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民国中将军衔相当于什么官(铨叙军衔为陆军少将),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民国中将军衔相当于什么官(铨叙军衔为陆军少将)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民国中将军衔相当于什么官(铨叙军衔为陆军少将)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一个王朝到另一个王朝的过渡。像历史上任何一个王朝的过渡一样,这又是战争最频繁的时期,各种旗帜的军头此起彼落,走马灯一般,于是就出现了数不清的将、帅,名目繁多,性质各异,让人眼花缭乱。这其中,有的是军衔,而有的并非军衔。哪些是哪些又不是呢?

一、清末民初的军衔

1905年12月,清练兵处上奏《另定新军官制事宜》,从此诞生了中国军事史上的新军衔。这一军衔制度的使用,打破了沿习几千年的旧的军队官制,是一次军制史上的革命, 是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的。

新的军衔设三等九级,分别为:

上等三级:正都统、副都统、协都统;

中等三级:正参领、副参领、协参领;

初等三级:正军校、副军校、协军校。

1909年10月,清军咨处向朝廷上奏《陆军军官军佐官职品目比照文官补官等差表》,规定了文武官员的等级对照(很像今天军队的副师与地方副厅同级、军队的正团与地方正处同级那样的对应法则):

正都统,格同总督兼督察院右都御史,从一品;

副都统,格同总督、巡抚兼陆军部侍郎,正二品;

协都统,格同巡抚、布政使,从二品;

正参领,格同按察使,正三品;

副参领,格同盐运使,从三品;

协参领,格同道员,正四品;

正军校,格同知州,正五品;

副军校,格同通判,正六品;

协军校,格同知县,正七品;

从此表上看,协军校(少尉)和知县同品,正军校(上尉)和知州同品,可见那时做一名军官品级之高。

辛亥革命后,南京建成了临时 *** ,该 *** 存在时间不长,但军队的正规化建设也已开始,其中就包括军衔制的颁行。其最初的军官军衔同样也是国际惯例的三等九级:

上等三级:大将校、中将校、少将校;

中等三级:大领、中领、少领;

初等三级:大尉、中尉、少尉。

这一军衔制执行的时间极短暂,陆军部又于1912年1月16日颁布了新的军衔制,新军衔仍是三等九级,所不同者,主要是称谓。其等级及称谓:

上等三级:大将军、左将军、右将军;

中等三级:大都尉、左都尉、右都尉;

初等三级:大军校、左军校、右军校。

南北议和以后,南京 *** 合并到北京 *** ,实际上等于消化于北洋政权。从那以后,南京临时 *** 的军衔取消,全国不分南北,一律执行北洋的军衔。

到了1912年9月,北京 *** 修改军衔名称,修改前后的军衔名称是为:

正都统——上将

副都统——中将

协都统——少将

正参领——上校

副参领——中校

协参领——少校

正军校——上尉

副军校——中尉

协军校——少尉

这一军衔从1912年9月开始执行,从此一直到北洋政权的覆亡,其间再没有改变。实际上一直到今天,我们执行的军衔,仍然没能突破这个蓝本,当然这是题外话了。

在跨越清末和民国两个时期的北洋政权的军衔制中,没有帅的设置。

二、大元帅、元帅、副元帅不是军衔

大元帅在这一时期,曾以两种形式存在。

第一种是明确的职务。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共有三次。第一次是孙中山于1917年领导护法运动,在广州成立军 *** ,孙任军 *** 大元帅。第二次也是孙中山,是1923年滇桂联军驱逐陈炯明叛军后重回广州组织大元帅府,孙再任大元帅。第三次是1927年张作霖在北京组织安国军 *** ,张任军 *** 大元帅。

在1917年孙中山组织的护法军 *** 中,除大元帅外,还有元帅的职务,作为大元帅的副手。陆荣廷、唐继尧便是护法军 *** 中的元帅。1925年孙中山去世后,胡汉民和唐继尧还曾短时期地担任部务大元帅和副元帅。

以上这几个不同时期不同政权中的大元帅、元帅、副元帅,都是明确的官职,而不是军衔。

第二种不是明确的职务,而只是一种象征或者说是当然的职掌。北洋时期《临时约法》中规定,大总统为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军队,并有“大元帅统率办事处”的专门办事机构。北洋 *** 的历局首脑,袁世凯、黎元洪、徐世昌、冯国璋、段祺瑞等,都曾以大元帅的名义发号施令。

这里所说的大元帅,就是全国军队最高统帅的意思。到了国民 *** 时期,大元帅的含义也是一样,抗战时期的蒋介石便曾以大元帅的身份指挥全国的军事。

这第二种大元帅,也不是军衔。

三、大帅、少帅不是军衔

北洋军阀诞生于清末,故前清的一些习惯称呼也沿习下来。在当时,除对高级军官称将军外,还有称“帅”的习惯。

一般说来,任到督军以上职务的高级军官,便可以称帅了。

这“帅”的称法又有不同,一般同僚中称呼,是在某人的“别字”中挑出一个字来加帅来称呼,如张作霖字雨亭,便称作“雨帅”,吴佩孚字子玉,便称作“玉帅”,冯玉祥字焕章,便称“焕帅”,张宗昌字效昆,便称“效帅”。作为第三人称时,则冠以姓氏,如张大帅、吴大帅等。帅府内部下人们称呼主人,则直接称以大帅。

也有根据所任职务称某帅的,如曾任西南联军统帅的唐继尧、曾任五省联军统帅的孙传芳等,都有“联帅”之称,对曾任巡阅使的曹锟、陆荣廷等人,则有“巡帅”之称,等等。

以上都是一种习惯性的尊称,在社交中可以公开使用。除此之外,还有不是尊称的。比如敌方人员或遭受军阀蹂躏的老百姓们,则往往怀着恨意戏谑地将某帅的特点(往往是不好的特点)加上帅联称,如称张作霖“胡帅”、称张勋“辫帅”、称倪嗣冲“蚌帅”等。

因为较大的军阀称“大帅”,故而相应的对于这些“大帅”的子侄们,就往往戏称作“少帅”。奉系军阀张作霖之子张学良、西北军阀马麒之子马步芳、皖系军阀卢永祥之子卢小嘉、旧桂系军阀陆荣廷之子陆裕光等,就都曾是当年风流一时的“少帅”。

同时与“少帅”并称的,还有“姑帅”——军阀的姑爷(即女婿)、“舅帅”——军阀的小舅子和“三帅”、“四帅”——军阀的弟弟等。

和那些下三滥的编导所臆造的截然不同的是,因为并不含有半点的尊敬,故“少帅”只适用于背后谑称,而不能当面喊叫,尤其不能在他们已经长大成人以后这么公然喊叫。当然,如果你活腻歪了也可以对着他们喊。如今一些有关张学良的影视作品中,连卫兵下人们都可以对着已经执掌了东北军政大权的张学良当面喊“少帅”,那纯粹就是胡说八道。

以上种种,不论什么“帅”,都是社交中的习惯称谓,纯粹的俗称,而不是军衔。

四、将军、上将军不是军衔

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有一个非驴非马的东西,即将军府的将军、上将军。

1914年6月30日,袁世凯下令裁撤各省都督,而于中央设将军府,并于7月18日颁布了《将军府编制令》,规定:“将军府置将军,由大总统于陆海军上将或中将中特任之。将军之名号,由大总统特定之。”按这个编制令的说法,是将各省军政长官都作为将军府外派的将军,督理各省军务只是一种 *** ,可随时抽调回京。袁的本意,是一厢情愿地想逐渐将军权收归中央。这之后,各省的都督一率改称将军。

这里所谓的将军,是广义的,实际上也包括上将军在内。

将军的名号是有讲究的,一般来说,实任各省军政长官的,授予冠有“武”字的将军,比如任职江苏的冯国璋被授予宣武上将军、任职山东的靳云鹏被授予泰武将军、任职山西的阎锡山被授予同武将军等;服务于中央的高级军官,授予冠有“威”字的将军,比如任职陆军部长的段祺瑞被授予建威上将军、任职海军次长的汤芗铭被授予信威将军、任职参谋次长的蒋雁行被授予靖威将军等。东三省的情况与众不同,不知为什么,其将军名号既不冠“武”也不冠“威”,奉天的张锡銮被命名为镇安上将军,吉林的孟恩远被命名为镇安左将军,黑龙江的朱庆澜被命名为镇安右将军。

“武”字将军的“武”字之前、“威”字将军的“威”字之前,还要冠一字,才组成这冠字将军的完整名号。借阎锡山在回忆此事时的说法,“地方将领武字之上,亦并分别冠以各该省军事要地之地名中的一个字,如我当时的官职即改为‘同武将军督理山西军务’。山东都督则改为‘泰武将军督理山东军务’,其他各省亦然。我的同武将军的同字,是取了山西重镇大同的一个同字,山东泰武将军的泰字,是取了山东重镇泰安的一个泰字。”阎的话是对的,但不尽然。冠名中的某个字,除了选与将军本人所在地的某个地名有关的某个字,也往往取本人名字以及与名字相关联的某个字,或取能说明本人特点的一个字,或随便取一个字,冠在“威”或“武”之前。如马联甲名字中有个联字便为联威将军,王廷桢名字中有个桢字便为桢威将军,柏文蔚字烈武便为烈威将军,王普因“普通”成词而为通威将军,常德盛因“盛典”成词而为典威将军,石绍明因“明显”成词而为显威将军,等等等等,多数冠字将军中的字能与本人找出关系,当然也有找不出的,这就象取名字一样。

1916年7月6日,各省军政长官改称督军,将军行署不存在了,按说这将军的任命也就该终止了,但这类似于封建时代皇帝封号的东西,或许比较适合安抚那些失意的将领,或许能够很好地满足人们光宗耀祖的心理,所以这将军的命名却并没有随着将军行署的取消而终止,以前所命名的也一直在沿用,从此一直到北洋政权灭亡。

必须强调的一个问题是,以1916年7月6日为分水岭,在这之前命名的将军、上将军,既是官职,也是荣誉名号,而主要体现的是官职,在这之后命名的将军,已经不再是官职,而纯粹成为一个名号了。但无论之前还是之后,将军、上将军都始终不是军衔。

更多民国中将军衔相当于什么官(铨叙军衔为陆军少将)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