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洞天福地就是地上的仙山,它包括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构成道教地上仙境的主体部分。除此之外,道教徒还崇拜五镇海渎、三十六靖庐、二十四治等,中国五岳则包括在洞天之内。 洞天福地多系实指。历代道士多往其间建宫立观,精勤修行,留下不少人文景观、历史文物和神话传说。分而言之,“洞天”意谓山中有洞室通达上天,贯通诸山。东晋《道迹经》云:“五岳及名山皆有洞室。” 《天地宫府图》云:“十大洞天者,处大地名山之间,是上天遣群仙统治之所。” 据《云笈七签》卷廿七所载是:第一王屋山洞。第二委羽山洞。第三西城山洞。第四西玄山洞。第五青城山洞。第六赤城山洞。第七罗浮山洞。第八句曲山洞。第九林屋山洞。第十括苍山洞。 王屋洞府又称“小有清虚之天”,坐落在河南济源市的王屋山。 委羽洞府又称“大有空明之天”,位于浙江黄岩区的委羽山。 西城洞府又称“太元总真之天”,坐落在青海的西倾山。 西玄洞府又称“三元极真之天”,坐落在西岳华山。 青城洞府又称“宝仙九室之天”,位于四川都江堰的青城山。 赤诚洞府又称“紫玉清平之天”,坐落于浙江天台县的赤城山。 罗浮洞府又称“朱明曜真之天”,位于广东增城和博罗两县之间的罗浮山。 句曲洞府又称“金坛华阳之天”,坐落在江苏茅山。 括苍洞府又称“成德隐玄之天”,位于浙江仙居和临海两县之间的括苍山。 林屋洞府又称“左神幽虚之天”,坐落在江苏吴县。 第一洞天 王屋山 王屋山风景区位于河南省西北部的济源市,东依太行,西接中条,北连太岳,南临黄河,为《列子》载《愚公移山》的故事处,是中国九大古代名山之一,也是道教十大洞天之首,道教主流全真派圣地。一谓“山中有洞,深不可入,洞中如王者之宫,故名曰王屋也”。一谓“山有三重,其状如屋,故名”。 唐代是王屋山道教的兴盛时期,有一大批道士居此修道。王屋山中的河流 [7]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司马承祯奉召入京师,旋命于王屋山置阳台观以居之,曾于此处著《修真秘旨》十二篇行于世。至开元二十三年卒,享年八十九,葬于王屋山西北之松台。
王屋山迎恩宫
王屋山阳台宫
第二洞天 委羽山 委羽山---道教山名。一名俱依山,又名龟兹山,亦称龟山。位于浙江省黄岩区南约二公里处。此山高87米,共五峰。 明万历《黄岩县志》载:上古周代刘奉林在此修炼得道,控鹤轻举,鹤尝坠翮,委坠此间,遂成此山,故而得名。山间林茂竹翠,草花飘香,溪水潺潺,百鸟争鸣,宛如仙境。唐代已成道教胜地;宋代达鼎盛时期,时山间道观之中藏经千卷,四季云游道士不绝。元时委羽山遂渐成为全真道场。山中著名道教名胜古迹有大有宫、大有空明洞等;大有宫创建年代不详,为浙江著名道教宫观。
大有宫旧山门
委羽山古山洞
雷祖殿
第三洞天 西倾山 西倾山位于青海省东南部,在青藏高原东南部边缘处,属于昆仑山系巴颜喀拉山的支脉。
第四洞天 西玄山 其实这座山到底在哪里还没有确切说法。有青海说,有北京门头沟说,这里取以下说法: 青海省南朔山,在湟中县境内,又称南佛山。当地又称其为西元山,其最早称南朔山,有道士居于此山,改称西玄山,传说元、明时期山中有道士修炼成仙,即被道教定为全国道教十大洞天之四,命名为“太玄极真洞天”,后改“玄”为“元”称“西元山”,道名“太元极真洞天”。
第五,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 青城山洞,号“宝仙九室天”。在青城县(今四川都江堰市)。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成都平原西北部边缘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区内,东距成都68公里,距都江堰市区16公里。古称丈人山。为邛来山脉的分支。青城山靠岷山雪岭,面向川西平原。主峰老霄顶海拔 1260米(2007年)。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青城山背靠千里岷江,俯瞰成都平原,景区面积200平方公里。古人记述中,青城山有“三十六峰”、“八大洞、七十二小洞”、“一百八景”之说。 自古以来,人们以“幽”字来概括青城山的特色。青城山空翠四合,峰峦、溪谷、宫观皆掩映于繁茂苍翠的林木之中。道观亭阁取材自然,不假雕饰,与山林岩泉融为一体,体现出道家崇尚朴素自然的风格。堪称青城山特色的还有日出、云海、圣灯三大自然奇观。其中圣灯(又称神灯)尤为奇特。上清宫是观赏圣灯的最佳观景处。每逢雨后天晴的夏日,夜幕降临后,在上清宫附近的圣灯亭内可见山中光亮点点,闪烁飘荡,少时三、五盏,忽生忽灭,多时成百上千,山谷一时灿若星汉。传说是“神仙都会”青城山的神仙朝贺张天师时点亮的灯笼,称为圣灯。实际上,这只是山中磷氧化燃烧的自然景象。
第六 赤城洞府,“紫玉清平之天” 四川省蓬溪县有赤城山,县 *** 所在地得名赤城镇。清光绪《新修·潼川府志》记载: [1] 《方舆纪要》:“在县东一里。中峰蔚然,左右环拱,上有高台五层,山皆赤土。蓬莱溪环其下,产菖蒲。”清道光本《蓬溪县志》载:“赤城山,县东二里,一名宝屏山,中峰蔚然,左右环拱,上有高台五层,又有七曲老人祠,相传张神君解《道德经》于此,山皆赤土,人比诸‘赤城霞起’,县城旧跨其麓,产九节菖蒲,蓬溪绕其下。”其山不甚奇而峭,其溪不甚阔而秀,入画则半隐,入诗则船山。日之夕矣,牛羊下来;山呼谷应,境不寂寥。赤城遂成为四川省蓬溪县的代称,蓬溪境内诸多名胜,均与该山有关,如赤城镇、赤城湖、赤城公园。著名文史专家胡传淮著有《赤城春秋》。 中国洞经音乐,简称“洞经音乐”,是珍贵而独特的古典乐种,因弹演《文昌大洞仙经》得名,起源于南宋孝宗乾道四年,属于道教科仪音乐。据考证,此书作者为蓬溪县人刘安胜,洞经音乐发源地为蓬溪县宝屏山(现赤城山)。洞经音乐具有美妙动听、轻曼飘逸、古朴曲雅、悠扬舒缓的特色,能造出一种超凡脱俗、恬淡闲适、静怡入胜的艺术境界,给人以净心感。
第七 罗浮山洞,“朱明耀真之天”。 在博罗县(今属广东)。从博罗长宁镇进入罗浮山,约6公里,便到罗浮山门,朱明洞景区也从这里起步。门额“罗浮山”为著名书法家秦?生手书。“罗山万仞云中起,浮岛一峰天外来”的楹联,形象地概括了罗浮山的气势和“浮山嫁罗山的神话故事”。 朱明洞天,是罗浮山十八洞天之首,是道教第七洞天、第三十四福地。洞天是道教的称谓,朱明洞天原意为“朱明耀真之天”。 朱明洞天由象山、狮山、梅花山、马山环抱。前临溪涧,背依青山,林木参天,环境幽雅,仿如世外桃源,是罗浮山风光精华所在。 最早来到这里修道的是秦代山东琊琅的安期生,以后是朱灵芝等人。东晋葛洪在朱明洞建冲虚观修道,服自炼仙丹,“尸解得仙”。从此,冲虚观名扬海外。90多岁高龄的明朝南京礼部尚书湛若水(增城人),在朱明洞建精舍讲理学,“从游者三千余人”,使这里逐渐成为岭南的道教圣地。 观内有三奇:主殿三清殿周围大树环绕,屋顶却无落叶;观内无蜘蛛网;长生井井水能治病,昔日名曰“神仙水”,斗米才能换斗水。
第八 句曲洞府,号“金坛华阳之天” 位于江苏省句容县。《梁书陶弘景传》齐永明十年,陶弘景辞禄,止于句容之句曲山,恒曰此山下是第八洞宫,名金坛华阳之天,昔汉有咸阳三茅山,《元和志》:“山本名句曲,以形似已宁,句曲有所容,故邑号句容。”有三峰,曰大茅、中茅、小茅。 据《云笈七籖》卷二七云:“在润州句容县,属 *** 真人治之”(即今跨江苏句容、金坛、溧水、溧阳等县境之茅山)。為道教茅山派发源地。相传西汉景帝(西元前157一前141年在位)时茅盈、茅固、茅衷三兄弟在此修道成仙,号“三茅真君”,又将三人结屋的三个山峰称大茅、中茅、小茅,因改称三茅山,简称茅山。以后,葛玄、葛洪、杨羲、陶弘景等都曾在此修道。陶弘景以后形成道教茅山宗,到唐代成為当时道教主流派,帝王以受茅山符篆為荣。元代,茅山成為正一派為主的道场。后因全真道的扩展,茅山五观也传习全真道。茅山有著名的“三宫五观”(即九霄宫、元符宫、崇禧宫、德佑观、仁佑观、玉晨观、白云观、乾元观)。 句曲山为茅山古名。西汉时陕西茅氏三兄弟来山采药炼丹,救民济世。因而后人改名为三茅山,简称茅山。此东晋时葛洪在此炼丹著书。齐梁时陶弘景不受梁武帝礼聘,隐居山中,创立了道教茅山派。茅山故有“秦汉神仙府,梁唐宰相家”之说。茅山风光秀丽,有9峰、26洞、19泉,著名的大茅峰海拔372.5米,险峻雄伟。
第九 林屋洞府,号“左神幽虚之天”。 在太湖,江苏吴县,属北岳真人治之。
第十 括苍山洞,“成德隐玄之天”,属北海公 *** 子治之。 在乐安县(今浙江仙居。主峰在临海县境内)。括苍山脉主峰,海拔1382米,位于浙江省台州市张家渡镇西。括苍山洞,宋真宗皇帝赐名为“凝真宫”,地处道教名山括苍山主峰米筛浪脚下,坐落在仙居下各镇羊棚头村西山。当地人称四十五洞。唐时列为中国道教第十大洞天,系中国道教宗修炼地之一。括苍洞的第一任住持真人道士徐来勒,在东汉时,于公元178年前就括苍洞还有一位真人道士葛玄,他于公元239年,75岁时与左慈一起到括苍洞修炼,81岁羽化飞升,宋徽宗皇帝于1104年封他为“冲应真人”。一个洞天,有两位真人道士受到皇帝嘉封,在中国道教史上实属罕见。还有在括苍洞修炼过的东晋羊忄音、郑隐,唐朝叶藏质等高道,在中国道教史上地位都是很高的。(括苍洞住持叶藏质,于唐朝公元825-826年重修了括苍洞宫后,于公元864年到天台桐柏宫,于公元865年起接任天台桐柏宫住持。74岁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