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因为被人类吃掉而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动物被人类吃灭绝),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因为被人类吃掉而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动物被人类吃灭绝)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因为被人类吃掉而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动物被人类吃灭绝)

近日,1万余只中华大蟾蜍在上海放归自然,它们是从打击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系列案中查获的。

查获14万余只中华大蟾蜍

今年年初,上海市11个相关部门根据国家部委要求组织开展“2022清风行动”,重点打击非法滥食“熏拉丝”(以中华大蟾蜍为原料的熟食)等野生动物违法行为。

近期,上海警方通过对过往侦办的一起非法猎捕中华大蟾蜍案件进行深挖细查,追踪到涉案野生动物均来源于外省市。经缜密侦查,逐步排摸出一个以宋某、柳某等人为首的跨省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中华大蟾蜍的犯罪网络。

近日,上海警方查获非法捕捉、出售中华大蟾蜍犯罪团伙,当场查获活体蟾蜍1万余只。 本文图均为 上海市公安局供图

9月初,上海警方联合市绿化市容局,在山东、四川、浙江等地公安机关的配合下,在全国多地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实现了对源头猎捕、收购存储、跨省运输、分销售卖等犯罪环节的全链条打击,抓获犯罪嫌疑人21名,现场查获中华大蟾蜍活体1万余只、已加工中华大蟾蜍13万余只。

经查,自去年12月以来,犯罪嫌疑人宋某、柳某等人为非法牟利,在知晓国家明令禁止猎捕、滥食野生动物的情况下,在外省市采用强光手电等禁用工具非法猎捕、收购中华大蟾蜍,并经过冷链运输后,以每斤15元的价格出售给裘某等2名位于浙江的中间商。

随后,裘某等人再以每斤25元的价格加价销售给多名位于上海、浙江等地的下游经销商。这些中华大蟾蜍最终以每斤28元左右的价格流向上海10余家小型餐馆,经过熟加工后对外进行销售。经初步估算,涉案金额高达1400余万元,宋某、柳某等人从中非法牟利100余万元。

目前,上海警方已对宋某、柳某等21名犯罪嫌疑人以涉嫌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陆生野生动物罪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仍在进一步侦办中。

在上海一些郊区,至今仍有食用“熏拉丝”的恶习。上海绿化市容部门强调,“熏拉丝”,又称“癞蛤蟆”,也就是蟾蜍,在上海它们无人工繁殖,完完全全是野生动物,同样受法律保护。据科学观察,它们对生态环境的贡献要大于青蛙,一夜吃掉的蛞蝓、蝗虫等害虫,比青蛙多好几倍。

待加工的“熏拉丝”

被人类吃“灭绝”的动物

灭绝动物的名单在不断增加,甚至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衣食住行”“民以食为天”,这些成语说明了食品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需求之一。但是,对于一些美味的动物乃至珍稀动物的追捧,甚至狂热的追求,远远超过了基本需求的范畴。

如今人类凭借着发达的智慧以及文明,已经创造了起了一个坚实的崭新社会秩序,在地球上牢牢地站稳了脚。但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曾经因为狂妄,直接或者间接的导致了不少生物的灭绝,其中最为悲惨的莫过于被人类活活吃到绝种的生物了。

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被人类吃到灭绝的动物们,有的甚至从50亿只吃到一只不剩,只用了不到百年的时间。

黄胸鹀

黄胸鹀是一种小型鸟类,和麻雀大小差不多,其胸腹部为鲜黄色,故得名黄胸鹀。

黄胸鹀是候鸟,分布于芬兰、俄罗斯、中国、蒙古、日本等地。每年8月,它们从西伯利亚起飞,一路南下迁徙到我国的南方乃至东南亚地区越冬。2004年之前,有数据表明,仅欧洲就存在6万~30万只黄胸鹀。到了2015年,欧洲成年黄胸鹀的数量急剧减少到120~600只。除了栖息地受到破坏等因素之外,黄胸鹀数量大幅减少的主要原因是人类为了食用黄胸鹀而进行的过度捕猎。

我国有民间传言,食用黄胸鹀可以滋补强身。因此,从清朝开始,广东等地就有食用黄胸鹀的记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掀起了食用黄胸鹀的热潮。由于黄胸鹀始终未能成功实现人工繁殖,只能通过野外捕猎获得,因此伴之而来的是野生黄胸鹀数量的大幅减少。尽管1997年我国 *** 禁止了黄胸鹀的买卖,但私下偷猎和交易却屡禁不止。

其实黄胸鹀的滋补功能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它的营养价值与鹌鹑、鸽子差不多。而且,作为候鸟,黄胸鹀体内携带寄生虫和不明病毒的概率也非常高,从食品安全的角度来看,食用黄胸鹀其实并不可取。

13年来,黄胸鹀的评级逐步升级,2004年由“无危”升为“近危”,2008年为“易危”,2013年为“濒危”,2017年为“极危”。如果不采取措施,它很快将在地球上消失。

穿山甲

与黄胸鹀鹀同病相怜的还有穿山甲。穿山甲主要分布于我国和东南亚地区,它们体形狭长,全身覆盖着扁平片状角质鳞片,像是穿着一身盔甲。穿山甲的食量很大,其主要食物为白蚁,一只穿山甲每年可以吃700万只白蚁,对保护森林的生态有很重要的作用。

穿山甲遇敌时会蜷成一团,将头部严实地裹在里面,即使是狮子等大型捕食者也对它们束手无策。但这种防御捕食者的有效手段,却根本无法抵御对它们“垂涎欲滴”的人类。

穿山甲在我国一直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它的鳞甲、皮肉、鲜血等均可入药,鳞甲具有促进血液循环、消肿散脓、疏风通络等功效,穿山甲肉则被宣扬为难得的“大补”之物。实际上,穿山甲的鳞片由角蛋白构成,与人类的指甲成分差不多,穿山甲的肉则携带大量寄生虫和病菌,食用不当很容易致病。

我国土生土长的中华穿山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定为极度濒危,成为比大熊猫更濒危的哺乳类动物。为了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每年东南亚地区会向中国大规模走私穿山甲,也造成了它们在东南亚很多地区处于基本灭绝的状态。

北美旅鸽

物种灭绝的悲惨故事不仅仅发生在我国,国外也不鲜见。北美旅鸽是一种身体细长的鸽类。它们属于典型的群居鸟类,每个种群可达1亿只以上。在每年的迁徙季节,它们会成群结队地去越冬,结群飞行时最大的鸟群覆盖面积宽达1.6千米,长达500千米,在穿过某地区时有时会遮住太阳长达几个小时。针对它们来回奔波的特性,人们给它们起名为北美旅鸽。

美洲大陆上曾经生活着多达50亿只北美旅鸽。17世纪,欧洲开拓者发现美洲大陆之后,肉味鲜美的北美旅鸽开始成为他们的盘中餐,北美旅鸽的集群习性让它们成为猎杀的绝佳目标。从18世纪开始,随着美洲人口的发展,对肉食的需求日益旺盛,北美旅鸽遭到了大规模商业捕杀。许多人涌入西部捕猎北美旅鸽,那时,它们几乎就是美国普通民众的唯一肉食来源。

19世纪70年代,已经很难发现大片的北美旅鸽群,到了90年代中期,北美旅鸽已经非常少见了。1900年,在美国的俄亥俄州,一位猎人用气枪打下了一只野生旅鸽,这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例野生旅鸽的记录。1914年,随着人工繁殖的最后一只北美旅鸽“玛莎”的死亡,宣告了这个曾拥有50亿只个体的物种彻底灭绝。

加拉帕戈斯象龟

加拉帕戈斯象龟是世界上体形最大的陆龟,仅分布于太平洋加拉帕戈斯群岛(现名为科隆群岛)的9个小岛上。

1835年,当达尔文第一次踏上加拉帕戈斯群岛时,整个群岛上还有数十万只象龟。但在随后的几百年里,因为航海业和捕鲸业的发展,加拉帕戈斯群岛成为众多船只的中转地。由于加拉帕戈斯象龟体形巨大、肉质鲜美,它们身上厚厚的脂肪可以提炼油脂,再加上它们行动缓慢,非常好捕捉,解决了水手的食物补给问题。因此,水手大量捕猎象龟,使加拉帕戈斯象龟的数量崩溃式跌落到了数千只。

1971年,一名美国动物学家在平塔岛上发现了最后一只加拉帕戈象龟亚种平塔岛龟,这只象龟被命名为“孤独的乔治”。为了挽救这个物种,人们想了很多办法,如让它与其他象龟交配、人工授精等,但都没有能够成功地繁殖出后代。2012年,“孤独的乔治”死于加拉帕戈斯公园,宣告了加拉帕戈象龟亚种平塔岛龟物种的灭绝。

蓝鳍金枪鱼

随着这几年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对饮食的精致化也有了越来越高的需求,许多异域美食走上普通人的餐桌,其实风头最劲的就是日式料理了,最能代表日式料理的就是寿司,而伴随着寿司一起走入国人视野的,还有金枪鱼。

金枪鱼有着紧致的红色肌肉,是生鱼片和寿司的上等之选,正是由于日本料理对金枪鱼的狂热追捧,金枪鱼捕捞行业成了全球渔业最有利可图的一项业务。而在现存的8种金枪鱼当中,最受挑剔食客偏爱的、售价最高的、同时也是渔民最愿意捕捞的,是蓝鳍金枪鱼。

成年蓝鳍金枪鱼可以长到150公斤,甚至还有400多公斤的个体。而能长到这么大是很不容易的,作为一种顶级捕食动物,蓝鳍金枪鱼在生长过程中需要捕食大量的小型鱼类,金字塔顶的定位就决定了它的种群规模恢复能力是很有限的,而渔业对金枪鱼的大肆捕捞,给这个物种带来了非常大的破坏。根据统计,自1970年至今,大西洋蓝鳍金枪鱼种群已经萎缩了90%,而市场的需求却翻了好几番。虽然目前已经有水产专家开始着手进行蓝鳍金枪鱼的养殖工作,但仍需要从野外捕捉鱼苗,还是会破坏野生资源。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金枪鱼所面临的危机,曾经发生在旅鸽、大海雀身上的悲剧,就很有可能在金枪鱼身上重现。

当然,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人类超越食物链本身的活动将越来越多的动物推向灭绝的深渊。

它们的消失从来都不会和人们打任何招呼。

猝不及防时,有些动物这辈子就再也见不到了。

想起《流浪地球》里一句话:

起初,没有人在意这场灾难,这不过是一场山火,一次旱灾,一个物种的灭绝,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这场灾难变得和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也许只有那时,人们才会反省过来,但一切都应该为时已晚了。

一己私欲,却能致它们于死地!

因为人类一己私欲,不少动物正走向相同悲惨的命运。

大象,象牙被制成各种昂贵的工艺品,象皮被剥下来制成佛珠。

抹香鲸,被人们发现脑袋里藏着一种叫鲸脑油的液体后,遭到大量捕杀。

经过加工,鲸脑油被制成蜡烛、润滑油等等。

犀牛,牛角被赋予消灾辟邪的寓意后,各种盗猎团伙倾巢而出,杀牛卸角。

如它们一般的,还有很多很多。

至今,世界上已经有593种鸟,400多种兽,209种两栖爬行动物濒临灭绝。

残酷现实摆在眼前,人类尚未停下屠戮。

野生动物不是“唐僧肉”!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对滥食野生动物的突出问题以及对公共卫生安全构成的巨大隐患,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野生动物,不是“唐僧肉”,一口野味,吃的不是文明和健康,而是野蛮和病痛!

尽管中国 *** 不断加大打击力度,但一些食客不断给出的高价,让不法分子选择铤而走险。据介绍,一只5公斤重的穿山甲,从国外走私进入中国的价格约为700元/公斤;经过两次转手,价格就变成了4400元/公斤;到了餐桌上,价格可能高达2.2万元。

为了卖更高的价钱,不法分子会给穿山甲增重。通过注射面粉、涂料、水泥、石灰水,甚至镇静剂、 *** 和防腐剂等,一只5公斤重的穿山甲能增重20%以上。增重后的穿山甲最多可存活3到4天,但内脏早已腐烂。对动物来说,这极其残忍。对食客来说,这些增重野味非但没有“大补”功效,还容易引发中毒。

野味真的“大补”吗?其实并非如此。从现代营养学观点看,野生动物和人工饲养的动物没有明显区别,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含有任何其它动物性食品不能取代的东西。人们过去生活水平不高,有的边远地区的人以打猎为生,吃野味是为了生存,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现在生活好了,完全没必要再吃野味果腹。

从公共卫生安全角度来说,吃野味会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科学研究表明,近些年来世界多地出现的新发传染病都和动物有关。一些野生动物宿主含有各种病毒,仅蝙蝠身上就宿生有1000多种病毒。

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免疫系主任章晓联撰文指出,吃野生动物无异于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干扰了物种间经过上百万年进化而达成的自然和谐关系,容易导致动物易感的病毒传播上身,引发人类新发传染病。

BBC纪录片英国摄影师 TIM flach 曾经拍摄了一组“世界濒危动物”的图片。

这些图片,有可能成为它们的最后一张照片;

而有的,已经是了。

其实,物种灭绝是一个自然过程,一般而言,正常的物种灭绝速度应该是每年灭绝10~25种。而且,物种灭绝的影响因素也有很多,如栖息地被破坏等。但人类对这些物种肆意的捕杀,使物种种群的数量迅速降低到难以维持种群延续的程度,是物种灭绝的主要因素。

在人类活动的强烈干扰下,近百年来物种灭绝的速度比自然速度快了100~1000倍。从这一点来说,迫切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维系物种多样性,保护我们脆弱的生态环境。在面对那些可怜的“美味”动物时,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口下留情”。

或许你认为自己的行为对环境的影响根本微乎其微,但当这种影响放大至76亿人次之后,其威力不可预估。无数灭绝的、濒临灭绝的生命用它们的悲剧向人类发出警示:

人类不是自然的主宰,无权决定物种的存亡。

行动起来吧,保护动物,珍惜资源。

从每个人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每一个小小的改变,都是地球上生命的多一分希望。否则悲剧必将反噬到人类身上,终将自食恶果。

来源:生态中国网综合整理,侵删。

更多因为被人类吃掉而濒临灭绝的动物(有哪些动物被人类吃灭绝)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