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新中国成立以后,1955年至1966年期间,对一些在部队工作的有突出贡献的指战员分别授予元帅、大将、上将、中将、少将军衔,共计1614名,其中湖南籍的就有202人,其中上将以上高级将领最多,我将这些湖南籍开国将帅按照地区、县域进行分类汇总,帮助各位阅读。
一、岳阳(57人)
1、平江(49人)。(1)上将3人:钟期光、苏振华、傅秋涛;(2)中将(11人):方正平、甘渭汉、刘志坚、邱创成、张震、张令彬、赖毅、方强、吴信泉、钟赤兵、欧阳文;(3)少将(35人):张正光、李桂林、杨尚高、方国安、谢福林、余非、方国南、林胜国、李元、黄胜明、李光辉、何辉、何维忠、秦化龙、郑贵卿、余光文、谢忠良、李基、李彬山、黄连秋、裴周玉、徐德操、张书祥、吴自立、王赤军、叶楚屏、唐明、方正、张闯初、张平凯、罗湘涛、钟伟、何能彬、吕展、喻缦云。
2、岳阳(2人)。(1)文年生中将 ;(2)蔡爱卿少将
3、汨罗。吴咏湘少将。
4、湘阴(2人)。少将周九银、梁金华
5、华容(2人)。少将朱绍清、张树芝
二、长沙(41人)
1、浏阳(30人)。(1)上将5人:宋任穷、王震、唐亮、李志民、杨勇;浏阳:(中将5人)饶子健、孔石泉、苏鳌 、张藩、汤平、张翼翔;(2)少将20人:何志远、戴文彬、石敬平、江文、汤池、李信、苏鲁、黎东汉、李辉高、杨世明、黄曹龙、罗若遐、邱蔚、张和、刘子奇、曾涤、黄霖、熊晃、李贞 。
2、长沙(7人)。(1)大将2人:萧劲光、许光达;(2)中将2人:唐延杰、何德全 ;(3)少将3人:刘西尧、吴彪、杜屏。
3、望城:谭希林中将。
4、宁乡(3人)。(1)上将:陶峙岳、甘泗淇;(2)少将:潘世征
三、株洲(38人)
1、茶陵(25人)。(1)中将5人:段焕竞、刘转连、袁福生、刘道生、李振声、刘培善、周仁杰、谭家述;(2)少将20人:谭天哲、邓东哲、李改、李俭珠、颜吉连、刘月生、龙书金、颜金生、谭文邦、陈浩、陈外欧、陈志彬、谭善和、周则盛、陈志彬、段苏权、曾敬凡。
2、醴陵(6人)。(1)上将3人:杨得志、宋时轮、陈明仁;(2)中将2人:晏福生、郭鹏;(3)少将:刘文学
3、炎陵(2人)。中将将张经武;少将廖海光
4、攸县(4人):少将刘克、肖友明、贺东生、颜德明
5、株洲(1):少将唐子安
四、湘潭(11人)
1、湘潭(7人)。(1)元帅:彭德怀 (2)上将:彭绍辉;(3)中将:杨梅生、刘先胜;(4)少将罗华生、刘鹏、熊飞。
2、湘乡(4人)。大将陈赓、谭政;中将丁秋生;少将匡斌
五、衡阳(11人)
1、耒阳(6人)。中将王紫峰、谭冠三;少将资凤、郑效峰、熊梦飞、刘显宜
2、衡山(1人):元帅罗荣桓;
3、常宁(1人):中将彭明治
4、衡阳(2人):少将王永浚、王云霖
5、祁东:少将肖远久
六、郴州(9人)
1、永兴:大将黄克诚
2、郴州:上将邓华
3、汝城:上将朱良才、李涛
4、安仁:中将唐天际
5、嘉禾:上将肖克
6、资兴:中将曹里怀
7、宜章:中将肖新槐、欧阳毅
七、邵阳(8人)
1、邵阳:姚喆中将;少将唐健如、石新安。
2、邵东:李寿轩中将;魏镇少将
3、隆回:白天少将
4、新邵:罗云少将
5、武冈:少将袁也烈
八、常德(6人)
1、常德:潘振武少将
2、桃源:少将王其梅、方之中
3、石门:郑国、李元明
4、澧县:少将夏伯勋
九、张家界(5人)
1、桑植:贺龙元帅;中将廖汉生;少将朱绍田
2、慈利:袁意奋少将
3、张家界:范子瑜少将
十、怀化(5人)
1、会同:粟裕元帅
2、溆浦:中将向仲华;少将曾育生
3、麻阳:少将黄忠诚
4、新晃:少将曹玉清
十一、永州(2人)
祁阳:中将周玉成、刘金轩
十二、湘西(1人)
永顺:少将彭飞
十三、益阳(1人)
益阳:少将唐铎
十四、娄底(3人)
1、涟源:李聚奎上将
2、新化:中将陈正湘
3、娄底:少将姜齐贤
从上述情况来看,湖南籍开国将帅主要集中在岳阳、长沙、株洲、湘潭、衡阳、郴州等地,其中平江县、浏阳市、茶陵县最多。
湖南籍将帅多的原因主要是近代湖南开风气之先,湖南人骁勇善战,特别是曾国藩湘军成名以来,带动了一大批湖南人走上了政治舞台,加之黄埔军校所招收的学生之中,湖南人特别多,此外,平江起义、秋收起义、湘南暴动等 *** 创建军队的 历史事件也发生在湖南,所以,共和国的将帅中,湖南人位居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