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现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参赛),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现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参赛)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现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参赛)

不请自来。

没错,我今天就是要吹爆两位演员!

在看这个节目之前,我甚至对于“青年演员”这个群体都产生偏见了,一提到青年演员,脑子里就是屏幕里那些流量鲜肉男女主角尴尬的镜头,以至于对中戏北影北电这些名词都有了并不积极的认知。

然后,惊喜地,我发现了这两位人间宝藏,让我一下子觉得,科班出身太TM重要了,确实“专业的”就是不一样,原来青年毕业生里还是有这么一群没什么知名度的学霸,在一些角落默默坚持工作着,这是什么绝世遗珠!!

——作为一个外行人,我只能感受到,这两只的业务能力太强了。

首先,既然是喜剧节目,来夸夸两位对剧本的把控能力。

《杀手》我也就看了十遍吧,节奏感舒服到看十遍都不觉得腻。

讲讲入坑的心路历程吧。在第一遍过整个《喜剧大赛》节目时,我甚至觉得节目水平并不高,不少喜剧设计得确实有趣、有梗、用心,但并不好笑、也不高级,属于不想再看第二遍的那种。播放到《杀手》这里,冷漠地听完“forever love”,冷漠想着哦是“情歌王”这个老梗,直到杀手大哥完成了那个来自鼻腔的七拐八拐的转音,向来好感音乐的我觉得洗耳朵了,然后开始认真打量这个节目。

转音训练的最后一个“呜——”特写人质怎么那么像一只被打肿的熊猫23333

嗯,意外加了相声捧哏元素,挺妙的啊,挺会的嘛,好感度+ 1。

桥豆麻袋,两人和声太顶了woc,这专业美声不比上期那个家庭音乐剧水平高?!

停顿,以为合唱结束了——抽鼻子,“嘞喽!”行了这节目top 1没跑了。

“意外——天籁”这个梗看多少遍都觉得太高级了,配合上一个懊丧又窃喜、一个贱兮兮又带着巴结的表情,好感度拉满。

《我俩》那段,我震惊,骂着街回放,赶紧听到底是哪位高音那么好听。而且大哥手里的手枪和话筒的用处轮流切换也是服气,怎么设计出来的点子啊!

人质 *** 开门溜走那段,我直接笑死,这什么明明在意料之中、却觉得神奇的展开!

到民族歌舞那里,我几乎要砸了电脑,太绝了太绝了。“我曾多少次梦见你啊姑娘”张弛这两句的爆发力和渲染力我实在不知道怎么夸,更想不明白怎么一下就能把前一秒还分外紧张的情绪氛围,通过吉他和歌声就推起来到这个地步。两个人走位也是花了大力气设计,蒋龙切换至狂嗨状态的过程是绕了一圈背对观众的,一个大转身回来,配合骤然切换状态的尖锐乐声,把那种突兀的狂热感和惊喜感发挥到了极致,真是拍案叫绝。直到杀手对着节拍敲铁桶和吉他“哒哒、 *** ”,我才意识到这节目可能不只是《大赛》里的top,也将是近几年来最牛逼的作品了。

最后杀手大哥把自己转晕摔下去,配合人质站在箱子上带着些得意睥睨加嘲讽的眼神,到底谁才是“杀手”啊喂。本来以为这剧在摔倒的一刻就落幕了,没想到结尾又来了两声+杀手大哥的DNA余韵,哪个天才想出来的!我简直太想了解他们的创作细节了,这简直是神来之笔啊!

虽然都在夸六兽老师,但我觉得这个本子特色重在演员。六兽老师给他们加了人物和故事背景设定,让人物立了起来。但能让人物活起来,还是要靠两位演员对本子的把控、对人物的揣摩。我并不认为这些出彩的小细节每个都出自于六兽老师之手,才对两位演员有了更高层次的评价。也许同一个本子换两个演员来表现,就没有这么炸的效果。听蒋龙乐呵呵讲自己穿红袜子的事情,就感受到这两个月时间,他们已经为这8分钟树立出一套完整地、不亚于一大部完整电影的人物设定与故事发展。因为陆陆续续也在看花絮和各类采访,确实每次表演的细节都是不一样的,一看就是一秒一秒一字一字抠出来的,太能磨了!佩服!

如果说《杀手》是初舞台,首先两个人遇到了个适合的、能发挥特长的好本子,其次有充足的时间来设计情节与人物,最后能够加以充分排练,这次成功是水到渠成的,那第二个《最后一课》就显得愈发难能可贵。说实话,社团团战时候我很替两个人紧张,不怕一直不温不火,最怕的是第一个作品打出去了、预期也拉满了,结果后面的彻底垮掉,这对人的伤害更大。于是捏着一把汗来看两位的第二个作品。然后我放心了,蒋龙张弛出品,果然都是精品。第一个炸可能是运气,但第二个继续炸全场,那就百分百是实力了。凭这两个作品就已经可以直接把冠军颁给他们了!

看《最后一课》的心情就和第一次认识两位的时候截然不同,更多的心情是检验、是验证、是审视,观众也同样会比第一场更苛刻。刚开始我以为讲了密室里末世丧尸的故事,猜想着是不是又是什么人性抉择这那的“课程”,真的捏了一把汗,直到脏兮兮的丧尸蒋龙瞬间回归本体,带着东北腔的原声“艾玛呀张老师”出来,我彻底踏实了,OK,完全OK。

再次感叹,这个本子的设计绝妙,妙在每一个搞笑点都出在情节推进的下一步,因为是反认知的、超预期的,所以好笑。就像王皓出来,丧尸独特的点不在于拉丁而在于“烫头”,烫头梗又不只为了一次好笑,为后面的拖把做铺垫。老师叹气而去,不是因为失望却是为了叫人来印证自己的话。蒋龙无力蹲在地上摇头,不是被感知到尴尬和社死,而是“就说没有音乐干吧”。转移矛盾的结尾也妙之又妙,看很多人都在夸,就不多夸了。

那就夸夸整个表演的节奏感。节奏感这个玩意儿很玄妙,看不见摸不着,但能感知到,从演员动作语言配合出来的效果看,“舒服”是最大的成功。这两只的节奏一直很牛逼,只能说是表演经验相当丰富吧。比如老师初次见学生,蒋龙躲回桶里,张弛往外叫那段就很舒服,一句排比台词、敲一声哒哒,再一句排比台词、开关桶一次咚咚,整个搭配起来简直像欣赏音乐一样完美。就连蒋龙说老师走错了、帮老师开旁边小门的动作节奏感,和老师帮游客王皓开门时的节奏感就全然不同。一个是咚一下拳头轻凿,一个是吱呦直接上手推,动作设计也都在人设和情节里,一个是今天太水逆巴不得让人走,一个是骄傲炫耀我学生、我知道。甚至连蒋龙震惊于老师年年给学生讲拖把故事时的临场反应,打破原先节奏,等待观众欢呼后再开口的新节奏都是挑不出毛病的。

另外,这场助演也很成功,很多笑点细节在王皓这里。他出现时三人构图定格的那副“世界名画”,真是看多少遍都觉得牛逼。还有包括在师弟师妹们到场后,及时出现在后方(呈包围态势)的一声“蒋龙”、和表演专业学生区分开的奶嗷一声小爪子“恐龙”、及时上前去和老师拥抱被一把推开的几秒,都充满了设计和笑点。甚至于连游客往前走,被老师再次叫住时的惊吓反应细节,都是符合“丧尸密室”这个恐怖主题的。简直怎么会这么有才?!

继续期待两位后面带来的作品了,不一定有这两个节目炸,毕竟好节目百年难得一遇,但我觉得至少都不会差。

第二大部分,再来夸夸两位的表演能力。

这才叫演员啊!!!原来我们的优秀演员都在跑剧场舞台剧啊,都在做男N号啊!不是说演喜剧浪费,只能说完全不输那些实力派戏骨,而他们才多大年纪啊,未来可期、无量无量!

先夸蒋龙。他之前出演的剧,我完全没看过,所以完全不认识,甚至于以为他就是杀手大哥那样子的。结果采访一出,发现完全不是。甚至于长相、气质、声音也完全不一样。就像杀手大哥和丧尸小演员的气场状态简直如同两个人一样,让我深刻感受到了演员的牛逼。毕竟很多人演什么都像自己,甚至于把自己好好演出来都很不容易了。蒋龙这两场完完全全展示了自己的表演功力,台词无懈可击,微表情简直完美,状态切换也都在线,肢体控制力和表情控制力也相当专业,再次印证了“专业的人就要干专业的事”。《杀手》里最让我佩服的是他的声线,那不是他平时的常用声线,还能饱满到这种水平,我相信他绝对是优秀毕业生了。《最后一课》里,老师第一次提到拉丁,他的后续连续反应,“嗯。”“嗯?!”“拉丁??”“在这?”“合适吗?”“不合适!”这几句的表情状态简直可以教科书级别了!这样优秀的演员快去演主角吧,快去清理清理屏幕吧= =

然后我要重点怒夸张弛。感觉节目走红后,很多赞美都是奔着蒋龙来的,因为确实很出彩很亮眼,但张弛更不应该被忽视。更为确切地说,这两个节目没有张弛就完全撑不起来。就像说相声“三分逗、七分捧”一样,包袱翻得响不响、情节往下推得稳不稳,节奏快慢起承转合全在张弛一个人身上,相当于给那个大闹舞台的、显眼的、折腾的人兜着底,而且稳稳当当不洒汤不漏水,让一切变得合理又自然。他的角色才是最难演的,要给蒋龙兜着的同时,还要把自己的角色立稳立住,这得是很多年的舞台功底才能练出来的。看杀手的时候我就在猜,这个大高个子人质应该是个话剧演员,回来一查,果不其然。

张弛的两场风格转变也极大,不仅仅因为妆容的问题,《杀手》里,他每一个表情都充满了一位在戏谑荒唐场景下面临死亡威胁的人的夸张感,充满了夸张式幽默;《最后一课》里,又一下子稳重端正起来,“伟光正”完全符合老师的人设,甚至和前一个畏畏缩缩的人质角色不像同一个人。我看不少人在夸老师端保温杯咂嘛嘴想创作那段,其实他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到位,甚至包括扯外套的动作处理,出现骄傲、惊讶等情绪波动时拢一下对襟再讲话,失望离去时甩一下后摆表示“拂袖而去”,连教学定格的pose动作都带了点京剧的、骄傲的定格亮相感,都是非常自然的动作。却是因为这类型的小动作完全还原了生活状态,微表情和小眼神儿也是一流,这一切都能让观众更加入戏。包括看《谁杀死了周日》张弛助演的那段,台词也是一级棒(没有抢风头的意思)。太稳了太稳了,这才叫“演员”啊,哪位导演大仙选角老师开开眼,能让我以后在大荧幕上看到他啊o(╥﹏╥)o

然后,来不遗余力地夸夸两位才艺。

从节目里展示来看,首先几种不同唱法的声乐,吉他,拉丁舞、民族舞,如果不是非常精通与娴熟,节目效果绝对出不来。试想杀手与人质的歌声没有那么合拍甚至有些走调,试想拉丁丧尸趴在地上一个挺身没起来,舞台效果会是什么样的?所以绝不是给了本子就能演出来的。有些人是“会”,有些人是“精”,而有些人是“专业”。

真的“技不压身”啊,做这一行的,身上本事永远不嫌多,这也是我接下来陆陆续续了解他们之后的绝对感受。所以哪来的突然爆红、突然炸场,哪个不是一年一年心血汗水垒起来的底子。太厚实了,二位。看他们的采访,这些舞台展示也不过仅仅是他们身上才艺的冰山一角。我想象不到未来的节目里,他们还能用身上真本事带来多少惊喜。

出于好奇,我去搜了张弛去年央视星光大道的比赛,简直震撼我全家。我才算真真正正完完整整认识了这位演员。之前他在喜剧大赛台子上说,“会一点京剧”,这尼玛哪是“会一点”,叫小番服气,重整河山待后生服气,生旦净丑四角色唱词服气,(B站上发了不少京剧四角色系列短视频,都快给我去看!!)戏歌完成度比我平时网上听得那些咿咿呀呀捏着嗓子装腔作势的所谓“古风戏腔”强太多倍(强推总决赛那场《狂浪生》,全场top 1没跑),简直这才是该凭本事吃饭的技能才对。嗯,京剧很厉害,我想着,然后看他站在了相声舞台上。嗯,相声也很厉害,结果看他掏出了快板。说好的吉他钢琴葫芦丝呢,咋还会快板?等等咋还有古琴?然后震惊地看他完成了一个几乎原地的、落地极轻巧的武行翻跟斗,这咋身上还有功夫??这都是什么绝世宝藏啊!结果会这么多技能的,是一个舞台剧演员。于是在台上的台风极为松弛,节目过场talk环节,和主持人插科打诨,即兴表演说来就来,现场话剧表演一秒入戏,简直成了自己的主场,就像主人嘻嘻笑着给你展示家里的物件儿一样自在。有评委评价“综合全才”是再合适不过的,这个星光大道亚军得的,有多少是靠这种综合魅力的人缘儿票我不得而知,只是觉得,这样的演员还默默无闻不为人知,真是没天理了!!感兴趣的朋友欢迎去考古看看~

蒋龙还没有来及太仔细了解,从台上表现看,想必也更是如此。我只想知道,同样是人生不到30年的时间,他们究竟怎么能把时间利用到这个份儿上!我羞愧哭出声来。

最后,来夸夸两位的性格。

这也是垂直入坑的直接因素之一。尤其在《最后一课》后,蒋龙已经拥有了一定关注度,当底下评委在夸他,他在台上说的三句全都是不是自己,都在带其他演员、都在带自己兄弟、都在带自己身为队长的大斧子战队。这孩子也太实在太善良了,就凭这个,他也值得火起来!朋友被埋没的时候哭,战队成员被淘汰时候哭,我终于理解为何众人投票选他做队长了。好人要有好报啊!!

再看张弛,自带一种傻憨憨的喜感用弹幕评价就是“憨帅憨帅的”。他这个人物形象在节目里简直比他饰演的角色还要深入人心。印象深刻的,在台上一被夸就咧嘴傻笑而被渤哥儿笑怼两次,对手作品太能打、成员包括蒋龙都愁眉苦脸,只有这位专心嘿嘿嘿“还搁那儿傻乐”,《最后一课》拿到9100分,在底下捂脸哭“呜呜呜这也太高了”。绝对是真性子、实在人儿。

俩实在又有本事的人搁(三声)一块儿,也真是顶顶的缘分了。等等我怎么打字都成东北腔了……两只感情特别好,又是为逐梦亚军友谊落泪的一天,不管节目是不是在有意推CP,反正我对两位演员的敬佩已经完全超越了CP这个概念,怎样都无条件支持。

得,一夸起来刹不住车了,码了5100+字……我真没收钱!!!

不说了不说了,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认识、了解这两位优秀演员,也希望他们借这阵东风,未来能走得更稳、更远。

下一场蒋龙张弛给我冲——拿冠军吖!!!

11月29日更新

第三个作品出来了,那就再补上一段。

我的妈呀喜剧大赛这期一个个都疯了。跟前几期的效果可太不一样了,节目到现在,按这个赛制下去,如果目标是赢那只能这么搞。各组不约而同地,呼啦啦全上、乱腾腾炸场,怎么high怎么来,怎么天马行空怎么来,怎么能带现场情绪节奏怎么来,说白了就是伸手管现场观众要票。

节目效果当然也很好,却总觉得有点点可惜。

不是演员也不是编剧的问题,框框和枷锁就现实摆在这里,毕竟是一场竞技。不知道后面赛制是不是还是观众全员投票计算成绩,就像这次全场大部分是女生一样,参与录制的肯定有不少演员的新晋粉丝,集体投票有多客观不得而知。所以整体分数也有些膨胀了,这可比最开始社团赛的打分虚高不是一点半点。演员们也很不容易啊,一边看着折腾得贼high贼开心、一边自己心里都觉得实在没底。看看下周后五个节目效果吧,社团趴赛制不知道还有多久。(但我又超骄傲,蒋龙张弛王皓史策就是超级有观众缘牛啊牛!

以上看法没有针对《女友来了》这个作品,相反,我觉得毕竟KTV主题摆在这里,他们的作品反而是最不突兀和最自然的。

总体上感知,《女友来了》确实不如蒋龙张弛自己的前两个作品,但还是明显强于其他靠整活儿炸场子的作品,全场第一没毛病,但按《最后一课》9100分的成绩标准看,应该在8000边缘排第一是比较理性的打分情况吧。

来吧,我今天是来继续吹的。

这个作品不复杂,梗也简单直接,那就看看演员的表现。

蒋龙张弛演技我服气了,不是硬吹,之前如果说舞台正剧和洒狗血闹剧放在一起PK演技不公平,这一期大家都属于同一状态了,对比反而更明显。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啊,点名比如那个难以抉择点外卖的,注意仅说演技,我真不觉得那个东北腔总统和意大利记者有什么角色差别,所以也不能入戏,每个人还都代表着演员自己,于是在外面看着他们自嗨,就觉得咋能这样?再比如《民政局》的金靖,注意仅说演技,emmm我看完民政局之后又重新调进度条到KTV这里缓冲了下神经。

反观蒋龙张弛,这两位穿啥变啥的角色塑造力跟活灵活现的小表情简直就像从身边生活搬出来一样,所以代入感很强。好笑的情感渲染力全靠演技来撑,这也是和其他组最不一样的地方。

我觉得全场最佳是张弛。要不是看过他之前演的弹吉他人质、“周一”和张老师,我绝对以为他就是个又傻憨又嘚瑟的大高个学生,本色出演了自己,因为实在是太自然太真实了……这人是什么剧抛型的灵魂演员啊……

我现在还会被那句“造大西瓜”和“du——”遁地术笑到。还有几个小的表情,属于没有这类细节丝毫不影响剧情推进和发展的,但加上之后就会觉得这件事情真真切切发生了,感染观众产生共情。比如强行押韵那段,也是巧了,前几天我在和几个朋友玩“不单押双押就不说话”的幼稚游戏,那种硬憋出词儿结果发现真特么押上了而且句子通顺时的反应,恨不得拍案叫绝从床上蹬身而起对着镜子给自己一个大大的拥抱,这种感受被张弛一个小表情演透了,也完全符合他那个傻大个儿的人设。再比如变老头魔术(老头儿太魔性了)那两个“wait a moment”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第一次是翻白眼第二次是耸肩,两个情绪拿捏得太到位了,“看到没老子就是牛逼”和“想不到吧老子还有第三个”的不同细节肢体表达,我真是太服气了!这样的细节还有很多,就不一一再列了。

帮叶浏取衣服上挂住帽子那段应该是现挂,之前看预告里三人舞时是都带着发套帽子的,这里没有用到,但把道具带出来了。这个现挂处理太自然了,第一遍看的时候甚至没有发觉有任何不对,他连接着诶嘿这有副眼镜就带过去了,不愧是跑舞台剧的,强悍!

叶浏:“好紧张啊怎么还会有这个东西”哈哈哈哈哈哈

不知道是我自己看习惯了还是怎样,总感觉叶浏加进来之后并不能在表演上融入,这事儿还得继续细琢磨琢磨。

总之,《女友来了》这个本子也许换一组演,效果就垮了。珍惜两位优质演员吧!!!

最后,这一段时间蒋龙确实火了,知名度关注度上来了,签了公司,也马上有不少影视作品要出,那就把推介重点(?)放在咱们张弛老师身上。看着这人微博粉丝3.2W,以龟速一点点往上蹭,我真是恨铁不成钢。

之前有剪过一小段张弛的相关视频,有喜剧大赛花絮、星光大道演出和一些戏曲片段,贴上来让大家多关注一下这位绝世宝藏。

【张弛】一个憨憨+宝藏的日常合集

【张弛】憨憨+宝藏的日常合集

【12月11日更新】

“看他们的采访,这些舞台展示也不过仅仅是他们身上才艺的冰山一角。我想象不到未来的节目里,他们还能用身上真本事带来多少惊喜。”

——来拔前面的flag!

昨天的《台下十年功》简直震撼到我了。

说实话,我内心觉得《杀手》和《最后一课》已经够了,够够了,已经是喜剧天花板了,再加上这么密集紧张的赛制,全员都疲惫得难以言表,因此也不奢求这个节目会有什么更为超越的好作品。

我没想到,能打败蒋龙张弛的,只有他们自己。

这都到第几赛段了,哪个组不是要么5、6个人抱团,要么动辄全员撑场子,逐亚这两位爷还敢在这个时候继续两人打满全场,并且作品完成度远高于多人员 *** 的效果。以前觉得1+1﹥2,现在觉得1+1﹥∞。

昨晚第一次看,暂停了很多次用来感慨,尤其是还算耐心地看完前三个作品后,可能对比度更强一些吧——反正看喜剧这么多年,头一次遇到一边鼓掌大笑一边感慨技能太强一边叹气抹眼泪的情况。

这么说吧,张弛蒋龙我愿称之为最强。同样地,大锁的作品我也很喜欢,他简直是 *** “梗”的神,但个人认为,一个优秀作品最有意义的地方在于它的内核和灵魂,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品,无论十年、二十年之后,再拿出来重看,也还能品到其中的韵味,而不只是笑一时、觉得好玩觉得热闹,这就是作品的生命力啊。这也是逐亚两位全部作品全场最高分的原因吧。

闲话就不说了,放到这周的《台下十年功》作品来。

因为之前一直在了解张弛,对他的个人京剧技能有所认知,无论是唱功、叫小番表演、身段、戏腔唱法等等,因此对作品有一定的预期度和预设项。我的个人感受是他这场的状态真的不好,不是说表演状态,而是身体和精神状态,小番叫得真没有之前的状态好,《姑娘》和吉他也不如《杀手》,有几处台词也没有之前两场那么顺当,翻跟斗折腾来折腾去看给人累的(咋就不设计个台词或者小停顿环节给张弛稍微缓口气哈哈哈),后来果然说是一宿没睡,之前更是估计不要命一样排练(前面还有一个他主演的黑眼圈爸爸),但在这样的状态下,还能把舞台呈现出这样几乎完美的效果,我敬佩!Salute!

那就从情节设计、包袱与反转、演员表演上继续夸一夸吧。

我觉得本场情节设计上最大的优点是情感推进的自然与真实性。

看到作品类型,穿越场景一出,马上能想到这个作品是一个关于回到小时候重新认同梦想的故事,第一反应就是他肯定不想让小时候的自己再练京剧了。有了心理预设后继续往下看,却发现开始时候并没有马上这样演。

回过头来再看,张弛发现自己穿越后的情感是层层往前推的,惊讶与难以置信——看到小时的自己十分激动而好奇,东翻西翻——感兴趣话题开始聊,东问西问——甚至开始切磋与教学唱功,经了这么一套后,再进入正题去劝说放弃爱好。整个作品的推进是不疾不徐的,是沉得住气的,这就非常真实,给观众的代入感也极强。

这几段的作用又不仅是“自然”。

张弛回到小时候围绕京剧都做了些什么?一开始还和蒋龙一起高唱“成角儿的梦想”,展示叫小番时候满满的自豪小表情,随意自嘲一句“也就我自己爱听”,听到蒋龙唱崩了第一反应是拎着刀也要给他拍起来“接着练”,(而不是 看、唱不了京剧了吧,真好放弃吧),这一个个举动行为,完全铺垫了角色对于“自己所热爱的”充满了认同与发自内心的、真的热爱,全程他没有喊一句“啊!我好喜欢唱戏啊!我爱啊!”但观众在不知不觉就被告知、并完全接受了这个设定,这样的无意识印象之后,后面的情感上升也就越发真实,丝毫不显得尴尬和突兀,这也是作品显得完整的一大大功劳。

说起铺垫和自然,我觉得张弛“京剧式劝学”那一小段也做到了教科书级别。每一句台词和节奏都铺得刚刚好,一步步往前推进(说的不是脚步),“学这、学那、架子鼓、男团舞”,等等等等,通过肢体表达达到了一个情绪不断升级的过程,这时再来一套身上的活儿就会非常自然,一点也没有亮活的突兀感。没错,就是对比之前的一些节目,同样是亮活,有些就表现得完全是为了放活儿而放活儿啊我砸电脑!看看人家!

除了上面说的,他俩包袱的严丝合缝性也叫人佩服。开场的叫小番、京剧式《演员》、吹口哨,每个梗在穿越之后都合上了,而且还是通过蒋龙翻出来梅开二度抖响,巧妙到位,不浪费不多余,不多不少刚刚好。

说到包袱,那就再说说这个作品里一些精妙绝伦的设计。

发现这两位的作品很喜欢用出人意料的反转来表达喜剧效果啊。比如“会唱歌吗”,会,预期亮一嗓子,结果搞了个哇呀呀老生唱法。比如张弛一脸惊恐张望环境,不得预期他喊出个“不会是穿越了吧!”结果来个“真人秀”(配合戛然而止的京胡流水我笑死)。比如让过去的自己接受穿越很难吧,预期来来你俩打一架,结果“我相信”小表情一秒接受。再比如蒋龙前面唱的有模有样期待来一高嗓门,结果一个“番——”大破锣嗓子哟。

这两位还习惯于“感动禁止X”。不仅体现在演员本人采访里(张弛这场评委点评环节的回答太可以了,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句会说出什么来)。作品里,所有以为要煽情的地方都会给你来这么一下子,情绪能到位,但又好笑有趣还不显得别扭。比如张弛讲现在过得难、只能去当群演,准备好要煽情了,眼泪都给他备好了,结果“跟你没关系是吗”又笑出声来。比如蒋龙开始第一次反思时候,以为要煽情了小孩要改变了,结果又来个大反转,干脆成戏痴大闹舞台一番。再比如张弛第一次柜门退场,这回总该情绪到位了,结果这位“回不去了”再度登场。

然后就是这个作品的亮点了。一般好喜剧里能有两三个妙绝的梗就很不容易、很出彩了吧?我简单列了列觉得是亮点的设计:

排第一的,“过去的我”的状态和思想直接影响“现在的我”。这个设计太妙了!作品演到这个创意一出戏的时候,我就知道得了这俩绝壁又又又全场第一稳了。哑着嗓子拼命叫小番那一段笑点十足,张弛哑嗓子吼他、再尖嗓子试验,笑到我头掉(声优吗你们俩?!)两人天生喜剧人啊,怎么能把五官控制得这么有喜感!通过蒋龙的“念想”,张弛切换不同的状态和动作,从唱歌、吉他里不断切换加入旦角、武生,甚至有点丑角等不同的唱腔加身段,看过生旦净丑的知道是他极擅长的。肢体表现力强,舞台张力足够,既超级有喜感效应,又亮了身上的活儿,还来个杀手不大冷的call back,这一套行云流水的设计,真是怎么想怎么妙啊!

排第二的,“小我”和“大我”的表述。这个双关太妙了,没毛病,确实是小时候的我、长大之后的我。后面又加上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表述,牺牲你、成就我,牺牲过去、成就未来,牺牲我的梦、成就我的生活,核心就是张弛这个角色对现实的妥协啊,虽然他夸张的表情很逗,但这句怎么品怎么有味。

排第三的,出将入相的上下场门设计。“出将”和“入相”,登场和退场,人物穿越来和人物穿越去。还是京剧元素!这脑子是怎么想出来这些梗的啊我真的好奇……

第四是背景音的设计,特指雷声和最后的雨声。雷声是前后应着穿越的来回,咔嚓、穿越了,可以接受。雨声全然作为烘托结尾的背景音,而两个又是完全相关的自然的东西,打雷下雨再普通不过,硬把这两个相关物拆成两种全然不同作用的效果,我服了。最后一切安静下来时,只听着雨声哗哗,也太有感染力了。

还有一个小细节我很喜欢,张弛由穿越的激动好奇到决定搞事情的情感变换那里,中间有一个算是小过场的部分,蒋龙重新带上耳机背过身去,张弛在那里把自己希望能抓住这次机会改行的考虑和思考决定告诉了观众,但蒋龙听不到也不知道,造成了后面观众上帝视角和整体戏剧性的发生,这个设计我也觉得厉害,牛啊牛!

都让开我要夸演员表演了!看着两位表演真的是享受。

小笔墨夸蒋龙。

蒋龙角色塑造力牛!整个天真可爱的少年状态完全演出来了(和身高无关哈哈哈),有几个眼神实在是太灵了!整个作品我最喜欢的地方,也许比较怪,是张弛“萌萌系列”一番劝说没用,急了说出实话干这行没出息,蒋龙指着他说“你骗我”那一幕。抛开蒋龙的眼神和表情不说,这简单三个字的台词我觉得是全场最最最佳。用了稍高且明亮的声线,声音又很坚定,表达感情的同时,能把身上那股子不服输不服气带着些年少张狂的状态渲染满,三个字里满满的少年感啊!我觉得就算是专业配音演员,也很难出来这三个字的效果,蒋龙台词功底永远的神!!

张弛啊!以及他现在本职是舞台剧演员,不是唱戏哈哈,所以就得夸演技。

节奏感极好,一个字,“稳”。

之前没有很真切地感受到节奏感这个东西。

比如最开始时候,蒋诗萌问会什么乐器,张弛那里有一个非常真实思考的动作停顿,然后才迈步上前,“稳”体现在明明心里有货,但不是急着推进后面的内容展示给人看。对比看上一期烧烤摊王皓前半段,就有明显节奏给快了的状态,台词说得急,没稳住场子,好几个包袱笑果都不太好。

再像蒋龙开始见到张弛,称呼他“哥、叔叔、大我”,这里好笑的点其实不仅仅在于台词,而是对方给出的反应(继续夸一个好捧哏的作用),第一遍看就觉得节奏太舒服了,第二遍才注意到原来是张弛给的反应,哥(愣一下、思考该叫什么)、叔叔(马上应、表达不满质疑,“啊?”)、大我(停顿、满意点头,“诶四声——”)这段处理造成了这种参差有序的节奏感,如果想想每一个反应都一样,或者连想不想就给的很急,好笑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张弛的表演细节都很经得住推敲。比如最开始导演说京剧观众不爱听的时候,他那个眼神和手指乃至各种细节动作明显感受到心态从坚定到了迟疑,和最后结尾时候眼神变化成一个完全相反的呼应。比如他见到蒋龙,为了验证到底是不是真人秀,我记得他第一反应有一个跑去扒窗户看外面的动作,也太细节太真实了吧魔鬼啊!包括“牺牲小我、成就大我”时候的小表情,和《杀手》里有一幕非常相似,明明同样是那种期待感,但偏偏能看出人设的不同来,剧抛脸!!张弛牛逼!!

全场我最喜欢张弛表演的一个点,是在蒋龙觉得再努力一点、一切就会好,张弛那个回身叹气的表情。一个不到半秒的表情给我戳坏了虐傻了,第一遍看到这里时候,就开始真实想落泪了,那个回身,所有的恨铁不成钢、成年人的无奈、落寞、不甘,又说不清道不明没法解释的感受全在里面,这世上就是有很多你再努力也没用的事情啊,让人没法不共情,情感渲染力满分。所以在这种情绪下,结尾时的第一个打雷我也被吓了一跳,是因为看进去了,和演员一起入戏了。

再次表达一下,蒋龙张弛这两个人的表演,和这个节目的其他人不是一个层次的,就感觉大家参加的不是同一个节目……

好演员,就算做背景板也全都是戏啊,上一场的烧烤摊老板和白帽衫傻大个儿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镜头扫过去没有一个表情是浪费的,恨不得比主演还要在戏里。之前看到一个评论说大家在这个节目里记住蒋龙是因为他很有个人特色,记不住张弛是因为他每一个作品都换了一个人。我深感同意,也不知道对演员是好还是不好了哈哈哈哈。

字数太多了……

那就简单夸夸张弛技能点的专业性吧。

我注意到作品最开始亮相时,张弛往前走了几步,身后那个“亮活大赛”立牌的摇晃程度,这个正经台步的力度啊!!以及他旦角的抬手势太标准了,正面看食指和无名指完全是一根线,正面只能看到四个手指,他不过这么随便一比划,也太见功力了!(小花脸好可爱哈哈哈)

能看出来蒋龙为了节目为了兄弟下大功夫了,但京剧这个东西还真是时间磨出来的,念台词和老生唱腔真是一听就高下立判,又偏偏符合了还在学习的“过去的我”角色,这人设的匹配程度完全OK。

最后,单把催人泪下的结尾脱口秀拎出来。

本来以为作品到蒋龙看着画报就全部结束了,没想到会这么升华一大下子。

又是一个被迫需要用热爱献祭残酷现实的成年人。

“一见公主盗令箭”

虽然向现实低了头,站在脱口秀舞台上,但还是好想唱戏啊。

“不由得本宫喜心间”

这样唱戏可以吗?这样选择可以吗?我还可以继续唱吗?

“站立宫门”

现实就算再苦再难,也还是没办法舍弃下唱戏啊。

“叫小番”

已坚定,京剧乃我这一生挚爱,不弃,不悔。

愿所有人都能坚持毕生热爱,不弃初心。

又乱七八糟写了些什么出来……

不管了,就算后面张弛蒋龙出来个零分作品,他俩在我心里也是冠军。

【12月29日更新】

这一段时间简直忙到吐,新一期都快更了才能有空码码字。

《悟空》给我的直观感受,不像一个很好笑的喜剧,而是一个很值得细品的舞台剧。

确实,这场跟他们起先的三个作品相比,看出了局促,看出了不安,看出了舞台上的慌乱与紧张,明明是分外流畅的台词却隐约含了些磕磕绊绊的既视感。

舞台上也出了不少小差错,没有逐亚作品特别是前两场因为可以一次次排练研磨的游刃有余感。比如穿反来不及调整的悟空战袍,比如叶浏和蒋龙讲重合的台词,比如张弛台词上的几点卡顿,比如台词直给一般的后半段上升价值。就像一个未来及琢磨的半成品璞玉,粗粝砂石仍然附着其间。

但,也正因为来不及琢磨,才弥足珍贵,才能看清一些本质的东西。

排练太多遍会形成肌肉记忆,只有不熟练时候的临场本能才会把内在一些东西折射出来,这是我看这场《悟空》最大的感受,也进一步认可了对两位演员的敬意。

如果说《女友来了》换个人演绝对没那么高的分,《悟空》这个本子换人演绝对就折了,垮了,这两位加上蒋诗萌,全靠人把整个戏撑了起来。靠演技,靠执念,靠相信。

《悟空》这个作品二刷和三刷的效果比第一次看要好,所以说他值得细品。

前面几个随笔写的时候我都拆得很细,而这个作品我却想说说整体的感知。

演员的信念感真是一个好可怕的东西。

他们在台上应该是慌的。

再看一遍作品,看平日那么稳的蒋龙在台上抖成那样是真的揪心。一开始倒茶水时在抖,换衣服后声音也在抖,大幕落下时候手快无意识抖成筛子,最后的内心紧张感和全身兴奋感交织在一起几乎要实体化了。我是一个共情感很强的人,看得整个人都紧张起来了,试想一下自己如果同样的处境在台上一定会昏过去,不,是一定不会上台,前一晚就自己劝自己百分之一万选择放弃了。但另一方面,蒋龙的表演是满分的,我的天,得是有一颗多强大的心脏才能维持这样可怕的信念感并顺畅完成这样一个超高质量的表演啊!

再看表演前表演后哭得最厉害的张弛,台上依旧稳如泰山,外表情绪压根看不出来有任何波动感,除了几处台词明显没跟上之外,几乎与之前几次并无差异。

不是我演谁,而是我是谁。

蒋龙就是孙悟空。

他第一次站在椅子上说出自己就是孙悟空时,我还有一些出戏,但到了最后舞金箍棒那段的眼神太有力量和震慑感,那种高傲睥睨和坚定的意味简直拉满,让人没法不信服、不接受。他不是演出来的,是把心底的东西翻出来给观众看,所以看似荒谬不着边际的人物设定就能立得起来。

而张弛就是导演。

如果经常有人把角色塑造程度和妆造关联在一起,那这次张emo导演的服装和《最后一课》的张老师几乎没差,除了一副黑框眼镜。但会有人串戏到表演老师上吗?我觉得不会有。老师气场是满的,拥有一个优越环境下为人师表的长辈感,说教与骄傲的状态贯穿始终。导演气场是弱的,全程身形上没有驼背哈腰,却完全没了表演老师角色的神采奕奕感,符合一个执着于心却处处受制于人的书卷文化人人设,甚至在被制片人直接威胁说“连你都换掉”、“以后我说拍什么就要拍什么、我说用谁就要用谁”之时,那里的停顿和微微往后的瑟缩感,连远镜头都让人猛地心揪一下,就那种无助和被迫屈服感啊能越出屏幕。甚至我觉得如果蒋龙不跳出来帮助他,无力反抗的导演就只能忍气吞声让心中梦想再次夭折了。这种完完全全切换气场的功底,我太服气了!!

前面说,不熟练时候的临场本能才会把内在的一些东西折射出来,所以之前没有这么明显的感知,而这次我看两个人作品时却有了非常强烈的感受。

蒋龙,平日里绝对不是最耀眼的那一个,就像个邻家不起眼的小男生一样。但一上台就像换了一个人,用无比强大坚定的内心,将全部灯光全部视线召唤聚在他一个人身上。回头再看前面的作品,不管角色本身是什么,无一不是这样。

而张弛却截然不同。这一场场看下来,发觉张弛单人主镜头和蒋龙单人的感觉完全不同。哪怕都是表达坚决之时,都莫名其妙感受到“力量”一个发自内、一个源于外,我不知道这种“内外”的感受如何才能准确形容……就仿佛一位看似弱小无力,但实则锋利坚硬,一定会把那个棱角分明的“本我”张扬给外人看;而另一位看似声势浩大,但其实柔和“无我”,不论如何都会把外在一切溶化并纳进自己的世界。

这样看下来,两个人气场绝搭。这个气场搭是上面的结论,绝对不是简单CP概念上的气场相合。所以才会一直出现这么完美的合作效果啊,狂的人不会飞得无根,稳的人又不会太悄然无闻。

最后单独讲一下音乐。

我想知道结尾时《兰若度母》的BGM是谁选出来的,我恨不得就地给他磕一个!

单听这首歌,我想不到能适合用在什么场合,更想不到能用在孙悟空最后的“大闹”一场上会有这么惊艳的效果。每一秒都太合适了,包括前面的钟声、鸟儿展翅声、骤起的惊雷声,尤其是在如雨鼓点起来节奏感加强时,蒋龙开始耍金箍棒,这种氛围是肃穆、庄严和神圣的,又带着对俗世的挣脱意味,太绝了,太绝了。

因为这个作品才认识了这首歌,这两天就一直在循环。

之前没有什么感觉,忙忙碌碌兜兜转转,直到独自走在一个无人的清晨,看着被染上半片金光的冬日晴空和结满冰面倒映出蓝天的湖,听着耳机里佛经咏诵般的“照着污泥沼,照着绿丝绦,照着寰宇天地万物齐声道”,突然眼前就有了《悟空》的画面,也有了一种想昂首挺胸决然立在天地之间的力量。坚定,又安定。

再坚持坚持,别跟我说什么万一,管他天王老子,这他妈一定就是对的!

这便是《悟空》这个作品带给我本人最大的触动。

感谢演员,燃烧自己的内里带来了这样的作品。

希望他们无论走到什么程度,都能初心不改,永远像这个冬天里的自己。

更多一年一度喜剧大赛现场(一年一度喜剧大赛参赛)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