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八卦基督教的十次路线斗争
(JR悦读第三组)
前篇 耶稣的故事
我们先以一个深圳人的视角来八卦犹太地理:耶路撒冷相当于罗湖福田,宇宙中心;伯利恒类似南山科技园,先知大神之地;加利利好比大龙岗,自家人但有点远;拿撒勒则是坪山;撒马利亚似香港,同祖宗可血统己不一样;恺撒利亚差不多算蛇口,外国人面孔多。犹太人自称家乡为犹大地,希腊人波斯人叫它犹地亚,罗马人称其巴勒斯坦行省,但归安条克的叙利亚行省总督统管。
犹太人素来宗派林立,当时在巴勒斯坦的主流大概分这么几类:1、撒都该人(正人君子的意思)。主要是祭司阶层、传统大家族、巨富的上层,他们只认《摩西五经》,不承认口传律法,以圣殿为崇拜中心,圣殿被毁后这一派就烟消云散了;2、法利赛人(与众不同被分别出来的人)。主要是长老与神学生们,是犹太教的知识阶层,既承认正典,也承认口传律法,同样也接受“末世论”、“弥赛亚说”;3、艾赛尼人(意为“圣者”或“虔诚者”)。苦修派,厌恶撒都该人,认为耶路撒冷迟早要腐化堕落,所以隐居在加利利沙漠周边,又叫千禧年派,也是耶稣的神学观的源头;4、奋锐党人(指旧约上那个“非尼哈”—为神而忌邪的人)。广大草根们的激进组织,发起人是加利利的犹大,一直谋划与罗马人干一场。
耶稣生于加利利的小镇拿撒勒,至于伯利恒的马槽与东方三博士之说,都是身后门徒为了呼应《但以理书》而作,其真实性与汪小菲抬籍正黄旗一样可靠。既然生在加利利,打小就会受艾赛尼派与奋锐党影响,施洗者约翰又是他亲戚,在约翰被杀后,耶稣继承其地位,成了艾赛尼分支“洗礼派”一个小领导。
我们主要只八卦两个问题,一是耶稣与基督教到底什么关系?二是耶稣为什么被害?
在耶稣出生时,全罗马大概有7百万犹太人,估计占到帝国总人口的10%,巴勒斯坦大约集中了2百万,其它的散居在各大城市,形成许多的犹太社区。开枝散叶本是好事,但有个不太妙的趋势是——犹太人越来越希腊化,很多的散居犹太人已不认识希伯来文,他们说希腊语,取希腊名,读《七十士本希腊文圣经》,虽然还给圣殿捐钱,但不怎么情愿去耶路撒冷过传统节日。更不妙的是,小日子过得太苦,什么安息日呀饮食戒律乡亲们已经守不太住了,与外族通婚也多起来了。再有大希律王时期,加利利,恺撒利亚,甚至是耶路撒冷都陆续出现了运动场,剧场,浴室这些希腊化场馆,希腊文化已兵临城下。
在当时,犹太人的识字率倒是全球第一,但希腊人在哲学、文学、艺术、数学、建筑等各方面都牢牢压制了犹太文化。而犹太人能与之抗衡的,就只剩下宗教这一法宝——希腊人的多神教没教义,没道德律,也就没有宗教知识阶层。
犹太教体系实质是这么个模式:上帝拣选→立约→守律法→地上得救,就好比今天,甲方招标→选了犹太人中标→订合同→乙方签字(行割礼)→项目实施(守律法)→甲方验收乙方赚钱皆大欢喜。
但偏偏这个“犹太民族SOS项目”进展得极不顺利,也可以说从来就没顺利过,时间一长大家就各吹各号各拉各车了:上层的撒都该人只要圣殿不倒,该吃吃该喝喝,与外族勾个肩也不太当回事;最下层的奋锐党们总想搞个大新闻,时不时就放出个“弥赛亚即将出世,带大伙打败异教徒,翻身做主人”的天大利好来;法利赛人刀切豆腐两面光,圣殿的好处也想占,奋锐党兄弟也加油,艾赛尼派讲话也鼓掌,反正只要坚持以犹太律法为中心,其他都能商量。
那耶稣呢,其实非常务实,毕竟出身草根,在贫苦百姓中,见多了生存举步维艰惨状,也见识过外邦人的强大,知道犹太人在地面上的复兴是不太可能了,那要维持民族不被同化,只能放弃人间王国梦想,而提出新的验收方式——末日的审判,死后的天国。这是典型的艾赛尼施洗派神学,法利赛人也接受,至少可以算作二类犹太正统神学。
所以呢,耶稣的目的是为了拯救犹太民族,生是犹太人,死是犹太鬼。他从未打算建立一个独立于犹太人的宗教。他自己,他的亲传门徒都是彻底的犹太教徒。耶稣于基督教而言,说到底只是个被借去的象征、图腾,甚至是吉祥物,基督教义从进门的标志起就彻底背叛了耶稣的——不行割礼不守律法,而登山宝训则是一定要成全律法的。
那为什么这么一个犹太袁崇焕,大家又要杀了他呢?于撒都该人而言,耶稣想摧毁圣殿崇拜,废除上层特权,犹太人个个平等,这叫阻人钱财如杀人父母(耶路撒冷圣殿当时富甲天下),那他非死不可;但法利赛人与耶稣并没有教义上的冲突,为什么也同意除掉他?原因有二,一是欲戴皇冠先承其重。假设耶稣带了三千加利利游击队精兵进耶路撒冷,想来法利赛人也会“约书亚同志一路辛苦了”。但你就那么几条人马,还自称“犹太人的王”,那与其让你白白消耗犹太人实力,还不如趁早掐灭这个分裂的苗头;二是法利赛人知道了耶稣在加利利显过神迹。这个就直说了,在知识分子面前,你拿不出实力,又让他们知道你显过神迹,那十有八九会怀疑你目的不纯(神迹这东西对村夫愚妇有用,对读书人只会起反作用)。类比一下,大清就算到了辛亥,一个显过神迹的道士去翰林院说他可以救爱新觉罗,会是什么后果?
至于借罗马人的手,还是因为把耶稣当犹太拉比,用宗教律法杀不了他。犹太历史上反对圣殿的先知很多,以赛亚与耶利米都干过,用这个治不了耶稣的罪;行神迹可以打成伪布道者,也只能把耶稣放逐,不能杀他。干脆以“自称弥赛亚就是想造反”为由,逼迫彼拉多以罗马世俗法律治他。犹太上层历来有人交好罗马的元老院,所以彼拉多虽然不情愿被犹太祭司利用,还是被迫把耶稣钉上十字架。
“膏立者”—“christos”—基督是希腊语的意译,而耶稣生前死时,世上并不存在基督教或基督徒,连称呼都没有。
(本文的希腊人不是地理概念,泛指所有希腊化了的近东中东人,其后的希腊教父则仅指受希腊哲学及理性主义影响的神学家。)
第一次路线斗争:圣彼得VS圣保罗
早期基督教很有意思,接地气,第一次路线斗争的刀光剑影,连堂堂正典——四大《福音书》、《使徒行传》及《使徒书信》都掩饰不住,跃然纸上,栩栩如生。
“你是彼得,在这磐石之上,我将建立我的教会。我要把天国的钥匙交给你,你在地上捆绑的,在天上也要捆绑”, “你牧养我的羔,你喂养我的羊。”正典里类似的话出现过不下五次,这其实是恺撒利亚版的托孤——“你办事,我放心。有问题,找雅各。”
这几句话肯定是忠于拿撒勒的犹太人的口传故事。彼得是渔夫出身,没什么太多文化,说实话也没什么才能,耶稣死后教派在他手里也没象样的起色,有得大概是他对耶稣的忠诚与热爱。彼得原名叫西门,十二门徒里还有个“奋锐党的西门”,耶稣就赐他小名石三伢子,以示对他浓浓的爱护,所以有了教会要建立在“磐石”之上一说,这是要维护拿撒勒一派的正统性,告诉教徒们,天命在彼得,天意不可违。
那反对派肯定也不会坐以待毙,于是就有了彼得三次不认主的篇章:
“彼得在外面院子里坐着,有一个使女前来说,你素来也是同那加利利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在众人面前却不承认,说,我不知道你说的是什么。
既出去,到了门口,又有一个使女看见他,就对那里的人说,这个人也是同拿撒勒人耶稣一伙的。彼得又不承认,并且起誓说,我不认得那个人。
过了不多的时候,旁边站着的人前来,对彼得说,你真是他们一党的。你的口音把你露出来了。彼得就发咒起誓地说,我不认得那个人。立时鸡就叫了。
彼得想起耶稣所说的话,鸡叫以前,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
这也是一段相当老到毒辣的文章,短短两百来字,一个胆小懦弱,贪生怕死,扶不起的阿斗的形象立刻有血有肉了。可以说,一世纪时传这段话的人,就不再是犹太人,而是基督徒了。
基督徒如何出现的?
耶稣死后,当时的门徒全一哄而散了,慢慢发现犹太祭司集团与罗马人并不追究,就聚集在耶路撒冷的犹太会堂里扎下根来。雅各坐镇,彼得和约翰开始向外传教,声称耶稣已经复活并显现给十二使徒看,上帝将他接到天上去,不久又要再次降临审判世界,建立千年王国。
此时的耶稣门徒都还是犹太教徒,也视外邦人为不洁。其他犹太人对此也承认,大家都在犹太会堂举行仪式,辨别耶稣门徒的方式就一个圣餐礼(洗礼也是犹太礼)。
事情的变化,在于一位不世出的英雄——保罗的横空出世。
保罗出生在小亚细亚的大数,大数是基利家行省的首府,与亚历山大一样,是著名的希腊文化学术中心。保罗的父亲是军用帐篷商,父母都得了罗马公民身份。保罗一出世,就集犹太人希腊人罗马人三种身份于一身,他接受过希腊哲学的教导,又受过法利赛人的神学训练,家族生意也让他理解了罗马人的执行能力,就这样,希腊人的理性犹太人的虔诚罗马人的务实,奇迹般地在这位天命之子身上结合了,创造出了前无古人的功绩来。
保罗在法利赛人中并不显出色,在迫害司提反时,只是负责看衣服送信的小角色。但是,保罗极有可能是在司提反之死中,看到了耶稣复活这个传说事件对下层贫苦人民的巨大号召潜力,于是,保罗可能私下联系了巴拿巴,两人可能有过谋划,然后,保罗宣称在大马士革城外受了耶稣的招唤,成了最小的使徒。
从神学的意义上来看,保罗只比耶稣多走了一步,但就是这一步就断然跨出了犹太教,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保罗承认犹太人“上帝拣选→得救”这一模式,但他向前的一步确实扎犹太心:甲方爸爸对乙方失望了,他派儿子来做CEO,不管什么人,不管C语言还是Java甚至不懂语言,信CEO,就得救。
从此以后,外邦人信上帝的最大两个障碍——行割礼、守律法被彻底推倒,再也不分什么希腊人和犹太人,撒马利亚人和科普特人,甚至不分做主人的人和做奴隶的人。旧约己作废,新约己出现,获得上帝恩典不再靠你的事工,而是每个人的信心。
保罗具有罕见的口才,超强的思辩和不可阻挡的执行能力,他几乎凭一己之力,把福音传播到安条克、大数、以弗所乃至塞浦路斯、雅典、哥林多、马其顿等广大地区。
哪怕只站在消费心理上讲,保罗也比从摩西到耶稣任何一位犹太先知都强得多,他抓住了整个世界的症节——在地上,穷人弱者是没啥奔头了,而在天国,上帝会让穷人变富,弱者变强,他爱文盲多于读书人,爱奴隶多于主人,天上的秩序与现实彻底颠倒,穷人们,你来不来?
对受尽压迫的下层百姓而言,保罗的福音简直有 *** 般吸引力,现实够苦了,怎么也要吸上这一口。也只有在保罗传教后,基督徒这一称号,才开始出现在安条克并迅速流传。
但也是因为保罗,形成了基督徒里的第一次路线斗争:以彼得雅各为首犹太基督徒的右倾保守主义VS以保罗为首外邦人基督徒的普世主义。
雅各是耶稣亲兄弟,彼得是耶稣亲徒弟,他们也不是不接受希腊人,但接受的前提是要希腊人行割礼守律法,其实就是让希腊人成为犹太人。保罗当然知道这不可能,行割礼被希腊人罗马人视为野蛮人的自残行为,犹太饮食戒律被视为极其古怪落后的习俗。双方在这个问题上针锋相对,《使徒行传》中,保罗每一次进耶路撒冷都有人要杀他,原因只能来自内部不可言说之事。
在公元48年,基督徒们在耶路撒冷爆发了第一次正面教义冲突,也可以说是基督徒的第一次公会议。拿撒勒派与保罗派各执一词,互不相让,最后不得不由彼得出面,没采用少数服从多数,而是以圣灵的名义(其实就是根本达不成一致意见)形成妥协方案:外邦人须禁戒祭偶像的物和血,并勒死的牲畜和奸淫。
这里禁戒祭偶像的物与奸淫是属摩西律法,禁戒血和勒死的牲畜是上帝与诺亚的约定,但对奸淫的定义保守的犹太人与奔放的希腊人是完全不一样的。那么,连同桌吃饭都做不到,希腊人于保守派而言,更象编制外的临时犹太人,问题并没有从根上解决。
保罗最后一次在耶路撒冷被抓,怎么看,都有一股浓浓的被自己人出卖的阴谋味道,本身保罗背叛犹太教就是铁一般的事实,偏偏小雅各让保罗带几个穷人去圣殿祭祀(要无残疾的一岁母羊羔、公羊羔各一和一只绵羊,犹太穷人出不起这个钱)来改变犹太人对他的看法,又不是三岁儿童,保罗的所做所为是买九只羊能过去的事?然后巧到极点,保罗被来自以弗所的犹太人认出来,要当场打死他。保罗靠着一口纯正的古典希腊语和罗马公民身份,被千夫长救了,才逃过一死,被送去罗马审判。
大概是公元62年至66年间,彼得和保罗先后在罗马城殉道。
公元66—70年,耶路撒冷犹太人大起义,起义的导火索是恺撒利亚的希腊人羞辱并杀害了犹太人。撒都该人法利赛人奋锐党人与基督徒犹太人都团结参与了这次与罗马军队的战斗,而希腊化犹太人(包括许多加利利人)与希腊人基督徒袖手旁观,圣殿与整个耶路撒冷都化为废墟,基督徒里保罗派希腊人势力开始压过犹太人,也从这之后,《约翰福音》开始流传,“通过律法认识上帝”与“通过福音认识上帝”两种对比开始形成。
公元131—135年,犹太人发起历史上的最后一次武装起义,惨败并输光了一切。从此,犹太人与基督徒分道扬镳,基督教正式成为独立的宗教。
基督教从犹太教复制了摩西五经、前后先知书、历史书、智慧书、还有各种次经;诗篇、箴言、赞美诗、合唱、礼拜;安息日、逾越节、五旬节等节假日;圣服、祷告、神职、诵读和教堂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可以说,基督教会中的一切框架,都是在犹太教这个地基上建立起来的,两教在二世纪时的区别,也就是割礼、律法与耶稣的身份。正是由于保罗废除了割礼与律法,才让“耶稣是神子”这一宣言变得无往不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罗才是基督教的真正创教者。
当罗马人再把耶稣从神子树立为神本身之后,犹太人与基督教就从根本上水火不容了,后世基督教对犹太人上千年的迫害原因也就在于此:承认耶稣是神,那么整个犹太人几千年的历史与宗教就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错误与玩笑;不承认耶稣是神,基督教就永远只是犹太人的一个末流分枝,连个玩笑都算不上,双方都没有妥协的空间与余地。
悲哉,犹太之子耶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