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仙居是浙东的一个山区小县,由于四面环山,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千百年来百姓一直过着自给自足清贫的日子。这里留传至今的地方方言、饮食习惯等都还很古朴,比如#当地主食中,除大米以外,面粉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且吃法和制作的花样繁多,这在以大米为主食的江南地区还是比较独特,这也许是封闭环境下先人对中原地区故土的一种传承和思念。
正因为仙居过去的"与世隔绝”和山水灵秀,让这一方水土的人们过着神仙般的日子,且流传着种种与神仙有关的传奇故事与成语典故,比如我们所熟悉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沧海桑田,东海扬尘,脱胎换骨,逢人说项等都出自仙居的人和事,或与仙居的这方水土有关。由此,也增加了仙居的神秘感。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闭塞的自然环境却从来没有阻挡这里百姓的思想和眼光。正所谓横山难阻目,一人一飞龙。查阅资料发现,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下,仙居曾经出过230多位进士。古代中国的282名武状元中有4位是仙居人。
如果说,要问仙居哪个姓氏的人数最多,毫无疑问那一定是张氏,因为有仙居张半县之说。如果要说仙居那个姓氏最历害最出名,我想应该是吴氏,这有史为证,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的吴芾,官至宋朝的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仙居县官路后里吴村的吴坚,官至宋朝的左丞相;仙居县白塔镇厚仁上街村的吴时来,官至明朝的左都御史等等。
这些仙居吴氏的是非功过和成败得失散落在历史的尘埃中,有的记录在史册中,有的刻在碑文上,有的被后人口口相传至今。
带着几分崇敬,带着一丝的好奇,我与一位外地来的老师,专门利用几天时间探寻了吴氏先人的古墓,走访了他们曾经生活过的古村落。
在古代仙居籍的名人里,要说官阶最高、最有争议和最具传奇的非吴坚莫属。
吴坚(1213—1276),字彦恺,号实堂,南宋淳祐四年(1244年),中进士,官至左丞相,曾经与民族英雄文天祥(右丞相)同朝为官,浙江省仙居县官路后里吴村人。
后里吴村位于县城以西不到十公里的国道G351旁,村口如今立了一块"丞相故里"红字的标牌,标牌后是一组黑色的横向排列村名和竖写的红色对联。右侧写着"湖光山色释乡愁"千年耕读寄国优",右侧立着"幽栖无一不相宜""山色湖光足自怡"内容。这也是后入对吴氏名人重视耕读传家、家国情怀和修身养性的一种褒扬、肯定和传承。
在与西周村的吴姓新老书记聊谈中得知,吴坚的古墓位于仙居县城西北方向约五公里的山岙里,也就是如今的西岙水库西北水库旁。水库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库底的村民大多是吴氏后裔,他们为了国家和百姓的生产生活用水所需,响应号召,迁移安家到附近的各个村庄。有幸的是吴坚古墓在水库的水线之上得以保留。
于是我们一行驾车穿过水库大坝,沿着崎岖不平的泥土路一直往里缓慢前行,由于人迹罕至,加上暮春多雨,道路两旁草木横生,车子前后左右不断摇摆,两旁枝叶时不时钻进车窗里,不过清新幽香的空气让人觉得愉悦。
从库坝开车大约二十分钟便到了一处开阔处,一对老乡夫妇正在用骡马驮山上的木头,这些木头都是这几年遭病虫害枯死的松木。场坪填满了大小不一的枯木,四周全是芦苇包围,徒步向西顺着刚刚清明节扫墓人踏出来的人行小道,穿过芦苇丛至山脚下,便是众多清、民国和现代的坟墓,清明刚过,坟头上挂满了白色坟头纸。
登上几个台阶,一个高大的石雕牌楼吸引了眼球,来到跟前细看,石头表面有的被风雨侵袭而脱皮,两道石质横眉上雕着龙和鲤鱼的图案,想必是鲤鱼跳龙门的寓意。石牌楼的两侧分别立着 *** 部门的文物保护的石碑和吴氏后裔的重修祖墓志石碑。石牌楼的正后方是吴坚的墓碑和硕大的基地。看碑文是1997年重立的,原先的墓碑早已被毀,墓后上方有洞口似乎被打开缺口,用一块石板盖在上方,说明此墓早已被盗窃过。从碑上看,吴坚是仙居吴氏的第七世祖。
吴坚古墓如果没有人引导,根本就难以在荒山野岭中找寻得到。关于吴坚的历史记录就是当地的县志也没有过多记载,其它的史书更是寥寥数语,这与他的身份和地位格格不入,极不相称。带着这些疑问,翻阅一些史料和听吴氏的后人描述,我才知道其缘由。
吴坚生活从政的年代正是蒙元大举进攻南下,南宋即将走向灭亡的历史时期,皇帝的年幼,作为太后的一方的皇亲国戚,左丞相吴坚自然站在太后的一边,以太后为代袁的主和派占据着当时朝庭的主要势力,这与以右丞相文天祥为代表的主战派自然水火不容。吴坚曾经两次亲赴元大都进行斡旋,一次是议和,一次是带着授降书和玉玺授降。不过第二次就如同南宋的灭亡一样,也是他人生的最后归宿,被扣在元大都,也就是北京,第二年便客死他乡,后来后人将其死骨运回仙居安葬此山。
我们现在无法知晓吴坚身处逆境是一种什么的感受,特别是作为宋朝历史的"罪人",要承受怎样的压力?历史却永远记住了像文天祥那样的民族英雄,一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汉清"成为民族的魂和脊梁,而吴坚却成了古往今来中华民族历史的"罪人"。
如果从另一个角度看历史功过,吴坚作为皇权的执行者,为了保住南宋的皇权,为了百姓免受生灵涂炭,和也许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无论是当时的主和还是主战,终归没能阻挡蒙古的铁骑,也没能阻挡历史的前进步伐。
如果说吴坚的性格归于懦弱之类的话,那他与仙居人的硬气完全是不太相同的。仙居吴氏名人里,如果说吴坚是另类文官的话,那么早于他出生近百年的吴芾和晚于他出生三百年的吴时来更能代表仙居人的性格品质。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监察御史,龙图阁直学士,在对金的侵犯与战斗中,是主战派的代表人物,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一生刚正不阿,体恤民情,留下大量为官和做人的诗文,《宋史·吴芾传》足以说明他的历史地位和功绩。
吴芾在被贬谪和告老还乡后,寄情山水,著书创作,曾经在后里吴西筑十里小西湖,据说曾经与朱熹一道泛舟于此。享年八十岁,可谓长寿之人,其墓葬于后里吴的西北侧申岙,朱熹为其作神道碑文。
吴芾墓地造形豪华大气,四周植被茂盛,分神道和主墓两大部分。
入口的两尊宋朝文官模样的石雕神像,雕工精细,栩栩如生,可惜头部是后人重新雕刻再粘上去的。往里走几步,一尊横在草丛中无头的神像和空旷墓道上偶尔还有几尊残缺的石雕神兽,足以说明当时此墓的豪华程度。最为雄伟的也许就是这块高大的汉白玉碑文,密密麻麻细如米粒大小的字,由于年代久远已很难认清内容,但从碑文的上部图案和底部的印章,可以确认应该是皇帝御赐并由朱熹所写的碑文。进到最里边,看墓碑的文字也可以确认,此墓碑也是后人重立,原先的模样应该也是不复存在。整个墓朝向永安溪和南偏西的神仙居方向。前面的溪渠早已干涸,只留下一道痕迹。
第三位吴氏名人便是晚吴坚三百年的明朝大臣吴时来(1527—1590),字惟修,号悟斋,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白塔镇厚仁上街村人。他七岁能诗文,有神童之称,据说一次野火烧山,其父吟曰:“半块火可烧千仞山”。他接咏道:“一粒谷能种万顷田”。他也是进士入仕,官至左都御史,曾经于嘉靖三十三年(1554)在松江一带抗击倭寇,杀敌数千。作为御史,敢于上书直言,不畏权贵,多次劾罢奸臣严嵩、兵部尚书许论、宣大总督杨顺、御史路楷等朝廷"重臣",虽然多次被贬谪流放,却始终不改初心,为中国古代的清廉为官树立了榜样,明史也专门为其立传。
吴时来的墓位于仙居县横溪镇大林村附近,距县城以西大约有三十公里。从大林村向南不到一公里便是吴公的古墓。古墓依山而建,坐南朝北,视野开阔,正前方是村里现在的公墓,大概是后人也想沾沾这一风水宝地的光吧。向北延伸便是一大片农田。墓的几个台阶足有1米多高,西侧立着一块"天官少宰"字样石碑,东侧立着皇帝的圣旨碑文,墓的碑文上方是栩栩如生的双龙阳雕对着中间威严的正楷"圣旨"两字,下面浅浮雕的正文,龙飞凤舞的行楷字体,其书法艺术不是我们现在哪一个书法家可以相比拟。这座古墓也是仙居吴氏古代名人中保存最为完好的一座。
为什么仙居的吴氏明朝以后再没有出什么有特别影响的人物?我在同吴氏后裔的交谈中,他们告诉我民间的一些传说。据百姓传言吴氏在朝做官时与朝廷的对手势不两立,对方请了赣南风水大师到仙居,一是把其祖墓前的鲤鱼跳龙门石牌楼做了法道,将其化作牛轭套住而不得兴旺;二是对仙居北侧的最高峰青尖山这一龙脉关键位置注了铁砂,让其不能发达等。这些传言也许仅仅是当地老百姓的一种自我安慰的理由,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笑料而已。
仙居吴氏的兴衰有其历史发展的客观原因和耕读传家的主观因素。其兴,在于他们顺应历史潮流,且有一股浩然正气。其功,在历史的洪流中,他们随着时代的脉搏而跳动,为所处的时代做自己该做的事,至于对其评判就交给历史和后人,任人评说。
(图文/石润居原创)#图文创造打卡挑战活动# #梨园国潮# #来我家乡过五一# #文化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