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京剧唱段 *** (经典京剧名段唱词),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京剧唱段 *** (经典京剧名段唱词)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京剧唱段 *** (经典京剧名段唱词)

惊艳四座,不一定是华丽辞藻的堆积,剧情所至,加上看戏的环境,加上当时观众的心情,再加上演员精彩的演绎,往往一句朴实至极的唱词却能直接打动内心最深处。

13.梳妆非是多吃慢,女子人人是这般

12.我不挂帅谁挂帅,我不领兵谁领兵

梅先生的穆桂英挂帅,流传最广的唱段当然是里面的流水板。但要说真正艳惊四座,我还是更喜欢流水板后面的四句散板,尤其是这两句,前面的各种纠结才显得有血有肉,巾帼英雄不应该是只知道攻伐战守的战争机器,杨家将当然更不能是只知道战场上参与杀人的屠夫或被杀的羔羊。

边关上将凋零、君上宠信奸佞、自己年岁已长,但当闻得战鼓声起,号角声振的时候,骨子里的热血、情怀、责任、担当都在告诉自己:那一切都不叫事。

家国责任、担当,都在这两句里面了。决心一定,马上要做的当然就是后面的改换戎装,校场点兵了。

11.“许郎夫他待我百般恩爱”

这句唱词自程派的白蛇传,这句话看着很简单吧,就是说夫君对自己很恩爱,这种话说出来看似清汤寡水,但如果挂上戏韵,用南梆子唱出来,不用张口,就算前面的京胡就能像是在你心头挠痒痒的那种感觉,再加上演员的舞蹈身段。你知道啥叫 *** 裸地秀恩爱吗?听听这段无与伦比的南梆子吧。相比来说其他的各种演绎,描述都弱爆了。 火丁老师对这段感情的演绎,真是绝了,有多精彩,自己看吧。

V1SU4y1T7g2?from=search&seid=10731019325839666438&spm_id_from=333.337.0.0

这个是排练版本

张火丁响排《白蛇传》许郎夫_哔哩哔哩_b7.0.0

10.“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胡儿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思悠悠来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州。”

生死恨的这段流水板,不论唱词还是旋律,听了之后都是余音绕梁的感觉。这几句唱词本来想截出一句的,但任何一句都感觉无法割舍。可以说是艳惊四座了。

这几句流水板,要说好,只能是梅先生和小梅先生的,尤其是那种有着滋滋啦啦的杂音的老唱片。现在的录音质量太好了,听不出那种味道,因为无论演唱还是伴奏都给人太华丽的感觉,反而失去了剧中的那种意境。

/video/BV1H4411h7aa?from=search&seid=17586672485270271037&spm_id_from=333.337.0.0

梅先生

411w7qJ/?spm_id_from=333.788.recommend_more_video.2

胜素美女

李胜素 生死恨 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 福田京剧名家票友联谊会_哔哩哔哩_bilibili​

言慧珠先生

京剧《生死恨》言慧珠-哔哩哔哩​b23.tv/QB6XyDt

9. “老了”....

什么叫撕心裂肺,什么叫肝肠欲断。苦守寒窑十八载的王宝钏,好容易盼来渣男的回归,”寒窑里哪有菱花镜“,只能打来一盆清水照一照自己的容颜。然后就是一句给人撕心裂肺感觉的这句感叹,叹光阴一去不返,叹青春年华只能寒窑独守,叹夫君音空信渺,叹当日玉食锦衣,叹严父亲恩绝断,叹慈母望眼欲穿,都在这一句朴实至极的念白之中了。

真正被这句简单至极的感叹打动来自于目前张火丁与王佩瑜的唯一一次合作。虽然那次合作与火丁其他版本的武家坡(比如杜镇杰)来比有所不如,但就这一句感叹太说,还是愿意拿“无与伦比”来形容的。

武家坡这一折能有啥思想性,进步性,纯粹是因为那段对唱好听,流传开了的原因而被大众熟知,喜欢,而细细品究之下,整个故事情节能被批得该踏上千万只脚。而男主角薛平贵的两个原型一个薛仁贵虽然也能勉强还说得过去,另一个原型石敬瑭早就是千古罪人的代名词了。

8.“声(风)萧萧贯长征千里战马”

【【京剧 尚派】双阳公主 邓敏-哔哩哔哩​b23.tv/KCRq3s5

作为尚派的代表剧目,双阳公主的这一段流水板脍炙人口。如果结合剧情,前后唱词更能凸显出这一句的不同寻常之处。

演唱精彩与否,一个“声(风)”字出口就知道有没有必要继续听下去了。

看过那么多舞台版本包括音配像,只有邓敏的这一版本有如此精彩的舞蹈身段,看着真是过瘾。

7.“甘洒热血写春秋”

《智取威虎山》杨子荣献图后的一块脍炙人口的西皮快二六,而这一句也成了经典中的经典,更是激励了无数的青少年学子。后面的仰天狂笑更是画龙点睛之笔。除了童老先生外,其他人还真没有谁能唱出这种身处匪巢从容自若,满怀信心与斗志,誓与匪徒斗争到底的决心和信心。对于样板戏,不乏一些微词,但不可否认的是,这几出样板戏是经过无数次锤炼雕琢出来的精品,其中的经典唱段更是让很多人开始喜欢京剧。

6.“我正不足她正少”

这句唱词是很能打动人的,都是出嫁出阁的日子,同样的花一样美好的年龄,同时遇雨,到同样一个地方躲避,却是因为家境的不同,反差如此之大。一个为了嫁妆的老父亲四处奔走借贷,一个却是撒娇使性,让家里的仆人无所适从。但却是同样的善良,一个虽然身处富贵之家却能够知道“分我一支珊瑚宝”,安与自己仅仅是偶遇的姐妹“半世凤凰巢”,一个同情晓理,之恩图报。

同样的“不足”,同样的“少”,虽然境遇不同,确是同样的良善,这不就是人间的“真善美”吗?

《锁麟囊》里面这一句看似简单的唱词,却引出了各种版本的解读。可以确定的是最初就是“不足”,而不是“富足”。 有的演员为了迎合部分观众的口味改为“富足”,真是很尴尬。如果作为某些文化底蕴不足的戏迷,有各种揣测到可以理解,而作为专业的演员,尤其是正式的程派传人,如此乱改实在不该。改成“富足”虽然说得通,但本身的意境就差太多了,跟整个唱词的水平极其不协调,何况又和下一句唱词表达的意思重复。哪怕被理解成“不知足”也比直接改好得多。这里“不足”就应该是指年龄,而形成的一种反差,对比。

5.“东风初送第一船”

来自于《壮别》,有一次,李宏图唱出这个“船”字,坐在电视前的我突然感觉一激灵。有一种喷薄而出的气势。听过很多其他演员的演唱。还是觉得李宏图唱的比较刚劲,有爆发力,有那种金属般的回响。

花脸与小生的对戏,对双方要求都非常高,一个音调相对“高”,一个需要“厚”,这本来就是矛盾的同一体,要是差距太大就极不协调。(现在飞虎山很少有人唱,九江口好像也不多,也只有小叶先生和尚长荣先生的能听得下去,其他的只能怀疑是拿不动。)要是都软的话,就更唱不出气势来了。提到周瑜,不能唱成一勇之夫辕门射戟的吕布,也不能唱成鏖战一天被人陷害罗成。周瑜除了英雄的气概,更是有勇有谋的三军统帅,同时还是雅量高致,得配小乔的青年才俊。所以个人感觉,周瑜是需要适当的脂粉气的,完全没有的话就是一个只知道沙场攻伐的武将了。听过很多版本的有的脂粉气太过,有的全是杀气过重。另一方面黄盖不能被小生的“尖”嗓压住,还要唱出自己老骥伏枥,壮心不已的气势,听过的版本里面,最好的只能是裘先生了。

《壮别》这一折是解放后新加的,气势恢宏,大气磅礴 ,听了真是让然感觉热血上涌。也正是因为新加的,所以才会有一开始的“浩然正气”这样极具时代感的唱词。其实,个人不是很喜欢把这四个字放在这,都是军阀之间争名夺利的混战,百姓遭殃,生灵涂炭,何谈“浩然正气”。所以才会有人说这一折样板戏痕迹比较重。

4.“啊,梅香....”

一句普通的后台叫板,能让台下观众差点把剧场房顶喊翻,能让屏幕前的戏迷每次都激动能蹦起来。这种场面,来自于2014年长安大戏院,张火丁暂别舞台四年复出之后的第二场(第一场是梁祝)首演《锁麟囊》。那场演出反复看过多次,尤其对现场观众前面三次的叫好印象极深,一个是后台的叫板,观众终于听到了大角的声音;接下来的出场亮相,终于见到舞台上的本人了;再接下来的“怕流水.....”,是啊,终于,终于,听到了那熟悉的唱腔。而“怕流水年华春去渺....”这句唱词本身又蕴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四年的时光,说短不断,说长不长,但流水的岁月,改变了太多,没有改变的是那种期待,那种坚守,那种热爱,那种执着。戏迷对一个演员的喜爱,与那些脑残的追星族很难画上等号,但却又如此相似。京剧式微的大环境下,还能有这样一位纯粹,以戏为天的京剧人在苦苦地坚守,很是令人唏嘘。现今的梨园行,能担得起“大青衣”这个“大”字的凤毛麟角,可惜的是京剧界只有一个张火丁。

3.“莫叫我望穿秋水想坏柔肠”

白蛇传,游湖借伞,白娘子的一句摇板。雨中同游西湖,邂逅英俊后生,不免暗生情愫,临别无限依恋。这一句摇板真是令人骨酥肉麻的感觉。

听过很多位名家的演绎,其中最喜欢的是王艳的演唱。电视上看过一次演出,感觉身段,唱腔,加上伴奏的衬托,印象非常深。当时的感觉就是,我如果是赵华(王艳的爱人),马上就能冲上去把对面的那个小生胖揍一顿。那种缠绵妩媚,是任何一个小生都抵御不了的。

后来特意对比过李炳淑老师的电影,和最喜欢的大青衣张火丁对这句唱腔的诠释,都没有找到当时的感觉。可能和镜头的调度,以及看戏的环境有关吧。

2.“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清风习习透衫衣,真乃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白蛇传游湖借伞,这四句把雨后风景如画的西子湖直接给你“画”出来了。曾经在西子湖畔求学,有幸见过雨后和雪后的西湖,那种美真是摄人心魄的。 而这四句唱腔真是恰如其分,“湖山如洗”这四个字绝妙至极,听过看过多个版本,李炳淑老师的电影版相比舞台版多了几分精致,火丁老师的白蛇传更喜欢断桥那一折,光芒太强反而把游湖借伞这一折给遮住了不少。相比之下还是更喜欢王艳的舞台版本。

1.“叹人生世间名利牵,抛父母撇妻子离故园。道旁美景懒得看,披星戴月奔家园。”

乌盆记,前面一开始的四句原板。一生奔波劳碌,却被小人所害,不能与父母妻子团聚。一开始是满载而归,思乡心切,很快就客死异乡,尸骨无存,可悲可叹可怜。听过于魁智的整出乌盆记,当时对开场这段并不是太在意,毕竟从唱腔来说后面还有有精彩的原板,流水板及丑角的精彩演唱。但后来却是对这几句唱词有了更深的感悟。

更多京剧唱段 *** (经典京剧名段唱词)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