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冯唐在诗歌《春》中说:
春水初生,春林初盛
春风十里,不如你
似乎春天常被诗人们用来写思念,看那山,那云,那花开,那草盛……每一缕生机的灿然,都夹杂着诗意的缱绻。
在春暖花开的时节,仰头,等待阳光洒落肩头,聆听指尖、树影间隙中穿缕的丝丝春风,不禁想起秦观这个诗人,想起他笔下那一句“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八六子·倚危亭
宋·秦观
倚危亭。恨如芳草,萋萋刬尽还生。念柳外青骢别后,水边红袂分时,怆然暗惊。无端天与娉婷。夜月一帘幽梦,春风十里柔情。
怎奈向、欢娱渐随流水,素弦声断,翠绡香减,那堪片片飞花弄晚,蒙蒙残雨笼晴。正销凝。黄鹂又啼数声。
春天到了,沉寂了一整个冬天的万物,都在春风的呼唤中日渐苏醒。
好久没有出门了,打算出门踏青,看看这生机勃勃的春天。
走上高高的亭台,随意倚靠着栏杆,看着远处的风景,处处花开鸟鸣,一片繁荣锦绣。
看着看着,不经意间发现走神很久了,望着那郁郁葱葱的草地,想起自己的心事就像那春天的丛草,繁密又充满生机,即使不慎被摧折,又很快会重新生长出来。
多年前我们分别,也是在一个春日。那天,你穿着红色的衣衫,仿若春天最美的桃花,我骑着青骢马,与你一同在湖边的柳荫下惜别……
今日想起从前的一幕幕,内心悲伤叹惋。上天的缘分让我与你这般倾城佳人相遇,我们一同感受,这春天月色的千种幽美,春风的万般柔情。
仿佛杜牧《赠别》中写的那样:
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
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
唉!转眼间,你我已经分别数年,从前的美好,如同流水缓缓逝去。
常常想起你弹奏的曼妙琴声,可惜如今再难听到了。当年你送给我的翠绡巾帕,如今上面你残留的气息也已几不可闻。又是一年春,片片被春风吹散的花瓣在空中轻舞,迷蒙的春雨如云烟般侵染了明媚盎然的春色。
正被这愁思所纠缠,忽然听到不远处树影间,黄鹂鸟的声声啼鸣……
写下这首词时,秦观已经32岁了,此时的他还没有登得进士第,更甚是没有谋得一官半职。
因而这首诗虽然写的是秦观与一位曾经爱恋的歌女之间的相思离别,实则是诗人在慨叹自己的过往。
在这充满希望的春天,秦观想起自己过去数年人生的种种坎坷境遇,对前路满是迷茫,就像灿烂春日忽然下了一场烟濛细雨,希望的前途被笼罩,想要划开这困境,又不知从何处着手。
提起秦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总是那首缠绵悱恻的《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看起来,他仿佛是一位如同晏殊似的诗人,作品婉约清新,一生富贵清闲,生活平坦顺遂,没有什么波折。
然而秦观的一生,与他的老师苏轼极其相似。他曾在《别子瞻》中说: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却不想,一语成谶……
他后来的人生,确是与“万户侯”越来越远,苏轼如愿成为了他的恩师,人生境遇也与苏轼大同小异。
众所周知,苏轼自乌台诗案后,连续被贬。
秦观也一样,先后被贬杭州,处州,后徙郴州,接着他继续被贬官横州,又徙雷州。
被贬郴州期间,他用一首《踏莎行》写出了心中的呐喊: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桃源望断无寻处。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驿寄梅花,鱼传尺素。砌成此恨无重数。
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
寥寥数语,点点景致,无一不描摹出诗人的愁绪,他屡遭流放贬谪、前途一片迷茫,内心除了无人诉说的孤寂,还有对家乡,对归途的渴望。
他和苏轼不同,虽然都是屡遭贬谪,但苏轼心境更阔达。
他和苏轼的对比,就像普通人与天才的对比。
我们都喜欢苏轼,可是我们很难成为苏轼,但我们很容易成为秦观。
人生屡次被摧磨,无数次被否定,就会无数次怀疑自己,是不是自己做得还不够好,是不是自己还不够努力?
到底要怎样做,才能对未来看到一点希望?
突然就理解了秦观的《八六子·倚危亭》,看似写景思故人,实则更像是一种对自我的叩问:
在春天,看这满目山河锦绣,似乎寓意着未来一片灿烂光明,人生即将有无数种可能,期待明天会更好。
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朦朦胧胧,给希望笼上轻纱……是不是不管怎么努力,都会被打回原形,无数次被人嘲笑不自量力,未来,究竟该怎么办?
……
很多时候,不愿意去仔细去阅读一首诗词。
每一首诗词的背后,难免有一段诗人或悲或喜的经历。
在那些或悲或喜的情感里,常常看到自己的影子,常常在某一个瞬间……突然读懂一句诗……
【作者简介】黎遇之,愿在充满忙碌的生活里,寻一隅静处,清茶一盏,闲书一本,读一首诗给自己,聆听万物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