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足迹——新动能 新发展|大国制造 全球动力之城,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足迹——新动能 新发展|大国制造 全球动力之城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足迹——新动能 新发展|大国制造 全球动力之城

不支持的音频/视频格式 请试试刷新 重播 播放 00:00 / 00:00 正在直播 00:00 进入全屏 50 点击按住可拖动视频

大国制造 全球动力之城

“上海的一部分装备制造业在临港,将来它会有更大的发展。” —— *** ,2007年。

临港,位于东海之滨,曾是上海最偏远的“洼地”。2007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 *** 在当时临港所在的南汇区调研时提出,对于上海来讲,开发海洋、发展海洋经济十分重要。他指出,南汇已经成为上海海洋经济发展的前沿阵地,要全力以赴推进临港新城建设,要乘势而为,努力建设上海装备制造业高地,坚持高起点、高质量地推进重装备产业区开发建设。

上海市 *** 表示,到2025年,临港新片区的工业产值预计达到5000亿元,年增长率为25%。目前已有许多跨国巨头,例如特斯拉,在临港落户。临港将形成智能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集成电路三大千亿级产业集群。

上海中车艾迪森海洋装备有限公司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严允介绍了他们公司针对国内的海上风电发展而开发的一款水下智能挖沟机(又名水龙号),这款产品可以挖一条三米深的沟,对海缆进行有效的掩埋,并达到保护的作用。

他说:“在海上风电领域,我们国家以前的技术积累是相当薄弱的,这几年通过我们这个技术的一个开发,在海上风电的作业过程中,让我们这个深度可探测、可控,而且作业的效率是非常高的。目前我们的这款产品应该是覆盖了我们现在国内90%以上风场的一个作业的需求。”

2017年,严允和这支来自湖南株洲中车株洲所的20多人团队在上海临港开始了创业之路。

严允补充说:“大家有一个说法叫‘白天看不到人,晚上听取蛙声一片’,那个时候应该说是对临港当时的现状,大家可能认同感不是太强。而到目前为止我们130号人应该是有二三十号人已经落户临港了,对我们未来产业在临港的长足发展也是形成了很好的一个支撑。”

上海中车艾森迪海洋装备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法比奥说:“我是2019年来到这里,这些年我见证了很多变化。我认为这个临港发展得相当迅速,也看到了SMD SH的发展潜力。我们将会在未来持续不断为客户生产同样优质的设备。”

2022年8月是临港新片区成立三周年的日子。在过去的三年中,临港新片区吸引了九万多名人才。对于聚焦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临港来说,拥有大量先进人才正是其优势之一。

曼隆蒂升电梯有限公司技术研发总监余国清说:“我2015年落户到临港,招聘人才方面,也有扶持政策,比如说研发团队人员参与到研发项目中,我们团队人员可以优先在上海落户,包括员工在临港当地享受到的公租房。”

上海临港产业区经济发展公司招商部经理李俏说:“人才才是高端装备这种制造产业的一个根基,所以对于人才居转户期限的一个缩短,包括对于他们的住房补贴,包括他们后面的发展,比如子女教育、医疗保障等方面的一些支持。”

今年8月,临港新片区管委会启动实施临港新片区“人才筑巢工程”,未来三年内将创造18万个就业岗位,对部分人才实行优惠住房政策,努力培育重要产业集群。

此外,临港新片区鼓励区域内企业联动,区域内采购还将获得片区奖励的10%税前补贴。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公司,还会一次性获得25万元资助。

余国清补充说:“整个包括营商环境非常好的一个支持。我们这几年也是发展非常迅速,拿到了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奖励),在临港当地区域一些交易(联动),还会有税收优惠。”

2020年, 曼隆蒂升仅用了15个工作日成功为同样位于临港的特斯拉超级工厂交付了电梯。公司还与数家AI软件公司合作,创建AI应用场景,例如阻止骑电动车的用户进入电梯。

经过10余年的发展,已经陆陆续续有5大动力产业领域的重要企业落户临港,这5大产业包括航空动力,航天动力,汽车动力,海洋动力和新能源动力。

李俏表示:“在今年6月的时候,上海全球投资促进大会上面,我们这个以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为特色园区的这么一个动力之源被定义为市级的特色产业园区,实际上也是成为了上海打造全球动力之城一个非常重要的支撑。”

更多足迹——新动能 新发展|大国制造 全球动力之城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