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衢州市境内共有734个姓氏(其中复姓8个),皆外地迁来。万人以上的姓41个;千人以上的姓91个;百人以下的姓108个。人数最多的为徐、郑、王、周,最少的是深、鸿、注、鑫等。
考察衢州诸姓来源,结合我国历史上几次大的人口迁徙活动,衢州姓氏迁徙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
从汉代到三国,两晋,这一时期迁来衢州的姓氏有徐、舒、齐、郑、慎、毛、祝等。上述诸姓,其特点是如今不仅人数多,而且以衢州为中心,长期向周边乃致海外扩散。以徐姓为例,如今在衢州人数最多,全省各市县几乎都有灵山徐氏的后裔。再如慎姓,如今衢州虽不上千人,但其裔脉已遍及朝鲜半岛。那里衢州慎姓的后代已发展到6万人。再如毛姓,从柯山毛氏,到清漾毛氏,吉水毛氏,最后到韶山毛氏,虽逾千年时光,却是一脉相承。
从南北朝至宋代,是衢州姓氏迁徙的第二个历史时期。这期间,北方战乱频频,位于江南浙西一隅的衢州,社会相对稳定,因此,衢州便成为北方民族避乱的栖身处。这期间迁来的大都为世家大族,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他们的入籍改变了衢州上层社会的政治结构,为当时衢州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增添了活力。如南朝梁时江世源,以护军身份驻信安(衢县),成为衢州江姓之始祖。而江氏一门,在宋代科举昌盛,列全国各姓之首。唐代的周养,五代时吴佑,他们的后代人才辈出,如今也是泱泱大姓。
北宋灭亡,南宋皇帝赵构建都临安,衢州成为京畿。中原名士如过江之鲫,流寓衢州。孔子第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扈跸南渡,建家庙于衢州,其意义不仅仅是一个家族的南迁,而是传统儒学立根衢州之揭橥。这一时期先后迁衢州的有复圣颜回的后代,唐陆贽的后裔,宋范仲淹的后裔;有赵鼎、魏石工、陈与义、邵知柔、叶义问等儒学传道者;有国医院使张信,宋宗室后裔赵会衿,赵子昼,周恭帝后裔柴叔夏等,如众星拱月般地聚居在衢州。
元、明、清三朝是衢州姓氏迁徙的第三个时期,也是衢州历史上姓氏变化最大的时期。元代徽商寓居,不仅繁荣了衢州的商业贸易,同时又孕育了明清时期“龙游商帮”的雏形。朝代的更迭,兵燹频仍,原有的姓氏消亡,新的姓氏入迁。社会的大动荡,导致姓氏大剧变,最典型的莫过于清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与咸同年间的太平天国战争。衢州人口为之锐减,土地荒芜。于是闽赣两省平民大量迁入。如今,沿仙霞岭山脉到龙南山区,有着众多在这一时期迁来的所谓“棚民”的后裔。畲族也是这一时期迁来的。他们大都以垦植为业,其中有部分从事制陶业或纸槽业。
新中国成立以后,姓氏迁徙仍在继续。解放初,有大批南下干部入籍衢州。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又有许多外籍科技干部来衢州参加建设。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因新安江水库建设,有一大批移民迁来衢州。半个多世纪来,他们为衢州的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贡献,也丰富了衢州姓氏的内容。
衢州姓氏也是中华民族大团结、大融合的缩影。在稀有罕见姓中还可以看到兄弟民族的影迹。除众所周知的畲族雷、蓝、钟三姓之外,有汉代匈奴族遗留的卜、乔、兰等姓,而元、穆、嵇、尉、奚等姓则是北魏鲜卑族部落的族姓。 *** 与汉族共有李、马、程、白、石诸姓,壮族的姓有韦、覃等。满族的姓有罗(原姓爱新觉罗)、关(原姓关尔佳)、那拉等姓。历史上女真族原姓完颜阿骨打,今天衢州的完姓正是当年女真族的后代。姓氏录单姓726个,复姓8个(诸葛、欧阳、申屠、东方、司徒、那拉、皇甫、濮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