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关心的问题:密云八景在哪(密云的风景),本文通过数据整理汇集了密云八景在哪(密云的风景)相关信息,下面一起看看。

密云八景在哪(密云的风景)

不知道小伙伴们还记得么,我们“宜居密云”曾经发过“密云八景”。其实,密云有双八景之说,分为“前八景”和“后八景”。我们之前介绍的是“前八景”,今天,小编和大家说一说“后八景”都是哪里。

“后八景”:为民国二十七年(1938)王缙等纂《密云县志》(第二章第十目“名胜”)所载。虽志书明鉴:“后增八景”,但作者查阅到所载并非“八景”,是“十景”。而多出的“二景”为“桃花庵、白龙潭”,民间也曾有人将其列入或视为“后八景”之一,因此现按志书排列顺序录入如下:

“黍谷先春”(后八景之一)

黍谷,为城南7.5公里海拔648米的黍谷山,位于河南寨镇荆栗园村东;先春,是说这里的春天总比别处来的早。这是为什么呢?究其原因,既有“神话说”,也有“科学说”。

神话说:相传战国时的阴阳学家邹衍周游到了密云,听说黍谷山来了个黑风怪住进了山洞,常常做法坑害百姓。说来让人奇怪的是,县城南村庄密集,唯独河南寨、芦各庄、中庄、荆栗园、下屯、沙坞、两河这八个村却寒风凛冽,冷气逼人,春不暖、种难播,必然秋绝收,就连树木、花草都凋零遍野,再无以往“一派先春”的景况,人们只得外 *** 荒要饭。有人说这是因为得罪了黑风怪。原来,这八个村距离黑风怪住的洞最近,过小年的时候人们光顾祭拜灶王爷,而没有理会黑风怪,这才引得怪物来春发难于民。邹衍听罢这些,决意为民除害。于是,他召唤百姓搭好祭风台,取出律管(乐器),对着黍谷山黑风洞便吹了起来,美妙和谐的旋律化作股股暖流,飘逸地涌入黑风洞,律管音频阵阵,暖流炽热焦阳,终于驱赶走了猖狂一时黑风怪。不久,这里春暖花开、万物复苏,黍谷山恢复了原来的一片早春。后来人们把这个传说称作“黍谷回春”。据说,后来人们在黍谷山建邹衍庙时,贾山、平头、宁村、提辖庄包括县城大户人家也想募捐,但都被谢绝了,只收上述八个村的捐款。这又是为什么呢?原来,黑风怪因魔力不够,所吹寒风范围小,受冻害的地方也就属这八个村最厉害,八个村老百姓为表达对邹衍的虔诚之心,就独揽了建邹衍庙的全部开销。虽说是个传说,但汉代刘向却在《战国策》曾记载:“邹衍在燕(国),有谷(黍谷山),地美而寒,不生五谷,邹予居之,吹律而温至黍生,今名黍谷。”到了清代,康熙宠臣、吏部尚书宋荦(luò)来到黍谷山,正是春寒料峭之时,一路观来别处还是草木尚枯,而这里苔藓已绿,大为惊异,便诗兴大发:“寒止千山雪未消,何来都柄急移杓。相看黍谷春先得,恍见邹生律不遥。半岭松风吹淑气,一龛晴日转柔条。群芳若问东皇帝,消息三分抱野樵。” 可见历代观客过往此处,都对此惊叹不已。

科学说:黍谷之春为什么先于它处来得早?是因为这里地处华北大平原的最北端,黍山之南,广阔无垠,绵延千里,无遮无挡,且阳光充足,由南方吹来的徐徐春风,首当其冲便吹到黍谷山之阳,然后才翻越山梁、过城北冶山诸岭直至燕山腹地。正如哲人所言“向阳花木易得春”,就是这个道理。也正如此,黍谷之春是源于阳光和春风最先受益者所致;而北部吹来的寒风则受到北部高大的燕山山脉所阻挡,迟迟吹不到黍谷山处,待风吹到时便是丝丝微风了,因此,密云故有“黍山无疾风”之说。但是,这些并不是黍谷山春早的主要原因,而其主要原因是:20世纪有关部门对黍谷山区域做土壤测定表明,这里土质肥厚,岩石尽是密度疏松的石灰岩,其吸热性能好、热能强,于是,便构成“春之早”的主要因素。

也正是这里有“春之早”的优势,21世纪,当地农业主管部门开发了五谷小杂粮系列有机产品,形成了地域性独特的品牌。

“潮河信泛”(后八景之二)

潮河,指密云东北部的潮河;信泛,指夏季伏天汛期,潮河水水势泛溢,响声如潮的情景。

潮河,古称“鲍邱水”,发源于河北省丰宁县草碾沟南山下,由古北口入关,流经密云全境,在密云城西南河槽村东与白河汇合,称“潮白河”终端注入渤海。旧时的潮河似脱缰的野马,每年夏季汛期到来,河水拍岸、洪峰咆哮,两岸一片汪洋,颇为壮观,故形成了京北奇特的一景,被文人墨客们称作“潮河泛信”,这不仅受到文人们的热捧,就连清朝乾隆皇帝观奇景后也诗兴大发,便挥毫题《临潮河诗》一首,诗云:“汹涌奔新涨,竹箭莫喻驶。昨晚东北雷,声闻今见耳。”虽是一景,却也实为一害,往往使得两岸人们流离失所,甚至家破人亡。1958年,人民 *** 修建了密云水库,将这条浪荡无羁的潮河拦蓄。水库上游潮河故道也不断得到加固、修缮,这才造福于人民。进入21世纪后,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昔日“河水拍岸、洪峰咆哮”的潮河,自古北口至高岭河段不仅水势大大减弱,有时往往还出现断流现象。因此,古时“潮河泛信”的景观,也就真真切切地成为了历史。不过,这种供于王宫贵族“赏悦”、实为危害于民的“景观”还是一去不复返得好。

“雾灵积雪”(后八景之三)

雾灵,指密云东北90公里处的雾灵山;积雪,指该山山顶积雪常年不融化。

雾灵山,自古以来就是一座中华名山,历史上曾称伏凌山、孟广硎山、五龙山,到了明代的时候,开始称作“雾灵山”。清代时被朝廷划为清东陵的风水禁地,如果不是皇亲国戚或皇帝的信臣、宠臣或看守雾灵山的地方官员,平头百姓很难看到雾灵山的真面目。雾灵山以自己的特点和灵性,曾引得历代多位帝王诸侯、文官武将登临雾灵山,也令历史上许多文人骚客折服,并以诗词文字吟诵雾灵山、赞美雾灵山、记录雾灵山。康熙宠臣、吏部尚书宋荦(luò)在《雾灵积雪》诗中写道:“雾灵回出万山颠,白壁千层殊皎然。地涌银屏开紫塞,天垂玉带绕幽燕。晚光夜合偏宜月,晓日初和淡若烟。应是峰高寒不散,名同华白两相传。”雾灵山海拔2116米,为京北诸山之冠,山势险峻,云雾弥漫,四季不绝,气候时差比北京城晚一个月左右。如,北京玉渊潭的樱花“清明”前夕就已争奇斗艳了,而雾灵山脚下花园村那株独有的樱花,却到“五一”时节才吐蕊绽放。若是深秋时节,这里景致便更有一绝,常常出现“山下雨水流,山顶雪花飘”的景况。冬季落在山阴面的积雪几乎经年不化。20世纪末,新城子镇曹家路村与河北兴隆县将雾灵山开发成景区。只有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百姓才能一睹“雾灵”真面目。

“渤海涌珠”(后八景之四)

渤海,指城东北15公里的一眼泉水,被人誉为“渤海泉”;涌珠,指泉水从地下涌出时,激流泛着似银的水珠滚淌,同时散发着云气。尤其在阳光下,则透出五颜六色的彩霞,霞水如带飘逸而去。可遗憾的是,如今,人们再也无缘一睹这如醉如痴的自然景观了,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渤海”,并非江河海湖之水,更不是所指我国真正的“渤海”,而是密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也就是因为此处有泉水“涌流如珠”的奇特景观,人们才给取了个响翠的名字“渤海寨”。1958年,修建密云水库,渤海寨村人们做出巨大奉献,迁出了这一山清水秀、水流似银的美丽家园,来到了今西田各庄镇安家落户,幸福美满地生活着。

人们感到有趣的是,昔日的“渤海”之地,却也真的回归自然,最终与水结缘,变为密云水库内荡漾的“明珠”了。

“鹦鹉遗迹”(后八景之五)

指城北25公里处有一座奇峰峭壁之上,有一影印似鹦鹉的天然“石纹绣”图案。

这座奇峰峭壁位于今石城镇黑龙潭景区附近的崖头处。旧时在崖面40多米远的峭壁之上,有一片如影印的“石纹绣”(天然石纹),呈豆绿颜色,绿羽红喙,身(石)纹络极像鹦鹉的模样,最初当地人称为“鹦鹉崖(nié)”,堪称当地一大奇景。其对面是鹿皮关,为明代所修长城关隘。据传,明隆庆年间,蓟镇总兵戚继光主持修筑长城时观此“鹦鹉”岩壁后,信笔泼墨题诗《石塘岭鹦鹉崖二首》(其一):“翠羽丹崖敞碧天,飞来风雨不知年。肯饶寸舌呼余粒,惟有精神倚暮烟。”;(其二):“侧身天地欲言难,故向空山戢羽翰。雨后千林争春色,月中片石怯生寒。更无金锁惇春梦,似有清音落暮滩。一自边城留幻迹,陇西云树几凋残。”明代散曲家刘效祖也有《石塘岭鹦鹉崖》诗,诗云:“原是关西鸟,何因塞北看。千年留胜迹,万里恣飞翰。影落金塘净,光生玉壁寒。从军有陇客,只恐报书难。”自打戚、刘二人题诗后“鹦鹉巕(nié)”就改成叫“鹦鹉崖”了。

提到“鹦鹉崖”,有段美丽的传奇故事,在当地民间广为流传:那是很早以前,云蒙山脚下石塘岭,(今石塘路)住着几户人家。日子虽过得紧巴些,到也快活。不料村东山洞里却住进了两个神出鬼没的人,令村人不安起来。

这天夜里,风雨交加,村中石老爷子家飞进一只鹦鹉,用小胶喙帮老人捋捋胡须。老汉见小家伙和谒可亲,就热情和它搭讪起来:“小鹦哥,你雨夜进宅,相必有事吧”?鹦哥点点头,说:“真让您老人家猜着了。”鹦鹉就将前来造访的缘由一五一十地说了个明白。

原来,鹦鹉是观音菩萨点化的一只神鸟,并赐给它一条一尺见方的“汗巾”作为乘帆,此乃“神巾”。受观音菩萨之命,鹦鹉携带汗巾从关西(陕西潼关)到云蒙山脚下依附在岩壁上栖身、普度众生。

每当民间有难,菩萨就授意它去化解,鹦鹉便“脱崖”恢复成鹦鹉仙子的模样,用爪衔着“神巾”,当做乘帆,霎时就会飞到现场,救人于危难之中。

每当沽水(今白河)行洪将泛滥成灾、每当猛 *** 到村来,这个鹦鹉仙子都乘势“神巾”,如腾云驾雾,抢先一步迅速将消息告诉百姓,救了许多百姓的性命。石老爷子听着小鹦鹉的叙说,回想起村上一件件化险为夷的事情,这才得知都是这小鹦鹉的功劳。石老爷子听后视鹦鹉为神,就要跪谢,小鹦鹉见状阻止道:“老人家,我为老百姓做好事是应该的。但现在有两个南蛮子用斧凿毁我之身,想盗我的“神巾”,毁了我的“纹颜”不说,“神巾”也会失灵。您要想法儿赶跑南蛮子啊!”

此时,屋外雷霆轰鸣,大雨瓢泼。石老爷子听了鹦鹉的话,万分着急。

第二天,雨过天晴。石老汉串联了三里五村的男男女女,拿着锄镰镐杖,将盗宝的两个南蛮子轰出了此地。从此,石塘岭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鹦鹉也照旧如初常来关顾着百姓呢。

20世纪70年代,人们开凿修路,或许鹦鹉深知这也是造福于民,便移他处栖身去了。随之,“鹦鹉崖”摊开胸襟变为坦途的公路了。此后,石城镇又在这里开发了“黑龙潭风景区”,“鹦鹉”惠及民众的愿望终得实现。

“石匣拱镇”(后八景之六)

石匣,指旧时县城北30公里的石匣城西门外有一石如匣,石匣城即因此得名;指石匣城是明清两代拱卫京师的军事重镇。

相传,在很久以前,一块约长六尺、宽四尺、厚三寸的石块,一夜之间, *** 出现在村西平坦的田地里,有棱有角儿,形似匣子。这便引出了“石匣”名称的由来。

有关“石匣”的传说,或有或无、或真实存在、或隐于地下,自古便众说纷纭,归纳起来,大体有十种说法:有人说石匣子与道士、龙王爷、小白龙、穆桂英有关;也有人说石匣里面装的不可泄露的天书、石匣城图和镌刻在匣面上的图腾、文字;还有人说石匣装的是珠宝玉器、金银财宝乃至金蛤蟆;另有人说石匣与村西的锁山和钥匙山有关,说锁山锁着个大宝库,找钥匙山是打开石匣子的钥匙,因钥匙山搬不走、挪不动,既不能移动,就是神人也无法打开石匣子。——总之,匣子是块宝,或是匣子里面装着宝。

在当地,有关石匣子的传说神乎其神。为此,明代蓟辽总督阎鸣泰过石匣时作《石匣探奇亭》一首:“万山盘薄拥神京,谁掷琅玕镇北平。天险孕苞原有意,地灵呵护岂无名。未经禹凿元工秘,不遂秦鞭宝气横。奇胜莫言多幼化,长将玉垒壮金城。”以诗赞誉石匣子是一个宝物,能给石匣人民带来福祗和平安。清光绪《密云县志》也曾记载说:“密云城东六十里有天然石匣,好奇者尝启之但终不能开。”传说终归是传说,就连官方志书都给不出确切的答案,可见这“石匣”的迷人之处有多么大。

故引得世人“淘宝”不断。有明挖、有暗掘,有远来、也有当地的,但都空手而归。

据说,当地有个土财主的儿子,心狠手辣,无恶不作。不死心,带长工来开挖,他嫌长工挖得慢,就夺过镐头自己刨,没承想恰好刨在土下一个疥蛤蟆的身上,毒液飞溅在了他的脸、入了他的眼,冷汗大出,最终毒瞎了眼。为此,当地老百姓说,是“金蛤蟆”显灵,变成毒蛤蟆,专来惩治恶人。有人打趣道:“鬼迷心窍财主儿/抡着镐头刨石匣儿/宝贝石匣没找到/反被蛤蟆毒瞎了眼儿”。因为出了这事,那些财迷心窍的人,想寻找石匣子的心思也就慢慢撂下了。

到了20世纪初,反清义勇军开进了石匣城,军爷姜贵题派了一个工兵班探挖石匣子,也无功而返。

这神秘的石匣子,说来也真撩拨人心。1933年,侵华日军踏入石匣,也派地质人员挖过这个石匣子。使人感到蹊跷的是,每当工兵累得精疲力竭时,石匣子就隐隐约约地浮现,当喘过气来接着再往下挖时,石匣子却又瞬间沉入地下。村中的百姓说,这又是石匣子里的“金蛤蟆”显灵,存心戏弄鬼子,不让强盗得宝。

1958年,人民 *** 修成了密云水库,曾惊现“石匣子”的地方被淹没在了水下,而匣子里的“金蛤蟆”,却真的显现了神灵,将“金身”化成了明珠,随水灌田、润土,无私地奉献给了人民。

需要提及的是,石匣城虽成了水库淹没区,已无法再现旧时的城垣,也无法描述以往的市井景观,但如今“石匣”其名还在沿用,只是密云县高岭镇的一个辖村了。

“西岩夕照”(后八景之七)

岩,指城南7.5公里处黍谷山的西岩寺后的岩壁;夕照,指夕阳西下时阳光照耀在寺后面的岩壁时所呈现的美丽景观。

黍谷山满山翠绿,流水潺潺。山下有广袤的原野田间,还有沽水、鲍邱水(今潮白河)白练般地流过,风景如画,美不胜收。有道是:“世上好语书说尽,天下名山僧占多”。据说,春秋时期,邹衍“吹律回春”后,选在山上这一平坦之处,教化黎民百姓辨认分别五谷的地方。后来,当地人们为了纪念邹衍,便在这里建了庙,取名“别谷院”,也叫邹子祠或邹衍祠。到了金代天会八年(1130),僧人们拆除了残破的“别谷院”,在旧址建了雄伟壮观的“西岩寺”,塑了释迦牟尼和十八罗汉,加之巨岩之下又有几十亩天然的平台,招致众多善男信女求香拜佛,香火极盛,成为一处享誉胜名的佛教丛林庙宇。

西岩寺在密云、怀柔、顺义、平谷等地知名度很高,很多古典书籍也曾有记载。而真正使西岩寺声名远扬的是寺院后面的巨岩石壁,其为南北走向,高30米有余,长约百米,岩壁参差突兀,峭壁嶙峋。此处岩壁,为什么传扬如此之广、如此之神呢?

话得从清朝说起。康熙皇帝有个宠臣名叫宋荦(luò),官衔是吏部尚书,有一年中秋时节来密云办差,闲暇之际在知县陪同下来黍谷山游览,当来到西岩寺时,却下起了大雨,午间便在寺内小憩。直到下午太阳快落入西山(怀柔、昌平西部军都山)时,风才停、雨才住。宋荦等一行因要赶回县衙,起身与寺僧告别步出禅房。说来也巧,就在宋荦跨出寺院时,雨后初晴的夕阳透过树荫耀射过来,耀眼的光芒迫使宋荦目光回望,就这回望的瞬间,奇景妙观便展现在人们的面前:当下的晚霞似血,残阳将西岩寺染得通红,尤其在满山翠柏的掩映下,无比壮丽。宋荦不禁诗兴大发,一挥而就:“西岩小岫四山中,暝色诸山殊不同。已见晚烟千嶂白,忽惊夕照一峦红。余辉淡挂松萝色,斜日轻摇薜荔红。最喜秋来新雨后,断岩石壁映残红。”该诗对仗工整,寓意深邃,后被随行来的县官以《题西岩寺》为题收入《密云志钞》中,若干年后编纂《密云县志》时,将这一景观取名为“西岩夕照”载入县志,从此名声大振,曾引得不少游人择雨后时节观瞻赏景。

为什么该岩被称为“西岩夕照”呢?这与该岩所处独特的地理位置有关。

每当夕阳西下、坠入军都山之后,余辉被山峰所遮住,瞬时,霞光满天,空际一片嫣红,大地如涂一层金辉。而此时的军都山一处缺口却还向大地放射着耀眼的光芒,将阳光直射到黍谷山西岩之上,将西岩染得一片红光,在周围的翠柏掩映下,壮丽无比,由两地合成为一道奇景,古书中称此时的西岩呈“辉光反烁,鲜红如血”,故为“西岩夕照”.

到了21世纪初,人们对黍谷山进行了开发,请河南寨村当年在西岩寺出家的和尚(也是最后一位)曹润田确认了庙宇具体方位,又再建了庙宇,只可惜的是,新的庙宇风格、规模大为异样,不是人们心中原有的“西岩寺”模样,也就失去了原“西岩寺”所应有的价值。

“石湖映月”(后八景之八)

石湖,指城北42公里处有一山,山下有石湖,倒映月亮。

这一景致幽然的地方,位于不老屯镇学艺厂村附近,在村东面有一座山,岩壁如刀削一般的光滑,名叫“镜架山”,顾名思义,山的石壁如镜,光滑明澈;石壁下有一汪石湖,清澈透底,月影倒悬于湖水中皎洁如洗。出现这一奇特的景观,是有其地理原因的。这里有一条曲径绵延的大峡谷,常年流水不断。当水流经到这里时,由于此处是山的最狭窄处,形成了湍水流急的瀑布,瀑布泄入岩下,聚拢成湖。湖水清澈透底,山景、树影便倒映于水中。

提到“镜架山”的名字,当地老百姓始终叫“惊驾山”。那么,为什么改成“镜架山”了呢?

殊不知,“惊驾山”的名字,在其背后还隐藏着一个“惊架石鼓”的故事。传说这面鼓为青石料所制,因这一代属边关,若有敌军来犯,边关守军一敲石鼓,便能惊动皇宫圣驾。

圣水山上有一汪泉水,当地许多患眼疾的人用泉水洗目而复明。据传,明朝孝宗帝之母不日双目失明,边关首领闻讯后,为讨好皇上使太后眼疾复明,便击了“惊架鼓”,鼓声传到皇宫惊动了圣驾,皇上速派援兵而来,结果扑了空。这一举动等同“谎报军情”,虽激怒了皇上,但皇上念及为母“眼疾”而鸣鼓,出于孝心也便网开一面,但仍下了一道“秋后算账”的谕旨,也就是说若治好太后的眼,便可饶其不死。果真,太后以泉水洗目数日复明,且目光如“镜”明亮,一时传为佳话。后来皇上不仅饶恕了边关首领,还为贺念母亲眼疾复明如“镜”,便改“惊驾山”为“镜架山”了。并在万历四年(1576)在此建“圣水寺”,塑观音像。此后清康熙元年(1662)又重修(毁于抗日战争侵华日军之手)。

据传, 清康熙年间,吏部尚书宋荦(luò)来密云,恰逢中秋节公闲,出于游历山川的爱好,在知县惠周惕的陪同下慕名游踏镜架山,并住寺内小憩赏月。当晚月上中天,湖水明透晶亮,岩壁、明月、虬松统统被收进湖内,映影随着水的涟漪而浮动。引得宋荦诗兴大发便作《石湖映月》诗一首,诗云:“镜架山前夜月生,石湖风静水波平。尽知月白呈湖白,要识湖明显月明。湖退月华湖减色,月离湖畔月无情。四时湖月年年在,带月看湖谁与行”。

当下,惠周惕边赞许边也奉和了四句诗,诗曰:“几年仙子浴湖边,带得蟾光一片圆。不知何事忘将去,长留一镜照龙眠。”此行,清大臣与知县不仅便留下千古趣闻诗话,还给山旁的“石湖根儿村”改名为“石湖下村”,此名沿用至今。

20世纪70年代,人们凭借峡谷及石湖的充沛水源,修建了“转山子水库”,蓄水灌溉、养鱼,造福于人民。21世纪改称“圣水湖”。

这一“造化钟神秀、天然孕神奇”的灵山秀水,孕育、影响了学艺厂和附近村庄,并将此地点缀得寻常瑰丽与神奇。2015年,学艺厂村在原址复建了“圣水寺”,连同圣水湖、镜架山打造成了游览区。不过,当地人仍习惯地仍叫“惊驾山”,人们还时不时地去寻那当年的“惊驾鼓”呢。

“桃花庵”(亦称“庵伴桃花”)

庵,指云峰山景区旧时有一处小庵,周围簇生着许多桃树。

昔日这一令人心动、耀眼、美丽的一景,位于不老屯镇边庄子村西桃花峪处。 志书中记载:“地极清幽,山路廻环,清泉曲绕。”当春天桃花盛开时节,景色“尤为佳绝”。当年有人将此比作“武陵桃花园”。桃花庵前车流如水、人声如潮,善男信女、人面桃花,构成了一幅饶有情味的世俗风情画。当年密云县孔法祖曾作《云峰桃花》诗赞道:“好景迎人媚,行人目未停。波光明作练,山色翠为屏。鸟语云中树,鱼掀水上萍。余情收不尽,留说与丹青。”此景被时人誉为“庵伴桃花”。

据史料记载,桃花庵史称弥陀庵、吉祥庵,因所在地名“桃花峪”,当地亦称“桃花庵”,由山门殿、前殿、后殿及东西配殿组成。1941年,在抗日战争时期,吉祥庵被侵华日军焚毁。

2002年,陕西释海宏师傅寻游至此,深为眼前美景及吉祥寺沧桑所感,遂宏愿恢复旧制。于此募资重建寺庙,建成大雄宝殿及两侧耳房、左右配殿、天王殿、钟鼓楼及一个生活区,并续铜佛二十八尊,置大钟、香炉和各种法器,改称“吉祥寺”。2005年5月22日(农历四月十五),吉祥寺举办第一届庙会-圣佛节,开始接纳众信士香客拜佛进香。并将每年的农历四月十五日,作为吉祥寺的圣佛节活动日。此时,上香来的善男信女和游客,即可目睹那古庵石碑、遥想曾经“庵伴桃花”的盛景,还可观赏到如今新世纪“寺伴桃花”的美景。

白龙潭(亦称“龙潭漱玉”)

位于密云东北部30公里处,是太师屯镇旅游景区。龙,为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图腾,誉为开天辟地的“创生神”,与 *** 齐名,也是普降甘霖的“水神”。进入现代社会后,龙逐渐由神物演变为吉祥物;潭,指龙潭沟村东山内的水潭,潭形如盆。传说一白龙幽居潭内,故名“白龙潭”。

白龙潭自古就闻名遐迩,宋代以来这里就被辟为风景胜地,北宋大诗人苏辙留有“白龙昼饮潭,修尾挂后壁”的诗句;明代名将戚继光、总督阎鸣泰等也分别留有墨迹;清代乾隆、嘉庆二帝都曾亲自题诗刻碑,加之李鸿章、康有为、袁世凯等达官贵人也多有墨迹留存。这里除了赋予神奇色彩的“白龙三潭”外,还有行宫、龙泉寺、五龙祠、万福山、五姊松、天翁棋石、鸳鸯松、玉兰石、祝福台、浴龙林、枫叶林、龙涎池、白龙塔等景点。

最具引人注目的是,“开潭日”及其“白龙三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为“开潭日”,这天举行规模盛大的庙会,各档花会云集于此,庙会上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令人着迷的是观看开潭“奇景”。“奇”在于:恰好这天被细沙封闭一冬潭穴却沙沉水涌,一潭清澈的碧水咕咕地渐升,其深莫测,最终溢出潭口。“景”在于:由潭口溢出的潭水在山谷中形成一条溪水。到夏季雨水剧增,便顺势而下落到下一级石崖下,形成瀑布之势泻入第一潭;水势溢出潭继续下泻,再次形成瀑布注入第二潭;继而水又复注最低一级潭,故为三潭,俯视山谷,水珠飞溅,犹如天公降下的甘霖,瀑水下泻注击石之声轰鸣不绝,随之呈现“三潭叠翠”奇景。仅就这一奇景而言,被人们誉为“水沼呈祥”,为历史上密云“八景”之一,不仅是这里远近闻名,而且也附会出了白龙与“三潭”的动人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只见一位白衣少年来到了一位瓜农老汉的棚下说:“大爷,天真热啊!”老汉递过半壶水说:“那就喝口吧,润润嗓子。”白衣少年感激地喝了两口水。临别时,白衣少年从行李中拿出一把银亮的小花铲说:“大爷,我没什么感谢您的,您就收下这个吧,种瓜菜的人用得着它。”白衣少年走后,老汉用银铲给瓜秧松了松土。奇迹出现了:银铲划过的土面变得松软、潮湿,天再熟,土也不干。打蔫的瓜秧也眼见着缓过来了,水灵灵地长起来了。

不几天,新的奇迹又出现了:村东山谷里平白出现了三口潭,潭水清澈,使得这一带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老汉把“银铲”和“潭水”联在一起想,那个白衣少年—定是位神龙。老汉见人就说咱们这来了个“小白龙”。

消息越传越广,越传越神。而小白龙对百姓“求雨”有求必应,天旱便及时降雨。

这—天,白衣少年又出现在种瓜老汉前,对大爷说:“我本想常住下去,给大家办点好事,谁知来了黑龙,硬和我争潭,我当然不让,我俩议定:明天比斗,胜者据潭,败者走……”老汉听后着急地问“俺们有办法帮助你吗?”小白龙说:“有!我想请乡亲们准备十车石头,十车馒头。比斗时,潭中当黑水上翻时,赶紧往下扔石头;白水上翻时,那是我得势,赶紧往下扔馒头,来增我的力量,这样我必胜无疑。”

第二天,比斗开始。黑水翻上时,乡亲们猛砸石头,白水翻上时,乡亲们快速投馒头。到了第三天,只见黑龙满身伤血从潭水中腾出,一溜烟逃走了。但却不知小白龙生死如何。人们急切地呼唤:“小白龙!小白龙!”这时,小白龙缓缓地游出潭面,摇头摆尾像似同乡亲们点头致意……

据说,从那时起,小白龙就常住了下来。山下的村庄也就叫成了“白龙潭”。

新中国建立后,白龙潭的人们过上了幸福生活。到了20世纪70年代,人们在白龙潭修造了水库,使得农田旱涝保收,人们不再“求雨”,小白龙也就光荣“退休”了。

1984年,密云县旅游局作为旅游景区,由北京力维斯凯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复建,恢复了“白龙潭”三佛主殿、金刚殿、东西配房等主要设施,又在寺南山新建“白龙塔”1座,辟为旅游景区。1986年,白龙潭被县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市列为北京新十六景之一,名“龙潭漱玉”。1990年起,每年农历三月三都举办“龙潭庙会”,并时有秋季“乾隆祭龙民俗节”,依托民俗节开展名、优、新产品展销。2001年,县旅游局将景区整建制移交给太师屯镇 *** 管理。2006年9月,经北京市宗教局批准,白龙潭景区内的“龙泉寺”为密云县第一处佛教活动场所。

步履“白龙潭”:观山,水在脚下;游水,山在眉前;赏祠,幽雅在眼眸。一景有一景的美妙,一曲有一曲的景致,一石有一石的传说,一树有一树故事。那山水画卷、文儒显宦、英才墨迹无不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更多密云八景在哪(密云的风景)相关信息请关注本站,本文仅仅做为展示!