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十点电影」
央视最近出品的几部纪录片,折服了不少人。
例如上个月推荐过的《如果国宝会说话》,简直不敢相信这是央视,把顶级国宝介绍得清新脱俗。
就凭这,许多人对央视接下来的这部大作充满期待。
然而,期盼之下,换来的却是它的扑街和变味——
《舌尖上的中国 第三季》
前两季的《舌尖》冲上9.3分和8.4分,顶级水准。
但这一季却只剩可怜的4.8分,彻底扑街。
虽然这个分数更多是和前两季相较而言,但就算如此,也已经退步得厉害。
《舌尖3》的问题,到底出在哪?
在解剖这个问题之前,得先来看看它的两个前辈。
前两季《舌尖》,用三点就折服了千万观众。
首先,顶级的视觉体验。
《舌尖》用大量的高清特写,配上刁钻的角度,展示平时看不到的食材细节,虽然都是日常菜肴,却像被赋予了新的生命。
烹饪前,辣椒切丁,蒜头捣末,片好鱼,汆好肉。
烹饪时,有的大火快炒,有的细火慢炖.
极高的油温把裹粉的鱼肉炸得金黄酥脆,也看肉片在炒锅里焦黄变色。
最重要的,还有把热腾腾的菜肴,一鼓作气呈盘。
每个步奏,每个镜头,都是食材绘成的天然画卷,色彩饱满,光用看的就流下口水。
接着,征服完视觉,再征服听觉。
李立宏老师厚实迷人的配音已经不用多说,但这还不够,必须配上句句戳胃的文字介绍。
江浙名菜“蜜汁火方”,《舌尖》这么讲:
“咸香的火腿,浇上事先烧酥的蜜汁
咸甜交织,回味无穷”
经典的腌肉,它这么介绍:
油花均匀的鲜肉腌制后,省略烟熏的程序,切片,把它放在上等的香樟木板上,耐心等待香樟木板慢慢吸走咸肉的油腻,既保持肉的咸鲜,又油而不腻,这才是真正的“刀板留香”。
不浪费每一个字,就算只看文字都饿了。
不过,视、听之上,这第三点才最重要,生活。
例如《舌尖》讲食物的储存方法。
我们常说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其实食物的制作和储存,就是南北生活文化差异的见证者。
极寒的东北村庄里,家家户户都会腌辣白菜。
而且常常是周围邻里互相帮忙,一起腌制,也一起聊天说笑.
对他们来说,腌辣白菜早就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而腌得恰到好处的辣白菜,放凉了吃、炒热了吃,十点君不用多说,你们都能脑补出它爽脆的酸辣口感。
到了湿热的南方,人们就常常把鲜肉做成腊味,抽去水分,不仅能延长食物的保存期限,也方便外出携带。
最经典的腊味美食,要属煲仔饭。
可别小瞧了路边的腊味店,从瓦煲的质量到米粒的选择,都是他们一生的执着。
你们看,单是食物的储存,就能衍生出不同的独特美味和生活。
此外,无论南北,日常生活里更少不了——菜刀。
中华菜刀,怎么介绍?《舌尖》看中它的用途。
片鱼,切肉,切丁,剁末,食物的各种形态变化,全靠一把菜刀就能完成,这正是我们和菜刀几十年的默契。
尤其是这道文思豆腐,把嫩豆腐切成细如毛发的豆腐丝,再泡进清水里化开,就像云雾缭绕的山水画。
背后是日复一日的刀工积累,心手合一。
六年前,《舌尖》能风靡全中国,抓住所有人的味蕾,靠的可不仅仅是美食上的视听盛宴;
更是美食背后,这承载着的亲切感和人情味。
家常,才是《舌尖》的最强魅力。
每一道菜,每一位人物,都来自生活,亲切无比。
现在,我们可以回到一开始的问题:《舌尖3》为什么扑街?
画面上,单是色彩就和前两季差了不少;
文字介绍也不再句句戳胃,反而让人想吐槽。
十片肉我也吃得下
不过,最根本的问题,还是出在“生活”。
同样是中华菜刀,《舌尖3》却这么讲——
它讲锻造工艺:把钢砸进铁里,刀就有了无坚不摧的刃口。
介绍磨刀石的讲究,还有砧板选用的木头。
而且不仅是中华菜刀,《舌尖3》还继续介绍了炒锅、瓷器、老坛,还有陕州传统的穿山灶。
心动价不要998,只要488!就差屏幕下方的购买链接。
吃的呢?等介绍完炊具班的故事,才开始看见食物的身影。
这还是《舌尖上的中国》吗?分明是《指尖上的手工课》。
不难发现,《舌尖3》不再落脚在“小”而独特的地方食物,开始介绍起了“大”的文化习俗。
同样是美食,但舌尖上的中国味,却变味了。
也就难怪,原本的深夜报社神器,现在却勾不起任何食欲。
十点君再举《舌尖3》里更明显的例子——
湖南平江县,还延续着古老的宗族宴。
这里的宗族宴讲究“十大碗”,也就是一场宴席上,用十个大碗分别装十道菜。
炸肉、鸡羹、银耳……每一碗的菜色和顺序都是规矩。
十道佳肴,百年传统,听着就让人想动筷子。
然而,《舌尖3》的重点却不在这“小”的十大碗,而是在“大”的尚礼之风。
它不讲食物,而是先说舞狮——
起身、翻滚、舞动,这场盛大的宗族宴上,有两个少年要表演舞狮,自然少不了严格的训练和准备。
接着说宴席礼仪——
父子不面对面坐、长辈和晚辈不坐同一张长凳、长辈夹菜之后晚辈才能动筷……从进别人家门的那一刻起,就得注意自己的一举一动。
最后,《舌尖3》才愿意搬出“十大碗”的烹煮。
可看上去,却没那么好吃了。
十分钟的故事,只有最后两分钟在讲十大碗,食欲早就被其他内容打断。
说到这,我们就能看出《舌尖3》和前两季的区别。
原本,是由下至上,从小家常看大生活;
现在,却是由上至下,用大的文化习俗,带小的饮食特色。
《舌尖》到了第三季,有更大的野心和责任感。
它也花了更多笔墨,来介绍独树一帜的地域文化。
但,这显然已经不是《舌尖上的中国》。
是《文物里的中国》
介绍文化我们当然赞同,可食物仿佛成了配角。
少了最期待的主角,你不扑谁扑。
视角站得太高,步子迈得太大,就失去了《舌尖》最出彩的原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百部纪录片自然也有一百种味道。
而《舌尖》之味,是我们日常的餐桌之味,是生活之味。
这一味,也正是前两季《舌尖》能打败各路热播剧的原因,把原本高冷的央视纪录片,拉到了我们的身边。
在《舌尖3》已经播出的这几集里,只有一段故事,让十点君找回了这一味。
云南腾冲的小吃,稀豆粉。
把浸泡了10个小时的豌豆磨成浆,沉淀分离、熬煮搅拌。
火大容易煮糊,火小容易凝固,不断控制,才能熬得刚好浓稠。一碗最街边的小吃,却考验着对火候的至高掌控。
刚出炉的稀豆粉,吃法充满了想象力,辣椒面、鲜姜水、蒜泥汁,十几种调料自由搭配。
不仅如此,加进油条和烧饵块(大米做成的烤饼)、放凉、摊平晒干成片,都让稀豆粉焕发着不同的光芒。
这时候,稀豆粉所承载的地方文化,呼之欲出。
连隆重的宴席上,都少不了这传统的稀豆粉。
这就是腾冲人的家常味,更是从小吃到大的家乡味。
也是《舌尖3》最缺的味道,穿过美食看生活——
食物的用料、储存、烹煮,常常离不开当地的地理条件。世代传承的美味,不仅造福着人们的味蕾,更见证着历史习俗的演变。
用一道舌尖美味,看一个地域的生活文化。
而各地的文化习俗,组成了最多彩的中国。
这才是《舌尖》最该有的样子,舌尖上的中国。
可惜的是,《舌尖3》却连“舌尖美味”都没拍好。
就像是篇作文,高分开头,写着写着竟然跑题了。
承载文化,做出独具一格的人文内涵,甚至输出海外,这个几乎所有中国人都知道的大IP,还有特别多的可能性。
但在此之前,我们更想让眼睛先吃上大餐。
光看画面就口水直流,最后饿得忍不住叫份宵夜解馋。
这才是我们期待的《舌尖》,就像家楼下的那间小饭馆。
所以《舌尖》啊,你一定要继续好吃下去。
《舌尖》三季,爱奇艺都有。
千万别点下面的大拇指,收假后会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