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烈山居士林也叫泰山寺,位于南湖湿地公园东侧。其前身为烈山顶上泰山神碧霞元君庙(俗称泰山奶奶庙)。相传在烈山之顶,古人最早建“烈女庙”。据《列仙传》载:“赤松子者,神农时雨师也,服水玉以教神农能入火 *** ,炎帝少女追之,亦得仙俱去。”所以古时又有“玉女庙”之称。
史载,宋真宗东封泰山,夜还厕御帐,在玉女池边洗手,有一石人浮出水面,此即玉女。宋真宗于是下令疏浚该池,用白玉重雕玉女神像,建祠,并名“昭真祠”,遣使致祭,号为“圣帝之女”,封“天仙玉女碧霞元君”。明朝时,又将“昭真祠”更名为“灵应宫”,后又扩建,为“碧霞宫”,并颁诏天下,广建行宫。由此烈山之顶的烈女庙,逐渐被建成碧霞元君之庙。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这里热闹非凡,成为淮北地区有影响力的古庙会之一。
遗憾的是,泰山神行宫古庙宇历经战乱,屡建屡毁,已是断壁残垣。1989年,出家为尼的释源敏法师回到家乡,联系苏、鲁、豫、皖及当地信众,成立烈山区佛教居士林。
1999年,开发南湖风景区,给居士林无偿划拨土地7600平方米。2000年4月1日,烈山区佛教居士林迁址至南湖湿地公园,并将烈山区佛教居士林更名为“淮北市烈山区泰山寺佛教居士林”。之后,先后有刘玉才(已故)、况敬尼(已故)、欧阳昌胜三位居士出任居士林林长、法人。如今,居士林占地十余亩,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殿、观音殿、念佛堂、钟楼、寮房、斋堂等设施,建筑面积约1800平方米,拥有佛像46尊,皈依信众近25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