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高晓松的「晓岛」Queen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我的一碗文娱鸡汤,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高晓松的「晓岛」Queen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我的一碗文娱鸡汤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高晓松的「晓岛」Queen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我的一碗文娱鸡汤

说起摇滚乐,用原来的观点讲是“老一代的事情”;用当下的情形讲,恐怕变成了“老一代年轻时候的事情”。

因为在这些“老一代”的歌单里,摇滚乐的黄金时代——产生于上个世纪60、70年代里的那些好听的音乐,似乎快濒临灭绝了;就好像城市动物园里的珍稀动物,东西稀罕,来看的人也少得稀罕。

我就是这些“老一代”里的一员。

我刚翻了翻自己的网易歌单,除了Metallica和Neil Young那几首万古不朽老不死的 *** ,其他都是些五花八门的热度单曲,什么李志朴树薛之谦任素汐陈奕迅……而且经常一批一批的换。

介于职业需要的我们,为了写出具有social感的广告文案,为了抓住社交网络下年轻一代的热点和痛点,常常需要调用自己“娱乐至死”的精神,去听流行歌,去了解流行文化,去体验中国有嘻哈,去分析蔡徐坤毛不易华晨宇……久而久之,耳朵和心灵都不再摇滚了。

那个曾经在内心充满了朝圣感的“音乐”二字,似乎也不再那么有质感了。

前几天,我如愿拜访了高晓松先生的“毕生梦想之地”——「晓岛」。用窥探“别人的阅历”这种方式,和自己的成长进行了一次悄悄的对话。

对于不同的访客,「晓岛」带来的也许会是尽然不同的体验。

我无法得知年轻的孩子们走进这样一个简单、安静,看起来有点乏味和厚重的空间,会是怎样的一种感受。但我能肯定,每一个人,无论你是新一代还是老一代,你都会在那盛大的文艺的世界里肃然起敬。

在高晓松的所有收藏中,艺术、音乐和电影的主题收藏占据了整个藏馆的半壁江山。

《认识电影》《伍迪艾伦谈话录》《蛤蟆的油》《约翰列侬书信集》《约翰列侬艺术作品集》《Just kids》……还有黑胶唱片堆里的The Beatles,Sting,Doors……当这些被岁月尘封已久的书影重现眼前,过去的时光仿若昨天。

我从书架上拿的第一批书,几乎都是之前读过的,算是重温记忆;然后又挑选了一些新奇的未曾涉猎的,算是拓展。我们这老一代人的青春、喜好、友情、初恋,已经发黄的那些书,那些歌,那些人,历历在目,仍旧鲜活;沿着这些符号与时光并肩穿行,一路感知内心依然滚烫的青春。

明明访问的是别人的私藏,感受到的却是自己的故事。这大概就是一种神奇的热爱相通的“阅历来电”吧。

在这个相通的会来电的空间里,摇滚乐曾带给我们的惆怅、迷茫,以及热爱和力量,有些停留在那里,有些一直热情向前——时光奔腾不息,青春无可复制,但它从未消逝,并将带我们永远向前。

1985年的我Just kids,在祖国西南的蓝天下过着懵懂而美好的童年。

这一年的7月13日,世界乐坛发生了一件大事情。

一场名为LIVE AID“拯救生命”的摇滚音乐会在英国伦敦和美国费城同时举行,它是之后无数年里从未被超越的史上最空前盛大的摇滚演唱会。

音乐会由Bob Geldof和Midge Ure发起,旨在为发生在埃塞俄比亚的饥荒危机筹集资金。全世界100多位著名摇滚音乐人参加此次演唱会,包括鲍勃·迪伦,保罗·麦卡特尼,皇后乐队,U2……英美两地现场观众达16万,全球共计15亿观众收看了演出直播。

10多年以后,1997年的我,和许多同时代的年轻人一样,将这场演出视为一名摇滚粉丝“一生中最大的错过”。

那时候的我和我们,喜爱披头士,鲍勃·迪伦,U2,Queen以及大门。我们用蹩脚的英文吟念着Jim morrison的超长歌词,不着调地哼哼着鲍勃·迪伦的《答案在风中飘扬》;我们用攒下的零花钱买盗版CD,收藏神秘的打口带,到校网的BBS上找志同道合的网友互灌音乐的养分之水。

在所有的摇滚乐乐队中,Queen是一个异类的存在。多种摇滚风格和歌剧元素的融合、超高音的极致尝试,形成诡异/迷离/阴暗且华美的独特曲风,完全颠覆了人们对音乐尤其摇滚乐的认知。

大家至今熟悉的《We Will Rock You》,《We Are The Champions》,《Bohemian Rhapsody》,那时候就已经是Queen的热门曲目。

《Bohemian Rhapsody》其实并不是典型的开场之曲,是唱至情深之处、抑或夜深人静时的心灵洗礼;《We Will Rock You》曾在2003年广告饕餮之夜以广告歌的方式响彻北京工体;还有《We Are The Champions》,许多年以后当人们在某运动品牌广告歌里惊呼此乃神曲的时候,我们则暗自感概青春无敌啊摇滚无敌呀!

Queen主唱龅牙叔,一位伟大的伪装者。他的放荡不羁和纵情无度,犹如人性极限的一场冒险。他的人生比较集中地体现了摇滚精神里的反抗、愤怒、堕落和伤痕。也许没有至险的堕落,就不会至情的觉醒;也许摇滚,从来都充满了复杂的多面性。

2019年3月22日,一部叫《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好莱坞电影在争议中登陆中国内地影院。电影尚未正式公映,许多资深的Queen粉就跳出来反对:

剧情与真实出入太大,对主人公的重要经历避重就轻;用普世的价值观绑架Freddie,曲解实事,粉饰太平。

怎么说呢?作为一个懂得错失那一场青春盛会的摇滚老音青来说,我不关注电影技巧,也不关心剧情虚实,只要最后那20分钟高度神还原的LIVE AID,足以让我热泪盈眶。

当我和所有观影者哭红着眼睛走出影院,当我回到家中翻出10多年前的老CD《A Night At The Opera》,当我感受到自己心中仍然滚烫的温度,除了感谢这样一部电影,别无其它诉求。

因为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的吹爆式的反响,几乎一夜之间,被冷落了无数年的皇后歌单下面,突然蹦出好多新粉丝。网易音乐和QQ音乐的皇后评论区成了“重灾区”。有网友整理出一些非常“可爱”的留言:

看了波西米亚狂想曲就特想知道关于Queen的一切。/看过电影才来听真是羞愧。/被波西米亚圈粉了。/看完波西米亚狂想曲来的。

现在的电音都是皇后几十年前玩剩的。/这才叫抖音!整个人都摇摆起来啦。/在流星花园里听到这首歌的人都有小孩了吧?

……

无论这些表达有多新奇,有多跳tone,我想它们是真的“可爱”的。音乐可以穿越时间,穿越年代,穿越身份。就好像贴吧里的那句口号:

世界让我们分离,音乐使你我相聚。

曾被各种媒体炒热的「晓岛」也终将归为正常。傍晚6点的时候,我和好友去大悦城9楼咖啡馆谈事,回来等电梯时路过那里。可能因为当天9楼太多商业活动,「晓岛」所要保持的安静阅读的宗旨受到一些影响。门关得严严实实,几个安保人员站在外面,远远地,和整个9楼喧闹沸腾的环境显得有点孤独,有点格格不入。

但我突然想重复那句话:

世界让我们分离,文艺使你我相聚。

或许老一代还是新一代并不重要;或许青春消逝了的还是依然滚荡的并不重要;或许孤独的热闹的、被奚落的被吹爆的也不重要。或许在这短暂的不够我们燃烧的唯有一次的人生里,痛快活出自己想要的那个自己,才是最重要。而在心里永远珍藏着“那个自己”的模样,终有一天你会和Ta相遇。

电影里Freddie的台词弦犹在耳:

我就是要成为我注定要成为的那个自己。

你该有的热爱,注定会一直爱。

因为在春风十里、生生不息的燥动里,有你。

更多高晓松的「晓岛」Queen的《波西米亚狂想曲》我的一碗文娱鸡汤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