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从全球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看,欧洲的物流体系相对发达,物流运输工具和配套设备技术也更为先进,尤其是挂车产品,其技术几乎全球领先,像轻量化、标准化、专用化等都是值得国内借鉴的内容,甚至于有人说,欧洲挂车行业发展的今天将是我国挂车行业发展的明天。
可是,有这样一部分车型,在欧洲非常受欢迎,普及度也相对较高,可是引入到国内,却处处受到限制,或者是法规政策,或者是国情,或者是路况、工况等,优势得不到发挥,久而久之逐渐没落了。
今天,就跟大荣车桥一起,盘点下那些在国内水土不服的挂车车型。
1、长头车
长头半挂车指的是牵引车带“长鼻子”的车型。了解我国卡车制造历史的车主可能会知道,在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生产的卡车都是长头的。后来到了1983年左右,我国才开始制造平头卡车,GB1589-1989颁布后,要求半挂车总长度不超过17米,其中车厢就占了13米,留给牵引车最大只有4米,因此只有将发动机移到驾驶室底下,长头卡车逐渐走向没落。
要说长头半挂车的优势也不少,比如驾驶室多出了2米左右的缓冲区,安全性更高;发动机移动至驾驶室前方,驾驶舒适性更好,另外也便于维修时引擎盖的打开;车辆行驶时,长头式设计还能减少空气阻力,一定程度上节油增效。
但是有优点就会有缺点,比如其“长鼻子”虽然可以增强缓冲,却影响驾驶视野,转弯半径也更长,转弯或调头不灵活,尤其是在国内地形复杂,驾驶难度更大。另外,牵引车长度更长了,车辆自重也更重,在总重限值的约束下,也是一个不利条件。
2、全挂车
对于很多 *** 来讲,全挂车并不陌生,毕竟在八九十年代,全挂车应用的范围还是比较广的,是一种灵活性强、实载率高、制造成本低的车型。
可是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普及,全挂车操作难度大、行驶稳定性差、制动距离不稳定、运力不足等缺陷也开始逐渐暴露。自从1995年法规明确全挂牵引车不得进入高速公路以后,全挂车开始逐渐为半挂车取代,退居到码头、港口、中转站等运输工况中。
新国标GB1589中新增了中置轴挂车,不少车主觉得中置轴跟全挂车外形上似乎很像,以为是牵挂车换了个名重出江湖了,其实并非如此,中置轴挂车与全挂车不管在车轴位置、牵引装置上,还是组成结构、连接位置上,都存在诸多差异,详情可点击往期文章《中置轴挂车就是全挂车换了个名?》进行查阅。
3、侧帘车
侧帘式挂车是欧洲国家主要的物流运输工具,其装卸效率较高,可以实现左、右、后、上灵活装卸货,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甚至有网友调侃:欧洲的挂车只有两种,侧帘式与非侧帘式。
因为其独特的优势,早几年也为国内挂车厂所引进,可是在实际使用中却发现并不适合国内的使用工况。
一个是对托盘的依赖性较大,不适用于随意摆放的零担、百货或绿通货物;其次是货物不好固定,支撑性较差,如果在运输中发生晃动或倾斜,或者弯多坡陡的路况,车速绝不能太快,否则容易将货物甩出车厢;另外,侧帘式半挂车防盗性能不如其它车型,且购车成本高、维护难度大。
但是,自GB7258-2017出台实施以后,仓栅式挂车迎来了更为严格的技术要求,其中不少人开始着眼寻找替代车型,侧帘挂车则成为了首选的对象。一些业内人士表示,侧帘挂车或将成为半挂车领域的热门产品。
4、半挂搅拌车
半挂式搅拌车在欧洲也非常常见,主要原因是欧洲对于轴数和载重的限制要求比较严格,半挂式搅拌车相比于传统搅拌车载重量更大,因此得到了广泛使用。
可是反观国内,多数前四后八搅拌单车的容积基本上都能达到10方以上,甚至还能达到15方左右,基本上等同于欧洲半挂车搅拌车的容积。
最主要的是,多数搅拌车需要出入于狭窄、路况不好的工地,如果灵活性不强,转弯或倒车会更困难,另外部分市区对于半挂车还会限行或禁行,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半挂式搅拌车的使用范围。
5、三向翻转自卸车
一般情况下,国内应用最广泛的自卸车主要是后翻式或侧翻式,欧洲的三向翻转自卸车则可以支持左翻、右翻、后翻,卸货更为灵活方便。
可相应的,货厢支脚需要同时支持多方向翻转,其固定性和稳定性相应地就变差了,故障率会大幅提升,国内自卸车工况更复杂,且超载现象频发,不适用于脆弱的货厢支脚。
另外,多方向卸货对场地的要求更高,必须要足够大、足够宽、足够平,这样才能更充分地发挥出自卸车的优点,且其装载的货物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