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就唱着这首歌(歌词我唱着这首歌),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就唱着这首歌(歌词我唱着这首歌)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就唱着这首歌(歌词我唱着这首歌)

《我们的歌》第四期节目,一开场就很炸,詹雯婷和张远合唱了《我们的爱》,令不少人感慨万千。

单就个人而言,想先跟大家分享一件小事儿,发生在春节期间。本人是85年的,同辈里最小的表妹是02年的,过年时向我推荐了一首歌曲,恰好是《我们的爱》。原来小表妹压根儿不知道这是一首老歌儿,也不清楚原唱是何许人也,单纯觉着好听而已。

好听的歌曲不必知晓原唱

长久以来,包括个人在内,很多人一直在批评华语乐坛日薄西山,脍炙人口的金曲越来越少。每当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跳出来反驳,称每个时代都会有自己的流行趋势,不懂潮流就不要乱评价。

乍一听,言之有理,但仔细一琢磨,又发现并非如此。《我们的爱》是18年前的歌曲,按理来说,已经不符合当今的流行趋势了,为什么00后依然觉着好听呢?再比如说《一场游戏一场梦》,发行于1987年,为什么能够流传至今呢?

由此不难发现,好听的歌曲,实际上是不分年代的,可以流传很久。即便对原唱一无所知,单凭歌曲本身的魅力,一样能够赢得听众的青睐。平心而论,飞儿乐队由于詹雯婷的退出,在华语乐坛的高光时刻堪称昙花一现,其形象在观众的心目中早已模糊不清了。以人气而言,真的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家之所以还记得,绝对是那些经典曲目的缘故。

不可否认,对于80后、90后而言,詹雯婷那一代歌手是青少年时期的回忆,在情感上会有所加成,认同心理要更强一些。但同时也要了解当时的大环境,正处于华语乐坛的巅峰期,金曲的数量只能用层出不穷来形容。同期的流行歌手也是个个响当当,例如周杰伦、潘玮柏、容祖儿、Twins、张韶涵等等,飞儿乐队能够在“神仙打架”的时代脱颖而出,足以证明其实力之强劲。

华语乐坛走向了泡沫化

反观当下的华语乐坛,站在金字塔塔尖上的歌手们,大部分人的专辑销量确实高不可攀,但却罕有人尽皆知的代表作。除了粉丝,几乎没有人知道他们唱过什么歌儿,不要说十几年、几十年后还有没有人记得,当下已然无人问津了,怎么有资格称之为当前时代的潮流呢?

至于专辑的高销量,只不过是“粉丝经济”的体现,粉丝愿意掏钱反复购买,往往不是因为歌曲本身,而是唱歌之人。说白了,个人崇拜,也可以理解为将歌手幻想成了理想中的伴侣。情人眼里出西施,对方做什么都要无条件支持,花再多的钱也值得,由此催生了大批“人红歌不红”的艺人。

久而久之,华语乐坛逐渐走向了泡沫化,所谓大红大紫的歌手,普遍拿不出代表作。才华横溢的音乐人们,则是混迹于二、三线,甚至是十八线开外,既没有资源,也很难被观众看到。正因如此,他们的作品同样难以登堂入室,由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华语乐坛好听的新歌也就呈现出了凤毛麟角之势。

结语

这就是有识之士呼吁取缔“饭圈文化”的原因所在,看似繁荣了娱乐产业,实则将之推向了空心化,留下的只剩炒作套路了。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更多就唱着这首歌(歌词我唱着这首歌)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