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为什么长大好(为什么长大好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为什么长大好(为什么长大好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为什么长大好(为什么长大好累?)

美国哲学教授托马斯·沃特伯格(Thomas Wartenberg)曾说:“教育无法达到理想状态,除非把每个孩子都培养成哲学家。”当然,是否真的要成为哲学家是孩子自己的意愿,并不是父母有权利决定的。但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若我们能试着从“孩子是哲学家”的视角去看待自己的孩子,却会有令人惊讶的奇妙发现。“孩子是哲学家”的说法并不是浪漫主义情怀的“教育反哺”,即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成人的老师,而只是成人向孩子表达尊重和欣赏的一种方式。这里所谓“超级爸妈的哲学必修课”不是指提供实战性的育儿百科,而是从哲学的角度去理解孩子的思想和情感,通过走入孩子的世界,再度感受童年的美好与温暖以及理解成长的意义。

为此,我们首先需要努力克服的乃是成人二元对立的刻板思维框架。德国心理学家阿明·克伦茨是这样描述的:“成人的思维世界以两种范畴区分——对与错、合适与不合适、有用与没用、聪明与愚蠢。这当然取决于成人所受过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明确规定了:知识是成功的皇冠,只有正确的知识推动人类前进。”相比之下,儿童好奇地感知着世界,即便他知道,像“为什么是什么都有,而不是什么都没有”这样的问题没有终极答案,却仍旧不断地在追问。当成人在操劳世界中日复一日地辛劳,并早已经放弃了对世界本源的探索时,儿童却依然孜孜不倦于“纠缠”着大人:“妈妈,世界为什么会存在,我为什么来到世界?”为什么孩子每天都有那么多问题,他们的问题真的重要吗?如果按照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所说的:“我们所讨论的,没有小事,都是引领我们生活的正确路径。”那么,孩子们就是超级爸妈哲学必修课的引路人,他们的发问将带领我们走入生活的核心,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和价值。当然,最重要的还是在这样的哲学游戏中,良好的亲子关系最终在共同成长和思考的过程中得以建立。

《宝宝也是哲学家:学习与思考的惊奇发现》

从洛克的“白板说”到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婴儿给大多数人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理性、以自我为中心、无道德感、只拥有有限的感觉与知觉。然而,牛津大学心理学博士艾莉森·高普尼克近来的研究则表明,婴儿比成人更善于学习,更充满创造力,并在很小的时候就拥有了共情能力和道德意识。这位世界上首位从儿童意识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学问题的心理学家结合神经科学、哲学和心理学知识,深度探索了婴儿的认知过程。例如,她把婴儿的大脑比作巴黎的老地图,这个比喻当然是基于观察婴儿大脑的联结图,人们将发现其中有比成人大脑更多的蜿蜒连通的细窄“街道”。这些“小路”在成长过程中被容许更多信息流通的“大路”所取代,因而成人的大脑效率的确更高。但是由于“小路”的退化,思考的多种可能性也随之降低了,所以在想象力和创造力上婴儿的大脑有更强的可塑性和灵活性。像这样的有趣发现在书中还有很多,比如,作者试图理解孩子们为何要假装,幼童的假象伙伴是如何可能的,婴儿如何产生出自我意识,如何感受爱,如何诞生道德意识等等。婴儿期是人生的起点,澄清的双眸,胖嘟嘟的小手,大大的脑袋,而在这一切背后存在着许多不为人知的奥秘,作者为我们打开了对于婴儿认知的新视野。

《孩子是个哲学家》

作为两个孩子的父亲皮耶罗·费鲁奇每天都在经历着紧张和新奇。他把与孩子一起生活的境况比作“一场持续的地震——古老的确定性土崩瓦解,新的思想和情感不断涌现”。尽管父母这个职业容易产生失望与疲惫,但却是难能可贵的成长机会,正如本书看似简单的副标题所言,养育孩子最终的收获就是“重新发现孩子,重新发现自己”。这位意大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哲学家在文中讲述了他陪伴两个孩子一起体验美、爱、纯真、游戏、痛苦以及死亡的故事。在这之中,作者深刻的领悟到,在孩子面前,“我们的弱点、谎言、伪善,我们的疑虑、矛盾、缺点,统统会被置于无情的审视之下”,孩子教会我们回到当下的生活,把生活中多余的部分消除,让生活变得简单。在焦虑、愤怒以及想去制服的愿望的漩涡里,最重要的是我们要去发现爱。因为没有爱,我们如何能够耐心的对待孩子不计其数的重复,正如作者举过的他孩子在蹦床上跳跃的例子:孩子每次跳都会问他是否跳得好,头几次作者非常耐心地夸赞,到了第十次、第二十次,孩子还在不断地问他,想想这个时候能有多少家长还能耐心回应孩子。作为心理学家、哲学家的父亲时常面对这样的窘迫处境,但他却能够发现和明白,原来每次孩子的跳跃对孩子本身来说都是新的,第一百次跳跃和第一次跳跃是同样重要的,应该得到同样的关注。或许,正是通过这样不断地走入孩子的世界,我们最终发现了爱与奇迹。

《哲学家与儿童对话》

这本书原来的德文标题是“为什么一切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在哲学中散步”,或许编辑担忧这个极富哲学思辨精神的标题会让不少读者望而却步,于是巧妙地改了标题。然而,毫无疑问的是,“哲学家与儿童对话”这个标题会让诸多父母眼前一亮的原因在于它背后引发读者的困惑:我的孩子怎么可能去和哲学家对话?请先不要对孩子缺乏信心,毕竟哲学家也需要与自己的孩子对话。我们需要真正思考的问题是,哲学家作为父母的时候,和我们普通人作为父母会有什么不一样。在这本书中,德国的当红哲学家理查德·大卫·普雷希特(Richard David Precht)与自己的儿子奥斯卡在一个盛夏漫游在柏林的街头:在水族馆思考动物的名称都是哪里来的,在动物园思考做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样子,在香肠售卖亭前思考人类为什么可以吃动物,在电视塔上思考人生最重要的是什么……散步确实是产生哲学的最好方式,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就称自己为“散步的哲学家”,卢梭、康德、海德格尔等很多著名的哲学家都喜欢散步。尽管书中散步所引发的思考并没有大哲学家们那样深刻,甚至可以说只是片段性的、不完整的思考,但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带孩子旅行的高级指南,即当孩子对呈现在他们面前纷繁复杂的世界风景感到好奇和疑惑时,聪明的父母就会抓住机会帮助孩子更好地理解世界。

《孩子与恶》

超级父母的哲学必修课所不可或缺的是对于“恶与创造”的思考,因为每个父母都在试图培养“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一切“恶”,但在这样单纯的想法中,孩子的许多创造力都在浑然不知的情况下牺牲了。日本心理学家、荣格的学生河合隼雄对这样的教育理念所带来的牺牲感到痛心,所以写作《孩子与恶》,试图对“恶”做一个根本性的思考,表明“恶”也有光明的一面,不应该简单地杜绝,而是应该巧妙地对孩子的“恶”做出合适的回应。例如,尽管大家都知道偷盗是恶行,但在孩子心中常常感觉到这件事情的魅力。河合隼雄指出,孩子偷了东西不应该一味地指责、惩罚,而是要去了解孩子偷东西背后到底想和我们说什么,具体分析东西从哪里偷来,偷的是什么,了解孩子的诉求到底是什么。在偷盗的问题上,作者还通过《德米安》故事主人公辛克莱寻求自立、普罗米修斯盗火以开启文明等故事告诉大家,“偷盗”尽管在社会规则中是不被允许的,但它本身却带有强烈的人类学意蕴。恶具有破坏力,但恶在人类生活中又确实如此重要,它不是人们简简单单就能捕捉到的东西,我们既不能说“恶”越多越好,也不能说没有“恶”就万事大吉了。

《为什么长大?》

“长大”在这个时代是不易的,存在着诸多风险和挑战,超级父母面对的紧迫问题是“怎样使孩子准备好面对一个不是那么合理的世界”。在这之前,我们必须首先去探究21世纪是什么使得成长变得更为困难,而理性和经验又将以何种方式影响长大成熟。哈佛大学哲学博士、三个孩子的母亲苏珊·奈曼通过追溯启蒙运动的思想家洛克、休谟、卢梭、康德等人对于成长的思考来理解启蒙以及对儿童理性发展的思考。固然,这些哲人面对的时代问题与我们不同,但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例如爱弥儿的自然教育方式、对孩子童心的呵护以及理解力的启蒙等等在这个时代依旧是教育的指南针。从成长的时间性维度上所面临的挑战,作者就出生、教育、履行、工作等话题进行了引经据典的分析,在理想与现实的差距中,作者鼓励人们不要放弃心中想要的世界,但也要直面当下的现实世界,在心智的不断成熟中,让成长打破束缚,实现人生本应有的价值。

更多为什么长大好(为什么长大好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