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汝南天中山位于汝南县城北约1.5公里处,山高5米,南北宽20米,东西长36米,呈不规则扁圆形。据清嘉庆元年《重修汝宁府志》记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尤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名天中山。”明朝万历年间,李本固撰写的《汝南志》卷之一曰:“天中山,在府城北三里,一名天台山,高丈余,自古考日影测分数,莫正于此。”如今,“天中山”旁还立有石碑两块,均刻有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手书“天中山”三个字。
“天中山”之小,但名气甚大,它见证了汝南这个千年古县的发展与沧桑巨变。2012年,当地 *** 出重资挖湖积山,新建的天中山文化园正式对外开放。天中山文化园内山上矗立铜圭表,并建起了天中大道、青云峰、万禧山、九州广场、日潭、月潭、璇玑台等景点。
天中山文化园内山水相依,绿树葱茏,芳草如茵。漫步其中,令人心旷神怡;研读历史,让人浮想联翩。它是文化之园、生态之园,也是吉祥之园、祈福之园。
天中山又名天台山,原是一座圆形小山,占地约540方米,高3.6米,位于汝南县城北两公里处。天中就是指今日河南的汝南,因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据史载:“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又为豫州之中,故为天中”。另一说为古代无钟,白天的时辰只能用日影的变化来计算,汝南旧志记载:“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所以称汝南为天中。“天中山,三尺三,来到天中山,一步可登天。”这是流传于汝南民间的歌谣。有点夸张,但很传神。“三尺三”,极言山小;“登天”,也反映了天中山与天地通灵的神秘。的确,天中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它只是一个标志,一个象征,或者说一种图腾。
近几年,县 *** 加大对群众娱乐设施的建设,天中山作为重点之一,现已经被建成汝南县最大的休闲,娱乐的地方。如今被命名为“天中山生态园”。
“天中山”的名字自唐以后正式载于史籍,原因是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的碑文而得名。史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公元783年)朝廷派忠勇刚直、名重海内的三朝重臣颜真卿到许昌宣慰李希烈部,刚要宣旨,李希烈的亲兵养子千余人,手握钢刀,围着颜真卿,杀气腾腾,高声谩骂。颜真卿面不改色,不退半步。李希烈遂喝退众人,对颜以礼相待,许高官厚禄,共反朝廷,颜真卿至死不从。后又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城),现在天中山碑上的大字,就是颜真卿在汝南时所写的。淮西平定以后,人们为了纪念颜真卿,在汝南城内建立了“颜鲁公庙”。天中山由于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碑文而名享天下,成为历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谒和游览的场所。
由于此处地理位置特殊,周武王在此筑天中山一座,上置土圭,测日影考分数以此为正。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的“天中山”碑文至今尚在;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的名句:“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一语道出了天中宝地的钟灵与神奇。
天中之地风景秀美,人杰地灵,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十分丰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天中独具魅力的生态旅游资源。
“天中文化生态园”在天中山原址西南约1公里处,是汝南县 *** 建设的田中文化修闲景观区。人工堆土成山,山前有湖,湖中有岛。占地面积约1000亩,园内种植各种珍奇树木,山上模仿天然生态森林状态设计,山顶立有铜质雕塑,上述天中山三个大字,三层台阶,周围以大理石雕刻天中文化,山下具有现代公园气息,山水相依,林木葱茏,鸟语花香芳草如茵。
天中山文化园总体布局是以天中山为主题,以祥瑞大道和天中大道为轴线,分为吉瑞广场、祥瑞文化区、天中文化区、祥瑞产业园四个区。
天中晚报原创文图(视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经授权转载拒绝任何形式删改,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