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读博士是一个需要慎重再慎重的决定,俗话说得好,“ *** (谐音读博)毁一生”,就是调侃各类博士生。在别人眼中,觉得博士生是高端知识分子,是从事高科技研究的人员。其实呢,在多数博士生自己眼中,自己就是一个科研民工,廉价劳动力而已,忙忙碌碌只是求个毕业能发几片好文章,奔个好前程。当然,不排除一些占据天时地利人和的特别优秀的博士,最终读完博士逆袭成为人生赢家!如果你能驾驭住如下三点,建议你读博士来改变人生:
读博士需要勇气,意志力要极其坚强,绝大多数情况下,博士生都需要自己想课题,自己制订研究计划。导师只是从宏观层面给予你一些指导而已,因为你读到了博士,你所做的可能非常专业,就连你导师可能都不甚了解。所以,很多问题需要你自己去解决,有可能你做了几个月甚至一年的实验,都是失败的,而这个时候导师却帮不上忙。所以你会彷徨、无助。但是,这个时候你需要你有从头再来的勇气。
有“实验虐你千百遍,你待实验如初恋”的态度。所以,读博之前,首先就是要有一个克服困难和面对失败的勇气!导师的选择也十分重要,在业内,导师也有“好”与“坏”之分。跟对人,会让你少走很多弯路!依然记得之前博士生自杀事件,就是没有处理好自己和导师的关系。其实,在读博士生退学的事件,也是屡见不鲜。主要原因就是和导师磨合得不好。有的导师比较人性化,对学生要求比较高。
只要你踏踏实实在做实验,一般不会在额外给你什么负担,甚至还会在你找工作的时候,给你助力一把。有的导师对学生比较严苛,例如要求学生早上8点按时到校,晚上10点或11点之前不能离开实验室,一周休息一天或半天,节假日看心情放。面对这样的导师,你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努力再努力,只要你运气不是很差,一般会有较好的文章发出来。一般刚回国的青年千人,都属于这类型导师,干劲十足,想法也多,可以给你实验上详细的指导。
当然,也不排除一些不太好的导师,这类导师有很强的个人喜好,喜欢一个学生时,怎么看你都顺眼,可以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把所有好处都给你站。但不喜欢一些人时,你就得小心了,你要有十足的勇气去面对他,因为你很可能不会按时毕业。专业选择,专业也很重要,十分重要。读博士说白了就是未来毕业后期望能找份好工作,那好工作其实是和好文章挂钩的。没有文章,既毕不了业,也找不到好工作。
看看现在各种高校的人才引进待遇,几十万的安家费。但是细看却是要求繁多,按照文章给你分个三六九等,对应的安家费也不一样。而发文章和专业方向关系十分密切,有的专业好发文章,影响因子好很高。有的不仅不好发,实验周期还长,比如做水稻基因研究的,最多一年三熟,也就够你做个三次实验。
所以,一个好的专业选择,对你之后的发展影响非常大!当然,这样说虽然有点功力,违背科学研究的情怀。但确实是现状,生活不易,都是为了有口饭吃。总之,读博士真的是需要智慧、勇气、毅力、兴趣缺一不可。如果你缺少任何一个环节,很可能你读不下来。
故事分析:
回想起来,读博是我求职路上最苦的阶段之一,但同时,高付出也意味着高回报,博士也是让我“化茧成蝶”的一个重要人生契机。博士是跻身中产阶层的一个重要通道。获得博士学位后,你基本就拥有了进入众多让人艳羡的职位的通行证(科研院所,大学中学,国企,律所,医院等),可以说,博士学位证是实现社会阶层跨越的最有效,最公平的路径。我身边的诸多教授朋友,大多都来自社会中底层家庭。
都凭借着博士学历进入大学,从讲师起步,一步步到副教授教授博导,通过学术精进成功改变了家庭命运。攻读博士学位的经历,是对一个人心性的全方位考验,人一旦顺利度过这道“窄门”,无论在个人意志,学识滋养,还是思维高度方面,都会经历一个“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以我为例,我自己评估,博士期间是我个人求学生涯中最辛苦的一个阶段:找不到恰当论文选题的迷茫。
发表阶段性论文的压力,10万字论文的撰写压力,还有成家立业,求职的生活压力等,这些压力曾经一度让我处在近乎崩溃的边缘。但一旦咬紧牙关顺利通过这道窄门,你会发现人生从此豁然开朗,似乎已经不会再有什么考验能轻易打倒你。博士经历也是提升你社交圈子质量的重要路径。以我博士期间的各位导师,还有我的博士同学,博士同门或师兄妹为例,其中很多已经是“非富即贵”。
或者院长、校长,或硕导博导著名学者,或大公司中高层领导等。“鸟随鸾凤飞腾远,人伴贤良品自高。”你所在的圈子可以决定你的人生高度。而且,这种圈子也会成为你无形的社会资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为你的人生助力。现在博士的进入和毕业门槛都越来越高,但高付出通常意味着高回报,只要能坚持到终点,博士能带来的“好处”还是不言而喻的。
当然,如果你正好也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兴趣导向的博士学术经历可能会给你带来更多的东西,比如内心的巨大满足和丰盈,自我实现,精神富足,高尊严等,这是一种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愉悦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