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作者:温柔一叨
这一天,终于到来。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指出在落实二十条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提出了10项具体事项。
毫无意外,全网刷屏。
部分媒体将之称为“新十条”,冠以“重磅”之名,高声宣扬。
一个个“重磅”砸入公众眼帘,宣告着“新十条”非比寻常的意义。
其中最令人振奋的,莫过于“不用做核酸”、“不查健康码”、“可居家隔离”三点。
任凭阅读理解再差的人,也能意识到,过去三年那种以“大规模测核酸、凭绿码出行、集中治疗隔离”为主要手段的三板斧防疫,已然终结。
战胜疫情的幽暗隧道,我们已经站在尽头。
过去三年,防控疫情是国家工作的重中之重,配合防控又是民众生活的重中之重。
围绕着这个主题,所有人都经历了难以言说又无法忘怀的一切,以至于阔别已久的正常生活就在眼前,我们竟都有些无法适应的尴尬和难以自持的慌张。
新冠疫情的发生和终结,对每个人而言,都是一场巨变。
当这场巨变收尾之际,我悟出了后疫情时代的三条道理。
大疫不过三,过三必有殃
迈进12月的第一天,不少人发出感慨:
转眼间,我们抗击新冠疫情已长达三年。
2019年12月,新冠病毒在武汉悄然滋生,在全国人民即将欢度春节之际,突然暴发,掀起一场没有硝烟却又惨烈沉重的战争。
疫情突袭,危及国民,关键时刻, *** 果断决策:关闭离汉离鄂通道,实施史无前例的严格管控。
拥有上千万人口、号称“九省通衢”的武汉,就这样按下了暂停键。
武汉封城76天,在此期间,
一个个医护人员迎难而上,身着简陋的防护服抵挡着病毒;
一句句崩溃绝望的呐喊,从互联网另一端震动着国民的心灵;
一车车毫不吝啬的物资,从全国各地飞往疫情震中“湖北武汉”。
这种经历是如此地深刻,以至于我如今看到“武汉”两个字,那些令人恐惧、崩溃、心痛、感动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仿佛从未远去。
也只有经历这种深刻,才能明白钟南山说出“英雄城市”四个字时,为何眼含热泪,凝噎哽咽。
解封那日,市民的热泪诠释我们的爱与痛。
在此之前,我记忆中最严重的疫情,是非典。
于是也曾天真猜测,最严峻不过再来一次非典,我们一定很快就能等到自由呼吸的那天。
没想到,这一等,遥遥无期。
从阿尔法到德尔塔再到奥密克戎,新冠病毒肆虐在世界各个角落,在我国引发了一百多起疫情。
最为艰难之际,我们都曾疲惫发问,疫情结束之日,究竟会否到来?
当广州、北京陆续宣布“面临史上最复杂严峻”疫情时,我对古人那句“大疫不过三”的怀疑到了极点。
万没料到,危机深重时,生机也在酝酿。
在疫情看似“越发严峻”之时,我所在的广州,突然来了个大动作,打响第一枪,让国人一振。
原因很简单,疫情看似严重,但事实上,“抗疫最困难时期已经走过”——过去三年的防控,让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实现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种率超90%。而新冠病毒不断变异至新一代的奥密克戎,致病力大大减弱。
广州解封后,全国各地陆续调整防疫政策,放松管控,到今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又发布“新十条”,大步优化防疫。
因防疫而牺牲的日常生活,终于又露出可爱面目。
而今,距离举国开始的抗疫,正好三年。
“大疫不过三”,没有错。
这句来自古人多年前的经验总结,曾被无数人质疑与鄙夷,可如今在胜利曙光乍现时,却迸发出异常明亮的智慧闪光。
与其说它是一个道理或语言,不如说它是一种总结和劝告。
从医学角度看,病毒如果要在自然界长期存在,那么传染性会变强,致病性会减弱。
如今的奥密克戎便是如此。病毒学家金冬雁不久前给出结论:
奥密克戎实际上是为了适应人体有抵抗力的环境而产生的,它以降低致病性作为条件或代价,提高了免疫逃逸性。在绝大多数人拥有抗体的情况下,致病性弱的奥密克戎占据了主导位置。
病毒学家金冬雁
从社会角度看,隔绝交流当然是最见效的防疫方式,但是人类社会要发展,不可能停止交流。防疫成本高昂,没有一个社会能无限期地承担巨大成本去防控疫情。
恢复交流、保持发展是必然的结果。倘若疫情迟迟不结束,社会将面临更大的问题。
“大疫不过三”说的其实不是疫情,而是人和自然界的关系——和谐相处才是正道,消灭一个不太具备威胁性的病毒,既希望渺茫,也没有必要。
人在社会上生存,就是要顺应规律,要权衡利弊,要见好就收,要适可而止。
大疫不过三,祛魅之后,是科学经验,也是人生道理。
学会自我负责才是利国利民
防疫三年最大的奇观,就是诞生了一批严重依赖 *** 国家的巨婴式“防疫爱好者”。
近期的防疫政策调整是如此地连贯迅猛,以至于很多人都将“广州宣布解封”视为“打响放松管控第一枪。”
事实上,在广州宣布解封之前,便有另一个城市因被传“试点放开”而被全国围观。
它就是石家庄。
或许有读者还有印象,石家庄“放松管控”之后,我们曾发表文章《石家庄打响第一枪之前,究竟发生了什么?》,称赞石家庄敢为人先的勇气,也展现了石家庄在科学管理的思维下,这座城市所产生的令人惊喜的进步。
11月11日,国家出台新防疫政策二十条。
三天后,石家庄率先响应政策,取消全员核酸。
这一下,可把不少人给吓坏了。
被称赞的同时,这座城市也受到了无情的反对、嘲笑,甚至诋毁。
比如当地上课后,许多幼儿园家长群竟然出现“请假潮”,许多家庭以各种理由为孩子请假。
老百姓异常恐慌,把当地多家药店的连花清瘟都给买断货了。
而网上的“防疫爱好者”见此现象,马上借机攻击石家庄,并指责石家庄“没有金钻别揽瓷器活”,“让老头老太躲在家里瑟瑟发抖”。
沉重压力下,石家庄无奈收紧政策,恢复全员核酸,限制人员流动。
短期内两次变更防疫政策,让石家庄遭受了更大的批评。
有人嘲笑它“仰卧起坐”,有人讽刺它“一刀来回切”,有人把石家庄的“探索”定义为“滑稽的爱面子”,把渴望恢复正常生活的人说成“异地躺平狗”,并直言“我愿意被封”。
上图展示了何为典型的“防疫爱好者”:
他们拒绝探索发展,内心无比恐惧,只想原地踏步,漠视科学事实,拒绝自我负责。
当他们反对石家庄的“放松”时,只能对此生出“此乃面子工程”的理解,而丝毫不去了解石家庄调整政策所依据的“二十条”——正是科学数据给防疫政策指明优化方向,国家才会进行调整。
当他们将支持放松管控的人骂成“躺平狗”时,已经暴露出其思维短板,他们对不当防疫造成的问题视若无睹,对别人付出的巨大代价毫不关心。
他们关心的,只有自己想象中的“安全”,自私却又无知。
正常而言,如果一个人“愿意被封”,完全可以“自己封自己”,何须接受强制封控?
只要自己觉得安全,核酸乱象可以容忍,过度防疫可以忽略。
由此可见,他们为获得一份保障,可以强迫别人付出代价。
这种要求他人为自己的健康负责的想法,就是巨婴思维,害己害人。
如今,放松疫情防控已成定势,“防疫爱好者”们又频出冷言冷语,让支持调整的人“自求多福”,耸人听闻,渲染“医疗挤兑”的传言。
殊不知,“自求多福”不是坏事,也唯有自求,才能多福。
粤语中有一个词叫“执生”,意思为靠自我能力满足生存与发展的某种需要。
记得在广州解封的第二天,我打车出行,无意中问及司机,会否对“放开”感到恐惧。
他说,从疫情发生以来,他便通过各种渠道和交流,去了解病毒的毒性,他知道奥密克戎已经形同流感。
而在他的认知里,人生病本来就是要自己求医,关照自己,整天想着靠 *** 国家怎么行?
在防疫最严格的时候,他每天都要开车满街找核酸点,一旦遇到封控,转悠一天都挣不到100块钱。
比起依赖国家,他更希望靠自己的力量撑起小家。因为除了自己,没有谁可以真正顾及自己的需求。
司机的回答让人感动,也让人有力。
防疫爱好者的问题,就是由始至终都想背靠一个强有力的他者,不愿意学习、不愿意进步、不愿意探索。
对病毒的了解始终停留在初期阶段,对防疫的理解最后变成僵硬的坚持,对他人的需求视为自己的阻碍。
他们学不会自我负责,便让他人付出代价。让这种人得意的社会,是可怕而没有未来的。
在我看来,广州的动人之处,就在于这座城市里的大部分人,相信幸福必须靠自己双手奋斗出来,他们并不盲目依赖和相信权威。
生活经验和社会氛围,让他们自信勇敢而有力。这或许也能解释广州为何会成为防疫调整的领头羊。
那一天,广州三点宣布解封,四点堂食爆满。
你们城市的模样,由你们的期望决定。
广州,也是一座英雄城市。
离优秀的一切更近,会变得幸运
扪心自问,大疫三年,我的生活并没有因疫情而受到严重干扰。
平心而论,跟许多在疫情中有所牺牲的同胞相比,我很幸运。
但这种幸运,发生在广州,又是普遍的。
明白这一点,我们基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靠近一个优秀的城市,可以变得幸运。
三年来,各地散播开花的疫情,犹如一面镜子,照出无数城市的内在面目。
广州是为数不多,极少因为防疫而折腾百姓的城市之一。
有的城市“文化深厚”,却让孕妇备受折磨,痛不欲生;
有的城市“美轮美奂”,却让居民封控百日,欲哭无泪;
你在柳州,病毒绕着你走;
你在某地,吃饭都得戴口罩。
广州解封之日,曾有一位微博大V的发言让我感慨不已:
他今年五十来岁,即将退休。在他心里本有一份安度晚年的城市名单,广州并不在考虑范围之内。
他厌恶广州,因为难以忍受湿热。他喜欢广阔,因此心仪某个边疆城市。
但就在疫情第三年,他的喜好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得知广州解封时,他坦言广州在他心中一跃而上,而原本那个心仪的城市,却因近期的一场消防安全事故,被他彻底地移出了名单。
我们之前还发过一篇文章《全网怒赞广州:人性化防疫的城市才值得投奔》。作者今纶老师在文中述说了他的经历:
他的故乡E城,在有4例无症状感染者时便全城静默。
他办完事急忙奔赴广州,一刻也不敢在故乡多待。
当他到达广州,仅凭一个落地检的核酸阴性证明,就能出行无忧。那时候,广州的病例人数,跟E城一样。
他不禁感慨:人性化防疫的城市才值得投奔。
其实这句话,不仅是对城市的劝告,也是对个人的劝告。
相信疫情三年,不少人对人生的规划与生活的判断已经有了新的改变,但未必都能明白这个道理:
有些幸运,是靠概率;有些幸运,是靠实力。
放诸个人身上,也是同理。
疫情三年,我最敬佩的人之一,就是张文宏医生。
从他说出那句“不能欺负老实人”开始,我见证了他因为敢说真话而被全网追捧,也见证了他因为敢说真话而被全网谩骂。
还见证了他因敢说真话而惹祸上身,差点事业不保;更见证了他为说真话甘于落寞,不留恋任何虚名。
2021年7月19日,张文宏因在微博中提到“与病毒和谐共处”,而遭受大规模网暴。
2022年的12月,很多人才醒过神来:能与病毒和谐共处,本就是防疫成功的一种结果。
事实证明,始终信赖张文宏,并追随张文宏学习医学知识的人,比那些“有事张文宏,无事张网红”,甚至动不动网暴他的人,更接近这个世界的真相。
如今,疫情尾声已至,阴霾尽散。
我们离阔别已久的正常生活,终于只有一步之遥。
呼吸吧,像远去的2019年一样;
感谢吧,有人始终在尽力保护你;
欢呼吧,就像打赢一场硬仗一样;
勇敢吧,不要依靠他者来获得安全;
行动吧,你已拥有决定未来的自由。
而我只能凭借浅薄的经验提一个小小建议:
欢迎你们到广州来。
作者:温柔一叨,一叨666,是朋友就来看我。图源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
汪小菲|汤唯|刘亦菲|谷爱凌女舰长|周杰伦|刘畊宏老婆|泰勒姚安娜|非诚勿扰|伊丽莎白女王曾江|叶卡捷琳娜二世|蓝翔校长警官老陈|李斌|刘畊宏|刘强东姚忠良|诈骗王|林心如|孟晚舟默克尔|冯巩|李亚鹏|刘传健杨利娟|徐增平|余秀华|贾静雯张艺谋|韩寒|钟南山|普京王濛|徐梦桃|李杨|泽连斯基 白敬亭丨谷爱凌丨木村拓哉丨黄磊徐峥丨张艺谋丨苏翊鸣丨羽生结弦罗俊丨何小鹏丨俞敏洪丨罗永浩点个“在看”
分享好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