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少年得志,被选为探花使。他二次奉旨入闽册封王审知,继而成为开闽宰辅。
血脉相通,流传百年。他们一父所出,枝繁叶茂、分布全球,他们将自己称为“六桂”后人。
《走南闯北福清人》即将为您带来翁承赞与他侄孙后代的故事。
福清市新厝镇漆林村,在住宅林立的半山间,翁氏总祠坐落于此。在祠堂的另一边,是一座纪念馆。唐末五代、京兆翁氏35世祖何公随父轩公入闽,轩公长子何公从漳州迁莆田,后又迁入新厝漆林,至此一千多年,翁氏子孙在此繁衍生息。何公长子则公,生有三孙,承赞、承裕、承颍。翁承赞其人,少年励志好学,于唐乾宁三年在长安应试、登进士第,接着擢升探花使。
翁承赞回朝后,看到朱全忠日渐骄恣凶悍,难与为治,而王审知却能励精图治,有贤明之称,便不再留恋中朝,毅然辞官返里。翁承赞回闽,王审知即拜他为同平章事,擢居相位,后又晋爵晋国公,并将他的出生地乡名改为“文秀”,里名改为“光贤”,以示荣宠。翁承赞并没有辜负这份恩宠,在为相期间,对王审知整饬吏治,发展经济等重要措施,都起了襄助的作用。六桂文化促进会副会长翁永春告诉我们,翁承赞他大兴教育事业,大力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海上贸易以及兴兵动田。
翁承赞晚年辞官归隐,后唐长兴三年(932年)去世,享年73岁。五代后晋天福年间,闽国被南唐和吴越瓜分而亡。翁承赞堂侄翁乾度为避难,携眷归隐莆田竹啸庄,并将膝下六子依次改为洪、江、翁、方、龚、汪六姓。翁乾度六子而后纷纷走上仕途,当朝六兄弟齐荣,显赫一时,被当朝皇帝誉为“六桂联辉”,“六桂堂”因此得名。随着翁氏六姓子孙的生息繁衍,福建、浙江、台湾乃至海外都纷纷成立了“六桂堂”宗亲组织。
图片中的人是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现任会长翁霞。这是她在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海峡两岸(福清至新竹)宗亲亲善交流合作两周庆典上进行发言。
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成立于1996年,自创立以来秉承“敦亲睦族、团结奋进”的宗旨,积极与各地各国六桂宗亲组织,开展经济与文化的交流,倡导发扬六桂文化中的宗祠文化,孝道文化。对于先辈遗留的许多古人资料,进行搜集,出书成册,留给后人拜读先辈事迹。新厝漆林村有一座富丽堂皇的祠堂,也就是翁承赞曾经纪念父亲建造的祠堂,经历百年风雨早已残缺不堪,村里翁氏后人爱惜翁承赞遗址,却无奈囊中羞涩,于是他们找到了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
随着翁氏总祠和翁承赞纪念馆的落成,每年总有各地的六桂宗亲来此祭奠先人。翁霞自认为,自己对于宗族文化的认可和崇敬,得益于父亲从小的言传身教,翁霞的父亲是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的第一届成员,他对于六桂文化的热爱曾深深感染着翁霞。六桂宗亲组织几乎遍及东南亚,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认为这是推动“一带一路”发展的良好平台,2016年,在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成立20周年之际,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举办了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六桂文化经贸论坛,旨在通过世界六桂的合作,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实现优势互补。
同年10月,由翁霞带队的福清六桂代表团,带上拟写好的“结盟构思”去往了中国台湾新竹市,这次他们将与新竹的六桂宗亲组织结为姐妹会。这对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来说,是一次创新之举。在与中国台湾新竹六桂宗亲会密切联系期间,福清市六桂文化促进会致力于带动两地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将大陆对台的各项特殊政策和优待项目讯息带到新竹,吸引台湾同胞到大陆进行投资。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比浚其泉源。除了与各地六桂宗亲组织之间的外访内联,福清六桂文化促进会围绕福清本地宗亲,开展尊老敬贤、助学扶贫、文化传承等慈善公益活动。起初,在外谋生的翁氏子孙,为对抗黑社会性质帮派组织的欺压,以六桂堂名义团结联合宗亲进行活动。经过数十载的发展,“六桂堂”已然是一个团结互助、排忧解难、兴办公益事业、造福社会的宗亲组织。
来源:走南闯北福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