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老早上海人轧朋友看电影
最挺刮的是去淮海路上的国泰电影院
这家电影院于1932年开张营业
红色面砖、典型的欧式装饰艺术风格
非常摩登现代
近日,国泰电影院发布公告
将于8月25日(本周四)起
暂停营业
正式启动影院设施的更新升级
引发了诸多关注
国泰电影院的前世今生
国泰电影院,原名国泰大戏院(Cathay Theatre),建于1930年,已经和观众们一起走过了92个年头。它是由旅沪的英籍广东人、“中国电影院大王”卢根集资筹建的,由著名的建筑设计事务所鸿达洋行设计,主设计师是与邬达克同时代的另一位上海滩热门设计师鸿达(H. Gonda),鸿达还设计了南京东路的新新百货(就是现在的第一食品)和外滩14号的交通银行大楼。
电影院占地1559平方米,建筑面积2153平方米,1931年竣工。钢筋混凝土结构。外墙作竖直线条处理,统长窗与深褐色面砖相间隔。立面还用紫酱红色的泰山石,白浆嵌缝。立面中央是阶梯状塔楼,挺拔、简洁、明快,是“装饰艺术派”的存世精品。
影院不仅外部精致,内部装饰也富丽堂皇,有浓重的古典主义色彩。整个放映厅旧时有1081个座位,没有立柱,视线非常开阔。观众无论坐在哪个座位都会感到很舒适。舞台左右有两条树立的灯柱,场内左右梯式横直相间的灯光,一起交相辉映,十分气派。二至三层是供观众娱乐的弹子房。
国泰大戏院于1932年1月1日正式开张营业,这天放映的是美国米高梅影片公司的文艺片《灵肉之门》。当天,一则新闻登在《申报》上,广告用语是:“富丽宏壮执上海电影院之牛耳,精致舒适集现代科学之大成。”
△1932年国泰大戏院开业广告
从开业到1949年,国泰大戏院初由外商联合电影公司经营,后来由国光联合影业公司管理。当时,国泰大戏院是放映欧美片为主的首轮影院。
抗战时期,国泰电影院因故停业,后来在1946年1月复业。
重新装修后放映的除了欧美影片,也放映了几部国产片,诸如《假凤虚凰》《吉人天相》等。当时,播放外国片时,每个座位装上“译意风”,将英文对白同声译成中文讲解,颇受欢迎,不过这是要另外付钱的。
1954年,公私合营后电影院门口的英文招牌换成了中文“国泰”。
△20世纪40年代拍摄的国泰大戏院西侧面广告
△ 1993年,淮海中路茂名路口国泰电影院
1994年,国泰电影院被上海市人民 *** 命名为优秀历史建筑。
2003年,国泰电影院进行了全面改建,将978座平坡式放映厅改建成3个风格迥异、豪华舒适的电影厅,其中一厅225个座位,二厅241座,三厅123座,休息厅150平方米。
2013年6月14日,国泰电影院又经过一次“修旧如旧”的改造后,重新开业。
鲁迅、张爱玲、秦怡、赵丹、上官云珠
沪上名人明星云集
国泰电影院周围全部是高档住宅区,放映的都是美国派拉蒙、米高梅等八大公司和英国鹰狮公司的大片,领票员是清一色的俄侨小姐,因此去国泰看电影的多是社会上层人士,且需要精心打扮方能进场。
进场后,安静入座,电影开始放映就不再允许入场,放映完毕后也多让女士先离场。这些礼节是到国泰看电影的观众自觉遵守的规则。当然,到国泰看电影的花费也很高。国泰作为首轮特级影院吸引了很多名人前来观影,赵丹、上官云珠等影星都是国泰的常客。
1935年,美国影片《仲夏夜之梦》在国泰大戏院首映,观众如潮,场场爆满。当年12月某一天,鲁迅就曾高兴地和家人雇车赶到国泰大戏院,不料当场票全部售完,只好买了下一场电影票。看看时间还多,他们回到虹口的家吃晚饭,然后再雇车赶到国泰大戏院。
张爱玲也是国泰电影院的忠实观众。在她小说和文章里,多次提到“国泰”两字。这不奇怪,她住过华懋公寓,离国泰仅一步之遥。
电影艺术家秦怡从小就是个影迷,八九岁就知道了国泰电影院,在这里看过《一曲难忘》《翠堤春晓》等经典影片。
秦怡还是第一批被国泰电影院悬挂海报的电影明星,一起的还有赵丹、上官云珠等明星,成为1950-1960年代上海电影文化的一道风景线。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站在小时候就经常出入的电影院看到自己的海报迎风摆动,非常自豪,“甭提有多威风了”。
国泰电影院每月至少为社区放映一场免费公益电影,还经常举办敬老专场、残疾人专场、学生专场等,还有很多优惠活动,虽然地处黄金地段,但是价格依然实惠感人。2005年被国家广电总局授于"五星级影院"铜牌。
有人说
国泰电影院之于淮海路的意义
就如大光明电影院对于南京路的意义一样
是上海两条百年老街上真正的殿宇
也是它们灵魂上的心房
在上海人心中
国泰电影院也是一个
盛满了回忆的所在
对于这次大修有人说
“盼归。再见。”
改造升级后
国泰电影院将全面焕新
为观众提供更多元化的优质服务
期待着
将来与国泰电影院
在光影世界里再次重逢
综合自东方网、国泰电影院、上海地方志、上海黄浦、新闻晨报等
来源: 上海新闻广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