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思(李白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思(李白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思(李白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开元二十九年(公元741年)春,终南山上,锣鼓喧天,钟磬齐鸣,红烛高照,香烟缭绕。

远在千里之外的李白,不曾想到,他的机会即将由此而来。

原来,作为老子后裔的唐玄宗,据说得到了托梦,让他迎接老子真容。玄宗‘果然’在终南山楼观台找到了一个紫檀匣子,里面藏着身骑青牛,手持麈尾的老子画像。李林甫、牛仙客等权臣便率领一大批官员将老子真容迎进宫中,接着又在大宁坊扩建了原来的玄元皇帝庙,将真容供奉其中,后来更是将玄元皇帝庙改为紫极宫。(注1. 唐以老子为始祖,高宗时追封为太上玄元皇帝。)

不久,更是有人说老子空中显灵传圣,说有灵符一道,在函谷关尹喜故居。自然,这道灵符很快又被找到,这道金光闪闪的灵符上书“圣寿千年”四字。于是,圣心大悦的唐玄宗就在第二年的春天,登上兴庆宫勤政楼,接受百官朝贺,并宣布改元“天宝”。觉得自己丰功伟业直追三皇五帝的李隆基,志得意满,下令天下诸州改称郡,刺史改称太守。更是在天宝三载正月朔改“年”为“载”。

不仅如此,几乎同时,玉真公主也梦见了老子,要她到亳州真源宫朝拜,然后到王屋山顶接受道箓。于是,玄宗诏令天下道门人士汇集京师,随玉真公主出行。李白的好友元丹丘也接到了诏令,于是他寻机将李白的《玉真仙人词》等诗文呈现给了玉真公主。玉真公主很是喜欢,于是李白的机会终于到来了。

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八月,四十二岁的李白,等来了朝廷召他入京的诏书。

接到诏书的李白,欢喜异常,他立即收拾行囊,准备启程,临行前他在南陵田舍作别儿女。悍妻刘氏不再叫他‘老李’,已经改口喊他‘老爷’,他和平阳、伯禽以及丹砂、碧桃夫妇摆酒庆贺。这一天,大概是李白平生最得意的一天,他写下了《南陵别儿童入京》:

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

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

高歌取酒还 *** ,起舞落日争光辉。

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

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一、金龟换酒谪仙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从东鲁到西秦两千余里的路程,李白用了十多天就赶到了长安。拿着征召文书,李白来到招贤馆住下,等候召见。

在等候召见的日子里,李白常常反复构思诗文,有时倦了,便出门走走。这一天,李白来到城东的紫极宫游览。比起十三年前初到长安,此时的紫极宫雄伟壮丽,游人们更是纷纷传说着不久前当今皇上来此拜谒的盛况。

正在感慨的李白,忽然看见迎面走来一人,鹤发童颜,虽便衣布履,却仙风道骨,像极了老神仙下凡。于是,李白便走上前和他攀谈起来,这才知道面前的人是贺知章。

两人来到客堂坐下,寒暄已毕,李白说了一番久仰云云。贺知章也早就听说过李白的名声,也知道他是奉诏而来,就问李白可有试卷带在身边,李白便拿出一卷诗来。贺知章拿起第一首诗,便是《蜀道难》,当他读完后,深深得为李白的才气折服,叹到:“此等诗篇,真是惊风雨泣鬼神!妙哉,妙哉!” 说完,又看了看李白,这一看是越看越欢喜,调侃道:“我看你恐怕是天下的太白金星下凡吧?” 李白也很是喜欢这老头,便也说道:“刚才一看到您,我还以为是天上的老神仙下凡呢。”

绍兴,贺秘监祠

相谈甚欢的两人一看到饭点了,便又携手到附近酒家小酌一番。酒足饭饱之后,两人争着付钱,偏偏两人竟然都忘了带钱,不禁哈哈大笑起来。最后,还是贺知章把身上佩带的金龟(官员身份凭证)解了下来,递给店家,权当抵押了。

临分手时,贺知章自告奋勇,对李白说:“老弟且宽心,我这个秘书监,虽然只是管写典籍图书,好歹也是个三品官,在皇上面前说几句话还是可以的。待老哥找机会和圣人说说,早日召见你。”

二、供奉翰林

果然没过几天,便有旨意下来,召李白进宫,在大明宫金銮殿面圣。

生平第一次一整天没喝酒的李白,第二天一早就跟着内侍来到大明宫。穿过巍峨的宫殿,金光闪闪,令人目眩,李白来到殿前阶下等候。一盏茶功夫后,李白终于被宣上殿,之间当中宝座端坐一人,锦袍玉带,却总感觉他目光有些昏暗,两颊有些松弛,这就是传说中的开元天子吗?

来不及多想,李白紧走几步,拜服在地。玄宗说‘平身’,然后让人赐座,然后问道:

“朕多年来广开贤路,李卿既有扬、马之才,何其来迟?”

李白想起之前的辛酸干谒路,感慨万千,但这个时候他倒是也明白,不好乱说话的,于是就答道:“因小臣久居僻壤,耳目闭塞,又兼疏懒成性,不堪识拔。自弃圣朝,久负明时。”

这几句话到也算得体,总算没想他的老哥哥孟浩然那样来一句‘不才明主弃’。圣人听完,便说道:“卿可供奉翰林,随时待诏。竭尔麒麟之笔,为朕佐佑王化,润色鸿业。使后世之人知晓,汉武帝有司马相如,朕亦有李太白。”

李白还想着献上诗文,把自己满腹经纶陈述一番呢,却见唐玄宗轻轻将手一挥,宦官便上来将他引导到一旁站立。

紧接着,两旁的官员便上前向圣人拜贺,说皇上探海得珠,恭贺圣朝济济多士,万邦咸宁云云。

最后一阵“万岁,万岁,万万岁!” 庆贺已毕,玄宗又吩咐赐宴,便宣布退朝。

虽然有些许遗憾,这一天下来的李白,只觉得身子飘飘然,头脑还是懵的,耳边还是闹哄哄的,怎么感觉都像是做梦。

第二天,李白就从招贤馆搬到了大明宫金銮殿旁的翰林院。

圣人都把李白比作当代的司马相如了,自然是有很多人要来看看李白这个皇上亲自召见的翰林学士的。于是,翰林院里一连多日,热闹异常。

同院的翰林里,能人异士颇多,他们也纷纷前来和李白攀谈:有能掐会算的邢和璞,有据说已开天眼,视通幽冥的师夜光;还有善辏石累卵,折草为人马的叫孙甑生,据说都为杨贵妃表扬过好多次了...

官员和社会名流也来的不少。第一个来的竟然是张垍!他还是那么年轻美貌,温文尔雅,对过去的事情绝口不提,口称李白为‘故人’。李白也只好以礼相待。张垍见李白“上道”,又给李白说了不少翰林院和宫中的规矩,嘱咐李白不要随意走动,以免误了皇上召见。

转眼到了十月,内侍果然前来传旨,命李白侍从圣驾前往骊山温泉宫。李白便又将他那些国政策论啊,诗文啊整理一番,期待在圣人面前陈述一番。跟着皇帝前去的李白,来到了华清池温泉宫,这里富丽堂皇,好像真的来到了传说中瀛洲和蓬莱仙境。

只是,皇帝自然是享乐来的,召李白来也不是谈国事的。于是,第一天赐浴,第二天赐宴,第三天游山... 十天半月过去,李白只是日日听着宛转悠扬的音乐, 那《霓裳羽衣曲》的歌词,都听得耳朵出茧子了,李白也没等来所谓的“咨询国政”。他忍不住向同来的官员探问何时圣人会升殿议事,结果换来了一阵白眼:“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要圣人在此升殿?”

终于有一天,内侍传下旨来,叫李白应诏。以为终于要和他商量国事的李白,修好妆容,整好服饰,前去见驾,结果却是叫他写一首驾幸温泉宫的诗。李白马上写了一首呈上,一会降下旨来,说皇帝很高兴,还特赐了一件锦袍。

虽然没有商讨上国事,李白觉得这个冬天也算是在得意中度过。

天宝二年的早春,内廷歌舞,依然夜以继日。李白又奉诏做了《宫中行乐词十首》。不久,玄宗出游宜春苑。李白又奉诏作《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不久,又又奉诏做《春日行》。

暮春时节,唐玄宗和杨贵妃在宫中在沉香亭观赏牡丹花,李龟年率领的伶人们正准备表演歌舞以助兴。唐玄宗却说,赏名花,对妃子,不可用旧日乐词。于是,急召李白进宫写新词。于是,李白又又又又奉诏做了《清平调》三首:

其一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其二

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

借问汉官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其三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

玄宗一看之下,龙颜大悦,于是大手一挥。李龟年领着众乐工,按曲谱,填新词,调丝竹,唱了一遍又一遍。老男人搂着俏贵妃边赏新词,边饮美酒,陶醉在这春风之中...

对李白的差遣日渐频繁,便命他从翰林院迁到兴庆宫,守在身旁,好随时应诏。不仅如此,还派了两名宫女专门服侍他,伙食自然也更好了,鸡鸭鱼肉自然不用提了,就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等也是常常想要就有的。衣服更不用愁了,冬天没完,春衣就已经送来了,春天没完,夏衫又已经准备好了。贵妃娘娘怕他寂寞,还特地赐了他一只陇西进贡的鹦鹉。

此时的李白,真可以说是要什么有什么。翰林院中的其他能人和他是没法比了,甚至那些三品五品的朝廷官员都对这个皇帝的新宠儿眼红不已。每逢休沐日,李白就成了京城名流士绅的贵宾。徐王李延年府里的宴会还没完,汝阳王李琎早派人候着了。这边刚从左司郎中崔宗之宅里出来,那边张垍兄弟三人又来接着。这个休沐日还没完,玉真公主已叫元丹丘来请他下个休沐日务必上她的玉真观去...

三、愿后世子孙生生世世勿作翰林待诏

这在外人看来恩宠无加的待遇,却让李白渐渐感到厌烦起来。

又是一个休沐日,李白偷偷得从翰林院里溜了出来,他只想找个清静去处,偷得浮生半日闲。李白一路穿街走巷,净往僻静处行去,终于在快出南门的地方找到几处竹篱茅舍,是一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的小酒家。李白要了些普通的米酒和几碟小菜,一边自斟自饮,一边和卖酒的老汉聊着着闲话,好久没有过这样的日子了,李白觉得快活不已。不知不觉就有些微醺了,李白就靠着酒家的小土炕睡了起来。

恍惚间,他似乎看见一双儿女平阳和伯禽向他走来,于是他一手一个抱了起来,正准备逗弄呢,却听见门外有人吵吵囔囔,一声声叫做‘李学士,李学士’。厌烦不已的李白便想逃走,却怎么也迈不开步伐。

有人推他,摇他,拉他,他却动弹不得,停了一会,忽然一片冷雨从头上浇了下来。李白猛然惊醒,发现两个宦官站在身前,对着他点头哈腰:“对不住了,李学士。圣人正在白莲池泛舟,急招你前去哩!快点收拾下,跟我们走吧!”

不等李白搭话,这些人便七手八脚地把李白扶上了马,簇拥着奔兴庆宫而去。酒入愁肠,一路风尘的李白,来到兴庆宫前,实在忍不住,终于呕吐起来。得到消息的高力士一看,这可怎么见驾啊,赶紧叫人给李白弄了醒酒汤,又让人把他衣服给换了。昏昏沉沉的李白任凭内侍们扶着来到池畔,上了龙舟,却传来消息,说娘娘有旨,让李白就在船头写诗吧。

可怜的李白趴在船头的小木桌上,久久没有动笔。心底里忽然冒出一句话:愿后世子孙生生世世不做翰林待诏。这个时候他大概才明白了“剑圣”裴将军何以不愿再收徒授课。

直到太阳落山,李白才写完了这首《白莲花开序》,他平生写诗做赋从未像现在这样感到困难。

从此,李白就很少有奉诏了,还奉命搬出了兴庆宫,仍回到大明宫的翰林院。

四、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天宝二年(743)夏,终南山麓,一片松林深处,隐藏着一座小小的山庄,门前木牌,写着‘斛斯山庄’四个大字。

暮色苍茫中,山庄主人迎来了翰林学士李白,一阵寒暄后,两人在院中坐下,边喝茶边聊了起来。

李白:我刚从紫阁峰下来,和那里的老道讨论了一天《道德经》

斛斯山人:想必学士颇有体会了?

李白:老子五千言,至为玄妙。虽自幼诵读,却只知皮毛。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最近却颇有所悟。你看月亮,总是暂满还亏。你再看太阳,眼看它正当顶,金光灿烂的,谁知道它已经要开始西斜了...

小童呈上小菜,打开酒坛,浓郁的酒香便弥漫开来,李白不待主人相劝,自己端起碗就喝了起来。虽是民间普通的酒,此刻却似乎比宫中的琼浆玉液更加芳香,于是,两人就在月光下一杯接一杯地喝了起来。

李白望着眼前的山居小院,觉得亲切异常,忽然吟诵起庾信的《小园赋》来:

若夫一枝之上,巢父得安巢之所;一壶之中,壶公有容身之地。况乎管宁藜床,虽穿而可坐;嵇康锻灶,既暖而堪眠。岂必连闼洞房,南阳樊重之地;赤墀青琐,西汉王根之宅?......

见李白兴致很高,斛斯山人也搬出琴来,琴声伴着歌声,随着松风,在终南山上飘荡...

李白感到好久未有过的舒适和惬意,他写下了《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

五、酒中八仙: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天宝二年(743年)冬,大唐帝都,长安。一家豪华的大酒楼,门上挂着又大又厚的门帘,楼内燃着熊熊的炭火,当中摆了一张大圆桌,已是杯盘狼藉。

最近被长安人称为“酒中八仙”的八位名士,正喝得酩酊大醉。

坐在首席的贺知章,一家是酒酣耳热,狂态毕露。邻座的汝阳郡王李琎取笑贺知章醉酒后摇摇晃晃,有次竟然掉到井里,在井底睡着了。说完,又说自己要是封在酒泉就好了,那里一定到处都是酒。左丞相李适之自斟自饮,好像鲸鱼吞水,对他们的笑谈充耳不闻。人称“美少年”的崔宗之,独自一人依着窗子,举起杯来,欲饮不饮,只是翻起白眼,仰起头,看着窗外的青天发呆...

布衣之身的焦遂有口吃,喝过五斗酒后,终于健谈了...

"草圣"张旭忽然狂叫一声,来回奔走,贺知章一看就赶快叫人准备好笔墨纸砚。张旭便把帽子脱了,衣服扔了,抓起笔来,入魔似地疯舞起来...

大家正在围观,拍手称好呢,几个内侍忽然闯上楼来,大叫“李学士奉诏!” 却见醉眼朦胧的李白,踉踉跄跄地往旁边的酒桌上一躺,喃喃到:“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世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小臣本是酒中仙”...

老成持重的贺知章赶紧出来打圆场,对内侍说:“李学士醉了,不能奉诏了”

待内侍们一走,李白抢过张旭的笔,在空白的纸上,奋笔疾书起来:

天若不爱酒,酒星不在天。

地若不爱酒,地应无酒泉。

天地既爱酒,爱酒不愧天。

已闻清比圣,复道浊如贤。

贤圣既已饮,何必求神仙。

三杯通大道,一斗合自然。

但得酒中趣,勿为醒者传。

附,杜甫《饮中八仙歌》

知章骑马似乘船,眼花落井水底眠。

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麴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

左相日兴费万钱,饮如长鲸吸百川,衔杯乐圣称避贤。

宗之潇洒美少年,举觞白眼望青天,皎如玉树临风前。

苏晋长斋绣佛前,醉中往往爱逃禅。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张旭三杯草圣传,脱帽露顶王公前,挥毫落纸如云烟。

焦遂五斗方卓然,高谈雄辩惊四筵。

六、醉草和番书

李白总算等来了报效国家的正经事。待诏三年来,第一次不是陪圣人游乐,不是伺候娘娘赏花,不是为梨园配词,而是为朝廷齐超出师诏书。当内侍从汝阳郡王的筵席上找到李白时,他已经醉醺醺了,得知是要做正经事,李白欣喜不已。

等李白到了兴庆宫勤政楼,文房四宝已经摆就,炉火也燃的正旺,唐玄宗耐心地让李白洗漱完毕,还让人泡上了一壶好茶,然后将诏令大意和李白说明白。原来是吐蕃有不臣之心,唐玄宗有意朔方节度使王忠嗣率领大军惩此顽夷,威慑西域。

李白大致明白了,想着如何将这篇振国威的文字写得铺张扬厉,堂而皇之,超过司马相如。便启奏玄宗道:“请陛下赐臣无畏,臣神旺气足,方能尽其所能。” 玄宗点头答应了。

于是,李白便抹掉帽子,脱下外袍,一边开始构思,一边抬腿要上御榻,这才发现靴子还没有脱,怕弄脏了刚洗的双手,玷污了凤毛笔,染黑了蟠龙笺。看到站在下首的高力士,御榻边上的李白便把脚向他一伸:“劳您大驾,帮个忙。”

见皇帝无所表示,高力士不得已只能“帮忙”了。

就在高力士还在暗暗不爽的时候,那边厢,李白已经笔走龙蛇了。皇帝一盏茶还没喝过三道呢,内侍已将李白写好的诏书捧了上来。玄宗一看,洋洋洒洒,堂皇气派,文不加点,竟然是连一笔都不曾改过。于是龙颜大悦,大大地表扬和勉励了李白一番,说:“卿真是大才,以后就做我的中书舍人吧,专为朕司掌诏命,代草王言。”

回到翰林院的李白一夜无眠,辗转反侧间,激动不已的他心想这翰林待诏总算干了点正事,何况圣人金口玉言还要授予他中书舍人的实职呢。年轻时"书剑许明时"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吗,自己也会像张九龄那样从中书舍人做到中书令,做到宰相吗?成了中书舍人,就应该有官舍了,可以将儿女接来团圆了...

第二天的朝堂上,第一件事情,便是宣读李白所写的出师诏,命朔方节度使、左武卫大将军王忠嗣出列听命。可这位仪表堂堂、英姿飒爽的大将军毫无喜悦之色,反而是满脸愁容。他出列,高声说道:"臣的先父,为国死难。臣自由蒙主上隆恩,养于宫中... 斩将夺旗,乃匹夫之勇。兵者,国之大事,不可不察也... 臣愿效战国李牧,西汉李广,以持重安边为务。 否则,征伐频繁,徒劳无功,兴师动众,动摇国本。若贸然出师,屯兵坚城之下,必死伤数万...故请休兵秣马,伺其隙而取之,方为上计。伏望陛下三思"

王忠嗣一席话,听得李白一身惭愧,冷汗直流,是啊,兵者,国之大事也,怎么可以轻启战端,贸然出师呢。自己真是不了解情况,就胡乱慷慨激昂了一番啊。。。

可是他抬头看是,却见圣人脸上阴云密布,显是老大的不高兴,众大臣都面面相觑,静若寒蝉。

这个时候,当朝一品大员,宰相李林甫却出列开始了他的表演,又是说陛下有命,臣下唯命是从就是忠。然后竟然指百官训斥起来。李白正想仗义直言,却有人一把将他来住,原来是礼部员外郎崔国辅,摇头向他示意。

这个时候,又有佞臣董延光出列,大言不惭说愿募关中子弟,为陛下开疆拓土云云。王忠嗣马上就打了他的脸,厉声问道::“五年前,青海碛石之役,丧师上万,丢盔弃甲逃回京师的,不就是你董延光吗?

王忠嗣借机又向圣人陈述利害:“朝廷频年出兵,今关中丁壮,已征行略尽,孤儿寡妇,遍于京畿。臣非贪生怕死,实不忍以数万人之性命易一官。愿陛下亦下轮台之诏,杜邀功之途,则社稷幸甚,苍生幸甚!” 说完,以头叩地,声震殿廷,叩得鲜血直流...

王忠嗣毕竟是从小在宫中养大的,是圣人心腹中的心腹。愤怒不已的唐玄宗见他如此劝阻,也不便发作,挥了挥手,就宣布退朝了。

七、赐金放还

回到翰林院的李白,眼前不断闪烁着王将军鲜血直流的额头,抱起酒来,胡乱灌了几口,便颓然倒在床上。他想来想去,又想给皇帝上书,这个时候忽然有人推门而入。原来又是崔国辅,这个他在初游金陵时就结识的朋友。崔国辅见李白又要上书,便连忙劝阻,又将近几年朝中内幕略谈一二。

李白这时也想起,贺知章不是也和他提过这些事情吗?李林甫媚上,本领极高,一桩桩一件件,都能碰到皇上心坎上,于是渐渐就把持朝政了;高力士那也是皇上跟前的红人,送给皇上的文表进奏,他都敢直接处理了,皇上还说只有高力士当班,他才睡的安稳呢;至于皇帝和贵妃,那也不是什么好鸟...

崔国辅最后告诫李白: 万不可忤逆圣人,否则可能白白丢了性命啊,今天也就是王忠嗣,是圣人看着长大的,知道他绝无二心,换成其他人,恐怕就被打死安陆,之前的周子谅不就是这样吗?

李白这时候明白了,他大概除了伺候帝妃吃喝玩乐,国家大事他是插不上嘴了,做个跟屁虫已经是很好了。不仅如此,就算是伺候圣人贵妃吃喝玩乐,也有人眼红的不行,正在到处编排他的不是呢。

有人在高力士面前给他上眼药,说李白实在无礼,恃才傲物;有人编排说他和王忠嗣有交情,是交通外官,图谋不轨;还有人开始搞文字狱,说《清平调》里有‘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之句,而赵飞燕是娼家出身,这不是侮辱贵妃娘娘吗?

天宝三载春,李白在几番犹豫后,终于决定上书请求“还山”。唐玄宗顺水推舟,当天就“恩准”了,还像模像样地‘赐金还山’,赏了李白不少金银。

捧着“赐金还山”的手敕,李白不禁感慨万千。他一会想起才华出众的宋玉因为谗言被楚襄王赶走,于是写下了《宋玉事楚王》;一会儿又觉得自己是被人遗弃的闺中妇人,色未衰而被中道捐弃,又写了《绿萝纷葳蕤》...

李白终于摘下了他的学士帽,脱掉了身上的锦袍,换上隐士戴的角巾和平民穿的葛服,离开了翰林院,离开了大明宫... 别了长安,那陇头的流水,从山上下来,流入秦川,流入黄河,奔腾而去,一去不复返...

秦水别陇首,幽咽多悲声。

胡马顾朔雪,蹑蹀长嘶鸣。

感物动我心,缅然含归情。

昔视秋蛾飞,今见春蚕生。

袅袅桑结叶,萋萋柳垂荣。

急节谢流水,羁心摇悬旌。

挥涕且复去,恻怆何时平?

满怀希望而来,两手空空而归,时也,命也,运也?那梦想中的建功立业,如昙花一现般就这样远去了吗?

短暂的辉煌稍纵即逝,李白又将何去何从?敬请期待下文。

参考资料:

安旗、薛天纬《李白年谱》

安旗 《李白传》

元 辛文房 《唐才子传》

李长之 《李白传》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更多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意思(李白诗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