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雨具的具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雨具的发展),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雨具的具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雨具的发展)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雨具的具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雨具的发展)

古人遇到雨天时都有哪些雨具呢?

01身披“袯襫”、“油衣”

“袯襫”(bó shì)即“蓑衣”,由莎草或棕榈科的蒲葵制作而成。袯襫与不仅可以避雨,而且能空出的两只手干活,便于农民雨天劳作。渔夫雨雪天垂钓时也常披袯襫,不少古画中,这还是钓鱼爱好者的必置装备呢。

头戴斗笠的船民

“油衣”,用绢丝制作,外涂油脂或桐油,避水性极好。明清时,油衣已是常备用品。晚清时,塑料雨衣进入中国,油衣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大清会典》中高级雨衣“雨裳”款式插图

蓑草结衣,御雨之具。——《本草纲目》

明王圻《三才图绘》中标准制式的蓑与笠

02头戴“笠帽”、“油帽”

笠是晴雨两用帽,既可遮阳又能挡雨,用材与蓑衣差不多。唐朝时出现了“油帽”,也称“苏幕遮”,原本是回鹘妇女戴的蔽日遮雨帽。传入中原后,男人也戴起了油帽。

笠 帽

尔牧来思,何蓑何笠。——《诗经·无羊》

03脚穿“油鞋”、“油靴”

古人雨天会穿类似鞋套的护具,用木片做底,靴面用细绢制作,外面涂上桐油或蜡。分有筒和无筒两种款式,无筒称“油鞋”,有筒称为“油靴”。明清时,还出现了专供小脚女性雨雪天出行用的油靴,俗称“油壳篓”。

明崇祯年间刻本《 *** 词话》插图中穿油靴的男子

或雨雪之日,油靴则不禁也。——《酌中志》

更多雨具的具是什么意思(中国古代雨具的发展)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