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严禁抄袭。 被毁掉的一道名菜,宫保鸡丁 川菜讲一菜一格,百菜百味。宫保自成一格,必有煳辣味和荔枝味。和朋友出去吃饭,若是川菜馆,必点宫保鸡丁,但大多不行。在北京有两三家偶尔不错的,也是偶尔。这道菜,吃厨师水准,刀工匀,配料准,火候稳,差一些,菜也差一些。 (稍加解释,丁宝桢是贵州人,又在山东当官,后来到四川。追本溯源,宫保鸡丁算黔菜,或跨着三菜系。但后来丁宝桢在四川出名,再加上川菜的影响力,宫保鸡丁一直归入川菜咯。) 前两月赴一局,恰有位老师傅,掌勺川菜多年,特地讨教一些宫保的名词。寥寥两句,老师傅讲得通俗,我记住,回来反复琢磨。 为保准确,又查阅一些早期的资料,加上自己理解,才动笔。 来解释下相关的词,煳辣味味,荔枝味,滋汁,燃汁。 煳辣味,川菜的一种味型,宫保特有。顾名思义,是两种或三种辣椒加大红袍花椒在锅中刚烧焦的味道。注意,是刚刚,不是烧焦,火候不到味道出不来,一旦烧焦,菜有焦糊味。在顺序上,油温一百度左右放辣椒,120度左右放花椒。我以前做油泼面和火锅底料,特意测量辣椒在油中不同温度的反应,110度出味,120度烧焦,130度有明显糊味。 荔枝味,是糖醋加味精的结果。是的,不用怀疑,有味精。强调一下,谷氨酸钠不影响健康,少量味精在大多时候可提升菜的味道。吃荔枝在于鲜,然后是酸甜。早期的宫保鸡丁,是拿鸡汤加鲜,如今多用味精替代。 滋汁,可以理解为用来调味的稀芡汁。加酱油,黄酒,糖,味精,醋,鸡汤和水豆粉,连同葱姜蒜,调成滋汁。豆粉即绿豆粉,若买不到,可以用木薯粉代替。鸡汤也可用清水代替,只加一勺,不用专门熬。注意,葱姜蒜是进滋汁后入锅而非像很多炒菜炝锅用,特别是葱,易熟,当菜吃不能久炒。 燃汁,是勾芡的一种方式,也叫烹入法。但炒宫保鸡丁特用燃汁,是因为引火到锅内,烧掉多余的油汁,让包芡均匀有色泽。燃汁讲火候和滋汁的稠淡,得火旺时间短,不然肉老葱软;滋汁不能稠,容易坨,也不能稀,会挂不住。燃汁一技,是宫保成败关键,也难控制。即使一些老牌饭店,吃多次后依然感叹其质量不稳定,问题大多出在勾芡上。 一盘宫保鸡丁,热锅倒油后,一分钟出锅。这一分钟,恰是看功力的时候。 旺火烧锅,倒凉油,加辣椒。不到100度的时候加辣椒,120度时候加花椒。然后加鸡丁,撒辣椒粉,快速翻炒。旺火烧的锅底温度在二百度以上,倒油后油温快速升高,放鸡肉会稍微保持一下,在这稍微保持的十秒左右,把辣椒粉炒上色。锅底油温升到二百度左右,倒滋汁,颠勺,把锅引燃。翻炒二十秒左右,加花生,炒匀,出锅。 仅仅一分钟内,需把握至少五种食材的火候。 老师傅讲的是,菜成滋汁尽,盘中不留汁也不留油,利利索索。单以这条为准,大家可以看看有多少饭馆炒出来是合格的。 来看一下准备的食材,全鸡腿一根,生花生米小半碗,葱一根,七星椒三根,子弹头三根,二荆条三根,大红袍花椒二十多粒,辣椒粉一勺,少量姜蒜切片,盐一勺,水豆粉小半碗。 滋汁配料为,白醋两勺,酱油两勺,花雕一勺,白糖一勺,水豆粉一勺到两勺,鸡汤或清水一勺,味精少量。 四川比较普遍的三种干辣椒,从左到右是七星椒,子弹头,二荆条。 七星椒,比较像小米椒,四川人多把两种归为一类。七星椒原产于四川威远县,是朝天椒里的一个品种,特辣,香味足。 子弹头,短粗,也是朝天椒的一种,中辣,香味出众。 二荆条,是川菜辣椒的代表,特香,微辣,易着色。其在四川广泛种植,牧马山产的比较出名,辣味回甘,色泽红艳。 辣椒粉是我托朋友调的,配方也公开一下,两份二荆条,一份灯笼椒,一份七星椒,菜籽油炒制后磨成细面。这份辣椒面,香味出众,微辣,有层次感,也适合油泼。 切葱,一厘米长,叫葱珠。这里葱是配菜,而非调料,一会儿炒出来得清脆不软。 辣椒切二厘米段,去辣椒籽。辣椒籽遇热有苦味,也影响卖相。 鸡腿去骨去皮,之前 。尽量用鸡腿肉,有嚼劲,吃起来嫩也不易老,鸡胸肉发柴。 鸡腿肉切成不到二厘米的方块,不能太碎,大一些,成整块。然后撒盐,多撒一些,加一勺水豆粉,抓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