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盘点中国十大顶尖科技
一、超级计算机
超级计算机由数千甚至更多处理器组成,能计算普通计算机和服务器不能完成的大型复杂问题。它可以应用在生物医药、新材料、气候气象、太空探索等领域,被视为“大国重器”。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榜单,中国超级计算机共有173台,占比为34.6%。美国排在中国之后,有150台上榜,占比30%。
最新一期榜单中,日本超级计算机“富岳”排名第一,美国的超算“顶点”和“山脊”分列二三位,中国的超算“神威·太湖之光”位列第四。
中国超级计算机——神威太湖之光
截至目前,共建成天津、济南、长沙、深圳、广州、无锡、郑州、昆山等八个国家超级计算中心,为众多前沿科学领域的应用提供计算研究和服务。
二、水稻技术
袁隆平院士在2021年5月22日13时07分与世长辞,享年91岁。以袁老为代表的中国科技农人将我国的水稻技术推上了世界领先水平,不仅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还正在造福世界人民对抗饥饿。
27年前美国的经济学家莱斯特曾提出疑问:在即将到来的21世纪,中国人口基数过大,他们怎么解决吃饱肚子的问题?当时众多学者都认为中国将面临饥饿问题。
而如今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已经突破1600公斤,水稻技术已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俨然成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了。
有了杂交水稻为代表的粮食技术,中国的粮食自给率已经超过了九成以上,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完全可以自给自足,甚至还能向巴基斯坦、菲律宾等国出口粮食,而我国种植的大米中近7成都是杂交水稻。
“人就像种子,要做一粒好种子。”————袁隆平
三、中国高铁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高铁经历了从少到多、从追赶到领跑、从走得了变成走得好的转变。截至12月30日,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
建设中的八纵八横的高铁网
世界上第一条高铁,是日本1964年建成通车的东海道新干线,沟通东京、名古屋和大阪所在的日本三大都市圈,极大的促进了日本的经济发展,高速铁路也成为了现代化的代名词,80后90后还记得小时候看过的日本动画片《铁胆火车侠》吗?
相对比之下中国的第一条高速铁路一直到2008年才投入使用。但经过之后10年的发展,中国在列车生产技术和铁路建设技术方面突飞猛进,成为了高铁领域当之无愧的领军者,高铁也已经成为了中国的“新名片”。
未来在高端轨道交通领域,中国更是推出了高温超导磁悬浮列车以及悬挂式磁浮列车,2021年7月份时速600km/h的高速磁悬浮在青岛正式下线,这必将再次改变未来出行。
四、大疆无人机
大疆无人机在全球无人机领域是毫无疑问的霸主,自2006年成立以来,大疆专注于无人机技术的研发,累计申请专利数超过4600件,而在大疆公司的员工构成中,研发人员所占的比重也超过25%,因此大疆产品的稳定性和操作性都是世界一流水平。
大疆无人机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公布的行业数据显示:大疆无人机相关产品在全球市场中的占比约为80%,在中国无人机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70%。
在国产科技品牌当中,能让大洋彼岸的美国不寒而栗的一个是华为,一个是大疆,但相比华为,美国却不敢轻易制裁大疆,因为大疆已经垄断了消费级无人机领域,连美国大兵都跳出来反对,因为你不用它我还能用谁呢?
五、5G技术
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简称5G)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和大连接特点的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技术,是实现人机物互联的网络基础设施。
据工信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11月,我国已经建成139.6万座5G基站,这个数量占世界的7成以上,成为全球范围内5G网络覆盖最广的国家。
中国5G技术已领先世界
华为在5G方面处于技术领先水平,5G专利超过1.6万个,占全球20%以上,是全球唯一一家能够提供5G端到端服务的厂商,为此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百般阻挠华为发展业务,而华为转而已拿下了多国订单,5G领域的竞争才刚刚开始。
对于5G网络的发展,工信部也明确了建设的目标,2022年要稳妥有序开展5G和千兆光网建设,预计到2022年底,我国5G基站将超过200万个,5G的终端连接数将达到6亿。
此外,我国早已展开6G技术的研发,在6G领域的专利量申请量排名全球第一,已经达1.3万余项,再次成为6G通讯领域的领头羊。
六、人工智能
1956年人工智能概念首次被提出后的几十年中,包括中国在内,美国、日本、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等科技强国,都已经将人工智能发展列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人工智能必然将会是第四次科技变革的基石。
202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正式公布,人工智能技术研究及其应用,成为这份民族复兴关键期总蓝图里,异常显眼的部分。
AI技术已经深入日常生活
人工智能如今已经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以下几组数据体现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已经处于前列。
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论文发表总量达3.16万篇,专利总量达26.6万件,位居全球第一;
2020年,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达3031亿元,增速略高于全球增速。我国人工智能企业共计1454家,位居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的2257家。。
IDC对2020年全球各国算力的评估,中国以66分排在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
未来十年AI将是最浓墨重彩的主角,下一代互联网即将到来……
七、北斗系统
北斗卫星定位系统可以说是中国近年来在航天领域内取得的最大成就之一,它让中国彻底摆脱了对美国GPS卫星定位系统的依赖。
北斗卫星
1994年,中国独立运行、自主建设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正式启动建设。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懈努力,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建成,已经可以向全球提供服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在危难时刻,北斗系统火线驰援武汉市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建设,利用高精度技术优势,实现了多数测量工作的一次性完成,为医院建设节省了大量时间,保障了抗疫“主阵地”建设的迅速完成,显示出北斗的智慧和力量。
如今,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多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应用,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地区成功落地。
八、核电技术
中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使用清洁能源,高效发展核能是重要战略选择。
目前中国核电技术已位于全球领先水平,已拥有两种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分别为国和一号与华龙一号,二者都是三代技术。
核电站
截至2021年9月,中国核电满足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WANO)综合指数计算条件的22台机组中,有19台机组达到满分100分,这个成绩充分表明,其运行管理水平已经达到世界先进。
预计到2025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7000万千瓦以上,在建约5000万千瓦;到2030年,我国核电在运装机容量有望达到1.2亿千瓦,核能发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8%。
九、量子通信
2016年8月16日,我国成功发射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墨子号”。
2017年6月、8月,“墨子号”卫星先后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实现千公里级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纠缠分发、量子密钥分发和量子隐形传态。
2020年6月15日,中国科学院宣布,“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在国际上首次实现千公里级基于纠缠的量子密钥分发。该实验成果不仅将以往地面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的空间距离提高了一个数量级,并且通过物理原理确保了即使在卫星被他方控制的极端情况下依然能实现安全的量子密钥分发。
墨子号
据《光明日报》1月7日消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和南京邮电大学盛宇波教授团队合作,近日在实验室首次实现了确定的纠错纯化,理论上效率提高10亿倍,其意义重大,为未来中国高效率量子中继奠定了基础。
中国在量子通信方面毫无疑问是世界领先的,领先欧洲3至5年,领先美国5至8年。在量子计算方面,中国跟美国组成第一方阵。量子信息是中国极少数的处于领跑地位的大的科技领域之一。
量子科技关乎国家战略,唯有不断探索更加灵活高效、资源整合的协同创新之路,才能使我国量子科技发展始终走在世界前列。
十、特高压技术
中国是世界唯一一个掌握特高压技术的国家,是特高压领域的标准制定者。
特高压是指电压在800千伏及其以上的直流电,以及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电的电压等级,具有容量大、距离长、损耗低、占地少等优点,是普通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的5倍以上。还能将线路损耗减少16倍,可以说是一项造福全人类的先进技术。
特高压也是促进清洁能源消纳的重要工程,我国的风电、光伏和水电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资源相对欠缺,所以需要大量建设特高压来补新能源输送通道的短板。
高压电力输送
中国投入5200亿的西电东送工程是世界上最宏大的输电工程,西电东送累计输送了8400亿度电,创下了多个世界奇迹。
西电东送
中国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的发展可以说完美体现了中国工业实力的提升,随着更多特高压输电网投入建设,替换传统的高压输电,最终做到国内电力资源分配均衡,保障国内电力资源供应充足,这也给未来国家经济的发展提供保障。
本期分享到此结束,喜欢的朋友点赞关注支持一下,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