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据《中国大百科全书》记载:拦手门的武术招法简捷实用、气势雄壮、劲力浑厚、功底扎实、招法清楚、步活桩稳、结构严谨。拦手门是唯一起源于天津的武术门派。1650年由李金刚、封水伯等创立于大直沽天妃宫庙,是由之前的“拦路拳”和“练手拳”结合后发展而来。经历了几百年的改良和发展,拦手门已经形成了拦手拳、拦手翻拳、拦手操拳、拦手五花炮拳4套母拳和拦手五路拳、连仲拳、连环拳3套创新拳以及“拦手十二散手”等。拦手门曾经有过一段辉煌时期。张文仲说,上世纪30年代,在各门派高手云集的“第二届国术国考擂台赛”中,拦手门传人夺冠。1952年,拦手门传人又在天津擂台散打赛中夺得冠军,这都使得拦手门名声大震。
上世纪50年代,张文仲拜拦手门传人张文庆为师时,拦手门还处于最后的兴盛时期。在天津体育学院重竞技系武术专业队时,张文仲又得以跟拦手门武术的另一传人刘万福老师学习,后者即为1952年天津擂台散打赛的冠军。据张文仲回忆,他经常从早上起床后一直练到半夜,中间除了吃饭,很少休息。那时他经常代表天津市参加各类比赛,而且因为当时“练家子”较多,拦手门在武术圈名声不小,甚至其母拳之一的拦手拳,都成为天津体育学院武术院的必修课。
2011年,天津市河东区的拦手门武术,成功入选第三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拦手门武术是全国28大武术门派之一,也是唯一起源于天津的武术门派。
拦手门武术除在天津世代相传外,还遍布上海、四川、新疆、福建等全国许多省市,甚至远在美国、等10余个国家的弟子及拦武门爱好者,也多次派人到它的故乡寻根问祖,而该门派的历代弟子也在国内外众多比赛中获奖,在抗日战争期间,也就是在《大刀进行曲》唱响中华的同时,第六代传人,拦手门弟子张文庆在南京国术国考擂台赛中获得冠军,新中国成立初,第六代传人刘万福又在天津散打擂台赛中获得冠军,第七代传人张文仲、孙宝富、刘鸿昌等拦手门弟子,也多次代表省市队参加了多次全国赛事,获得各种武术冠军头衔。
拦手门武术是集实战,养生功能为一体的津门独创武术。它的武术套路另人眼花缭乱,有其刚柔并举,虚实相间的个性,可以出其不易,突然、迅速地置敌于死地的特点,它又以其传统性、科学行、竞技性和群众性,深得各界人士的欢迎。
2011年3月份,又传来好消息,在香港举办的第九届“武德杯”国际武术节的比赛中,由天津派出的河东区春华街道拦手门武术队,在20项拦手门武术项目中,不负众望的以11金4银获得了骄人战绩。
在中国第6个文化遗产日到来之际,身在津门的拦手门弟子又回到了它的发祥地,天津大直沽天妃宫遗址博物馆前的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表演,他(她)们的一招一式彰显了拦手门武术蓬勃进取的内在魅力和在天津的后继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