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介休是隶属于晋中市的一个县级市,其知名度并不是很高。不过提到清明节,却是人人皆知的中国传统节日,而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却与介休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介休市位于山西省腹地,距离省会太原约 140公里,因历史上曾出现了春秋时期割股奉君的介子推、东汉时期博通典籍的郭林宗和北宋时期出将入相五十载的文彦博三位贤士名达,故素有“三贤故里”之称。而介休的得名,也是因为介子推死于此地。
介休的建制历史也很悠久,秦始皇设郡县,就在今介休城区建置界休县,西晋改为介休县,以介之推死在其境内的介山(即绵山)而得名。隋末唐初,曾一度设介休郡或介州,贞观元年(627年)废州改县,隶属于汾州。
闫老师的兄长家在介休,8月4日,陪同我们一起参观了绵山。
绵山景区大门
绵山是佛、道教胜地,景区内寺庙宫观林立。据介绍唐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驾幸绵山,修斋建醮,祭拜神灵,促使了绵山道教的发展。而极具宫廷风格的 “法乐”,亦成为绵山道乐特色流传至今。
按照旅行社安排的参观路线,第一站到达的是龙头寺。
龙头寺
龙头寺原名塔岩寺,后因唐太宗李世民来绵山朝山谢雨,见双龙显灵而改现名。龙门石牌楼雄踞要隘,造型精美,为绵山标志性建筑之一。此处还有大道碑、明道坛,介子推不言禄等大型石刻景观。
龙脊岭山门
龙脊岭
龙头寺
龙头寺圣迹亭,据说是当年李世民回銮赋诗处
李世民《谒并州大兴国寺》诗:
回銮游福地,极目玩芳晨。
梵钟交二响,法日转双轮。
宝刹遥承露,天花近足春。
未佩兰犹小,无丝柳尚新。
圆光低月殿,碎影乱风筠。
对此留余想,超然离俗尘。
大道之山石牌坊
旅行社安排参观的第二站,是大罗宫。
大罗宫
大罗宫是一处道教建筑,关于它的由来:传说春秋时介之推曾在此看到道家最高境界“大罗仙境”,后世遂建大罗宫。经历代修葺,大罗宫一度成为中国道教最大的宫殿,号称“天下第一道观”。后屡因战乱毁坏,只留残迹。如今的大罗宫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为依山而建的明三暗四7层仿古建筑,高110余米,为中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群。
大罗宫
大罗宫中雕刻精美华丽的柱子
大罗宫财神殿
大罗宫斗母殿
道教认为斗姆元君为天上众星之母,主管群星。据说东汉三万名太学生首领郭林宗为感谢斗姆点化之恩,在这里建了斗姆殿。
一斗泉
一斗泉
石勒旧居
石勒是“五胡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为羯族人。据说石勒在称帝以前曾经在绵山住过。
石勒的议事厅
石勒议事厅介绍
行走在景区陡峭弯曲的道路上
栖贤谷
栖贤谷是一道蜿蜒而上、九曲一线天的狭谷,两边怪石嶙峋,少有草木,须攀十余架天梯才能通过。据说当年介之推母子就是经这里到达归隐地的。
栖贤谷
当然,游绵山,更不能忘掉前面提到的一个人——介之推。相传晋文公复国后,封赏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带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晋文公焚烧绵山,以为这样介之推便会出山。然而介之推坚决不出,最后竟与母亲抱树而死。晋文公悲痛又后悔,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介之推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这就是清明节前一天——寒食节的由来。绵山又称介山。
这是栖贤谷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介子推的一块碑刻
云峰寺原名抱腹寺,因建于抱腹岩而得名。始建于三国曹魏时期,距今1700余年。抱腹岩坐东面西,高60米,深50米,长180米,分上下两层,抱200余间殿宇、馆舍于“腹”内,容两千年历史文明于其间,为天下“绝无仅有”。寺内供奉有当地真神介之推、真佛空王佛志超的包骨真身塑像,以及许多唐、宋、元、明碑刻、雕塑,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抱腹岩顶壁挂铃,场面惊心动魄,令人赞叹叫绝。铁索岭是天下最古老的攀崖铁索险道。铁索岭的铁索和下方云梯悬挂于唐代之前,是唐代大诗人贺知章当年登山的一条险径。岩左侧现建有四星级的“云峰墅苑”。
天桥是绵山里一段长400余米,宽1米左右的云中古栈道,上离山顶千尺,下距沟底万丈。走在天桥上,有一种传说中云雾缭绕的感觉。天桥靠近山墙的一边,有很多人文景观,如:诸葛亮和张良的修行洞等。
参观的最后一站是水涛沟。水涛沟长 20 公里,苍岩、曲径、奇树、怪石、山花、野草点缀其间,组成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卷。
绵山风景名胜区地跨介休、灵石、沁源三市县地界,是太岳山的一条支脉,风景壮美,文化荟萃,是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的完美结合。其拥有多张名片: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清明节(寒食节)发源地;中国寒食清明文化研究中心;中国寒食清明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