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土家风俗哭嫁(哭嫁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土家风俗哭嫁(哭嫁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土家风俗哭嫁(哭嫁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

清明小长假来了,对于清明节,在国人印象中这是一个祭祀的节日,也称“祭祖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清明节期间很少有人办红事,也就是婚事。说起红事,我国婚俗礼仪有很多,其中有一种风俗很少见,这就是“哭婚”。猛一看这个风俗,让人不理解,婚礼本来就是喜庆的日子,为何还有“哭婚”?

借清明节,我们探讨一下哭婚这个风俗。网上介绍“哭婚”的文字很多,而且婚俗专家也进行了研究。从百科资料来看,所谓“哭婚”说法很多,而且呈现西南盛于北方的特点。结合一些史料,对“哭婚”给大家再介绍一下,如有重复或者观点不一,还请各位朋友多指点。

什么是“哭婚”?

哭婚也叫哭嫁。所谓的“哭嫁”,也叫作“哭出嫁”,或者“哭轿”,是新娘出嫁时娘家人所进行的一场仪式。经过历史演变,有的地方也叫“哭唱”。

据资料记载,有的地区哭嫁在新娘出嫁前就开始了,一般在一个月或者半个月进行,有的地区时间更长,在新娘出嫁前3个月。这种哭嫁并不是连续进行,自由随意,有的亲朋好友来送礼,就哭一下,以示感谢。

只有婚礼的前一天晚上,或者当天新郎来接新娘上轿时,此时哭嫁才达到 *** 。但这里的所谓的“哭”是“唱”,并不是瞎哭,有一套唱词,用哭腔唱出来。如果谁不会哭唱还会被人笑话。

据说哭嫁的唱词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这些唱词里内容是出嫁女人感谢长辈养育之恩,感谢兄弟姐妹之情,有的唱词则是对新生活不安等等。

哭嫁在四川西部叫“坐堂”,据清朝吉道人在《味蔗轩随笔·坐堂词》写到:“婚姻之礼,各省风俗不同。然酌礼准情,各省亦大同小异。凡男家娶妇先赋之诗,谓之催妆;女家亲串颂女之词,谓之坐堂。坐堂者,女当喜期将近之先数夕,其诸姑伯姊,置酒为女祖饯,各述吉祥之词,以为颂美,女则申己之意以答……。”

这些关于“出嫁”的说法,是百科记载的。实际上就是养大的女儿要嫁出去,既体现娘家人的不舍,也体现出新娘对娘家的不舍。

这里所说的“哭”是一种喜悦之情,并不是像葬礼时那种哭。虽然有父母不舍女儿的真情,也有女儿不舍离开父母之情,但随着历史演化,哭嫁大都演化成“哭唱”,形成了一套歌词,也形成了一种风俗。

“哭嫁”由来

据资料记载,“哭嫁”风俗起源哪朝哪代,并没有明确记载。春秋战国时,赵国公主嫁到燕国当王后,其母赵太后临别时有:“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有人认为哭嫁就来源于赵太后,此后在各地盛行。

对“哭嫁”还有个民间故事,古代有一个继母对丈夫前妻女儿不好,而把自己亲生女儿当成宝贝。随着继女长大,为了早点把他嫁出去,继母就把继女许配给一个穷人家。

但在出嫁时,继母却哭哭啼啼,还说了一些不吉利的难听的话。就是希望继女过不好日子。但继母没想到,继女嫁给穷书生后,反而生活美满,夫妻二人很和谐。

而继母的亲女儿出嫁时,特意找了一个富家子弟,后来亲女儿出嫁,作为母亲的当然是祝福,临出嫁时说了很多吉祥的话。而且女儿出嫁时,她欢天喜地。不过亲女儿成家后,没多久就和女婿闹别扭,而且夫妻两人天天打仗,后来被丈夫休了。亲女儿一气之下自杀了。

失去了亲女儿,继女又早早出嫁,这位继母孤苦伶仃的一人生活。继女听说此事后,很可怜继母就把她接到身边照顾。乡邻们都劝她,当初继母诅咒你,你还对继母这样好。继女对人说,继母是舍不得她走,才在婚礼上哭泣。

后来社会上就流行起女儿出嫁,母亲哭泣的风俗,也就形成了后来的“哭嫁”。但“哭嫁”并没有明确出处。这是古人传来的风俗。

为何南北差异?

“哭嫁”在川渝地区很流行,特别是川西、川南地区,都有不同的唱词。据资料显示,在三峡民间,特别是土家族的生活习俗里,“哭嫁”是婚礼上最隆重最有特色的仪式。

据说“哭嫁”在汉、土家、藏、彝、壮、撒拉等民族中有此习俗,有的“哭嫁”早就失去古代那种传统,主要以唱为主。

现在“哭嫁”之风在一些地区早已消失,在重庆地区一些地方的土家族人还能见到。不过在粤西地区,嫁姑娘时,女儿是主唱,而且母亲、姐妹及嫂子等都来合唱,以此表达不舍之情。

从“哭嫁”风俗来看,江南很少,西南地区居多,北方这种风俗很少见。这也符合古代人的迁移规律。我国历史上游牧民族入主中原时,比如金朝把宋朝赶到了南方,在中原地区留下的 *** 并不多。但并不说风俗没留下,当然风俗也不少,但哭嫁风俗却没有。

古代四川也有“湖广填四川”之说,有人认为“哭嫁”风俗或许从别的省份传来。无论从何而来,这也是民间一个风俗。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更多土家风俗哭嫁(哭嫁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风俗)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