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淮安历来是军事重地,有“铁打的淮城”之谓,在淮城的东南角上至今还有一段古城墙遗址。在1600多年前,这里已建立城池,东晋义熙七年(411)有正式记载。当时的老城周长十一里,城高三丈八尺,设有五座城门,三处水关。城墙用土夯实(明代以前中国城市的城墙大都为土城),外面抹石灰保护,故有“银铸城”之美称。之后,又在河北建一座新城,形成钳形要塞,控制着淮水及运河要道,成为七省咽喉。宋代王清叔写诗赞道:“平野围淮甸,双城入楚州,喉襟关重地,鼓角动边楼”。后来,两城之间的河床淤塞为平地,明嘉靖三十九年,为了抗击倭寇,漕运都御史章焕,奏准建造联城,联贯新旧二城,又称“夹城”。以上三城连成一体,形似船状,成为一个坚固的城堡。
至清代,经过多次修筑,城墙更加厚实。城周长合计为十八里半,城墙上建有窝铺101个,雉堞4780垛,共有十二座城门,七处水关,城门上有高大的城楼,城角上还有三座角楼,这在全国是少见的。老城的城门外又筑子城,旨在加固城门的防御能力。
淮城之所以能成为铁打的,除有坚固的城墙外,还因为它有一个完整的防御体系。淮城位于中心,能屯兵储粮,便于长期坚守。将领们居高临下,可观察外围战场形势,指挥作战。在淮城的外围,又在河下、下关、龙光阁、东郊、西堤五处筑有围砦,且城里与围砦有暗道沟通,名曰“藏军洞”。据说,洞有三十里长,可以秘密地运转兵力,用地道战出奇不意地打击敌人。这种防御体系形成古式的“梅花阵”布局,现在来看是较科学的“三三制阵形”。当敌人进攻主城时,外围可以阻击;当敌人打围砦时,主城可以支援围砦,相互依托,具有灵活性和伸缩性。加之,城外四周有河湖障碍,因此淮城坚不可摧,成为名符其实的“铁打的淮城”。南宋将领韩世忠、梁红玉凭此天险,兵仅三万,在此抗击金兵十几万,使其不得南犯。因而古城楚州有“铁打的淮城”之说。
来源:淮安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