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文
摘
要
中国书法、绘画技艺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书法、绘画工具主要为文房四宝,这其中湖笔、徽墨、端砚、宣纸为文房四宝之上品,四宝中笔居首位,而湖笔又被誉为"笔中之冠",有"毛颖之技甲天下"、"紫毫之价如金贵"之名。
湖笔中的上品都是出自一个叫善琏的小镇,这里是湖笔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湖笔之都。其地理位置位于湖州东南部,原属吴兴区,2003年南浔区成立后划属其管辖。善琏是湖州七大古镇之一,京杭大运河纵贯全镇南北,小桥流水,尽显江南水乡风韵,文化历史底蕴深厚。
善琏人祖祖辈辈从事湖笔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技艺,几乎是家家出笔工,人人会制笔,其制笔的历史可以上溯到2000多年前。相传,秦初年间的某一天,一位气宇轩昂、身材高大的陌生人来到了善琏镇上的永欣寺,想在寺庙借宿几日。住持见其非普通人物就高兴的答应了。
陌生人对住持说,他叫蒙恬,奉秦始皇命来江南搜寻奇珍异宝,但是沿途看到百姓受灾困苦就把始皇给的用于收买珍宝的钱财分发给了百姓,现已无钱购买珍宝了,没办法复命只得来此投宿几日再做打算。
一日蒙恬外出,路上看见一撮山羊毛在一根树枝上随风飘起,便顺手折下做成了一支笔。某次,蒙恬不小心将笔落到了石灰缸里,急忙捞起后仔细清理,蘸了些水写起来却十分流畅又顺手,蒙恬这才悟出了石灰水浸羊毛方法,并经过反复实践,总结了一整套选料和制作技艺。
由于湖州盛产毛竹和山羊,蒙恬便将这种制笔技艺传授给村民,用这种技艺制成的笔广受欢迎。善琏百姓为了纪念蒙恬,就在镇上建了蒙公祠。每当农历九月十六蒙恬生日这一天,当地百姓就会举行盛大的迎神庙会,以示纪念。
王羲之的七世孙、隋朝著名书法家智永禅师,在湖州永欣寺住了30年,一边写书,一边和笔工切磋技艺,对湖笔喜爱不已,用旧用坏了的笔头都埋在蒙公祠旁的"晓园",他还亲笔题了"退笔冢",文人墨客纷至沓来。据说就连圆寂时也是抱笔而终的。
真正使湖笔名声大噪的是在元代。元代以前,毛笔以宣笔为最有名气,但是南宋末年,宣城因饱受战乱,民生凋敝,宣笔制作工匠们纷纷出走。而临近宣城的湖州却幸运的免受战乱之苦,因此许多工匠就迁往了湖州。
宣州工匠们以善琏为中心,并结合当地的湖笔制作技艺,不断改进,精益救精,湖笔名声鹊起,逐渐被世人所接受和推崇,并愿以千金重价求买湖笔。《弘治湖州府志》记载:"湖州出笔,工遍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
清末,湖商鹊起,善琏的笔工在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开起笔店,其中就包括琉璃厂著名的戴月轩湖笔店。湖笔随着湖州巨商们一起走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如今,善琏湖笔在全国毛笔市场占有率约20%,高档毛笔市场占有率约50%。年产湖笔800万支。悠久的制笔历史、精湛的制笔技艺,在这座小镇孕育出了丰富的湖笔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