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八十年代的知青片(八十年代的知青小说),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八十年代的知青片(八十年代的知青小说)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八十年代的知青片(八十年代的知青小说)

9月1日,作为第十三届中国艺术节的特展,“人民为中心 文艺攀高峰——纪念 *** 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主题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

展览分为“精神如炬,奋起革命新文艺”“大道如歌,奋笔书写新华章”“信念如磐,奋发改革新征程”“江山如画,奋进伟大新时代”4个篇章,汇集展品千余件,集中呈现在党的领导下我国文艺事业在革命、建设、改革时期和新时代我国文艺事业取得的非凡成就。

最好看的当然就是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鲁艺展区了。还仿造了当年的校门。新中国的顶尖艺术家们估计一大半都是从这里走出来或者和它有关的。

20世纪30-40年代古元自制的木刻刀。

说实话,靠浦君@浦峰捉影 以为,展品就算是真品,也没那么精彩,最好看的就是这些复制的老照片了。虽然它们都是静态的,但它们却是会说话的。。。

看当年的文艺青年,为了自己的理想真的可以抛家舍业,而现在的文艺青年呢,除了当键盘侠,没一点用。

1939年,冼星海在开荒。当年的知识分子,都是贴近土地贴近人民的。现在的知识分子,早已远离生活,变成既得利益者只会高高在上看不惯这个看不起那个。

鲁艺音乐系师生在排练。

1942年,周立波给鲁艺的学员们讲授《世界名著选读》课。

1941年,茅盾给鲁艺学员讲课。

鲁艺音乐系学员在雪地里练习指挥。

马克教鲁艺音乐系学员唱歌。

在窑洞里上素描课

1939年,鲁艺首演《黄河大合唱》后乐队合影。

1941年,鲁艺美术工场在延安举办首届美术展览。

1943年,鲁艺秧歌队演出秧歌舞《挑花篮》。其中一段流传至今,即歌曲《南泥湾》。只有来自于土地的音乐才能自带生命力。

一个演出,漫山遍野的观众。演员们肯定也非常自豪。

延安文艺座谈会后的百人大合影。非常珍贵。

靠浦君@浦峰捉影 越来越认同,真正的艺术家、公知、知识分子,只有走下高台,深入百姓中才有可能创作出真正的作品。当代的一些知名艺术家,也是因为年轻时候有过底层的生活,才可以创作出那些经典的文学艺术作品。而这三四十年成长起来的所谓艺术家、公知、知识分子、文艺青年,他们的作品都缺乏真正的力量,只会凭着嘴上功夫,脱离实际的高谈阔论,完全经不起实践的推敲,还又特别不愿意去实践。这就是当下文化、艺术界的弊病。

更多八十年代的知青片(八十年代的知青小说)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