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一首歌能听哭是什么感受(听一首歌以及这首歌的感悟),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一首歌能听哭是什么感受(听一首歌以及这首歌的感悟)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一首歌能听哭是什么感受(听一首歌以及这首歌的感悟)

音乐是一种很神奇的存在,它是不需要翻译的语言,征服男女老少。

而这世上也存在着很多无法用科学来解释的事情,比如很多人听了一首歌曲就自杀了。今天来说说音乐史上的一桩案子。

这首歌叫Gloomy Sunday,中文名《忧郁的星期天》。若这世上真有什么“催命歌”,可能非它莫属。

1932年,匈牙利钢琴家兼作曲家莱索·塞莱什(Rezső Seress)创作了这首曲子,外号“匈牙利自杀曲”。

话说,这位作曲家是一位犹太人,有着强烈的音乐梦想,立志成为一名出色的钢琴演奏家。但因为家境贫寒,没受过专业良好的教育,只能沦落到小酒吧随便弹弹曲子,生活过得很艰难。女朋友觉得他资质平庸,还苦守着一份无望的音乐梦想就跟他掰了。在被甩后的某个大雨滂沱的星期天(没错,失恋时导演总是要安排下雨的),他便创作了这首《忧郁的星期天》。

Rezső Seress

最开始,这首曲子是以钢琴演奏版推出的,塞莱什自己填过词,但并没火起来。后来一位匈牙利的诗人重新填了词,交给女歌手Hernadi Judit演唱。Sam Lewis则把这首歌翻译为英文,定名为”Gloomy Sunday”(《忧郁的星期天》),由黑人女歌手Billie Holiday演唱,也就是现在最通行的英文版本。

它漂洋过海,传到美洲,再到亚洲,传入中国后是林夕填词,陈慧娴演唱的粤语版。

它真的有魔力叫人去自杀?

1935年,一个鞋匠在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自杀了,据说这位死者在遗书中引用了《忧郁的星期天》的歌词。

在维也纳,一个女人抓着乐谱投河自杀了。

在伦敦,一个女人在听这首歌的同时,服用了过量的巴比妥酸盐。

还有一个男人在一家俱乐部点了这首歌,然后在歌曲响起的时候走到外面,朝自己的头部开了一枪。

据说有140多人听过这首歌后自杀身亡。闹的最凶的要属匈牙利,布达佩斯的警方在调查过无数有关《忧郁的星期天》的自杀事件后,认为事态严重,最后匈牙利宣布Gloomy Sunday为禁歌。英国B.B.C电台也曾经禁播过这首歌。

不知道这些传闻到底是真是假,如今看来这无疑是最成功的唱片营销文案。

1968年,塞莱什自己也自杀了,人们认为这进一步证明了这首歌的神奇魔力。

小说家尼克·巴可(Nick Barkow)后来根据此事件还出了一本凄美浪漫的小说,后由德国导演诺夫·舒贝尔改编成电影《布达佩斯之恋》,故事从一段三角恋开始。当两个男子——餐厅老板与音乐家决定一起分享美丽的女孩伊莲娜,故事一下子有了私密的黑暗色彩,隐隐让人担忧结局。爱与情欲、名利与恩情,总是纠缠不清。

以上这些自杀事件,严格来说都无法证明这首歌跟自杀有直接关系。但从时间上来讲,自杀事件发生得比较集中,大都发生在30年代。

那是个什么时代?

一战结束,经济大萧条波及匈牙利,很多人失业在家,衣食无靠;政治上战争频发,人们流离失所,家破人亡。布达佩斯出现了一股自杀风潮,而《忧郁的星期天》正好就在个时期发布。

也许人们真正自杀的原因,是他们内心的苦痛,《忧郁的星期天》充其量也就是一个诱因吧。

为了对抗这股自杀潮, *** 还专门成立了一个“微笑俱乐部”,希望通过教人怎样微笑,让人消除自杀的念头。

可一首歌使人自杀,怎么都比大萧条的说法更浪漫神秘,所以关于《忧郁的星期天》的传闻一直在流传。

不过,音乐对人类心理和情感的影响力,也是不容小觑的。

比如上升的音调,会让我们很紧张,而音调持续下降时则有安神之效。无论我们文化背景有多么不同,是成人还是孩子,似乎都能感受到声音中所带的情绪。

《前沿心理学》的一项研究表明,音乐会引起两种情绪响应,感知情绪和感觉情绪。有些歌曲虽然悲伤,但不一定会给人带来情绪低落的体验,这还与自身经历和心理状态有关。

如果有人听了《忧郁的星期天》而去自杀,说明他本来就是个伤心人,否则对这首歌的情绪共鸣不会那么强烈。

所以,当你伤心的时候,千万不要一个人待着听曲调忧郁的歌,找几个朋友出去借酒消愁都好过一个人待着胡思乱想。

比如520这样虐狗的日子,狗子们千万不要憋在家里,暗自神伤,出门嗨起来啊。

更多一首歌能听哭是什么感受(听一首歌以及这首歌的感悟)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