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编书者说】
作者:顾春芳(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
编者按
朱光潜说:“生活美学源于生活。当你拥有了什么样的生活,你就活在什么样的美学中。”要真正实现美育,就必须创设一个美的环境,让青少年在美中成长,引导他们体验美、欣赏美、懂得美、创造美。
在“六一”儿童节前夕,北京大学美学和美育中心和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小学《美育》读本。这套美育读本以美为核心,让青少年在自然和艺术的世界里,陶铸至真至美的心灵,涵养美的胸襟,从而探求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美育是灵性的教育,不是技能的教育。美育不只是教人知识,更是要教人认识生命的价值,培养他们发现和体验人生意义的智慧,培养他们在审美中超越有限把握整体的能力,培养他们脱俗的精神气质,进而有能力创造新的生活。这既是审美的培育,修养的培育,也是德行的培育。
审美意识和精神境界的提升总是指向一种喜悦、平静、美好、超脱的精神状态,指向一种超越个体生命的有限存在和有限意义的心灵境界。在这样的心灵境界中,人不再感到孤独,不再感觉被抛弃,生命的短暂和有限不再构成对人的精神的威胁或者重压,因为人寻找到了真正支撑起生命的内在的永恒之光。这一“永恒之光”不是物理意义上的光,而是智慧的心灵之光。它可以照亮一个平凡世界的全部意义。
故宫选自《美育》
皮影选自《美育》
塑造学生心灵美,精神美
2020年10月15日, *** 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美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北京大学美学和美育中心和人民出版社组织编写并出版了中小学《美育》读本。这套美育读本由美学家叶朗先生和北京大学教授顾春芳联合主编,邀请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十余所高校和学术机构从事人文教育、美育、艺术教育的四十余位专家和学者共同参与撰写。这套中小学《美育》读本的基本宗旨是贯彻落实《意见》的指导思想,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突出心灵的教育,精神提升的教育,人生境界的教育。
美育是心灵的照亮,是自我良知的教育,是精神提升的教育,是生命意义的教育,是人生信仰的教育,是心灵的自由和创造的教育,也是给人以希望的教育。美育应该致力于人的精神世界和内心生活的完满,促使我们的感性和精神力量的整体达到尽可能和谐。美育是对人们自身的高尚情操的召唤,是对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召唤。
所以,实施美育,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唱歌,学会画画,欣赏音乐,欣赏美术。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心灵美”,使青少年具有一颗美好的、善良的、感恩的、爱的心灵,懂得珍惜生命,珍惜美好的事物,懂得帮助他人,懂得爱父母,爱他人,爱祖国山河,爱天地万物。美育最基本的特性在于引导人在超越功利、愉悦自由的精神状态中,认知自我的灵性,塑造完善的人格。唯有美的感悟,才能变换人的心地,变换心地才能变换气格,变换气格才能提升境界。中华美育的核心精神就是在自然和艺术的世界里陶铸至真至美的心灵,涵养美的胸襟,从而探求艺术的真谛和人生的意义。
中华美育精神把塑造“心灵美”放在首位。美育的内涵,应该超出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传授,它的目标是引发心灵的自由和创造,引发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养成和谐的人格和完满的人性。这就是孔子说的“诗可以兴”。“兴”,按照王夫之的阐释,就是生命力和创造力的勃发,就是灵魂的觉醒,就是对人的精神从总体上产生一种感发、激励的升华的作用,使人成为一个有志气、有见识、有作为的心胸宽阔、朝气蓬勃的人,从而上升到豪杰、圣贤的境界。心灵美,精神美,本质上是一种爱,对生命的爱,对人生的爱,对父母师长的爱,对花鸟草木的爱,对祖国山河、人类文化、宇宙万物的爱。这种爱,造就了精神的崇高。
“美从何处寻”“一朵小花的美”“诗歌中的山水”“万物皆有可观”“听风雨之韵味”“赞天地之化育”“汉字的诗意”“工笔画的韵味”“中国人的生态意识”“民以食为天”“我养吾浩然之气”……《美育》读本中的这些课文,从思想、艺术、自然、文化到人格涵养无不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神。
妇好鸮尊选自《美育》
《美育》(22册)叶朗顾春芳主编人民出版社
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
一直以来,中小学的美育课程都局限为单科性的艺术课,主要是音乐课和美术课,少数地区和少数学校有书法课、舞蹈课或戏剧课(戏曲课),还有少数地区和少数学校把音乐和美术课组合为一门课,或者把音乐和舞蹈组合为一门课。但是,这种单科性的艺术课不能等同于美育课,或者说,中小学的美育不能局限于单科性的艺术教育。因为,审美领域并不限于艺术领域(尽管艺术是主要的审美领域),它还包含心灵美、人格美、自然美、社会美、风俗美、科学美、技术美等领域,如仁爱之心、高尚情操、梅兰竹菊、花鸟虫鱼、日出日落、大江大河、人物风姿、生命华彩、休闲游乐、节庆狂欢等,单科性的艺术教育不能覆盖这些极其广泛的审美领域。
单科性的艺术教育,在培养中小学生的艺术欣赏和艺术创造能力的同时,当然也能提升学生的审美趣味和审美情操,但是并没有融合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套读本的编写理念改变过去把中小学美育课程等同于单科性艺术课程(音乐、美术)的观念,重视综合性美育的理念,融汇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这套读本加强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充分挖掘和运用各学科蕴涵的体现中华美育精神和民族审美特质的心灵美、礼乐美、行为美、科学美、秩序美、健康美、勤劳美、风俗美等丰富的美育资源,并在其中突出心灵教育、人格教育和生命教育。这套读本还突出了经典教育,在课程中注重介绍艺术经典和艺术大师。如:《兰亭序》《清明上河图》《红楼梦》李白、杜甫、王维、米开朗基罗、拉斐尔、莎士比亚、泰戈尔、石涛、八大山人、丰子恺、齐白石等,从而引导学生提升人生境界,去追求更有情趣、更有价值、更有意义的人生。
这套《美育》读本的每一课都注重并体现美育课程的体验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的指导方针和教学形式,一册在手,教师可教、学生可学、家长可读。每一课都遵循“基础知识+经典赏析+审美体验+审美创造”的复合式教学模式。在此基础上,创新美育师资力量的培养模式,力求充分调动现有的教学资源,整合社会资源,校内外互动,让全社会形成共同培养美育的意识和氛围,形成“以美育人”的合力,逐步培植起美育优秀教学成果和名师,逐步建设起符合各地美育实践现状的美育基地,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校和基地,并逐步开发一批有特色的美育课程、优质数字教育资源。
引导学生欣赏美,创造美
加强中小学美育一定要和减轻学生负担、降低考试压力相结合。避免把美育变成一门单调、乏味的灌输知识、死记硬背的课程。美育的课堂应该成为生动活泼的、带有浓厚的实践性、体验性、创造性、观赏性、趣味性、游戏性的课程。小学教育阶段特别要开展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艺术游戏活动,使他们心中喜悦,蓬勃向上。
美育课程,应该植根于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丰富的土壤,这当然包括艺术,但不限于艺术。所以,我们的美育课程,应该使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走向博物馆、美术馆、剧场、音乐厅,走向工艺坊,走向名胜古迹,走向创造性心灵和诗意的心灵兴发的现场,走向文明和文化的现场,走向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的发生地。让收藏在馆所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文化艺术遗产成为学校美育的丰厚资源。培养我们的学生从小热爱中华文化和人类文化,热爱祖国的山河。培养他们从小感受文明的氛围,触摸文化的脉络,追求文化的创造,珍惜文明的成果,增强他们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由于各地的人文资源和文化特色各不相同,美育课程要考虑地域差异性,充分尊重和结合学校所在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教学活动。这套青少年美育读本倡导开放性、沉浸式和实践性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各地的人文资源,体现地方文化特色。例如:大城市的学生可以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边远地区的学生可以接触和欣赏当地的民间音乐和民间戏曲,可以走进民间艺术的工坊进行考察和体验,特别是各地红色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第一现场,要因地制宜进行美育。通过美育课程,把地区优秀文化植入学生的心灵和记忆,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陶冶高尚情操,塑造美好的心灵。
为了进一步推动东西部学校教育资源的公平,《美育》课程的内容采取同步课堂、共享优质在线资源等方式,在互联网共享平台共享美育的实践和成果。分享的内容包括数字课程、多媒体教学课件、教案等助教资源,以及图片、音频、视频、互动动画等形式丰富的素材库和作品数据库。平台向教师、家长和学生开放。既可以上传优秀的教学案例,也可分享优质的美育课程和思想。
让美育迈向更高的境界
美育的功能重新定义了21世纪人才的内涵,人才首先应该是有着高贵的人格,完满的人性,审美的心胸,良好的修养,身心和谐以及全面发展的人。随着电子工业、信息技术、传媒娱乐、生物工程、文化产业等新经济形态的迅猛发展,需要源源不断地为新的产业输送心智活泼、具有高度创造力的人才。
世界范围内,凡是需要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领域,均需要提高人的文化修养和美学修养。爱因斯坦曾指出科学的最高发现往往不是依靠逻辑,而是依靠直觉和想象力。这种直觉和想象力就来源于审美的性灵中合乎自然的心理秩序和合乎造化的宇宙体悟。个人境界的提高,不仅仅是个人和社会的问题,也关涉到整个国民素质的发展以及国家的未来。
这套读本把美育纳入中小学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中小学教育各学段。本套书分11个学年(小学一年级至高中二年级),共22册,前后连续,构成一个整体。每册包括6个单元:“神圣自然”“审美空间”“美的艺术”“传统文化”“美好的我”“人生境界”。
编写《美育》的目标是推动美育教学的改革与提升。以心灵教育、人生教育、人格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健康的审美趣味,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立足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植根于中华文化无限丰富的土壤,融汇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我们希望通过这套充分体现“开放性”“互动性”和“创造性”的《美育》读本,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下开展有特色的审美教育,引导青少年和读者体验美、欣赏美、懂得美、享受美,指向人的心灵世界和文化素质的全面提升。
《光明日报》( 2022年06月02日11版)
来源: 光明网-《光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