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驻马店网讯(记者 邓丹华 通讯员 李娟)我家住在杨塘村,位于天中山的西侧。只隔一条汝上公路,走出家门抬头就看见矗立在汝上公路东边的青石碑,上面镌刻着“天中山”(碑文,据说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天中山”是座古老的庙宇。从南门走进院内,看见几排砖瓦结构的古式房屋,偶尔看到来往人影。再往前走就看到一座拔地而起的青石山。这就是“天中山”。(据说此山没有形成大山的原因是与它遥遥相应的南关悟颖塔有关。)山的后面有一个小村庄叫做庙后庄,有五、六户人家。如刘德广,田汉收,柱土安他们都住在那里。村后面有个喷泉,一年四季喷水,夏天的水凉凉的,喝起来甜甜的。冬天喷出的水温温的,可落在地上就结冰。在喷泉的周围水分充足,青草野菜长势很好,我们小时候常到这里割青草,采野菜。
邓丹华 摄
转过身来往回走,走出南门又看到一个小村庄,它叫小崔庄。也住了五六户人家,李新春,周小云,李小景都住在那里。小崔庄前面就是一个大苹果园。苹果树种类很多,结出的苹果各有特色、你在果园里,向南的方向走去就可以看到一条小河。它叫做荆河,发源于天中山南麓,河身很窄,可流到下游(流)平舆新蔡就变成一条大河。荆河北岸与苹果树连在一起的还有梨树、李子树、杏树等。荆河南岸是一个大桃子园,桃树也有好几种。其中一种桃树,结出的桃子圆圆的,扁扁的,像磨盘一样,我们叫它磨盘桃。很好看,吃起来比其他桃味甜的多。穿过桃园就来到众人皆知的鹅鸭池。它是一个普通的水池,夏秋两季雨水足,池面大水也很深。成群的鹅鸭在池中戏水,捕鱼的人络绎不绝。最有趣的是看鱼鹰捉鱼,捕鱼人坐在渔船上,船上窝几只鱼鹰。他手里拿一根长竹竿,那个竹竿像指挥一样,在空中舞动几下,把几只鱼鹰也撵下水中。转眼间,一只鱼鹰把捉到的鱼送给捕鱼人,一会儿,另一只鱼鹰也捉到鱼,就这样几只鱼鹰不停的捉鱼,没过多久就捕了很多鱼。到了冬天冰雪封池少有人来。
春天来了,万物复苏,鹅鸭池的面貌焕然一新。一簇簇野花,一片片青草,风景诱人,你看那靠近水边的地方长满了绿油油的小马蹄。〔大名地梨子〕用铲刀把它从泥水中挖出来,煮熟很好吃。鹅鸭池的岸上,在草丛里,麦地里生长着名药材半夏〔土名药狗蛋〕。把它从土里慢慢取出来,晒干后,可贵呢。
解放后,1949年土地改革时,庙后庄和小崔庄的群众都搬迁到杨塘,分得地主的房屋和土地,安家落户。1950年汝南县人民 *** 组织群众把“天中山”院内古老建筑物全部拆出掉。新修建了一排排崭新的瓦房,在这里成立了“天中山园艺场”。在后庙庄的原址上盖起了工人宿舍房。庙前的小崔庄摇身一变变成了美丽的大花园,繁花似锦,花香四溢,沁人心脾。
1958年,大跃进年代,汝南县人民 *** 重新修筑汝上公路。新修筑的公路从天中山东侧穿过,路面宽阔平坦。原来老汝上公路边那个刻着“天中山”的石碑已成为汝南县的一件文物,珍藏起来了。后来园艺场的工人在本院内,自己动手新修建一座山,上面写着“天中山”,又在山顶上装饰一下盖起了一个凉亭,样式新颖,美丽壮观。
汝南县 *** 于2002年投资兴建,占地约600亩天中山生态园,是集周易文化、吉祥文化、天中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园林,重新垒一座圆形小山,这就是现在的天中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