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长葛和尚桥的传说(长葛市和尚桥镇属于哪个区),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长葛和尚桥的传说(长葛市和尚桥镇属于哪个区)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长葛和尚桥的传说(长葛市和尚桥镇属于哪个区)

【周末,跟着老梁逛许昌】

第100站:和尚桥

长葛和尚桥名字啥由来?‖老家许昌

文·图‖梁耀国

沿清潩河西河堤一路向北,过滹沱闸,过禄马桥,过十八湾,再下穿京广铁路桥,即可看到一座年代久远、式样朴拙的青石桥,凌驾于因整修而干涸的河道上。它便是大名鼎鼎的和尚桥,曾经是长葛城到禹州城官道上的必经之地。正因为这座桥太出名了,以至于京广线上的长葛火车站前身叫和尚桥站,所在的乡镇 *** 叫和尚桥镇。

和尚桥长约25米,宽约6米,为十墩、十一孔桥。桥墩由青石板砌就,每块青石板长约四尺,宽约二尺,厚约一拃。桥墩白灰勾缝,错茬儿砌起,我数了数有十三层之多,再加上上面的横板,以及红石铺就的桥面,共计十五层,高丈余。

和尚桥呈南北走向。每个桥墩的西端都开凿成了锥尖形,一来便于河水顺利下泄,从而减少上游来水的冲击,二来防止树枝秸秆等杂物的滞留,从而确保桥体的安全。

我选好角度,站在河南沿儿那棵老态龙钟的柳树下,用手机顺光拍了几张和尚桥的全景照,以备将来所需。

随后,看河北桥头那儿有几位老先生在打扑克牌,还有几位在新修的碑廊下侃大山,我便推车过了桥。

与老人们谈及和尚桥名字的由来,不外乎两种说法。

其一是:一年轻寡妇,常常半夜三更涉河与对岸的年轻和尚幽会。过了若干年,寡妇长大成人的儿子步入仕途,为官一方。省亲之时,捐钱在清潩河上架起了这座桥,表面上是为了方便两岸百姓往来,实则是为了给年纪渐长的母亲和和尚见面提供方便。后来,寡妇病故,此人借奔丧之际,设计将和尚杀了,一来让和尚为母亲殉情而死,二来也了断了这段让他抬不起头的孽缘。

其二是:据民国十九年(1930年)《长葛县志》载:在县西南15里(原县治在今老城镇),为邑冲要。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为知县蔡绍先创建,因昔有和尚募化钱款,故名和尚桥。明万历十年(1582年),乡里李惟臣、谢科募资在原址上游重修该桥,改名济众桥。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知县刘涛接受时任巡宪沈公沈全的倡议,捐出俸禄,倡议民众捐款进行了重修,并在河的北岸建起河伯庙和沈公祠。

下图:和尚桥和碑廊。

我相信历史,所以我更倾向于后一种说法。

乐善好施,普度众生,是佛家追求的终极目标。和尚化缘修桥,在今天看来似乎不可思议。现在有些和尚,拿着信众捐的香火钱,买高档手机,住高档宾馆,开高档豪车,尽享荣华富贵,何谈社会责任感?还有一些假和尚,拿着自诩为开光的佛品,东窜西逛,四处兜售,可谓丢尽了出家人的颜面。一言以蔽之,将来的和尚桥只会越来越少。

下图:嵌在墙上的石碑。

碑廊后墙的最西端,嵌有一通《架修和尚桥碑》。碑文抄录如下:

维设桥济众及民生之要素,乐善好施,实古今之同情。是以各处桥梁,由国工营缮者颇少,而出自公众捐修者良多也。和尚桥位于长(葛)禹(州)道潩水河互贯之处,值东西南北交通之衢,商贾行旅来往如织,自有平汉铁道过渡尤繁。惜桥身卑下,两坡陡峻,释轮无殊。飞蓬陡辕,几似登山。摧轴裂轸,陟马炎牛。霂雪冰,则颠蹶。相继天涝水涨,则飞渡无术。似此危险万状,早应设补求之方。近复桥板多折,改修之,计安可稍缓。等尽然,神伤奋然,决议拟将斯桥从新架修,提高丈余,荡荡平平,以利民行。惟攻城好大,需款自钜,非仰群众之力,决无成功之望。幸赖和尚桥历代积宗德堂义产,及车站各商慨捐基金,提倡于前,四方仁人君子各解义囊,以继于后。及自国民念二年,鸠工庇材并辔齐驱,不数月而桥工告竣。众志成城,勿庸鸣谢,故勒石纪功。功俾善士之芳誉,随潩水而长流也。于期为序。

甲种农业中学毕业架

荣卿撰文兼书丹

铁笔黄芝箴

李合立

中华民国二十六年四月吉立

下图:依稀可辨的碑文。

碑廊中间几通皆为功德碑和收支帐目碑,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人名,和款项的收支情况,历史价值不大。

下图:碑廊全景。

最东边那通石碑,碑文只有寥寥八个字,内容是“经手肥己,天诛地灭”,落款是:承办人自铭。这既是掷地有声的庄严承诺,也是清白做人的磊落体现。

下图:桥栏杆上的石兽。

转眼又过去了八十多年,如今清潩河长葛段正在加紧整修,和尚桥顺带着得以重修。我衷心祝愿那些建设者们,事后也敢像先人们那样,拍着胸脯说:经手肥己,天诛地灭。

下图:近拍和尚桥。

【作者简介】梁耀国,现就职于许昌市房产交易租赁管理处,河南省杂文学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

1、本文由作者授权发表,文责作者自负,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本文作者观点不代表“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场。

2、文中图片由作者提供,版权归原摄影者或原制作者所有,在此表示诚挚的感谢。本文所用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老家许昌”今日头条号立即删除。

3、“老家许昌”版权作品,转载或投稿请发邮件至hnxc126@126.com 。

爱许昌老家,看“老家许昌”。 老家许昌,情怀、温度、味道!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更多长葛和尚桥的传说(长葛市和尚桥镇属于哪个区)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