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新年伊始,菊花消息满天飞,14/12nm有戏?这到底是真是假,大家也别瞎猜了全看过來,本篇文章将会是你看过hw最全面的文章,全篇两万多字,烦请静心阅读。
作者吴梓豪,台积电fab3工程师,2001赴內地发展,Arcotech创始人 ,国内多个fab建厂小组负责人,前金宏气体电子特气事业部副总,目前为多家企业战略顾问,闲时有空写写文章,希望让更多的人了解国内半导体行业真实现状,勿骄勿躁,不吹不捧,实事求是。正常来说一般面临美国制裁而不就范的公司都铁定凉凉,比如阿尔斯通,还有许多美国自己家的巨头,比如曾经世界通讯的绝对霸主,拥有享誉世界的贝尔实验室的AT&T,被美商务部分拆之后分崩离析,最后被法国阿尔卡特收购。
出过十几个诺贝尔奖得主的贝尔实验室就此灰飞烟灭,别说美国商务部只针对中国,在数十年来的国际商务历史上,美国商务部对自己国内企业才是真的不手软,制裁最多的是自己的美国公司。不懂的人总是阴谋轮的说美商务部是美用来打压异己的,这说法当然成立但真心不准确,不懂西方商业史的內网阴谋论而已。
但hw的命运将与上述公司不一样,有郭嘉的供血,加上国内的封闭市场加持,hw可能凉而不透,又或者杀出另一条血路,比如汽车。
大家殷殷期盼在原本业务上的华为王者归来,大概率无望,为什么呢?因为即便每个环节用最好的结果来推算,hw能顺利突破所有封锁,作者所得出的结果也不是好的。
hw全部靠自己能在「每一个环节」还都达到世界顶尖吗?能像以前一样用最好的产品与全球巨头互相竞争,用技术说话拿产品直接与他们直球PK吗?
以前hw跟全世界各领域顶尖公司合作,台积电的foundry,索尼的CIS,三星的oled、dram、nand,英伟达的GPU,赛霖斯的FPGA,NXP与英飞凌的NFC,博通的RF,TI的DSP,村田的MLCC,菊厂通过与全球各领域的世界最强一起合作,并加上自己的努力,打造了一款款竞争力十足的产品,大殺四方。
而现在hw必须自己在每一个细分领域去打败所有的世界第一,或者每个领域都能跟他们差不多,要知道上述这些厂家的高端产品截至目前都没有国产替代,hw得去靠自己一个一个慢慢去功克?这不开玩笑吗?
除了要设计出每一个领域最好的芯片以外,hw还得跨足芯片制造,要去跟台积电比拼制造能力,如果落后太多那自己的产品也将失去竞争力,要知道即便强如英特尔、三星拥有最顶级的芯片生产设备无法达到台积电的水平,hw要靠自己跟台积电在芯片制造上竞争?这不是开更大的玩笑吗?
但跨足芯片制造得先有设备,难道hw还得研发光刻机,沉积设备,刻蚀设备等等国产缺乏的芯片制造设备?
如此一来hw要做的事太多了,当然hw还有许多国产的小伙伴的協助,还有郭嘉的不计代价的支持,但即便倾全国之力,我们也很难在每一个细分领域都能达到世界顶尖,这里面如果其中某一个细分领域我们无法达到世界顶尖,产品就會失去竞争力,因为hw的对手就是 *** 全世界最顶尖技术的大成。
中国以庞大市场为依托,制造28nm足矣?
很多人会说28nm的手机足够了,但真的足够吗?算力是科技进步的基础,高性能代表他可以发展未来的一切新技术,我们现在所有的科技进步都是跟循摩尔定律的推进才得以实现,别说跟国外产品竞争,就连跟国产蓝绿小米竞争,28nm都要落后十年,同样都是国产,妳愿意选择落后十年的产品?我希望大家不要再说什么28nm也能用的自欺欺人之语。即便現在28nm勉強夠那未來呢?
算力与性能是科技进步的基础与根本,我们失去这些就代表不能有效进步,这压根不是够用不够用的问题,是科技能不能有效进步的问题,什么28nm已经能满足全球70%的芯片,每次看魏少军,叶甜春这些所谓专家说这种似是而非的鬼话就来气,所谓28nm大概意思就是落后4、5代的水平,但是从2001年开始咱们早就能生产落后3、4代的产品,二十多年来多我们一直具备这样的能力水平,但咱们有因此得利还是追近领先集团吗?并没有,现在差距比以前还更大了点。
28nm是占全球70%的芯片数量没错,但专家们怎不说这70%的数量只占全部价值的10%,甚至可能连10%都没有,几块钱一个的芯片跟人家几百几千一个的hpc芯片知道价值差距多少吗?这剩下的三成几乎都是hpc芯片。这些专家用所谓7成的数量占比来跟不懂的民众忽悠,大家还一个劲的点头称是,我们的专家都是服务于管理者,用以偏概全来协助转移焦点的专家,从来没有真正客观说真话的专家。
当然也曾经出现过说真话的专家,但是民仲不喜欢听,峰层也不喜欢听,不会帮忙洗尽说真话制造麻烦,所以这些专家也就消失了。
大前研一说未来也就是现在的国力竞争以算力为第一要素,军事,经济都不是第一要素,就算大前研一瞎扯淡好了,但算力决定国力这一点毋庸置疑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
希望大家真别在提28nm够用这种自欺欺人,误国误民的语言。
也有人认为先有28nm很快我们就能追上?这似是而非的道理根本禁不住推敲,凭什么用28nm落后产品的厂家最后能追上别人用更好芯片的优秀厂家?难道28nm跟2nm竞争还能大卖?消费者永远是明智的,或许短期会被某些因素干扰,但这种违背商业规律的认知,不应该成为社会上的主流逻辑。
或许你有无数理由,认为hw可以逆天可以做到这一切,但麻煩沈下心來想想,长期来说违背规律的不可能一直存在。这是基本常识。
hw手机现在没法用5g,销量大幅下滑,未来得用落后3、4代的芯片,销量只会下降更多,我们可以支持困难的hw一次两次甚至三次,但可能五年十年一直这样支持吗?如果整个市场真变成这种情况,那也跟朝鲜的封闭市场差不了多少了。
即便现在真用上28nm,台积电停留在2nm不在进步,我们十年也难以追上,就算十年追上了,这十年用落后产品追逐先进产品的过程是用什么方式,什么代价,得用多么神奇策略才可能成功?有哪个企业可以承受十年没有竞争力,每年亏损,还能日复一日的追赶最后还能反杀?这不是开玩笑吗?这是十年不是短期的一两年。
当然商业竞争瞬息万变,我所说的面向单一,这其中还有很多变量,但万变不离其宗,华为在怎么逆天,也是在我所说的基本逻辑常识上少几年,快几年的区别,无法根本跳脱我所言的规律。
咱们当然可以乐观,但不能无知更不能愚蠢。
你有信心,作者我也一样有信心并且干劲十足,非常希望能贡献自己一份心力,但突破不是只会耍嘴皮子自嗨,在业内20多年,我提出的就是我看到的问题点,阻碍我们进步的点,我必须说真话,必须批评,把那些不好的说出来让大家知道,由每个人来监督,而不是任由他们忽悠,大家必须先建立正确的认识,跟洒子一样的认知到底怎干活?能把活干好吗?
以芯片来比喻即便国产有所突破,几年后能全国产28nm,但这能与外面世界使用2nm竞争吗?28nm的手机与2nm的手机能竞争?28nm的主控芯片的基站能与3nm的基站竞争?这是我们需要好好思考的一个点。
有人说先做出来就能追赶,但真的能追赶上吗?做出来是落后的产品,如何追赶?别人依靠优势产品赚取利润以此一代代的技术更迭,我们依赖什么,产品落后当然只能靠输血?这也是需要我们好好思考的一个点。
目前我们一个劲想着突破封锁,但突破以后的局面是什么,大家似乎还没有把目光放在这个点上,有可能突破之后才是幻灭的开始,我们突破之后就是用落后产品追逐先进产品的恶梦开端,这是违背任何商业与经济规律的,只能靠郭嘉供血,没有其他,但需要供多少金額?供多久時間?有没有可能越陷越深,或者耗尽国力最后得到了颗全世界都快被淘汰的芝麻?这才是我们最需要好好思考的重点。
目前hw还有突破的那个「希望」存在,但真突破之后会不会才发现,路走错了?这应该是一系列前瞻的战略计划,如果不考虑,不因此去做取舍,而一昧的只是去追求突破,什么都想要拿,最终或将顾此失彼,或者什么都拿不到,但想知道这结果咱们得不计代价耗尽一切才能知道答案,牌面上明明落后却跟对家all in去买一张牌?这难道不是美国想要的效果?咱们这么莽撞的蛮干,对家不是正在偷笑?
科技进步与科技追逐的日新月异是以月计算的,而华为已经掉队两年,或许当初做足了芯片储备,力保不失,但現在也消耗殆尽,请记住我这句话,2023年才是hw与世界科技差距拉大的开始年,未来差距会越来越大,即便让他鼓捣出所谓28或14nm芯片,(先来一波剧透-华为现在确实能少量,极低的良率生产14nm,后面会详细介绍)但這也无济于事,作者认为2023底或者2024年hw有可能会做一个重大的战略转向,目前他正拼尽全力在推进其芯片自制能力,从2021年的信心满满,到今年加重制裁之后的手足无措,现在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但随着其芯片自制能力的推进,hw会越来越清楚后路的局限,即便是以前遇神杀神,佛挡灭佛的菊厂,最终也可能发现此路未必能通。
前面说这么多並不是说我们现在啥也不干直接放弃,做者想阐述的是情况的严重性与大家思维逻辑的错误,这一切捋清楚了,我们才能谈如何干活,不然做再多都是无用功,白费工,作者以为咱们现在就是处于这种无用功的状态。
28nm再差当然也得进行,慢慢去追,但这里面要追到哪一步,怎么追才是高效的,轻重缓急如何安排?如何分工?如何取舍?必要非必要如何区分?这些才是真正的大学问,也是我们制定战略的要点,而非全都想要,更不是什么都不思考没头没脑的横冲直撞。
现在hw的状况绝非余大嘴或赢麻党的认知那般轻松写意,hw很快就能开瓜切菜般的王者归来,大家得先对事情有正确的认知才能发现问题并去解决问题,并未雨绸缪。
可能又会有一大堆眼中只能看的下吹捧文跑来说,你这全篇都是投降论,站起来别跪了,那些二极管思维只知道跪不跪的下跪党麻烦你们出门右拐,要多远走多远,与无知对话真的很烦。
事情根本不会是下跪党的非黑即白,不硬杠就是跪,世界万物不是只有黑与白两面,难道没有中间路线,没有策略缓和,没有以时间换空间?没有暗渡陈仓?明明一大把方法可用,可在你们眼里只有硬杠,说的与你们不符就马上扣个帽子,别跪了站起来?
孙子兵法云: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守则不足,攻则有余。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古代中国的智慧,老祖宗的训示放在今天同样受用。
明明是弱势的一方还得硬杠,明明就有方法不用,被揍的鼻青脸肿还叫嚣着我没事,你没事但别拉着我垫背行吗?以团队作战来说,下跪党们就是送菜而已,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主。
我可以很肯定的说,这些下跪党赢麻党,如果今天hw決定向美罚款认罪,你们一定马上改口,hw识时务,先蹲后跳,放弃是为了未来的反击,菊厂下的一盘好棋,韬光养晦,胜利指日可待,下跪党们麻烦你思考一下我所说的,如果假设hw这么做,你今天会怎说?你会大骂菊花不要脸給米投降下跪吗?
所以战略方法本来就不是非黑即白的只有硬杠与投降,你们只愿意听自己喜欢听的声音,对提供正确态度,正确方法的人四处扣帽子,明明有无数方法可以用,你们却影响舆论把路越走越窄,除了误国误民,我没有啥好的形容词形容这些人。
好了,废话不多说,每次提到这些人总是忍不住。
对于正常读者说声抱歉,这两个月写文章,看的这些人是真的气,有感而发,废话写多了。不过作者认为端正社会对行业的认知、对科学的敬畏,减少战狼之风也是一件重大的事,这也是我想写文章的重点之一。
下面开始进入干货。好好來说说hw现在芯片突破的进度,再把hw目前所掌握的一切全部摊开来看看,hw突破之后会可能面临的难题以及有什么好的应对之策。
咱们先从菊厂最新的2022年业绩看起
12月30日轮值董事长徐Z军的2023年新年致辞,披露了hw2022年的经营业绩。
指经营结果符合全年实现销售收入6369亿元人民币的预期,信息与通信(ICT)基础设施业务保持稳定增长,终端业务下行趋势放缓,数字能源和云业务快速增长。
徐Z军同时宣称,公司在2022年逐步“转危为安“,2023年将“有质量地活下来”。
这次2022的业绩整体来说,與去年持平並企稳,对比一下今年一整年以及去年的业绩
2022上半年: 3016亿,2022第三季:1442亿, 2022第四季: 1911亿。
其中第四季为今年最高,同比增长7.24%,环比增长32%,主要还是得益于9月份mate50的上市。
2022年全年营收6369亿,与去年2021年全年营收6368亿多出一亿,主要还是归功于mate50上市的业绩带动,原本前三季的表现疲弱,与去年前三季相比下降5%,但第四季直接填平了5%的降幅。
与2020/8914亿,2021/6368亿,近三成的崩盘式下滑相比,2022年的6369亿也算是稳住了,只多出一个亿,这不愿意营收继续下降的作帐意图还是比较明显。但不妨碍hw已明确稳定下来的事实。
2022年整体持平幸好是第四季的mate50,但与刚上市的火爆相比,12月份該手机的銷售數字並不太好。
至于2023年,徐Z軍提出hw要做到四点,包括保持强研发投资;坚持以质取胜;充分发挥公司产业组合优势,实现高质量增长;继续推进变革,激发组织活力。。
在面对没有重量机型上市的2023年致力于数字化与低碳化 锁定智能汽车市场将是hw的重点。
让我们先复盘一下2020年以来hw被美国制裁当时全供应链被断供的整个过程。
2020年5月15美商务部升级制裁,要求台积电断供hw,已经下了的订单需在四个月后的9/15前全部交货完毕。收到这个通知之后,hw紧急追加了5nm的麒麟9000,与7nm的天罡基站主控两款芯片,台积电启动连续四个月的24小时全员加班计划,并将最大客户的苹果5nm芯片延后,全力生产hw芯片,为这曾经的第二大客户尽最后一分努力。
以当初t *** c的5nm产能,推估9月大限之前交给了hw 1000万片的麒麟还包含追加的200万套的天罡。(天罡因为量少比较难估,不过从作者在hw对手公司的朋友那得知,他们去年中拆解hw的基站,就发现已经不是台积电的,芯片效果比他们想像中的还好)
这1000万颗麒麟9000后来又衍生出所谓9000E、9000L。市场上谣言四起三星也在帮hw代工。其实这一直以来都是hw的套路,各种消息满天飞,为的就是表明我们hw 不会被打倒,有各种门路,各种办法。
以5月美国下令开始,要在三星重新流片、并生产,9月15之前交货这是不可能的,但凡有点行业常识都能明白。即便生产赶的上,为了区区几百万片芯片,花数亿美金先流片,还得再花上亿美金生产总共两三百万片芯片(以当时三星全部产能就3百多万片),都是不可能的操作。hw当时当然找过三星,但评估下来时间赶不上,价格更是天文数字,即便hw愿意,三星也不可能接这单。
实际上后续的麒麟9000E、9000L就是当初台积电最后一批芯片,当时日期就压在9/14号,有多少货出多少货,hw 以800万台币的代价用顺丰专机从桃园运回深圳,这里面有封装好的也有从fab出来还没封装的,9000E、L就是这一批没有封装回国内重新封装的芯片。hw 的行销当然明白个中道理,自然会以此来做点文章,瞬时之间,市场大喊hw 有所突破,不是台积电断供hw就没辄,很快就能王者回归。
除了同时找三星寻求代工可能以外,hw当时激活全部能从市场上购买芯片的一切手段,联发科也成了目标,三星海力士镁光的存储,Xilinx的fpga 。hw 深知美国的制裁还有下文,不计代价的扫光了现货市场所有其需要的先进芯片,连技术能力不如海思的联发科也不得不找来。
果不其然,2020年8月,美商务部禁令加码,除了代工,连外购的路也全部封禁。全球芯片供应商向hw 供货全部都得经过美商务部批准,未经批准向hw 销售的同样纳入实体清单制裁。
三星的oled屏,三星海力士镁光的dram、nand,索尼的isp全部禁供hw 。直到該年11月,三星显示才表示已获得美国许可,可向hw 供应OLED显示屏。索尼和豪威科技也获得供貨许可。
截至2020年底,全球超过300家公司向美国申请了许可,其中1/3被批准可以继续与hw 开展业务,包括美国的Intel、AMD,高通以及豪威。
手机芯片大体如此,而hw 的生命线运营商业务所需要的基站主控芯片,最后一批200万片,大约能维持两年。
2020年9月台积电交付最后一批芯片之后,hw就开始全力寻求国产替代方案,到现在整整两年进展还是有点出人意料。
2021年主要销售的都是制裁之前建立的库存芯片,麒麟9000大约1000万片,搭配麒麟9000的mate40大约销售了800多万台,剩下的平板跟其他型号手机,基本上已全部消耗完畢,所以2022年的旗舰mate50则全部搭载高通4G芯片。
基站主控的天罡200万片,以hw 这两年在国内的运营商业务来看,在2022年也基本消耗殆尽。
说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是hw 一直为缺芯所苦,并沒有这款手机大卖那款又大卖的可能,放出这类的消息纯粹是行销操作。他们这两年做的全部都是想尽办法去延长hw 手机的热度,以拖待变,当然只要hw愿意就能大卖但是卖一个少一个,还得给未来的新款式留着点,一直有新手机推出,代表hw 未死,大家翘首以盼的王者回归戏码则希望不灭。
整个网上你或許找不到能像作者这样专业自己推估芯片数量的文章,大部分都是以讹传讹,然后在自己添油加醋,不论如何,hw 之前建立的手机与基站芯片,在2022年基本已消耗殆尽。
明年HW 三大业务板块的预估
1. 手机及终端业务:更新
将是持平或微幅上涨的格局,旗舰手机继续搭载高通4G芯片,14/12nm的中低端手机会有一波大热度,低端一样用高通或联发科。
2022年美bis10/7新规影响颇深,终端业务即便因mate50的上市,q4业绩有明显反弹,但愿意花旗舰价格购买4g的毕竟有限,后面的销量大概率会慢慢趋缓。明年一整年来说,4g旗舰手机的吸引力还是相当有限。2021年hw手机销量3500万,2022到q3为2000万出头,q4销量上涨明显,但全年不会超过2800万。
2023手机销量持平或微涨,会推出自研自制芯片的手机,此款能大火,2023年整体来2800万~3000万差不多。
平板、NB、智能手錶等將持平。
hw自制的手机芯片,2023年会出14/12nm的中低端芯片炒一波热度。这部分还得看icrd这20k产线的良率拉升情况,作者预估这款手机出货上限差不多是一千万,最終取决于产线良率。
hw已经能自己生产14nm而且让大家看到真机,这才是hw最大热点,今年这款手机肯定能爆,但也仅限今年,明年只能在这基础上挤牙膏,目前中低端手机都是7/6nm,14nm挤牙膏估计很难能再让市场接受,这后面会详细说明产线情况。
2. 企业业务:
一直以来维持高增长的企业业务,很可能转而向下,云业务2022年整体还是上涨,但q3开始因为缺芯片的原因业务停滞,2023年原本都取得license的Intel与amd很有可能无法再供应服务器CPU,原本高增长的云业务2023基本上将嘎然而止,數字能源部分將維持高增長,金額也不太小,所以整体企业业务2023年持平或小幅下滑。
3. 运营商业务:
明年国内各大运营商的5G建设还是会继续下滑,不过还是hw 的主营业务,基站芯片将是hw 的生死线,目前hw主打不需要fpga的小基站,并且这两年四处收购以及拼凑的二手芯片产线,主要就是维持其「通讯基站」,台积电7nm的天罡基站主控芯片已全部用完,2023年新的基站将全部采用hw自制的14nm芯片,搭配先进封装大概能接近10nm水平,因为基站芯片需求小,hw东拼西凑的小产线虽然低产能低良率,但能满足其活下去的需求。
但是未来数年hw基站主控芯片将止步14nm,竞争对手zet已在台积电流片5nm甚至3nm,随着时间流逝hw基站的竞争力将一年不如一年,这是基本确定的事。
2021年新增的十多个作战军团啥的四处抢粮抢工程,但金额都不高,因为今年就展开了所以明年相比今年不会高到哪去,明年应该不上也不下,能贡献小几百亿营收。
4. 汽车业务:
全力加速拓展汽车业务,不过不是自己干整车,利润不大,销售网路的拓建成本也不小,扣掉销售商的提成,卖15万辆的话,以一辆利润2万计算,能有30亿的收入。
2022年在汽车业务的研发投入达到超过百亿人民币(15亿美元)。所以汽车业务是hw目前唯一亏损的业务。
徐Z军也曾在2020年宣称,八年内不考虑汽车业务的盈利。不过,目前状况有所转变。2022年12月8日的hw内部会议上,余大嘴说,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事业部要在2025年实现盈利。
汽车属于hw 代理业务与其他hw 智选产品一样,用差额法来计算营收,没办法用汽车销售总额,所以就算明年汽车大卖30万的话,也就60亿营收,2024预估继续成长,2025超百亿元营收达成损益两平,余大嘴的内部会议的预估是靠谱的。但如果汽车业务的研发或者门店渠道拓展投入加大,损益两平或许会更慢到来,而且hw不做整车,这部分的营收确实不高。很难对集团有太大影响。
hw在汽车赛道的重头戏必然是自动驾驶,目前协助汽车厂用hw智选名义卖车只是小打小闹。你真以为hw不会下场造车吗?这么想就too young too simple 了。碍于法规与安全性,目前全球L4的自动驾驶还没有普及应用,但自动驾驶绝对是改变未来出行的一大革命性科技应用,hw目前累积基础,未来或可能凭藉这革命性的应用再次王者归来,这肯定是hw的如意算盘,因为中国没有公司能在这这条赛道做的比hw更好。
但美bis的一连串针对性的制裁,自动驾驶需要以大量数据中心为基础,加上大量机器学习,还有高性能智能座舱芯片,如果没有先进工艺,这全部都将是白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将把hw的计划扼杀在摇篮。这部分未来还得重点观察。
如此一来,明年终端持平或小涨,运营商下滑,企业业务也可望持平,新增的汽车将继续亏损但能进帐几十亿对实质帮助不大。
作者预估 2023年营收6200~6400亿左右,比2022年相比还是持平,大概率连续三年在6300这数字徘徊,其实作者认为明年实际业绩可能会下滑5%,但帐是可以做的,hw还是会尽量做的好看,不低于前一年是基本操作,让大家可以看到hw的韧性。
目前hw 的业务看似稳住了,今年与去年的业绩几乎一致,2023年徐Z军说转危为安,要高质量活下来,但实际上将是暗潮涌动,得挠破头拼尽一切才可能保持不衰退。
至于坊间各种传言,hw 在哪又在哪生产芯片,芯片将有重大突破,等待王者归来的看客们都散了吧,hw的故弄玄虚还是玩的很溜的,各种突破确实会有,也能惊喜不断,但回归的并不会是王者。
2020年底,全球超过300家公司向美国申请了许可,其中1/3被批准可以继续与hw 开展业务,但是最重要的手机cpu跟基站主控等需要先进制程的芯片一律没有批准。
2021年hw 凭藉卖了荣耀的一千多亿到充沛现金流与从台积电手上得来的满满芯片库存,全力开展自研与自产芯片计划,大有硬碰美帝,舍我其谁的万千豪气,与合作伙伴的自研与自行生产的计划四面出击。
2020年底,hw就下了一批日韩设备的po出去,2021年更是搜刮市场上一切可能的二手芯片设备,任何大大小小的fab全都接触了一圈,开始埋头奋斗,偶有市场谣言,但没人知道hw 到底在做什么,进行什么,直到项目准备开花结果之时,各个项目落地在即,一时之间风声四起。
2022年1月,麒麟720与830即将推出甚嚣尘上,国外大V公布相关消息一石激起千层浪,所有人都爆了,王者真的即将归来。
没多久该消息被认证为rumors谣言。直至现在720与830芯片也只闻楼梯响。
其实720与830就是hw 埋头苦干一年的努力结晶, 由海思设计, *** ic代工的14nm工艺,一切准备就绪。
2020年9月hw 被断供之后, *** ic积极向美国提出申请向hw供货许可,但一直没有复批,到了12月 *** ic自己也被美国商务部以“军事最终用户”的涉军为由纳入实体清单,禁止10nm以下芯片制造能力。
在没有得到美国bis批准的情况下 *** ic与hw 展开合作,hw 针对 *** ic可生产的最高工艺14nm与相关ip来设计芯片,并以晶圆级封装来提高芯片性能,这一系列的动作都是在美未同意之下进行的。
原本hw 的设想是只要避开美对 *** ic的10nm以下禁令,生产14nm应该没问题,但向hw 供货是需要bis许可的,不论多少nm,hw 没有任何办法只能钻空子打擦边球硬闯关,而 *** ic则半推半就之下存着一点侥幸心态。
该芯片ㄧ曝光,立马引起轩然 *** ,美国商务部以 *** ic没有申请为由进入干涉,结果就如大家所看到的,至今为止该芯片胎死腹中,所以如开头我所言的那些期待hw 手机王者归来的看客都散了吧,720这一批芯片是 *** ic主动停的,以hw 的立场他当然希望 *** ic也下水跟他一同抗击米帝,但无奈 *** ic的设备控制在米帝手上,不得不从。
hw 原本信心满满的突破大计划当然不可能只有 *** ic一家,自信十足的hw 多手准备,打算多点突破,你美国的五指山,也没法阻挡我上天下地的筋斗云,hw 知道除了与找人合作以外,自己下场做芯片才能真正的一劳永逸。
福建有家几年前被制裁的fab,当初设备已经全部进场并调试完成,后来因为与米的专利问题,镁光在台法院起诉后该厂败诉,最后数十名umc的技术人員被迫全面退出,这原本是一个25nm的dram 厂,调整一下即可能生产28/22nm的logic ,並且荒废数年,这个fab完全符合hw 的需要,2021年该厂重新大规模招聘工程师,hw花了大钱,并进驻管理层,这个厂目前的28nm以穿戴设备与电视芯片为主。
同时浙江某个fab也被hw 相中, *** ic与宁波国资委投资的一个8寸线,因为较为工艺落后,主要是滤波器的rf ic跟汽车的pmic,都是落后工艺,未来也不会被制裁,对未来hw 的新能源汽车项目却有很大的作用。
再來就是山东一条8寸线,也是一条二手设备线,由来自台湾的张先生主导,利用其庞大的人脉以及行业地位,在美全面围堵的情况下,硬生生组成了一条8寸与一条12寸二手产线。要知道芯片生产线数十道工艺数百台设备,必须全部不缺才能生产,这里面有一台设备有问题都不行,设备保存情况又互相各异,二手线整条产线设备全部调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目前該厂8寸线已调通。12寸有2k的14nm产能,基本上产能都被hw包圆了。
上海icrd与松山湖idm,这两条是hw这两年在市场上搜刮所有二手芯片设备的成果,10/7作者写了第一版文章刻意隐瞒这两家公司,但随着12/15这两家企业都被纳入实体清单,所以这次作者就顺便公开。
这两单位的人员主要来自 *** ic的精英,都是高薪挖角的一时之选。icrd虽然号称是国产线,但实际上,一条28nm非美,一条含美14nm,非美线的关键设备还是靠日本,cvd、etch的关键设备全是tel,光刻机是二手的a *** l,国产在关键设备突破并不大,大约是20k产能,不过实际产出并不高。
*** ee的arfi浸没式光刻机主要就是在icrd试机,有专门的队伍,但三大件都还有很大缺陷,压根没法试。
大家得先明白,样机能上了只是试验的第一步,a *** l的EUV当初在台积电fab试了8年才真正能用, *** ee要多久我就不知道了,更何况现在连能试的样机都算不上。
松山湖也是非美跟美混搭产线,跟icrd情况差不多,都是四出搜罗过来的二手设备,各种拼拼凑凑,services基本就是私底下花钱找vendor的工程师来帮忙,也自己找供应商开发一些second source,跟 *** ic一样也高薪挖了a *** l中国的一些资历比较深的本地员工,用来自己维修,目前是10k的产能,即便搞了大半年良率也上不去,能做到14nm。
icrd本来的定位是手机cpu,并且要扩三期不过12月已被纳入实体清单,目前三期黄了。松山湖则是维持华为的生命线,基站主控芯片。本来pxw的fab建成,松山湖的设备会可能移入pxw,不过10/7号的新规一出,pxw原本14nm的设备订单全部改成20nm,12月又被纳入的实体清单,现在连20nm的设备也拿不到了。
最后就是中芯南方,这不属于hw控制的fab,中芯南方是全国所有需要hpc芯片的唯一救赎,能做到7nm,但产能不高,因为需要SADP的四重曝光技术,所以良率几乎不超过3成,产能主要给国內被制裁做cpu跟超算的公司,hw只分到大约10k的14nm的产能。
所以现在hw掌握的14nm产能,大概有40k,良率40左右,未来大概率拉不了太多, *** ic最成熟的fab,14nm良率也差不多只有6成。
可以预见的今年会出个14/12nm的SOC,来炒热一下市场,突破米帝封锁,搭载hw完全自产14nm的手机,这款应该是2023年hw是手机的重头戏,其实这款芯片就是2022年初本来要上市的720,完全一样的设计,如今制造商从 *** ic换成hw自己做。
12月15日,美国bis把pxw、icrd的两大马甲给纳入实体清单,与hw合作搞光刻机的 *** ee与提供nand存储芯片的长江储存也一并送入实体清单制裁,hw耗尽千辛万苦,意图瞒天过海的通天大计,瞬间崩盤,icrd三期停摆,pxw原本把14nm的设备改成20nm最后还是得被纳入清单,也是停摆。
这两年整个hw依靠非美的日韩荷设备,辛辛苦苦拼凑起来的几条小产线,2022年底美国与日本荷兰达成共识,全部都停止出货,这两年中国半导体的救星,日荷的设备全部被封死。
美国这次出手可谓又狠又准,pxw跟icrd两大马甲制裁其实无关紧要,反正产线已经东拼西凑都凑齐了,虽然能生产14nm,但关键是后续没有升级可能,能维持hw基站的基本生命线即可,14nm的手机今年第一批上市以后,明年还是再出14挤牙膏将会是无人问津,hw能否有未来还是得靠国产设备有所突破。
bis这次把国产设备负责光刻机的 *** ee纳入制裁对hw才是更大的麻烦,光刻机本来就是目前最大的短板,现在又被制裁,只能说短板更短了,相同国产设备商,中微,拓荆,北方华创这次则通过了美国商务部的调查,唯独 *** ee,也就是说芯片全国产设备的计划大概率继续延宕。
从2023年开始行业内就没有所谓非美产线了,因为日荷已经与美国同步。从2023年开始所有产线想要扩增或新建14nm以下的产线,全部得等国产设备。 *** ic三个28nm的工厂因为许多设备也涉及28跟14nm同机型,目前还不一定能否拿到相关设备。
作者另外的文章有详细说明国产芯片设备每一个领域的情况,全国产28nm想要所有设备全部拉通,作者的评估是五年,也就是说一切顺利的话,hw五年后可以拿到比现在手上非A还落后的设备,想要达到与现在手上14nm同样性能水平的设备,再怎么快也是五年+,hw基站主控芯片想升级还得再熬5年+这是可以肯定的。想了解国产芯片设备的可以去找找作者的文章。
长江存储的制裁对hw来说也是致命的,这代表hw 又得自己搞nand跟dram这两款存储芯片,所有电子设备都得需要存储芯片,就算hw 能做最好的cpu,没有nand跟dram也是白搭,个人认为存储芯片现在看来是个 *** 烦。
当然hw 也不是没准备,除了pxw ,hw 还有家swx就是准备做存储的,不过swx才刚开始规划而已,出身未捷身先死。
hw原本这一切看似突破有望,多点开花自制芯片的雄图大志,全方位的进击,abc多套方案同时进行,合作伙伴也有条不紊的推进,哈勃投资的一众小弟在各方面也日新月异,喷井爆发。hw 以狼王之势带领大小狼群对米帝的进攻俨然摆开架式,狼啸血月,战鼓震天。
然而这一切在2022年10月7号,美国商务部BIS下达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最新规定中,hw 敲响的战鼓顿然失声,后面12月15这一波的实体清单中,hw 折腾了两年眼看就快要成功,看似瞒天过海的芯片自主大计瞬时成了梦幻泡影,全部破灭。不幸中的大幸是hw超强的执行与组织能力,保下了一点产能,并牢牢的控制在自己手上,给自己点上了续命灯。
美国商务部依照这两年hw针对bis漏洞所做的一切作为,在10月7号这一天全部封死,直接掐住了hw的命门,涉及fimfet、gaa技术的逻辑芯片,128层以及18nm以下存储芯片的所有美国设备,全部终止对中输出,10月7号宣布当日起即刻执行,12日前所有人员撤出中国所有fab。
12月15日bis再下重手,直接挖出hw這一连串大计划里面的所有要害,一剑封喉。
10月7号美商务部bis的新规,面向的是全中国所有芯片行业,在这之前均是以单家企业违规纳入清单来制裁,而这一次简单明了全中国涉及新规定的全部禁止,你方法多是吧,你执行力高是吧,那这次我只能全范围禁止,池子里不管鱼虾蟹全部一网打尽,以免得再生支节。
12/15美bis在继续针对hw计划的要害进行手术刀式的精准切除。12月底美商务部与荷兰日本达成共识,这两年整个中国芯片行业赖以维生的非美设备,向整个行业关上了最后这扇大门,hw 以ㄧ己之力搅动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的一池春水。
为什么美国bis可以掌握hw 这一切,其实很简单,所有fab的设备都得透过美国的设备,美国的设备商有无数工程师在国内的大大小小fab协助我们的芯片行业。目前我们根本绕不开。
hw 从今年初原本的信心满满到bis新规出台后的坐困愁城,12/15最后的定点清除,整个态势急转直下,这里面除了今年初早就完成的720、830新款手机芯片不可能面世,更惊心动魄的是hw 的基站主控芯片。
基站通讯设备是hw 的生死线,一些rf ic 用落后工艺可以生产没啥大问题,但是基站主控芯片就是最头疼的部分,原本由 *** ic偷偷代工的路被封死,美bis這一系列连环手对hw 来说有很大的麻烦。
hw现在依靠松山湖的产线维持14nm基站主控芯片的生命线,但他们无法升级,慢慢也会落后竞争对手,国产设备刚才也说了想要达到hw手上的非A设备同样的性能,五年内想都不要想,而不受限制的中兴之前已在台积电投片5nm,很快將下大血本流片3nm。未来znt 将可以利用芯片优势,在通信基站这块鲸吞hw 的份额,hw的14nm或许最多只能再战1年撐死2年,留给hw的时间真的不多了,znt或可能亲手敲响hw的丧钟,不过hw已经上升到郭嘉战略,znt如真有那个机会也只能听命令,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作者有好多hw与znt的朋友,十多年来一直被压制的znt很期待这一个机会,但显然他们是等不来的,不过他们或许可以看见日渐消瘦的hw,但话又说回来,hw是任人宰割的小绵羊吗?即便到了最差的境地,我认为以hw的狼性以及求生欲,他是不会这么容易死的,没有hw通讯或许能蹦出个更大的hw汽车来,hw航空、hw太空探索、hw新型态银行,马斯克能行,谁又知道hw不能行呢?狗头
hw 看似雄心壮志多点开花的芯片乾坤大挪移,在美商务部一纸新规面前,不战自溃,其实把hw 的所有布局全面摊开来看,经过我这讲解,大家都能看出病急乱投医的情况,只不过谁愿意如此,hw也是在没有办法中一直想办法。用尽了一切手段,除了技术研发以外连行销手段都用上,不断放出各种消息,给市场加油打气,让消费者们心存希望。
当然举国之力来对抗米帝,這一切全都是得花钱的,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来自民脂民膏,这不是hw自己花的起的,更不是hw一家公司自己扛的起的。但再多的钱都无大用,此时此刻眼睁睁的看着自己一步步消耗殆尽,而对手即将在超越的路上越跑越远,时间真的不再hw 这一边。
而且再说了,全国急需要先进产能的不是只有你hw一家,同样被制裁的中国超算行业,可也是肩负着国家军事,材料,人工智能等所有方面的科技发展重任,这些落后了就真的整个国家会被越跑越远,所以能生产7nm的中芯南方,最先进的产能并没有给hw。
hw是万能、hw能干成一切的事,hw是郭嘉与美对抗最重要的最前线,其实真的并不然,在郭嘉层面,有太多需有考量,hw也显得渺小,他不是一切更非万能。这并没有贬低hw的意思,只是想让那些头脑发热的人好好思考一下。
作者从2018孟晚舟在加拿大被捕开始,全面整体的复盘回顾并思考了hw 每一步的得失,我认为hw 或許错了,我真心不愿意说出这样的话,很多朋友估计也很难接受这样的用语,但是以技术以事实以结果来看,这是一条越走越窄的死胡同。
hw 高估了自己以及举国上下带给他的助益,hw更是低估了美国科技制裁的霹雳连环手段。
善战者,求之于势,不择于人。形之,敌必从之,予之,敌必取之。真正把孙子兵法玩的飞起的是美国佬,从头到尾的对弈hw始终处于下风,连带耗尽的是举国之力。我们这般孤注一掷根本不知道最后结果是什么?
从历史上看来,美国特别擅长这种长时间的连环消耗占战术,没有一击必杀,而是封锁之后,留一条路给你走,真所谓的 “形之”,美国佬玩的太遛,让敌人依照你画好的路线,如小白鼠一般使出浑身解数,直到力气放尽,日本,苏联殷鉴不远。
2020年底当时美国的那一波对hw 的供货许可,现在看来很明显就是封一条路但留一条路给hw 走,手机cpu这一部分是禁了,但开放的是hw 基站所需的主控与高端fpga以及hw 云的服务器芯片。美国这一手的用意,留着你hw 保命的通信业务以及云业务,但相关芯片你得跟我美国的芯片厂家购买,此时的Intel/Altera、amd、Xilinx这些事关基站主控及服务器的各芯片供应商是准许供货的。
整个事情的转折是美国洞察了hw 2021年所做的一切,hw 并不想走美国留下的这一条路,而是率领狼群另辟蹊径。在2022年初720芯片曝光之际,美国开始全面调查,经过半年的查证,于2022年10月7日公布新规,把一切漏洞全部堵死,hw 因为不想丢失手机业务拼尽全力的周旋,自以为天衣无缝,最后却是把自己保命的基站业务也断送,跟着陪葬的还有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
作者从01年到大陆,经历了整个中国半导体行业发展,从fab出来后参与了02专项、政策制定,企业战略顾问,与美日设备商也熟捻,hw 这一件事,我今年才深入跟踪,一ㄧ还原之前的一切,我赫然发现,美国从头到尾的所谓针对中国制裁,针对的就是hw ,那个不愿意认输,穷尽一切为了生存的hw ,或许有人知道这真相之后会说是hw 把中国半导体与郭嘉拖下水,或者又有人会说hw 盲目自信,根本性的误判,学中兴认罪罚款,现在的hw 营收早又翻了一番至少一万五千亿,而不是现在这般窘境。
但是各位得明白,hw 或许有误,但他也仅仅是个引子,美国打压我们并不会因为有没有hw ,中美的全面竞争早已展开,绥靖自然是上策,能换来十年二十年的韬光养晦,以此厚植实力,如再有十年的和谐共处,彼时一战或许我们能信心满满,手起刀落,而非现在率先发难后实力不济只能硬杠的难堪境地。
但错也就错了,说这一切并没有任何用,美国不会因为我们的错误而心存仁慈给予喘息,事已至此,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此时此刻我们应该站稳脚步,先稳住气息,沈下心来好好思考,此箭不得不发,但必须有的放矢,每一步都要有所得,一步步稳稳的追回来。
之前的文章主要阐述目前hw 与海思的真实情况与困难,尽量不带色彩,避免地摊文式的民足主义吹捧,本文不涉及无法公开的消息,12/15华为所有秘密计划都已经被美挖出來制裁,所以作者才选择將已公布的事来做个总结,其实这篇文章10/7有写过第一版,那时候作者没有将pxw与icrd公开,甚至文章都没有导向这两家公司,因为我知道这对hw 很重要,作者下笔也会全面衡量能说与不能说的一切,现在也一样,有些不能说的我也不会去写。
hw 目前的境地是真的非常危险,跟其意宣传的云淡风轻完全不同,如同滑水的鸭子,水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水底下却拼尽了全力划水。
作者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即便前途铺满荆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hw 一直以来的应对之道都是远远超乎我的想像。这一次当然也不会例外。
作者认为hw是一家狼性十足的企业,为了达成目的拼尽一切手段,技术不行日夜公关,服务不行以客户公司为家,最终成就了通讯以及手机领域的一方之霸,hw手机的进步是令人吃惊与佩服的,无可否认那是真正的好产品,从垃圾到顶级只花费了短短几年,这其中的努力绝非一般。
仅管作者讨厌hw的爱锅行销与许多无底线的商业套路,任何事我一直是直言不讳,不会为了讨好流量,但有一说一,hw绝对是全中国至今为止最令人佩服的企业,这次涉足芯片制造,两年多能生产14nm,说实在话,完全跌破了我这个20年从业经验的眼睛,我认为我太缺乏想像力,hw的执行能力,组织能力,简直让人惊讶,竟然能在美国如此打压之下,最后保住了自己的生命线基站芯片,也给手机芯片挪出了点空间,作者打心底佩服,尽管我还是认为这一切大概率会是无用功,执行的再到位也弥补不了战略的错误,但组织力、执行力与为达目标拼尽一切的品质在这些点上我不得不提出,真的是令人激赏,好样的菊花!
接下来我们来讨论一下hw的未来走向,未来的hw还有那些路可以走,而还没真正使出大招的美bis到底还有什么压箱底,hw又应该如何应对跟预防。
未完待續~~
如需商业谘询,+ lesliewu03,烦请备注公司名称,不然不通过,谢绝聊天打听消息的
《码字不易,别只收藏点个赞再走,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