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原创图文】
前几天,我曾引用过“李清照东篱把酒”的句子。这就让我一直在琢磨一个问题:为何从古到今的诗词人对“东篱”这个诗歌意象情有独钟呢?
“东篱”源本于东晋田园派诗人陶渊明的《饮酒·其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诗句,我们从《桃花源记》中可以知晓,陶渊明一生所追求的人生,无外乎就是远离闹市,归隐山野,看香花盛开,静怡安详,过悠然自得的诗意生活。而无论任何时代,对于回归自然,都是充满浪漫色彩诗词人的不懈追求。所以,“东篱”也就被后世文人当作实现诗意生活能够呈现的实物了。因此“东篱”,“南山”也就成了诗歌中有名的“意象”。
如果让现代人去理解“东篱”二字,似乎没有什么特别的意思,觉得东篱不就是东边的篱笆吗?而要理解古诗中的“东篱”就不那么简单了。在陶诗中这是一个借寓,是一种诗意生活的借寓。
在陶渊明的诗中,“东篱”是种有菊花的小园子,也可以初步理解为在东边的竹篱小园。他在小园子里采菊花时,可以看到“南山”的秀美景色,心情自然是十分悠然惬意的。
自陶渊明发明“东篱”诗句以后,后世文人对“东篱”一词引用甚广。最早唐朝岑参有诗写到:
为报使君多泛菊,
更将弦管醉东篱。
高适的诗有:
节物惊心两鬓华,
东篱空绕未开花。
杜甫的诗有:
且酌东篱菊,聊祛南国愁。
可以说这一意象在唐朝就已经在文人中普及了。
进入宋朝,由于词牌的兴起,很多文化用词开始在普通百姓中大肆流传,宋词中“东篱”的使用频率也非常之高。柳永在《玉蝴蝶·重阳》摹写到:
西风吹帽,东篱携酒,共结欢游。
李清照在《鹧鸪天·寒日萧萧上琐窗》词中有:
秋己尽,日犹长,
仲宣怀远更凄凉。
不如随分尊前醉,
莫负东篱菊蕊黄。
到了明朝,冯惟敏《南吕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
恰东篱劝插黄花,
又南浦催斟绿酒。
进清朝,蒲松龄在《聊斋志异·黄英》篇中说:
仆以君风流高士,当能安贫;今作是论,则以东篱为市井,有辱黄花矣。
不过,“东篱”的意思虽经历了多个朝代的变迁,但其精髓仍然没有改变,这源自于陶渊明精神上的超凡脱俗。
其实,陶渊明这首诗歌是描写他隐居生活的作品,然而也以此奠定了陶渊明作为隐士之宗,田园诗创始人的地位。
我们常说的诗词“意境”,就是说诗人通过各种“意象”所表达出感情的境界。而每一个字,每一个词被诗人使用之后,对事物的描写就赋予了一种脑海中特定感情的反馈。那么,“东篱”就不再只是东边的篱笆了,它就指代了淘渊明整个隐居自得的生活以及“心远地自偏”的境界。
就好像我们看到“西风瘦马”,自然会想起漂泊的羁旅之人;看到“老树昏鸦”,自然会联想到天涯孤寂的忧怨;看到“刀剑如霜”,自然会浮现塞外刀兵,纵马北疆的情景。
这也就是我们平时所说的“有我之境”,世间万物随着诗人的目光所及,也就染上了诗人感情的特征,成为了一种特殊的、带有个人色彩的“意象”。而不再是简单、生硬、呆板的句子了。然后,再经过不同时代、万千人的共同默认,并且都愿永久地使用它,这些意象就会逐渐固化。从最开始的可拆分、可改换,变成了后来的不可改变的“典故”形式。
因此说,一个固定意象到底如何使用,有它本身所传达固化意境的限制,但更加需要创作者去巧思契合,让每一个意象达到最佳的使用效果,从而完成诗词整体意境的构造和提升。
最后,我把白居易引用“东篱”的诗句分享给大家,以求主题启发!
偶遇闰秋重九日,
东篱独酌一陶然。
自从九月持斋戒,
不醉重阳十五年。
恭祝各位师友重阳节幸福康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