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爱情究竟是怎么一回事?1月16日,美国《时代》周刊推出专稿《我们为什么相爱》,试图从科学原理上分析爱情是怎么产生的。
—— 网络信息合集
爱情的源头在哪里
基因学研究表明,男女间之所以会相互吸引、爱慕,原因在于我们体内,存在某种通过几万年进化所形成的基因物质,促使人类为了自身繁衍而“不得不”寻求交媾对象;荷尔蒙在这方面也起到了关键作用。但基因与荷尔蒙首先促成的是看到异性在生理层次上的冲动。而对于爱的产生,还要从人类的精神层面上去寻找缘由。
西方宗教告诉我们的是:女人是男人身上的一根肋骨。于是男人们便要带着近似的痛苦,在大千世界、茫茫人海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那一根“肋骨”。但科学家证实,事实上最初决定男性生命形成的染色体,是由女性染色体裂变所得——原来那些自以为是的男人才是“肋骨”(怪不得女性天生具有如此深厚的“母性”)。
现代精神生理学研究表明,互生爱慕的男女双方,所发出的脑电波频率是大致相同的,爱得越深,则和谐共振的频率图谱就会越优美。中国古代有“夫妻相”一说,意思是相爱的双方在精神气质上有相当符合的地方,以至于他和她在外表容颜上也体现出惊人的一致。
在爱情的由来上,德国人类学家海伦·费希尔给出的解释更加详细、合理和完备:“爱情其实由三种需求而生,一种是‘※’的需求,它激发你去寻求那些‘合适’的人;另一种是‘渴求浪漫’,类似于那种初恋时的眩晕感觉,但这种感觉大多数人只能珍藏于求爱时期;第三种对于爱的需求,是由我们大脑里的‘婚姻系统’发挥作用,那就是对生活伴侣的深深依恋。”
大脑内还有爱情“生产线”
除了上述外在感观因素,人类大脑中还有条爱情“生产线”。人脑中和爱情有关的区域主要有3块:腹侧被盖区(ventral tegmental,多巴胺的精炼厂,愉悦系统或反馈回路),伏隔核(nucleus accumbens,又名阿肯伯氏核,次脑皮层中的反馈回路);和尾状核(caudate nuclei,是主导行为模式和乏味习惯形成的区域,比如打字、开车等技能)。
爱情产生的神经化学过程大概是这样的:当我们感受到爱情萌动时,腹侧被盖区开始大量分泌多巴胺,高浓度的多巴胺让人感到极度的快乐甚至心醉神迷(但这只是短暂的愉悦,还称不上爱。);伏隔核针对从下丘脑传递过来的神经信息,用多巴胺和血清素、催产素进行调制,写入尾状核。任何记忆感受一旦写入尾状核,就很难消除,这就不奇怪为什么爱情的回忆是终身难忘且历历在目。
在这个过程中,催产素是最重要的角色,它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建立“信任”,促成男女承诺的物质。大脑中的爱情反馈回路是由多巴胺等调制的,这些物质浓度越高,调制出的信号越强。
这个过程也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比如说共同经历过灾难的伴侣,更倾向于认为对方就是自己终身伴侣。这实际上是在经历灾难这一过程中,身体产生的某种化学物质让我们形成了这种认识。
当然,爱情可能会破裂,但大脑的神经活动或相关记忆并不会随之消失,这也是失恋者痛苦的根源。更有甚者,尾状核与成瘾相关的区域始终保持活跃状态,对这样的人安慰说时间会改变一切是没用的。幸好不是所有的爱情都最终破裂,绝大部分的爱情经过最初的狂热,逐渐冷却,变成亲情。亲情虽说不令人心跳,但比爱情更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