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会师(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战争),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会师(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战争)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会师(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战争)

1937年评选十大元帅的话,谁会入围?没有陈毅,但会有两个叶帅!

新中国成立后,1955年的授衔成为军史上的大事,至今街头巷尾都有军迷朋友对此津津乐道。

十大元旦的评选,根据的是这些军事家的战绩、资历、关键时期的历史表现、代表性以及综合军事贡献得出的结果。

十大元帅前两名:朱德和彭德怀分别是 *** 正、副总司令,这两座高峰无法逾越。

第三名:林彪,指挥辽沈战役,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一举解放东北全境,使全国解放提前了至少两年!

第四名:刘伯承,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129师师长、中原野战军司令员,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的领导人,率军解放大西南。

第五名,贺龙,早期功劳巨大,南昌起义最高军事主官,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八路军120师师长,三大超重量级职务已经为他预留了一个元帅席位。

第六名,陈毅,井冈山三巨头之一,南方八省红军游击战争代表人物,新四军军长,华东野战军司令员,一战歼敌55.5万,东南各省的解放者。

第七名,罗荣桓,政工元帅,山东军区司令员,根据地建设大师,东北野战军“准备了三桌菜却来了四桌客人”的优秀大厨。

第八名,徐向前,红军战神,我军最高率大兵团作战的代表,解放战争率五、六万地方武装打遍山西无对手,最被低估的战神级人物。

第九名,聂荣臻,政工大师兼根据地建设大师,他创建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对后世战争走向影响深远,新中国首任实际上的总参谋长。

第十名, *** ,红军、八路军和 *** 的“三军总参谋长”,著名的“复合型人才”,每到历史转折时刻必定站出来扭转乾坤的人物。

上述十位名垂史册的军事家已经成为历史的定评,评选标准主要是各个历史时期不同的军事贡献,总体而言,越到后来的权重越大,简单说,红军时期的权重大于建军之前,抗战时期大于红军时期,而解放战争则又大于抗战时期。

那么,一个有趣的问题来了,如果1937年底,就在八路军和新四军刚刚成军的时候评选十大元帅,谁会当选呢?

按说这只是个假设,而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我们只能按最符合常理的逻辑来推导,如果历史回到1937年那个风雨如磐的年代,在那个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特殊日子里,谁会入围十大元帅。

先声明一点,1955年的十大元帅并非确定好了十个位置,然后再往里填人,而是综合了各种因素、经过平衡和增删之后,入围元帅名单的正好是十个人。在元帅评选方案中先后有过多种不同的考虑,都不是十个,最后一版最接近现实的是除主席之外的11名军委委员全是元帅,这其中包括小平同志,他排名第7。

而最后的十大元帅正好是没有小平同志的那份名单,正好是10个人——如果有小平同志在,那就成11大元帅了。

但假设历史回到1937年,我们就用最简单的办法选出十位军事家,姑且称为那时的十大元帅吧。

首先,排名前两位的,一定是朱德和彭德怀。

早在红军创建的初期,我军就初步形成以朱德和彭德怀为正、副总司令的格局。

朱德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后来和陈毅率军发动湘南起义后,上井冈山和 *** 会师。在井冈山上,朱德和 *** 共同创建了第一支红军队伍——红四军。

离开井冈山之后,朱德和 *** 率部在赣南和闽西纵横驰骋,开创中央苏区。朱德先后任红军总司令、中革军委主席和红一方面军(中央红军)总司令。在长期的军事生涯中,朱德成为红军之父,成为军中仅次于 *** 的存在。

1937年,朱德成为八路军总指挥(稍后的第18集团军总司令),进一步奠定其军中第一人的地位,因此,如果在1937年就评选十大元帅的话,朱德显然仍居第一名。

彭德怀排名第二,是和朱德有类似的原因,他自从率部进行平江起义创建红5军以来,先后经历井冈山岁月和中央苏区烽火,担任过中革军委副主席、中央红军副总司令和红3军团军团长,是中央红军仅次于朱德的存在。

如果彭德怀在1937年就成为十大元帅而且高居第二,想必无人不服。

从第三名开始,可能会有一些争议,毕竟1937年的情况和1955年大不一样。

1955年授衔的时候,战争年代已经过去,有可能对一个军事家的军事生涯做一个“盖棺定论”,而在1937年就不可能,因为不知道谁会异军突起,比如林彪和粟裕在解放战争中,也不知道谁会“出师未捷身先死”,比如左权、叶挺和彭雪枫等人。

但经综合考虑后,我们把第三元帅的名额给了贺龙。

贺龙在南昌起义前,已经官至旧军队的中将军长,荣华富贵唾手可得,但贺龙为了追求革命真理,毅然放弃高官厚禄加入人民军队。在南昌起义中,他贡献了自己的部队,可以算是“带资入股”。

南昌起义几乎可以算是高级将帅的“标配”,而作为南昌起义总指挥这个职务的含金量有多重无论怎么评价都不过分!

红军时期,贺龙担任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这个职务含金量也是超一流的,因为当时红军就三大主力,红二方面军就是其中之一。

进入抗战时期,贺龙又出任八路军120师师长。这个职务一样重要,红军只有三个师,因而只有三个师长!

贺龙有南昌起义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总指挥和八路军120师师长三大职务加持,入围十大元帅并排名第三实至名归。

第四元帅我们选择刘伯承。

刘伯承出道很早,我党领导的最早的起义是顺泸起义,总指挥就是刘伯承。

刘伯承在南昌起义担任参谋团团长,在中央苏区担任红军总参谋长。在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他和朱德随红四方面军行军,后转任红军大学校长。

作为军中的理论权威,刘伯承无论是军事体系、实战水平、原则性以及斗争策略,都是超一流的。

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之后,他奉命统率由红四方面军改编的八路军129师,是八路军三大主力师中战力最强的一个师。

1937年的十大元帅第五名我们选定林彪。

到此,八路军三大主力师的师长都入围了元帅名单。

林彪资历不算深,南昌起义和湘南起义时,他仅是一名普通军官。在井冈山上,朱德和 *** 发现了他的军事天才,从此,林彪的地位就像布袋里的锥子一样开始锋芒毕露,到井冈山后期和中央苏区时代,他已经是红军骨干将领,当过红4军军长——红4军是中国第一支工农红军,是由朱德和 *** 亲自创建的。

在中央苏区,林彪的地位继续上升,到长征前夕,他已经是中央红军两大绝对主力之一的红1军团军团长。在两支红军主力中,林彪和聂荣臻指挥的红1军团实力又强于彭德怀和滕代远(杨尚昆)指挥的红3军团。

到此,林彪的地位已经和红军宿将彭德怀并驾齐驱。

抗战爆发,中央红军(红一方面军)再加一部分陕北红军改编为八路军115师,林彪出任师长。

在八路军正、副总司令和三大师长之后,下一个入围元帅名单的是新四军军长叶挺。

叶挺“出道”很早,威震两湖的“叶挺独立团”为北伐第4军记得“铁军”的名誉,南昌起义中,叶挺担任前敌总指挥,他和贺龙的部队构成了起义军的班底。

当年年底,叶挺又作为总指挥领导了著名的“广州起义”——三大起义领导了两个,其资历和能力在当时的军界都是首屈一指的。

广州起义之后,叶挺在国外游历了多年,直到南方八省坚持游击战争的红军被改编为新四军,叶挺成为新四军军长。

新四军人数很少,只有一万多人,连八路军的一个师都不到。而且,新四军是一支建制很奇怪的部队,它没有“师”一级建制,军部直接下辖四个支队,支队虽然是旅级编制,但人数多的也只有数千人,少的只有一千多人。

但是,毕竟新四军和八路军一样,是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因此叶挺的入围是无庸置疑的事情。

接下来的三位元帅名额考虑的是八路军三位副师长。

第一个是徐向前,129师副师长,十大元帅第7名。

之所以让徐向前排名十大元帅第7名,是因为他的资历比另外两名副师长聂荣臻和萧克都强,他曾是红四方面军总指挥,而红四方面军是红军三大主力中实力最强的一支,接近十万大军,徐向前也是红军最早率大兵团作战的高级将领,堪称“红军战神”!

刘伯承以曾经的红军总参谋长之尊担任129师师长,是因为他在长征中有一年多的时候和红四方面军在一起战斗,有很深的渊源;而由徐向前出任129师副师长也是名正言顺的,毕竟129师主力都是他的旧部。

第二个是聂荣臻,115师副师长,十大元帅第8名。

聂荣臻资历很老,曾在著名的黄埔军校当过政治教官,南昌起义中他担任前敌委员会军委书记,是起义的主要策划者。

在中央苏区,聂荣臻担任红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和红1军团政委,和军团长林彪一起来领导这支英雄的部队——这是他和林彪一生三次合作的第一次。

中央红军改编成八路军115师之后,聂荣臻出任副师长。

第三个是萧克,120师副师长,十大元帅第9名。

萧克是一个特殊人物,在1955年的授衔中,八路军六大师长中,只有萧克一个被授衔上将军衔,其余5人全是元帅!

萧克在长征前夕率红6军团“打前站”,到湘西和贺龙的红2军团汇合,湘西一度成为中央红军长征的目的地。

在长征中,贺龙、萧克率领的红军和红四方面军会师之后,红2军团和红6军团奉命改编为红二方面军,贺龙担任总指挥,萧克任副总指挥——红二方面军改编成八路军120师之后,贺龙和萧克自然而然地成为这支部队的正、副师长。

鲜为人知的是,萧克和聂荣臻、徐向前虽然同为八路军副师长,但军衔并不一样,聂荣臻和徐向前都是少将,只有萧克是中将!

1937年的十大元帅最后一名我们考虑由 *** 入围。

*** 是一名极其特殊的军事家,他和贺龙、刘伯承、叶挺一样,在南昌起义之前就已经在旧军队中做到很早的职位,但为了革命事业,这些全都放弃了。

*** 没有直接参加南昌起义的领导,但如果没有他,南昌起义可能会是另外一个样子——当时任第4军参谋长的 *** ,获悉张发奎想借庐山开会的名义扣押贺龙和叶挺,以达到破坏起义的目的。关键时刻, *** 把这一消息通知了贺、叶,使南昌起义得以顺利发动。

红军时期, *** 担任过红军总参谋长,八路军成立后, *** 又被任命为八路军参谋长。

以 *** 的能力和功劳,的确应该在十大元帅中占得一席,但由于参谋长在那个时代地位相对较低,因此我们把他放在第十位。

这样,1937年的十大元帅就全部“出炉”了,包括八路军正、副总司令朱德和彭德怀,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115师师长林彪,新四军军长叶挺,129师副师长徐向前,115师副师长聂荣臻,120师副师长萧克以及八路军参谋长 *** 。

我们发现,还有一些战功和资历很突出的将领非常遗憾地落选了。

如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由于 *** 经常随周恩来在敌后搞统战工作,参谋长一职实际多数情况下是左权履行的;再比如新四军副军长项英,他是新四军实际上的最高领导人……

和1955年实际上的十大元帅对照一下,就会发现,大部分人员是重合的,包括: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徐向前、聂荣臻和 *** ,共8人,但位次有所不同。

而叶挺由于后期不再履行新四军军长职务,后来因空难牺牲,因此不可能再出现在1955年的元帅名单中,否则就有两个叶帅了;萧克则因特殊情况在1955年只授予上将军衔。

后来在华东战场大放异彩的陈毅和在山东以及东北展现军政能力的罗荣桓则没有出现在1937年的十大元帅中,那时陈毅只是新四军一个支队司令员,而罗荣桓在1937年还没有太强的发挥。

以上就是1937年的十大元帅“评选名单”,只是一家之言,希望读者批评。

更多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会师(共和国10大元帅中哪一位没有参加过长征战争)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