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江西地名研究
关注
地名是人类社会生产和交往的产物。每一条具体地名都是一定民族在其长期生息的自然环境中,进行争取生存条件的社会生产和社会交往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而且随着居民迁徙、社会变迁、经济活动变化等因素缓慢地演变。因此,古今中外的地名都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区域性、时代性和相对的稳定性。
自然村名是人类社会最基层的居民地名,乡土气息浓厚,客观性极强,因为它直接来源于人类的社会生产和伴随社会生产出现的社会交往,简单说就是来自民间。综观乐平县一千六百多个自然村名,它们语源方式不同,地名含义各异,产生的时代也多不同,但是,它们各自的特点 *** 在一起,就构成乐平县这个小区域的地名体系,综合反映了乐平县的风土民情,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乐平县的历史演变和社会风貌,具体体现了我国汉民族聚居地区地名的共同特点,也体现了地名的普遍规律。这表明:探索一个小区域的地名规律,对于研究普遍的地名规律是有意义的。基于这一点,我们对乐平县的自然村名的语源及语音规律作一次尝试性的初步探讨,以求教于有志地名学研究的同行和专家们。
乐平县的自然村名语源纷繁,最主要的是因居民姓氏得名,其他诸如因地理环境、物产、建筑物、历史事件、行政建制、宗教和良好愿望等得名方式,往往都与居民姓氏结合命名。乐平县有近百分之四十的自然村名包含了当地宗族或以往曾在当地定居宗族的姓氏。这反映了乐平县封建时代占统治地位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特点,由此产生人们聚族而居,因而形成乡民至今仍很浓厚的宗族观念。
乐平因姓氏得名的自然村名多数以“家”字结尾,县境内张家、李家、程家、汪家······随处可见。村名中含“村、庄、寨、坊、埠”等字村落名称的也不少,含“村”字的村名有戴村、甘村、杨村、卢村、江村、潘村等,含“庄”字的村名有项家庄、罗家庄、黄家庄等,含“寨”字的村名有葛家寨、汪家寨、戴家寨等,含“埠”字村名的有程家埠、黎家埠、韩家埠等。此外,还有含“宗”字的村名,如孙家老宗、孙家新宗,“宗”在乐平方言中是“村”的同义词,多半在口语中使用。上述以姓氏命名自然村的地名特点,表现了乐平县居民徙来地之广阔。古代黄河中上游多以“寨”作村名、黄河下游多以“庄”作村名,乐平含“庄、寨”自然村名无疑是历史上“北民南迁”的历史遗痕:“埠”字作村名亦体现了江淮流域村庄名的特点:“家”字作村庄名不仅体现了南方地名的特点,也反映了古代北民南迁时以豪门为中心的“集团移居”的历史遗痕。
乐平以姓氏命名自然村还有一个显著的特点:绝大部分“王”姓村庄不叫“王家”。而叫“杨家”。其原因有三说:一曰明代王浩八领导的姚源军起义曾波及乐平,起义失败后,本县王姓居民皆受株连之祸,于是王姓村庄就隐“王”称“杨”;二曰南朝梁代鄱阳王萧恢曾有脂泽庄园在今乐平镇老北门一带,人称庄园为“王家”,王姓村庄为避“帝王家”之讳,改名“杨家”;三曰避忌“亡家”之谐音。查考万年,余干、波阳、弋阳、德兴、婺源等县《地名志》,王氏村落称“杨xx”各县虽都有发现,但只有波阳占的比例较大,由此看来,王氏村庄称“杨xx”并非隐姓所致;在乐平之外的全国各地,尤其是旧时京畿之地,王府、王家无疑是世代常有,但外地不曾听说有王姓村庄隐姓之事,因此,“王家”叫“杨家”似不能以此为原因;乐平方言口语忌讳“死亡”二音。老年人死了叫“老了”,小孩死了叫“残破哩”;一般人死了叫“过了”,不仅如此,姓史的“史”,使用的“使”、口语都念[he],连与“死”近音的事情之“事”、道士之“士”、螺蛳之“蛳”、口语也念[he]。同样,忘记之“忘”、远望之“望”、往前之“往”口语念作[mang]。因此,我们认为乐平王姓村庄叫“杨家”是忌讳“亡家”之谐言。这一国内罕见的特点,无疑是乐平地名反映乐平独特风土民情的标志之一。
乐平自然村因地理环境得名主要有因地形、因水流两大类,因地形的又分靠山坡高地和平坦低地两种,村庄名因山坡高地得名的常常分别含有“山、岭、岗、丘,墩、埂、坞、垄、岩、坳”等字,如:涌山、文山、李家岭、黄沙岭、牌楼岗、十里岗、头丘、九墩、程家墩、高埂、埂上徐家、墈上、王村坞、陈家坞、刘家垄、朱家垄、洪岩、梅岩、芦竹坳;因平坦低洼地得名的村庄名常常分别含“田畈塅、坪、𫮃、园”等字大如菱田、文田高家、秧畈、徐家畈、新塅、林子塅、茅坪、汪树坪、大𫮃上、𫮃头、金家园、大园里,乐平方言口语叫耕地为[qiā](掐阳平),故乐平亦有麻畲、畲里等村名“畲”字普通话则读[yú]。不过,乐平地名中的“𫮃”字属讹传从俗。“𫮃”在乐平方言要求念[tuang](团上声),意为平坦的荒野草地,而普通话念[shàn](音同善),意为古代祭祀用的平地。音义皆与地名不符,按《诗经·豳风·东山》有“町疃鹿场”,意为放牧鹿(泛指禽畜)的草地,朱熹《诗经集传》解释为“舍旁隙地”疃音[tuǎn](团上声)现代辞书解释有二,一为禽兽践踏的地方;二为村庄名用字,如河北有贾家疃,山东有柳疃,根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疃字音义皆适合地名“大𫮃上、𫮃头”。因此,笔者推定:“𫮃头”等地名原是古代徙来乐平定居的北方人所命名,后代口碑相传其音,却忘记了其字,致生此误。另外,乐平自然村名带“塅”字尚算不少,而“塅”作地名在国内尚少,只福建省有几处,由此,我们认为乐平含“段”字的村名可能是古代干越地名的遗存。乐平因水流得名的村庄名多数分别含“河、溪、港、塘、源、沟、湾、州、滩、湖、潭、池、岸、渡、口、井”等字,其中以含“溪、湾、源、塘、渡”字的多为,如:番溪、古溪、赵家湾、湾里、安公源、长源、杨家塘、石塘、桃园渡、接竹渡,还有个大村庄叫“下济”(又称天济)在县城乐安河下游古渡口之南,其村名含义无疑是“下渡口”之意;含“潭、池、井”字的较少,只有石墨潭、池头、张家井等村。此外,还有些自然村名既因地形,又因水流,它们常含“坑、咀、冲”等字,如:大坑、小坑、尚濂咀、苦竹咀、韩冲、何冲,以上种类众多的以地理环境命名的自然村名,反映了乐平县地形复杂多样、河溪纵横、水系发育的地理特征。
乐平县资源和物产都丰富,因此,以物产命名的自然村相当多,含矿产的村名有铜山港口、古金山、锰山、白土(瓷土)等,含水产的有鸬鹚埠、鱼店等,含竹木果树等林产的村名更其众多,这类村名 *** 在一起、好似一本乐平县林产谱,此外,还有含制造业的村名,如:南窑、匣厂、缸甏山、瓦窑坞、甘榨油、打油袁家等村名都包含了这些村庄从前或现在的加工产品的名称。
乐平县因建筑设施得名的自然村也相当多,其中以因桥得名的为多,如:镇桥、张家桥、高桥、黎家桥、德明桥、因塔、楼、亭、仓得名的也很常见。如:塔前、塔瑞桥、牌楼岗、楼前、望花楼、三门亭、万福亭、黎家仓、仓下。
乐平县自然村因宗教和迷信意识得名的也有。有的村名直接包含“寺庙、庵、观”等中的一个,如:“三门寺、崌巁寺、将军庙、龙王庙、步云庵、宏通庵、观山、寺山、庙前等。因佛教菩萨名和迷信风水地得名的自然村有观音畈、莲花形、吊钟形、月形、船形塘等。
乐平县还有不少自然村是因历史事件或古代行政建制得名的,如泪滩是因唐代孝女饶娥哭父的孝行而得名。楼前是因南宋宰相马廷鸾“老学楼”得名,龙亭是因明初朱元璋曾与陈友谅交于此(传闻)得名,以古代行政建制命名的自然村乐平县不多,只有礼林里、下阳里、八甲、过都等几个。
此外,乐平县尚有不少自然村反映了古代乐平的商业贸易情况,这些村庄多数是大村庄,多以街、店、埠等字命名。考这些村庄的历史和传闻,都说明当地曾是古代商业繁荣之乡。其中闵口街、中店、杨家店曾是古代陶器和瓷器的市场,桐林街曾是桐油集散地,众埠街向来是乐平南乡的商业中心,浯口街是有名的生姜、荸荠等土产的集散地,鸬鹚埠、程家埠一直来都是乐平的重要鱼市。还有如今已非常冷落的鲁丹街、官口镇、新店、墟里(古集市)等地都曾一度繁荣。
在探索乐平县自然村得名规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县内所有的自然村名都经历了反复演变而相对固定下来的。如今戴村,秦汉时名乐安乡,南唐前后叫洎口,明代前后才名戴村,又如乐平镇,梁代叫萧氏庄,南陈因经济发展,定为会昌镇,唐代又易名花靥镇,乐平地名演变的方式大致与命名方式相同,实际上地名演变也是地名形成的环节。
乐平地名演变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是因居民迁徙和宗族兴衰引起村名变异。如接渡乡袁家,唐宋间为潘姓居民聚居,叫潘家,宋代袁姓迁入,潘姓衰落,村名渐易袁家,又如今翥山黄家,清同治《乐平县志》都载为“金家”,至今村中还有少数金姓居民,但民国中已无人以“金家”名其村。二是因经济活动的变化引起村名变异。如今窑上村(分上窑、下窑)原名永靖镇,是一处水陆交通畅达的集镇,明代当地瓷窑业兴起,逐异名为“窑上”。又如今九墩村,古时是个临驿道的大集市,因逢九日当集市,得名“九市”,后因集市废弃,渐易今名。三是因建筑物兴废引起村名变异,如今塔瑞桥,古时村中有塔得名雁塔村,后村前临溪架起一石桥,桥名“塔瑞”,村逐渐以桥为名,又如今塔山,古名禅台山,因古禅寺得名,后寺废建一七级砖石宝塔,村遂易名“塔山”。四是因以良好愿望为中心的地名雅化引起村名变异,如今百子桥,古名清溪里,朱姓初迁入时又名朱家港边,清代在村前建石桥,为祈子孙繁衍,定名百子桥,村遂以桥名,又如今流芳,原名刘坊,后为祝其祖先功德流芳千古,遂改今名,今睦乐、传贤、大睦、耆德、安帮、传芳等村名都是从良好愿望出发雅化的地名。五是因避免同姓氏村名容易混淆引起地名变异,如乐平全县共有十几个邹家,因为同名给人们的社会交往带来极大不便,为了排除这一弊端,于是根据各自所处的地理环境易名为河头邹家、墩上邹家、林里邹家、咀上邹家、肥皂树邹家······使全县的邹家一个也不会混同,又如临港乡有四个相邻的石姓村庄,为避混同,在姓氏前加方位词,成为上石、中石、后石、下石,县内上徐、下徐、前鲍、后鲍、前谢、后谢、中谢等村名都属此类,以上为避免地名混同给社会交往带来不便弊端的措施,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实践的产物,这实际上是古代民间自发的地名管理,正是这些自发的地名管理使基层的居民地名,逐渐完善,逐渐合理化,逐渐趋向稳定。但是,只有这种自发的地名管理还是不够的,至今乐平县还有两个界首、两个坑口等大村庄同名,小村庄同名的就更多,据《乐平县地名志》统计:全县有十个“李家”、八个“汪家”、八个“杨家”、六个“刘家”、六个“叶家”、五个“西源坞”、四个“卢家”······分布在不同的乡场,这些村落不少是村民委员会驻地,若各村民委员会都以此命名,则在全县范围内产生不少重名,因此需要加强管理。
以上对于乐平县古代逐步形成的村镇名产生和演变规律的分析探讨,是肤浅的,很不全面,一定存在很多错误,还有待今后进一步深入探索,为此,企望得到批评和指教。
(1988年1月江西省地名学研究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交流论文)
作者:杨长锡 刘天华
来源:《瓷都地名研究文集》1988年1月
选稿:江西地名研究小组
编辑:李春燕
校对:吴雪菲
审定:张纯瑜
责编:邹怡思
欢迎来稿!欢迎交流!
转载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