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家长百问百答#
孩子在学习上出现了倦怠情绪,本是一种普遍的情况,想要一直处于平稳的心境是很难的,保持冲劲更是难上加难。但是,大部分孩子面对学习感到疲惫时,家长用行动上的支持和言语上的鼓励,往往能够奏效,孩子在倦怠过后觉得”不行,再这么下去可能真的要掉队了“,再看看家人们殷切的期盼和老师的敦促,再难的学习也就逐渐坚持下来了。对于很多家长来说,上述状况却都说得过于理想了,因为孩子总能对家长给予的期待提出驳难,家长往往也感到为难了,特别是遇到孩子们说”我真的不适合学习“”你说得倒轻松,学起来只有我自己知道多累“,孩子们的不信任击垮了家长的心理防线,家长们也在困惑为什么小时候听起来顺理成章的事情在现在的孩子看来不堪一击。
我先尝试总结两个常见原因,再针对问题中的情况给出建议。家长与孩子之间思维的代沟,产生于大环境下的两个主要因素:
1.网络世界对现实世界的侵袭。
我们现在所处的文化氛围,大多有着”后现代“的气质,这种文化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年轻一代来说,更有着独特的吸引力。它的特征主要是去中心化、消解价值意义、零散化。过去,我们还说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但现在,这样一句看起来无懈可击的权威话语却在网络世界中失去了它的效力。万物皆可反讽,人们习惯了用幽默的语气化解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但荒诞的表面遮盖不住其背后真正的荒芜,家长们有生活历练,有一定的洞察力,但孩子们却在这些纷乱的表象中迷失了,他们觉得,不学习也没什么大不了,总有一条路自己可以走。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这样去赌、去吃亏,但是很可惜,家长们苦口婆心的劝导还是被后现代式的强势话语吞没。因此,传统与现代的冲击不可避免地闯入了家庭生活中,方方面面的隔阂使得家长、孩子都觉得自己不被对方理解。
2.同代之间的情绪传递。
好学生有时候也会和成绩不那么好的学生玩在一起,倒不是说这种学生一定会带坏好学生,但是好学生也会有叛逆的一面。当好学生也开始故作洒脱地说”差就差呗,没什么大不了“的时候,他内心可能并没有真正让自己堕落。
但是如果一直把这些话挂在嘴上,最终能不影响到好学生的心理吗?我身边就有这样的孩子,原本成绩优异,但平时周末喜欢出去玩,渐渐地我就发现他开始说”不学了,摆烂“之类的话,我知道他是受影响了。但是由于这名学生才上初一,我觉得有让他试错的成本,于是故意没有提醒他,因为你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过了两个月,期末成绩下来了,这个成绩的下跌幅度我们心里其实也有数。此时,这名好学生肉眼可见地慌了,当他感受到家人们不动声色地失望与冷漠时,学习之魂再度燃起。因为他发现,那些洒脱的话语只是一时的潇洒,真正要去承担后果的时候,自己才是最要面对的那一个。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反其道而行之,在特定场景下,安排一个好学生来向处于学习倦怠期的孩子说一说自己将来想要做什么,以及成绩好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试着在一定程度上让孩子知道认真学习带来的踏实感和一味追求个性的表面之下,其实是虚空与犹豫。
对于问题中这位家长面对的情况,其实就是一个倦怠情绪发展到十分彻底的情况。正常的倦怠情绪是有弹性的,倦怠到谷底之后,现实的严峻情况会让他再度弹跳起来。在休学的一年中,其实孩子就是失去了弹跳过程中的连贯性——没有测试,没有考验,当然,也没有成就感。
他只是脱离了正常的学习环境,所以对自己感到挫败,对学习生活感到虚无、恐惧。因此,家长在沟通到位的情况下要帮助孩子去除这些心理,给他安排一些学习的机会,身边如果有高学历的亲戚,也要带领孩子去看一看更广阔的世界。一味地沉迷于幻想与否认中的孩子,其实是痛苦的。在这个年龄段,只有学习才能带来成就感。把孩子过早地抛入现实社会中,家长们都清楚,这将是一段遗憾。好在这个孩子本来还是一个学霸,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领悟能力,只要能打破孩子与家长心中的壁垒,一切将会顺利得多。
初高中学生的家长本就不是一个轻松的角色,背后的付出与煎熬,是一件冷暖自知的事情,但是一定要对孩子抱着希望,那么将来回看自己对孩子的付出,是尽了力的,就不会后悔。孩子长时间搁置学习后找不到动力,我用一个不那么恰切的例子说明:一个人有着跑步的习惯,可是因事耽搁了几个月没跑之后,他知道再重新开跑会有很强烈的肌肉反应,所以无限拖延重新开跑的时间。但是一旦跑起来,确实会有一次剧烈的疼痛,整个人心理上却轻松了,他会再跑第二次、第三次……因为那时,他再度回到了自己原来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