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细思极恐...(人心细思极恐),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细思极恐...(人心细思极恐)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细思极恐...(人心细思极恐)

帝喾有个妃子姜嫄,生了个儿子后稷,后稷出生后就被母亲遗弃了,遗弃了三次,三次都神奇的转危为安,回到母亲身边,于是这个孩子叫弃。

这件事看着很神奇,一个襁褓中的婴儿,独自被丢在野兽毒虫出没的荒郊野外,但每次都能安然无恙的回到母亲的身边,其实稍加思索,就会发现这是姜媛耍的小把戏,目的就是向族人展示自己的儿子不是凡人,有天神护佑,好在家族的权力争夺中引起重视,获得更多的资源。

母亲都这么有心机,儿子当然不能差。但后稷是个好孩子,勤勤恳恳的侍弄庄稼,能一心的好好种地的人,必须是个没有乱七八糟的邪念的技术男。

种地种的好,粮食收成高在当时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于是后稷被封了官,还有了封地。可是他的儿子不窋却不知怎么把老子种地种来的官弄丢了,还被发配到很边远荒芜的地方(甘肃庆阳)。着又是个怪事,因为后稷那么大的贡献,儿子就算是有点小错,也不至于丢官罢爵还被踢出政治中心和戎狄交织在一起。有说法是当时太康在位朝廷混乱,但实际上后稷的弟弟是尧,他的儿子不大可能活到太康一辈,那么,不窋只能是犯了比较严重的罪行,换句话说就是触犯了当权者的底线,也就是后世说的谋反一类,总之是个野心勃勃不安分的家伙。

在和戎狄做邻居的几百年里,周的族人和戎狄冲突不断,到了古公亶父这一代,古公亶父是个有想法的人,认为总这样下去不是个办法,打不过戎狄还经常被他们抢吃抢喝,于是便宣传说自己的族人不忍心伤害戎狄人,不愿意和他们争抢食物物资,便带着族人翻山越岭来到了岐山脚下的周原。周亦从此得名。

跑就跑,但跑还要整出一个悲天悯人的理由,古公亶父真是天生的政治家。

古公亶父在周原带领族人建筑城邑,开垦荒田,祭祀先人,总之做了很多壮大周族的事,同时也时刻不忘剪商大计。诗经中曾有“居歧之阳,实始剪商”的诗句。歌唱的就是古公亶父和族人于周原蓄积力量准备灭商取而代之的史实,所以说商周恩怨应该是由来已久,很可能就是从后稷之子被放逐开始,这更印证笔者的猜测。

就像纸包不住火,野心也是包不住的,商王正是因为看出了周族的野心,才将但亶父之子季历囚于朝歌,一直到死。

说到季历,还有个小插曲,季历本是亶父的小儿子,上面有两个哥哥太伯,仲雍,亶父传位的话顺理成章的先是太伯、仲雍,但两个哥哥看到父亲喜欢小儿子,不想让父亲为难,俩人一商量便收拾铺盖卷跑路,跑到江南,断发纹身,成了吴楚文化的先祖,这事也颇蹊跷,看看历朝历代的太子是个多么高风险的职业就知道了,但这恭仁礼让的贤者都让周家占全了。这二位能跑多远跑多远,并且还断发纹身,这明明是怕周族的人再找他们麻烦,很可能是亶父或季历明里暗里的暗示两位,这两位感觉到受到了威胁,打又打不过于是躲起来猫着。

时间来到帝辛时代,帝辛也就是纣王千古以来都是个荒淫无道的暴君形象,但随着甲骨文的大量出土,纣王残暴君主的形象也要变一下了。为什么呢?首先要说帝辛的事是后来的周族人记载的,而对甲骨文的考证,帝辛其实是一个伟大的帝王,他聪明敏捷,能力过人,锐意改革,废除人殉,不拘一格的选拔人才。商朝崇尚那些神神鬼鬼,祭祀什么的天天有,甲骨文就是占卜之后的记录文字,帝辛继位后,不能说直接废除这一套吧,但他是不怎么信这个东西的,这在科学文明十分落后的商代,能有这样的思想是相当可贵的,商代是奴隶制社会,贵族拥有一切的权力,平民奴隶的生活可想而知是多么悲催,但帝辛从奴隶中选拔有才能的人,让他们参与国家治理,这无疑又是一大创举,但这就伤害了贵族的利益,他们之中便有人和周人暗中勾结起来,周族人又收买商王这边的人做内奸,在帝辛对东夷用兵朝内空虚时,通风报信给周人,这是周人为瓦解商统治阶级内部力量而使的阴招。

至于人们熟知的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等,笔者认为应该是有的,但明显是被周人夸大了。

由此看来,帝辛作为一个奴隶社会的变革者,触动了贵族阶层的利益,同时也表明任何改革都是要按步就班的慢慢来,超前的一蹴而就的只能是惨败。

牧野之战之后,周人大胜,武王带着他的部属子民入主中原。

因担心盟友蜀国的兵力强大对已不利,牧野之战之后一个月,周武王突然对蜀国发起袭击,还在高高兴兴庆祝胜利的蜀人毫无准备,在偷袭中被打的七零八落,自此后和周结下不解之仇,周族虚伪的面目露出了阴险狰狞。

得了天下,周武王却开始日夜忧虑睡不着觉,首先怎么处置帝辛之子武庚和广大商朝遗民是个问题,包括广大商朝遗民?没错,注意是广大遗民而不是少数商朝贵族。这说明帝辛并没有失去民心,武庚有很多的支持者。这场战争并不是那么正义,实际上在牧野之战前夕,就有伯夷叔齐两位贤者阻止武王的前进的战车,认为这不是一场正义之战,后来伯夷叔齐耻食周粟而饿死首阳山中被写进诗经是妇孺皆知。

武王假意封武庚为王并让武庚继续在朝歌生活统治,派自己的叔父管叔蔡叔看着他。但武庚怎么可能看到自己的父亲被杀死而无动于衷呢?复仇是必然的,武王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有意这样安排,等到彼时再出手那就是理所当然,但他没想到的是武庚居然策反了管叔蔡叔,这二位最终给武庚和商朝旧贵族做了陪葬者。

武庚和商遗民还好说,不算是个多麻烦的事儿,最主要的是武王自己怎么抢来的江山自己门清,诸侯国也是心知肚明,那保不齐有人要复制周人成功的案例了,天天害怕有人要夺自己的江山,周武王在忧虑中一命呜呼了。

摄政的周公旦更是个人才,不得不说从后稷开始,特别是古公亶父之后的这几辈人中是人才辈出,周公旦深知哥哥武王的忧虑,然后制定出一整套的分封、宗法、礼仪制度,以忠君、仁义、道德等要求世人,从而达到稳固统治的目的,这便是儒家的雏形。从此,儒家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并逐渐成为主流思想统治了中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

而在周人开启的仁义道德背后,是他们血腥的发家史。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更多细思极恐...(人心细思极恐)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