煞有介事的解释逗笑了,也因此放下心来。那段日子虽然艰难,但是夫妇二人却从没放弃。像是夹缝里的花朵,始终朝着那一点微弱的光蓬勃向上。两人的好心态,带来了好运气。不久之后,两人得以回到北京,和女儿团圆。
《积极情绪的力量》里有这样一句话:“凡事都有两面,只要不往坏处想,人多半就能往好处走。”一念天堂,一念地狱。很多时候,你对待人生的心态,决定了你的生活是繁荣还是衰败。02
抬头看天,是一种智慧。钱钟书曾经写过一篇文章,评论《伊索寓言》中的蛙与牛。母蛙想跟牛比大小,于是鼓起自己的肚子,最终把自己鼓爆了。钱钟书说:“蛙是不应该和牛比大小的,每一种缺陷都有补偿,吝啬也是节俭,愚笨也是真诚。”万事万物相反相成,彼此对立,又彼此转化。所以那些真正有大智慧的人,从不轻言祸福。相较于常人,他们更能发现阴影背后的光明,困境之中的美好。宋朝名将狄青十六岁的时候曾经犯过错误,脸上受过墨刑。后来他在军中不断立功,慢慢当上了将军。皇帝召见,对他说:“你都当将军了,就把脸上的刺字去掉吧。”狄青说:“这是我过去耻辱的印记,但是对于士卒却是鼓励。一个犯过事的人,都能当上将军,何况他们呢?”是耻辱还是激励,全在一念之间。换一个视角,换一个条件,坏事就变成了好事。钱钟书和杨绛都曾在牛津大学就读。但是钱钟书是正式的学生,杨绛却只是陪读。杨绛抱怨说:“我看到满街都是穿学生装的人,大有失学儿童的自卑感,真羡慕人家有而我无份的那件黑布背心。”钱钟书却说:“你不是正式的学生,所以不必接受学校的管辖,不必费工夫去准备枯燥繁琐的论文,反而有更多的自由时间去阅读,比我有更多的收获。”杨绛看了他的论文,唏嘘不已,暗幸自己不是学校的正式学生。从此之后,杨绛反而更加珍惜陪读生的身份,利用一切时间去广泛阅读,拓宽自己的视野。毕业的时候,杨绛的收获反而比钱钟书更多一些。古人说,祸福相依。灾难与福气,其实是一体两面。开心的事情,可能埋藏祸患;糟糕的事情,可能隐藏着机遇。明白这一点,面对人生种种境遇,才能淡定心情,不骄矜,不抱怨。在纷纷扰扰的世间,从容把握自己的命运。
03
抬头看天,是一种境界。钱钟书先生曾说:“你穿一件新衣服很快乐,你喝一杯茶很快乐。快乐不是因为衣服和茶,而是因为你的心里没事。”心无挂碍,人生才得自在。若是一味执着,不肯放手,人生只能苦不堪言。禅师让弟子去河对岸砍柴。弟子们到了小河边才发现,因为连日暴雨,桥被冲垮了。河边也没有渡船,只能一个个垂头丧气地回去。只有一个小和尚没有唉声叹气,反而很坦然地面对师傅。
师傅很诧异,问他缘由。小和尚说:“虽然没有打到柴,但是河边有一棵苹果树,我顺手摘下了树上最后一个苹果。”然后,把苹果放到禅师手里。后来这个小和尚成了禅师的传人。人力有限,天命难违。
人这一生有很多过不去的河,翻不过的山。不纠结,不执迷,果断放弃。这样的心性与豁达,方能完成人生的突围和超越。钱钟书回国之后,被聘为西南联大的外文系教授。当时西南联大人才济济,机会多,薪水也高。钱钟书本来打算在这里大展拳脚,做出一番事业。但因为说话直,才气高,得罪了不少人。很多人开始给钱钟书穿小鞋,撺掇系主任不再续聘钱钟书。他不愿沉沦在人事倾轧中,果断辞职,选择回家陪妻子女儿。后来西南联大外文系主任亲自上门请他,他依然拒绝就任。别人替他可惜,钱钟书却觉得天下之大,肯定有自己的容身之地。钱钟书陪着家人度过了一段惬意的假期,而后进入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担任外文系主任。在这里,他身心放松,无拘无束,不仅创作出了久负盛名的《谈艺录》,还打造出一个与众不同的外文系。王维说:“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登山的时候,溯流而上,发现溪流不见了,那就索性坐下,看天上的云。不必执着于水,因为水会变成云。人生走到绝路的时候,不妨往旁边看看。不必撞了南墙不回头,不必一条路走到黑。
学会放下,换一个思路,换一条道路,也许可以豁然开朗。▽
有人说:“乐观主义者看见甜甜圈,悲观主义者只见孔中深渊。”明明是一样的处境,有的人看到甜蜜,有的人看到恐惧。心态上的差异,造就不同的人生。
路随心转,境由心造。
你若心里有花,那这花早晚都会开放。你若心向着天空,向着阳光,无论多难,都能抵达温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