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凤阳花鼓童谣(凤阳花鼓声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凤阳花鼓童谣(凤阳花鼓声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凤阳花鼓童谣(凤阳花鼓声乐)

《凤阳花鼓》与童宜风

《凤阳花鼓》是安徽民歌,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著名筝家童宜风将其改编为古筝曲,后又有多位筝家对其改编。也是一首普及度很广的古筝曲。

童宜风于上世纪四十年代开始习筝,是古筝大师曹正最早的学生之一。三十岁时,他成为当时中国最重要的传媒——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民族管弦乐团古筝演奏员。工作期间,童宜风经常随乐团到全国各地采风,相继结识了潮州筝家林云波、山东筝艺大师赵玉斋、河南筝派代表人物曹东扶、潮筝大师郭鹰等,并多次与他们切磋筝艺。

1953年至1958年约五年的时间里,他还陆续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录制古筝独奏的广播磁带《渔舟唱晚》、《出水莲》、《高山流水》、《河南八板》、《锦上花》、《捣衣曲》等十多首,还利用广播这一先进工具,多次为广播文艺节目撰稿,通过电波大力介绍宣传古筝和筝曲。

1955年,他又兼任中央音乐学院古筝专业教师,培养了最早一批中央音乐学院的筝专业学生。他于晚年,又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古筝普及事业中,为古筝艺术的发扬、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

更多凤阳花鼓童谣(凤阳花鼓声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