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大家还记不记得?小时候被大人们问起长大后的理想,各位是怎么回答的?
我想对于从五六十年代走过来的朋友来说,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小男生,都会昂首回答:要当侦察兵。
这当然是因为,当时的一些电影,对我们的影响太大了。
在我们的理解里,侦察兵几乎算是这个世界上最神勇最机智的人了。他们似乎无所不能,不仅拥有过硬的军事素质、心理素质,而且行动起来格外迅速、敏捷。他们总能在严酷的环境中与敌军斗智斗勇,并能获取重要情报,为我军的胜利,立下汗马功劳。
小时候我们都想当英雄,而且要当就当像孙道临和王心刚在银幕上所扮演的侦察兵那样的英雄。
雅清第一次在银幕上看到侦察兵的形象,是在《渡江侦察记》这部老电影中。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渡江战役前夕,我军某部为了更好地了解对岸敌军的江防情况,特派侦察部队李连长率领一个侦察班,先遣渡江到江对岸,去侦察敌情。在这部电影中,孙道临所扮演的李连长,曾给我们留下了非常难忘的印象。
1974年,我们又在北影厂拍摄的另一部影片《侦察兵》中,看到了王心刚所扮演的另一位侦察兵的形象。其英俊的扮相,威武的神情,同样令我们难以忘怀。
孙道临和王心刚,在众多影迷心中,都是男神级的大明星。1962年,他们又都被评选为“22大明星”之一,可以说都是中国最好的演员了。
而当我们把他们俩所扮演的“侦察兵”形象放到一起看,我们就会发现,其中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一、孙道临在《渡江侦察记》中扮演李连长
孙道临和王心刚,都是银幕形象俊美帅气的男明星。
但相比王心刚那一目了然的冷峻、阳光和酷帅,孙道临的身上,更多了一层书卷气。显得温文尔雅,俊美飘逸,给观众的感觉,更加耐人寻味。
我想,他们各自身上所拥有的不同魅力,应该与他们的成长背景和经历,有着直接的关系。
王心刚很早就参军进入到了部队。在革命的大熔炉里,他的身上,培养出了坚毅、硬朗、阳刚的士兵所特有的气质。
而孙道临则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很小就喜欢舞文弄墨,15岁就开始创作小说,17岁就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可以说在成为专业演员之前,他一直都在读书和学习。所以他的身上,自然浸染了诸多学生气。后来成为演员,儒雅和舒缓,也几乎成为了他所独有的标签。
孙道临最初在舞台和银幕上,也以多演知识分子的形象。比如《大团圆》中多愁善感的三弟,比如《乌鸦与麻雀》中的文质彬彬的华洁之,比如《女司机》中的周技师,和《民主青年进行曲》中的方哲仁,基本上全都属于这种类型。
他演“文人”或“才子”,几乎都不用演,因为他本身就是。所以他在《早春二月》中所扮演的肖涧秋,才能成为绝版经典。换一个演员,自然演不出他的那种神形兼备。
然而一部《渡江侦察记》却彻底改变他在观众心中的“固有人设”——原来“书生”也可以演“军人”,而且还演得那么好。把一个侦察兵的形象,塑造得有血有肉,真实妥帖。
能够出演到《渡江侦察记》这部电影,我觉得孙道临应该首先感谢汤晓丹导演的“慧眼识英”。因为正是有汤晓丹导演的坚持和大胆启用,才使得孙道临有了一部经得起考验的转型之作。
记得当时,上影厂的许多领导,对于让孙道临出演李连长一角,是持反对意见的。然而汤晓丹却向厂里保证:如果孙道临演不好李连长这个角色,全部责任由我承担。
那么汤晓丹为何会如此信任孙道临呢?我想除了他们性情相投、相交甚好之外,更重要的原因,是汤晓丹从孙道临身上看到了巨大的潜质和变化。孙道临1951年曾参加过赴朝慰问团。在朝鲜,他已经认识和体会到了真实的战场生活。而他在战场上所表现出的积极主动,大家也都有目共睹。
而且汤晓丹认为孙道临身上所特有的蓬勃朝气和智慧,也与李连长这个角色,极其相符。
事实证明,汤晓丹导演的选择十分准确。
孙道临扮演了一个“独一无二”的李连长,不仅机智勇敢,而且从容温和,极具亲和力,观众在银幕上一看到他,就再也忘不掉了。
后来,孙道临自己也说,《渡江侦察记》是他艺术创作的一个转折点,对他日后塑造多种类型的角色,提供了帮助。这之后,孙道临又在银幕上塑造过众多军人形象,如《南岛风云》中的韩承光、《红色的种子》中的雷鸣等,尤其是《永不消逝的电波》中的李侠,更加令人难忘。那句“同志们,永别了”的台词,也成了几代人心中的共同回忆。
那么,孙道临在《渡江侦察记》中所扮演的侦察兵,为何能大获成功呢?有哪些特别之处呢?
为了演好李连长,孙道临曾专门前往海南岛的部队去接受锻炼,和真正的侦察兵一起同吃、同住、同训练,直到对侦察兵的动作行为了然于胸为止。他还从当年的渡江英雄连连长那里,学习到了李连长应该具有的职业思维和性格特点,这为他塑造李连长这个角色,提供了巨大帮助。
而在影片拍摄过程中,剧组曾遭遇过许多困难,生活也十分艰苦。期间还发生过地震,洪水泛滥。但身为演员组长的孙道临,却始终站在第一线。在镜头前,他是演员,在镜头外,他是道具搬运工、是生活调度员、是抗洪指挥官。总之哪里需要,他就会在哪里出现。
当一个演员,完全以一个战士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他又怎么会演不好自己的角色呢?
在《渡江侦察记》这部电影中,有一段非常重要的情节,就是李连长被刘四姐救下,然后刘四姐划船将他送到江对岸。孙道临和李玲君在这场戏中,都有非常自然生动的表现。然而观众所不知道的是,拍摄这场戏时,孙道临正发着高烧呢。但是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他咬着牙坚持拍下了所有镜头。
1954年春节,《渡江侦察记》与观众见面了。影迷们对孙道临所扮演的李连长赞不绝口。认为他惟妙惟肖地塑造了一个侦察兵的形象。
而孙道临所塑造的侦察兵好在哪里?雅清觉得,好就好在,真实、自然、不脸谱化。孙道临并没有按照“伟光正”的套路,将李连长塑造成一个无所不能的超级英雄,而是从实际生活出发,将李连长的沉着、冷静、遇事不慌,临危不惧的特点,全都展现了出来。让观众觉得,这是个“活生生”的人,而不是神。
同时,孙道临自身所拥有的学者风度,以及他的强大气场,都为李连长这个角色增色不少。影片中他一出场,便以冷静的眼神,沉着的态度和简短却果断的话语,向我们交待出了人物的身份、性格甚至他的成长背景。
我特别留意到了孙道临出演李连长时的眼神,自始至终,都是敏锐却坚定的。这是一个成熟老练的侦察兵所该有的眼神。所以看到他的眼神,我们就已经打心底认同了他所扮演的角色。我认为这是孙道临自身文化底蕴的体现,而绝非仅仅是通过演技所表现出来的东西。现在的好多演员,拼命演机智和灵敏,可就是演不出来啊。为什么?因为他腹内空空啊,没有东西可倒出来啊。
所以,谁说“文人”就不能演“兵”呢?孙道临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吗?他演的李连长,不仅机智、刚毅、果敢,而且人物性格分明。人物的内心活动,也被他诠释得淋漓尽致,仿佛李连长这个角色触手可及。
我想,这就是一个演员的最大成功吧?
那么,王心刚所扮演的侦察兵,又有哪些不同呢?
二、王心刚在《侦察兵》中扮演郭锐
《侦察兵》这部电影,是特殊年代的产物,带有那个年代所特有的一些印记。比如“三突出”、“假大空”、“话剧腔”、“人物脸谱化”、“剧情拼凑感严重”等。
然而因为王心刚的出现,却使得这部电影成为了众多影迷的“心头好”。
连豆瓣评分都是7.0分。我想这其中更多的分数,都是打给演员的。除了王心刚之外,这部影片还汇聚了于蓝、于洋等大明星,以及于绍康、安震江、杨雅琴、方辉等好演员。他们出神入化的表演,为影片增色太多。
咱们今天只说王心刚。
王心刚在影片中简直太帅了。尤其是骑白马、穿上国军制服打入敌军内部的造型,简直帅出了天际。
所以很多观众看了这部电影后,说:王心刚,真是帅哥中的帅哥。
尽管他出演《侦察兵》时,已经42岁了,早已不再是一个年轻小伙,然而一个男人的魅力,往往在中年的时候,才会完全散发出来。而恰在这时,王心刚为我们带来了侦察参谋郭锐的形象。
但其实《侦察兵》开拍之初,郭锐的扮演者不是王心刚,而是八一厂的另一位帅哥明星张勇手。可是因为《侦察兵》拍摄过程中,北影厂的另一部重点影片——重拍版的《南征北战》也上马了,并且邀请张勇手出演高营长。因此张勇手只能退出《侦察兵》剧组,临时换上王心刚来“救场”。
却不料王心刚在这部《侦察兵》中的英武扮相,又成了影迷们所津津乐道的话题。
其实王心刚扮演侦察兵,是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的。他很早就参军入伍,对部队的生活更为熟悉。后来进入八一厂,也一直都是扮演军人为主。而且他英俊威武的扮相,其实也与我们心中银幕军人的形象,更加吻合。
后来很多人说这部《侦察兵》是《渡江侦察记》的翻版,还有很多朋友会把这部影片跟《渡江侦察记》搞混淆。我想其中最大的原因,就是王心刚和孙道临所扮演的都是侦察兵,而且他们的人物造型,都是那么帅气无敌。另外在细节体现上,《侦察兵》也与《渡江侦察记》有诸多雷同之处。
然而事实上,这部《侦察兵》与老版的《渡江侦察记》相比,那差别还是有点大的。
《渡江侦察记》的剧本是经得起推敲的,全片基本上找不出情节上的硬伤。然而1974年北影厂所拍摄的这部《侦察兵》,却有太多漏洞。比如情节老套、故事散乱、缺少核心矛盾,场景转换也不连贯,人物脸谱化严重。连当时在小朋友,都为这部影片总结了一句话就是“好人都是浓眉大眼国字脸,而坏蛋全是贼眉鼠眼小分头”。您甭说,还真挺形象的。
而且剧情讲述的是发生在1949年之前的故事,可是却让剧中人物穿上1965年式的陆军服。这样的“乌龙”,也太明显了点吧?
然而这部电影上映后,却同样引起了巨大轰动。小朋友们看到精彩处,还会集体拍手欢呼。然后在玩打仗游戏的时候,也会模仿其中的场景。那句“你们的炮是怎么保养的啊?”的台词,也被迅速流传开来。
后来我想,这样的电影,为何还会造成轰动啊?那是因为,当时也没什么电影可看啊。一旦有新电影,大家都跟“久旱逢甘露”似的,而且还是王心刚主演。那时的王心刚,可是妥妥的票房保证啊。
所幸演员们的表演,还是值得回味的。
尤其是几位扮演反派的演员,都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比如于绍康所扮演的还乡团团长,出场没几分钟,但活灵活现的表演,却使人物跃然于银幕之上。
还有安震江所扮演的王德彪,演技超群,出神入化,每个动作每个表情都那么恰到好处,既体现了人物性格,又有令观众难忘的记忆点,着实难得。据说为了演好敌搜索队队长这个角色,安震江每天都在家画好图纸,然后再运用到镜头前,所以他所塑造的人物,才会那么生动鲜活。
相比之下,王心刚所扮演的男主角郭锐,倒显得“摆拍”痕迹太明显了。
当然,那时候的电影,都是这样。因为要“三突出”嘛,正面角色一定要拍得帅气、明亮,眼睛里一定要散发着璀璨的光芒。所以一号人物才会有那么多大特写。而且每张特写都那么神采奕奕、体现出一种英勇神武之气。
然而这样一来,我们除了记住了王心刚的帅,还能记住什么呢?
相比较孙道临所扮演的李连长,王心刚所出演的郭锐,显然显得有点“虚”、有点“假”,有点“站不住脚”。
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那时候的电影,如果不这样演,那很可能影片就过不了关。
王心刚当然是有演技的,他在《红色娘子军》、《勐垅沙》、《野火春风斗古城》中演得多好啊。然而在《侦察兵》中,他却必须得面对镜头做”英雄状“,说台词也得像演话剧一样铿锵有力,不然,该怎么显示头号主角的英勇顽强和完美形象呢?
所以,现在,当我们将孙道临和王心刚所扮演的侦察兵形象放到一起看时,就会发现其中的巨大差别。那就是孙道临将李连长演成了一个“鲜活有特色的人物”,而王心刚所扮演的郭锐,却明显被“神化”了。而当一个角色被“神化”之后,就会显得“很不真实”。
所幸王心刚的扮相绝对是无可挑剔的。他无论从形象到气质,都是当时银幕上的颜值担当。所以,仅就人物扮相来说,王心刚版的郭锐,似乎更加符合我们心中对“侦察兵”形象的想象。
那么,对于孙道临和王心刚所扮演的“侦察兵”,各位印象更深的,是哪个版本呢?欢迎大家通过留言区,与更多网友进行互动。我是雅清,再次感谢大家的关注,咱们明天同一时间,再会。
本文系DJ雅清团队原创作品,未经允许请勿抄袭!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